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武状元 >

第55部分

大明武状元-第55部分

小说: 大明武状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头高悬,一顶凉轿咯吱咯吱地从怀宁城的方向而来,身后还跟着十多少兵丁。

    杜宁宁正全神贯注在指挥着,并没有注意到,还是丫鬟小花眼尖,焦急地拍打着小姐的胳膊,“小姐小姐,不好了,老爷来了”

    杜宁宁忙抬头看去,俏脸一紧,做了个大事不妙的紧张表情,“坏了,这老头怎么溜达到这来了,快,我躲躲”说着她就要往路边的草地里钻。

    “死丫头,别躲,爹看到你了,你个死丫头,原来你这些天都和这些泥瓦匠混在一起,真是给你爹老了脸呀,快出来”杜明眼到是尖,隔着几十步他都一眼就认出他家这除了能惹麻烦别的嘛也不会的宝贝,在轿子上就嚷嚷起来,“快点,再快点”

    杜宁宁见被发现了,也就不躲了,拍了拍手里的灰尘,理直气壮地迎了过去,呵呵直乐,“爹,真巧,呵呵!”

    杜明阴沉着脸,环视着这里的一切,众人一见是这是大老爷来了,慌忙跪下行礼。

    “都停了,停了,干嘛呢这是,宁宁,说,怎么回事,你在这凑哪门子热闹?”杜明说道。

    宁宁这时候像是个做了错事的小孩子,乖巧地跑到轿边,扶着爹下轿,“没事,就修一牌坊”

    杜明不解,“什么牌坊,这么大的事我怎么不知道,谁让你干的?”

    宁宁道,“县太爷呀”

    杜明手一背,四下看着,“胡闹,爹什么时候下过令”

    宁宁呵呵一笑,“是前任县太爷,不是现任”

    “什么?”杜明大吃一惊,“就是那个死了的孔如松?”

    宁宁点点头,“对对,就是他,不光是他,当初爹你还为这牌坊捐了一万两银子呢,你不记得了?”

    杜明额头皱纹一紧,想了关天,突然嘴大张着,惊得半天也说不出来话,情急之下,忙把女儿拉到一边,神色紧张的低声问着,“这,这是给王岚平他娘修的那座慈母牌坊?”

    杜宁宁一拍她爹娘肩膀,“恭喜你,答对了”

    杜明完全愣住了,他还以为女儿这几个月以来收了性子呢,不再惹事了,哪知在这里闷头给他爹挖坑呢,大顺朝的官员给大明朝的官员之母修牌坊,这不是找死吗?眼下两边还在打仗呢。

    在王岚平衣锦归乡的那日,当时的安庆知府周世宁为了拍王岚平的马屁,提议要在怀宁县王母修一座慈母牌坊,当时这事是怀宁知县孔如松主持工程进度,一应用度所需,全由当地士绅自愿捐献,杜明当时还只是一介商人,财大气粗,一张嘴就捐了一万两。

    孔如松对此也很重视,毕竟这是怀宁城几百年来出的头一位状元,选址,备料,连工匠都找好了,可没想到大顺军突然兵临怀宁,这事就一直耽搁了,后来孔如松战死,王岚平去了南京,那更是没了下文,连杜明都快把这事给忘了,撩在路边的石料都长了草。

    宁宁前些日子一心想去找王岚平,却被其父硬是在家关了一个月,刚刚安分几天,也不知道她从哪里打听到在城外还有这么一处烂尾工程没有完工,可算是找到与王岚平和关系的事做了,便不敢不顾,忙前忙后,没想到快要完工的时候,却被她爹给发现了。

    杜明气得两眼直翻,转身就跑到丫鬟小花的身,抬手就是重重一巴掌,“你好大的胆子,竟敢鼓动小姐做出这种事,来呀,给我带去,卖到飘香阁去”

    小花捂着脸,花容失色,跪在地上,飘香阁是城里有名的青楼,去了那还有好吗,“老爷,小花错了,小花不敢了,小姐,你救救我,救救我”

    杜宁宁不知道爹怎么发这么大的火,“爹……”

    刚想开口,却被她爹一挥手给打断了,“你闭嘴,来人,将这些人全部驱散,这里的东西全部推倒!”

    杜宁宁急了,跑过去拦在那些兵丁面前,“爹,这到底是为什么呀?我给王婶修牌坊有什么不对?”

