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武状元 >

第6部分

大明武状元-第6部分

小说: 大明武状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京城之围立解,这时候不管是死守京城还是南迁都可以从容处置,大明朝还有希望,则天下勤王之师便会云集而来。

    这个大胆的想法也是王岚平唯一能想到能救大明王朝的办法,别的方法都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现在孔知县说要等一个月再去接管安庆大营铁骑,那哪还有什么奇袭西安,大明都没了。

    “孔知县,你怎么知道?谁要杀我,我这还没涉足官场,没有任何敌人”王岚平不知险从何来,只是隐约中感觉安庆府军一定是出了问题,这可不是开玩笑的,那里可不能出事。

    孔如松这才一一将刘泽清是如何吃空额,如何为害地方,如何裁减军队的事说了出来。

    听完这一切,王岚平都呆了,这真是闻所未闻呀,只听说过乱世中地方将领大量私自招兵以充实力的事,还从来没听说哪个将领卖军,天下奇闻哪,这要是真的,那这个刘泽清的上进心也太差了吧,在这大明乱世,你一总兵官,就算是私自扩它个几十万军,谁又能把你怎么样,最后当一军阀,没准还能混一皇帝当当,你这倒好,棺材里伸手死要钱,这世道要那么多钱有个屁用,真打起来,那一把银子还不如一把大米值钱呢,早知道如此我还费这心思,直接花钱买下来不完了吗。

    王岚平急了,“孔知县,安庆骑兵真的一匹战马都没有了吗?这事可开不得玩笑”

    孔如松凛然一拱手,“若有一字之虚,本县不配为圣人弟子”

    王岚平再次呆滞,看来这个刘总兵一连几次想接近自己,又想推迟我的上任时间,原来是怕我查出他的吃空额和变卖军马的事,好险,我这要浑然不知的跑了去,那他必定会铤而走险,找个借口杀了我灭口,这太有可能了。

    孔如松道,“王状元,如果你能直接上书皇帝,将这里的事情一一呈报,皇上必定深信不疑,下官虽是一知县,也愿与状元公一同上书,为国除贼”

    王岚平暗暗苦笑,孔如松虽是精明,终是文官,他哪里知道皇上对江南已经鞭长莫及,圣旨在江南军队里管个屁用,真把他往死路上逼他都有可能一扯旗造反了,再说了,纵是杀他一千次又有何用,京城一个多月后就破城了。

    王岚平的自信心落到了谷底,到底怎么办?

    突然王岚平猛的扯住孔如松的官服,“孔知县,怀宁城里有驻军吗?有没有战马?”

    孔如松被吓了一跳,想了想,“驻军有,这些年匪患不断,刘总兵在怀宁城西设有一营军,大概有五六百人,战马好像没有,那是支步军”

    “那你县衙里有多少衙役和小吏,不论战马,民间的也行,有一匹算一匹,有多少?”

    这些东西都在孔知县肚子里装着呢,约加思索便道,“全县有衙役及各班差吏一百五十一人,马,状元公你也是怀宁人,应该知道几年前民间的马匹早就被征调空了,现如今全县就只有县衙里十几匹老马了”

    听到这个结果,王岚平彻底的没指望,没有马怎么能在几天之内赶到西安城下,怎么把李自成的大军调回来,天亡大明哪。

    孔如松都糊涂了,“状元公,你要战马干什么?”

    王岚平摆摆手,叹了口气,“招兵买马,重组骑兵”对呀,招兵买马,这是目前最快的方法。

    “孔知县,你知道刘总兵军马的去向吗?”

    “当然,这是铁证,其中一小部分卖给了凤阳总兵刘良佐,绝大部分都卖到了这方圆百里的土匪手里”

    “什么,资匪,这小子疯了吧”

    “对,在安庆府境外,大大小小的土匪不下上百处,少则上百,多则几千,都从刘总兵手里买过战马,本官全都有记录”

    “你怎么知道得这么详细?”

    “本官以前捉到过一个江洋大盗,从他嘴里得知此事,后来派人四处细细打听”

    “好,孔知县,做得好,虽然我现在只是一名光杆将军,但我保证只要这事能成,我向皇上保你为安庆知府”

    “为国为民,本县义不容辞,状元公请说”

    “孔知县,这些土匪你比我了解,我给你三天时间,用双倍的价格将这些军马全部买回来,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哪保你向那些土匪封官许愿”

    “这,这也行?”

