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武状元 >

第54部分

大明武状元-第54部分

小说: 大明武状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道!”朱妍低头看着手里的怀子,“武昌总兵左良玉兵军众多,目前在九江驻防,不如先去那里看看”

    如雪一听,忙挥挥手说道,“使不得,使不得,听说左良玉是个糟老头子,要是他真的打回北京了,小姐你金枝玉叶,花容月貌一般的人岂不是要嫁给他了,想想都可怕”

    朱妍突然脸一沉,银牙满咬,一个字一个的迸发而道,“我只要复国,复国,你明白吗?”

    如雪吐吐舌头,大眼直闪,“好好,算我没说,不过,小姐,这打打杀杀是男人们的事情,我们一介女流又能有什么作为,还不如小姐你直接在南京城里亮明身份,以公主殿下之尊,哪里要受这颠簸之苦,外面兵荒马乱的……”

    “你还说,收拾好没?”

    如雪见说不动她,无奈地做了个鬼脸,“哪有什么好收拾的,大明朝的公主,如今也就剩下几件连平常百姓都穿得上的粗布衣裳了,哦,还有我这个舍命相随不离不弃的苦命丫鬟”

    “怎么?后悔了,现在走还来得急”

    如雪见公主真生气了,忙一改笑脸,上去扶住公主的胳膊,嘻皮笑脸地说,“呵呵,没有没有,小姐你到哪,如雪就在哪,走走,上路,上路”

    二人取了包袱,结了店钱,找小二要回马匹,主仆打马上路,往城东而去。

    二女来到南京城外的紫金山脚下,朱妍住马远眺,前方山銮叠璋,紫云升腾,这里便是大明开国皇帝明太祖的陵寝,明孝陵。

    由于陵外有军丁把守,入不得近前,朱妍只得下马,二人望山跪拜,而后,再次翻身上马,望西而去。

    刚出陵界,却听前方一阵阵马蹄声传来,轰隆震天,二人身边还不时有兴冲冲的百姓急速跑过,当下,二人拦住百姓一番打听,原来这是王岚平的先锋骑兵,正从山脚滚尘而过,扫清路障,以便大军班师回朝,百姓们是来看过兵来了。

    二人紧催坐骑,穿过树林,远远的就望见山下官道上尘土飞扬,一队队骑兵急驰而过。

    等来到近前,只见那随军的旗帜上,绣有三个大字:状元军。

    朱妍默默心道:王岚平回南京了,一场血雨腥风的朝廷内斗就要开始了,国无宁日。

    “走!”朱妍一拨马头,就要离开。

    如雪却伸长着脖子朝灰尘滚滚的骑兵大队后方望去,“等等小姐,他们说王状元一会要打这过,我想看看他长啥样,是不是三头六臂”

    “三头六臂那是二郎神,走吧,一个弄权小人不看也罢”

    “就看一眼,就一眼,你看,这里聚了这么多女子,都是为一睹状元公的风采来的”

    这里旁边几个年轻女了闻听有人在王状元背后说三道四,立马一齐转头瞪了朱妍一眼。

    朱妍被人看得有些不自在,粉脸一沉,对如雪道,“你走不走,不走我走了,驾!”

    “小姐,小姐,等等我,哎,驾驾”

    就在朱妍二人离开片刻之后,远远的,一队大军浩荡而来,旌旗漫天,为首的一面大旗上,赫然一个斗大的‘王’字迎风招展。

    王岚平一骑白马,盔甲银光闪闪,两百亲卫不离左右,这是他第二次入南京,和前一次的破落狼狈相比,此番那真叫一个兵强马壮,气势如虹。

    两万将士在三千骑兵的引路下,分成前中后三军,昂首挺胸,踏步向前,在百姓的呐喊声中,徐徐开进了南京城。

    那日,王岚平辞别史可法,快马回到了象山大营,正巧,偷偷去往杭州刘泽清老家启获刘家的不法之财的亲兵也在宋大力派兵护送下,回到了大营。

    王岚平大喜,一清点,看来刘泽清还真没谎,黄金五万两,白银二百七十万两,足足装了八十大马车,这是宋大力动用了整个安远营的一万兵力才运送回来的。

    有了钱,有了兵,有了权,那在王岚平眼里已经没有什么能拦得住他了,南京城外高杰与刘泽清的威胁也没有了,剩下的,就只有南京那座空城了,控制南京,就等于控制了江南百官。

    王岚平命人取白银五十万两,秘密送往淮安,郑森那里也不富裕,军械也过于陈旧,是时候鸟枪换炮了。

    全营大庆三天,开怀痛饮。

    在这三天里,宋大力将王岚平不在的这些日子里,军中所发生的事一一作了一番禀报,有密报说营中有人私通马士英,收了马士英的银子,目的是趁各地总兵倒王之际作为军中内应,一齐起事,目前这些人已经在宋大人派人监视之中,随时可以除掉,以绝后患,王岚平早知这些被自己夺了兵权的人没那么容易死心,倒戈一击是迟早的事,好在是自己提前做了准备,被他们的心腹兵将全部打散编进各营,这样纵使他们想反,也不是一时之事。

    五岚平懒得审问,也用不着,一查一个准,真要查起来,太费事,索性一股脑的,送他们秘密去为崇祯皇帝尽忠去了。

    各种情报都表明,马士英在朝廷里上窜下跳,串联各地总兵督抚大员,其矛头直指王岚平,此人不除,实为心腹大患。

    三天后,王岚平升帐,命镇江总兵郑鸿逵领水师战船八百艘,沿江而上,在太平府江岸驻扎与黄得功的防线隔江相望,侧应黄得功在和州与李来享的对峙,并派定远营曹鼎蛟部一万人去往江北驻防,随时准备支援史可法的扬州或是李自成的东来。