    杜明火了,“哪哪都不对,告诉你,这事到此为止,回去,跟我去见李将军,嫁了人,你就收性子了”

    宁宁也生气了,“我不,我不嫁给那个李来享,我压根就看不上他,要嫁你嫁”

    “我是你爹,这事我说了算”

    “你还知道你是我爹,你就这么把你女儿往火坑里推吗?”

    “我这是为你好”

    “我不稀罕”

    “由不得你,来人,架上小姐,回府”

062 兵临禁宫() 
象山大营距南京城不过五十余里,王岚平的信使几乎与大军是前后脚进的城,当马士英的探子将这一消息送到马士英耳朵里时,大军离南京城已不足二十里,急得马士英忙去找新任兵部尚书阮大诚商量对策。

    两人早就合谋,目前已经策动松江总兵、杭州总兵、渐江巡抚、赣州总兵等八名各地军政大员,论兵力也在**万上下,马士英除了重金利诱,并许诺他们一旦事成,各个加官进爵,封妻荫子,这八人也纷纷表示,愿意为国效力,只要时机成熟,便带兵进京,铲除权将国贼王岚平,以正朝野视听,目前正在广结军马,筹备粮草,随时而动。

    除此八人之外,另有一人,马士英是非巴结不可的,那就是拥军十五万的宁南侯左良玉,不过此人太过老奸巨滑,马士英的信使来来回回跑了数趟,银子送了不老少,可左大将军却使终没有一句实在话,只是口头上敷衍,嘴上答应马士英,可实际上,他的十五万兵马压动就没有调动,如果他真心想要大军压境,逼迫王岚平交出兵权,那早就应该集结大军了,要知道集结十五万大军,非旬月能成之事,再不动手,那就迟了。

    马士英知道此人在谋划什么,也了解左良玉心里在想什么,左良玉与马士英之间的矛盾来自于弘光朝新立之初。

    江北四镇为马士英的心腹将领,弘光朝建立时一个个封侯拜爵,权倾一时,可偏偏对这个当时拥军五十万的武昌总兵左良玉大将军不理不睬,要知道,左良玉可是三朝老将,不论是军功还是履历都远远高于江北四镇总兵,却在新朝伊始时被马士英冷落。

    这可把他气坏了,曾一度扬言,要领五十万大军,到南京和朝廷理论理论,掰扯掰扯。

    不过随着当时李自成大顺国的建立,派顺朝锦侯袁宗第领军十万南征,在湖广境内击败左良玉,左将军无暇顾及南京之事,一败再败后,收笼十五万残兵败将,杀了九江知府,兵驻九江,渐渐的也恢复了一些元气,这时候,他又想起当时这不公平的待遇来了,几次三番要求带兵巡防江南。

    马士英为了安抚他,不情不愿的奏请弘光帝,封了他一个宁南侯,这才让左大将军暂缓顺江而下的念头。

    今时今日,朝中发生如此变故,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个武状元,大有鲸吞江北四镇军权之势,左将军一看又有了机会,既然马士英请我入朝,正好明正言顺,一来借此良机,兵进南京,在气势上那不用说,马步大军十五万,把江北四镇加起来也没我实力大,弄个几行省总督当当自然不在话下。

    其二,灭了王岚平,顺手也将马士英一并处理了,控制朝廷,让弘光皇帝封自己个异姓王,纵观大明近三百年,活着封王的异姓还从来没有过,这等殊荣那是何等的风光。

    为了这两个想法,左良玉一面口头上答应马士英,一再拖延进军日期,另一方面,暗中传下军兵,大军备战,随时开赴江南。

    马士英当然清楚左良玉的想法,只是他现在没办法给左良玉太多的空头保证,牛皮吹得太大,将来真要是左良玉进京,那自己怎么办?大权照样旁落,所以他在用人时不得不再三斟酌,既要左良玉为自己所用,又不能让他成为自己的对手,马士英给左良玉的保证是,一旦王岚平被除,左将军的大军立马回防江西,并封左良玉为宁国公,此位也仅在王爵之下,不可谓不高,另外还将江西大部及安徽一部封给他,作为其赋税粮饷之地。

    可左良玉不是傻子,这些地方实际就控制在自己手里,用不着朝廷再多此一举,所以双方一直没有谈笼,东进之期一拖再拖。

    再自己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时候,突然探子回报,说王岚平大军开拔,前军三千骑兵距南京不过二十里。