    “这当然不行,等这事一成能招安的招安,不能招安的一率就地剿灭”

    “好,但是这可得花费重金哪”

    “你县库里有多少存银?”

    “下官治县无方,本县县库几乎是一座空库”

    “这,你等着,我这就去给你筹银子,还有那些地方官和乡绅送到我家的东西也不要还回去了,全部变卖”

    来不及多作思考,也不管这办法能不能行得通,也只有这一臭招了。

    王岚平快步离开县衙,现在唯一能指望的就是杜府那八万两的所谓的嫁妆了,拿八万两买一个大明天下,这买卖值得一试。

    杜府王岚平可是在那混过五年的护院,一阵小跑就来杜府外,门口的下人还来不及行礼就已经看不到来客了。

    王岚平径直来到杜府的后厅,众家丁谁都认识他,也没人敢拦他,后厅内杜明正和杜宁宁在聊天,好像还是在谈杜宁宁和自己的婚事。

    “杜员外”王岚平风风火火的出现让杜明吃了一惊,杜宁宁却是兴奋地跑过来,“岚平哥,你怎么来了?”

    杜明是个精明人,一看这架式那一定是有什么急事,忙挥挥手让正在厅内忙碌的下人们都退下,然后笑呵呵地站起来行礼,“状元公,何时如此惊慌”

    王岚平不想多费口水,开门见山,“杜员外,你先前说只要我和宁宁成亲,你便以八万两银子作陪嫁是吗?”

    杜明点点头,生意人都讲信用,“当然”

    “那好,我愿意娶宁宁”

    杜明有点没反应过来,这怎么个意思,他支支吾吾地,“这,这,好,好呀,好事呀,郎才女貌天作之合,杜家高攀了”

    王岚平面无表情,一伸手,“拿来吧”

    杜明不解,“拿什么?”

    “你答应的八万两现银的嫁妆”

    “现在?”杜明完全搞糊涂了。

    “对,现在就要”王岚平的语气里没有一定商量的余地。

    杜明头有点晕,用力揉了揉,“贤婿呀,这什么意思呀,你这还没下娉定亲,也没有过媒妁之言,婚姻大事哪能如此草率,不如先定个日子吧”杜明说得还真是真心放在,钱,杜家不差,杜家嫁女儿这可是大事,攀亲高官更是杜家的头等大事。

    王岚平也知道这样不妥,但没有办法了,时间不等人,他将目光转向杜宁宁,“宁宁”

    杜宁宁再怎么蛮横听到有人当时说要娶她,这脸红得都没边了,“干嘛”

    王岚平盯着杜宁宁的脸,微微一笑,快速的伸出双手将宁宁给抱在怀里,头一低,四片嘴唇贴在了一起。

    在这一刻,不光是杜宁宁呼吸停止了,就连杜明也瞪大着眼,呆若泥人。

    这一切发生的太快了,连王岚平自己都不知道怎么会这样,但他的确没招了。

    良久,王岚平才将身体挺直,将已经娇弱无力的杜宁宁抱在怀里,对杜明说道,“我王岚平说道做到,一定会娶宁宁,但我现在就要拿到八万两银子”

    王岚平又侧头郑重其事地杜宁宁说,“宁宁,冒犯了,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王家的人”

    杜明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这小子怎么能这样,太轻薄了吧,这要传出去,那宁宁,得,这也算是板上钉钉了,不过再怎么说这婚事不能儿戏,得一步步来呀,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不能省。

    杜明不知道怎么回答。

    “爹,别愣着了,拿银子呀”杜宁宁的声音从王岚平的怀里传了出来,但还是不想将头移出来。

    “这这,这成何体统呀”杜明真心为难,太儿戏了。

    “爹,快去呀”宁宁开始撒娇。

    “哎,这这,这叫什么事呀,行行,我去我去,天黑之前一定送来,不过状元公,这大喜的日子定在什么时候呀,是不是要接你娘过来商量一下”杜明是既高兴而又难堪,这算怎么回事,逼婚哪。

    “不用,婚期定在三十天以后,一定来接宁宁过门”

    杜明是个商人,商人自然是无利不起早,拿八万两银子买个状元女婿作实打实的靠山,那从今往后看谁还敢与自己争利,此时他边走边想,虽说这事是儿戏了点,可这也正是自己巴不得的事,料想着以状元之尊位,应该是不会出岔子,再说了,商人嘛,玩的就是个赌,压中了鸡犬升天,压不中区区八万两银子还不至于让杜家伤筋动骨。