    马士英傻眼了,来得好快呀。

    当下,马士英与阮大诚仓促议定,一,当即修书,调已经谈好条件的八名将领火速带兵进京,目名就是‘清君侧’,二,串联朝中所有在职大臣公卿,只要王岚平一回朝,就联名上书,弹劾他私自改编大明军制,擅自处死李志,刘泽清等重将,双管其下,必能致其于死地。

    南京的朝权已经被马士英与阮大诚二人完全操控,马士英听说王岚平调镇江水师去了和州前线,马上便派诚意伯刘孔昭提领长江防务,将南京江面上的所有战船一率调至运河口,切断已经被王岚平抢走的江北淮安军南下的水路要道,以免他们相互勾结,并派人去往扬州,严密监视史可法的一举一动。

    除此之外,马士英马上派心腹将领接管南京炮台,封锁南京江面,以防郑鸿逵的镇江水师回援王岚平。

    事急之下,马士英与阮大诚也只能做到这些了,这样还弄不死王岚平,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二人出了阮府,街面上已经闹哄哄了,说是状元军的先头部队三千骑兵已经进了南京城,大军紧随其后,说话就到。

    南京守备副将马明统领的五千守军面对气势汹汹的状元军入城,连问都没敢问,直接放行,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地行走在南京的街面上,穿过层层人流,在百姓的顶礼膜拜下,大大方方地行至宫城外。

    宫内的弘光帝一听三万大军兵临宫城外,早就吓得面无土色,立神无主躲在双燕妃的住处,打死也不出来。

    马士英索性连后宫的禁忌都顾不上了,招呼军卒连拉带扯地将这位体如筛康的朱由崧从床低下给请了出来,按在了奉天殿的龙椅上,皇帝虽然无用,但其地位无可替代,要将王岚平致于死地,还得这位皇帝出面。

    大殿上已经聚集了五十多名大小官员,这里面清一色全是马士英的人,因为反对他的差不多全被马士英借口‘假太子案’一网打尽了,不是处死就是下了大狱,最轻的也是革职,满朝文武现在只有一个目的,弹劾王岚平玩弄兵权。

    满殿之内,鸦雀无声,天气也异常炎热,众人满头大汗,也不知是吓得还是急得,那龙椅上的朱由崧更是汗流浃背,如坐针毡,不管是马士英还是王岚平,他都恐惧不已,他现在都后悔死了,原本指望王岚平接管南京城防,替自己做好看家护院的差事,好让自己能在南京城里做个安安稳稳地皇帝,却没想到事情的发展完全超乎自己的想像,真是搬起石头砸断了自己的脚,后悔也迟了。

    朱由崧心里不停的在祈求上苍,但愿这一切快些了结,只希望不管哪一方占了上风,都别把我这皇帝给换了,我不求做个重振大明的中兴之主,最起码也得让我做个蜀后主,不求权力,只要富贵一生,至于谁是诸葛亮,我管不着。

    “定南侯,南京守备提督,王岚平晋见”宫外传来一声声的传秉。

    马士英对着弘光帝点点头,朱由崧咽着口水,轻咳几声以壮胆色,“宣!”

    朝上众人,一齐转回头,目不转睛地盯着宫外的台阶。

    最先出现在大家面前的,不是王岚平本人,而是王岚平的一百亲卫,全副武装地涌上台阶,分列两旁,一名身着团龙衮袍的汉子,快步踏阶而上,至宫门口时,取下腰间佩剑,交于一旁的太监,抬脚步入朝堂。

    众人一看,有些愣住了,这不是王岚平哪,此为谁呀,竟然穿着只有皇室和功勋极高的勋贵才配穿着的团龙衮袍。

    来人正是状元军骑兵营副将,宋宪,他身上这件的袍子,那是当日在象山王岚平亲自为他披上的,此刻这一打扮出现在朝堂上,真是格外光鲜,一小小的营兵小将,竟然也有站在朝堂上露露脸的机会,这是宋宪想都不敢想的事,不过今日他却敢来了,因为王岚平让他来的,在他身后还有几万大军。

    宋宪一撩衣摆,跪倒在地,大声道,“大明状元军轻骑营指挥使,宋宪,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厅椅上的朱由崧有些蒙圈了,眨着一对小眼,看了看马士英。

    马士英是怒不可遏,这成何提统,还有没有国法了,屁大个官都敢跑到奉天殿上来耀武扬威了,还带着甲士,这是想干嘛,想逼宫造反吗?

    马士英怒目而视宋宪,“小小副指挥使也敢入殿议事,这是你能来的地方吗?王岚平呢,他派你带这么多甲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