    杜明是越想越高兴,脚下生风,招呼众商号的帐房先生速速前来杜家议事,尽最大努力在天黑之前凑足八万两现银。

第七章 惊天大变() 
王岚平做梦都没有想到,历史和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原本算计着还有一个多月才能失陷的京城竟然鬼使神差般的提前了,就在他离开京城一个月后,刚刚进入南直隶境内,李自成的大军已经攻破北京城,励精图治一心想要振兴大明的朱由检在走投无路之下投缳殉国,享国二百七十多年的大明朝土崩瓦解。

    由于邮路之上战乱不止,京城的巨变在一个多月后才迟迟传到江南,一时沿路哀鸣一片,万民披白,而此时的怀宁城却无半点消息传来。

    入夜时分,杜员外果然不愧为怀宁大富之家,几个时辰之内还真凑齐了八万两银子,只见他兴冲冲地来到后厅,王岚平还在坐等,杜宁宁许是因为这突如其来的羞涩感和激动已经跑回闺房中暗乐难止了。

    “状元公久等了!”杜明手里拎着一个木盒,边走边道。

    王岚平一见他这样子,心想此事已成,闻声站了起来,他现在一心都在招兵买马的事上,开门见山拱手道,“有劳杜员外,事成了吗?”

    杜明抬袖擦了擦汗,呵呵一笑,拍着手里的木盒说,“状元公所请,我哪敢怠慢,更何况此事事关小女婚事,八万两龙头银票,两京一十三省银号,见票即兑”

    王岚平闻言大喜,钱有了那事成了一半,他忙伸手去拿木盒,“多谢”

    谁知杜明手往后一缩,王岗平手落了空,“杜员外何意,想反悔不成?”

    杜明可是商人出身,哪能这么随便就将这么一大笔钱交于别人,“状元公呀,等宁宁过了门,你我也算是一家人了,这些钱早晚都是你们的,不过现在嘛,这,这八万两也不是个小数目,你看是不是……”

    王岚平明白了,这是信不过自己呀,不过也能体凉,“好,取笔墨来,我这就给你立个字据”

    杜明假装不好意思,“言重言重了,不过这样也好,免得日后有人拿这笔钱作文章,说我杜家仗财攀高技,也提防有小人污蔑状元公清廉之名,如此甚好,来呀,笔墨伺候”

    王岚平只想着快些凑齐这笔钱,如果大明不在了,要这清廉的名声还有何用,这大明第一武状元的名头更是一文不值。

    片刻之间,挥毫洒墨,王岚平已经将钱财交割文书写好,递给杜明,他也明白杜明的如意算盘,自己如果不是状元加身,他又岂能出手这么大方,双方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

    杜明看好,十分满意,有了这东西在手,日后还怕你状元公反悔不成。

    王岚平拿到银票,来不及多作客套,寒暄几句便匆匆离开杜家赶往县衙,此时天已渐黑,刚到县衙门口,王岚平见县衙门口停了一顶官轿,看规制应该是安庆知府的轿子,王岚平有些不解,周知府不是已经回安庆了嘛,怎么跑到这来了。

    事情紧急,王岚平快步走进县衙,早有差官通报了进去。

    后衙的花厅中,本地军政民生的三位大佬相互见了面,一番交谈后,王岚平这才得知,周知府去而复返,原来是走到半路时,突逢大股从北边涌来的难民和夹杂其中的败兵散将,这股难民和败兵缺吃少穿,时不时的在行进途中抢劫吃食,周知府怕有所闪失,急忙退回了怀宁城,想让孔知县派军丁护送。

    王岚平闻听有此事,倒也不惊讶,自己从北边来时,没少见到这样的流民,战乱不断,老百姓为保命只得背井离乡,各寻自认为安全的去处避难,只不过难民中掺杂了大量的逃兵散将这还真不多见,何况没听说战乱逼近江淮地区呀,这些兵是从哪里来的。

    王岚平问周知府,“知府大人,难民现在何处,那些败兵又是从哪里败退下来的?”

    周知府被这股难民吓得不轻,那些人饿急了,见谁抢谁,连官老爷都不放在眼里,好像王法已经对他们不起任何作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