    王岚平自领怀远营与安远营两万大军,由宋宪的三千轻骑开路,宋大力的五千重骑压后,派出信使先行去往南京面见弘光帝与马士英,言明:象山操演已毕,大明又练得劲旅三万,现班师回朝,进京接受皇帝陛下与百官检阅。

    大军一出,满朝镇动。

    ;

061 烂尾工程() 
安庆府,怀宁县。

    历经改朝换代的怀宁城并没有表现出一点开国盛世的样子,这三个月里,市井日呈凋零之态,比之大明朝时显得更加的颓废无力。

    但城中却有一处是日渐鼎盛,这就是昔日怀宁巨室,今日新任县太爷,杜家。

    杜明自从领了这大顺朝的县太爷后,办事不可谓不尽力,对大顺朝不可谓不忠心,随着李来享六万大军前线在与明军黄得功的对峙已经一月有余,杜明在期间充当的角色,实在是劳苦功高,仅仅他在怀宁一县之地,就从百姓身上历次搜刮出了军粮五万石,着实是替李来享缓解了一时的燃眉之急。

    杜明如此卖力,那并非完全出于对大顺新朝的赤胆忠心,更多还是为了他自己,因为随着安庆府大部都沦为大顺国土,而大明朝的原安庆知府周世宁下落不明,而一时半会间,像府治大员这种高官,大顺朝廷一直没有指派,空位高悬多日。

    已经尝到了仕途甜头的杜明自然是不想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对这个大顺朝首任安庆知府之位垂涎三尺,那是挖空了心思的找门路,钻山打洞的上下打点。

    原本怀宁城的老百姓还以为改朝换代能过几年太平日子,可万万没想到,王八蛋大明朝倒了,却来了更王八蛋的大顺朝。

    以前大明朝虽然赋税重,但那也是按章行事,只要凑足了钱到也相安无事,现在的大顺朝可不一样了,杜知县隔三差五的就派出衙役和兵卒,挨家挨户的搜,但凡家里存粮超过半月的,一率充公,说是要支援前线将士。

    现在的怀宁县,真叫一个惨哪,死者充于野,乞者满于街,大户人家卖田卖产,小户人家卖儿卖女,什么都没有的破落户,那就只能自卖自身,上前线卖命了。

    杜宁宁这些天总是早出晚归,每次回府时还弄得一身的泥土,好几次杜明都想问问,但由于跑官的事还没定论,他无暇顾及,当然了,还有个原因,宝贝丫头终于安分了,也不再吵着闹着要离家出走去找那个该死的王岚平,除此之外,哪怕女儿把怀宁城给拆了,他都不管。

    这日清晨。

    杜宁宁简单的梳洗打理一番,便又叫上随身的丫鬟又打算出门,刚出闺房外的小圆门,正好与他爹接了个正着。

    “哎哟,宁宁,大清早的你这着急忙慌的是要干嘛呢?”杜明被兴冲冲的女儿撞得后退几步。

    杜宁宁一袭紧身的粉色衣衫,不施脂粉,一条淡蓝色的腰带紧束,平时乌黑柔顺的秀发也编成几缕发辨,随意地垂在香肩,处处都显得特别的俏丽可爱,脸上还带有几分倦容,好像没休息好,她把她爹往边上扒拉几下,“老爷子,让让,我忙着呢,没时间和你斗嘴”说着她就要绕道走过去。

    杜明不解,一把拉住她,疑惑地道,“我说丫头,爹这些天忙,没顾得上,听下人说你这几天一直这么早出晚归的,你到底在忙什么呢?”

    杜宁宁柳眉一挑,“老头,我的事,你少打听,你该干嘛干嘛去,你不是又要去征粮吗,去吧去吧”

    杜明眉头一拧,啧啧嘴说,“你看看像什么样子,有你这样式和你爹说话的嘛,你看看你,打扮得男不男女不女的,还天天在外面抛投露面,成何体统”

    杜宁宁无心和他斗嘴磨时间,粉红一沉,“爹你烦不烦,大清早的就训人,好像我头一天这样似的,我走了”

    “你站住你,走,今日你哪也别去,陪爹走一趟”说着伸手就要去拉她。

    杜宁宁往边上一闪,“我不去”

    “什么不去,你知道要去见谁吗?”杜明一脸颊兴奋,看得出来要见的一定是个大人物。

    “见谁我也不去,走了走了,都耽误我半天活了,小花,走”

    杜宁宁扭头叫上丫鬟就往外跑。

    “你,你上哪去,你给我回来你,你这死丫头”杜明喊了几遍都没能将女儿叫回来。

    今天可是个大日子,听说李来享要开战了,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往安庆前线押送军粮了,一旦李来享的大军打出了安庆府界,那他想巴结都找不到庙门了,所以他得狠足了劲,最后再努他一把力,争取将安庆知府的位子给定下来,有李将军一句话,那还不手到擒来之事。

    杜明除了这频繁地送军粮,其实他还有一招猛药没下,那就是自己的宝贝丫头宁宁,也是自己命好,生了这么个漂亮丫头,几乎在这丫头身上找不到一丝缺点,也就是是脾气犟了点,不过谁叫李将军喜欢呢。

    通过几次他往返于李将军军营,在与李来享的攀谈之中,他这个生意场上的人精,早就听出来了,李将军对女儿有那意思,于是他多方打听,感情这真是上天赐的一段姻缘,李将军竟然尚未婚娶,这可把杜老头给乐坏了。

    好钢那得用在刀刃上,不到关健时刻,他是不会用这杀手锏的。

    杜明这么又是运军粮又要贴女儿的,那自然都是精打细算过的,怎么说也是商人出身,就算做了官,那一切也都是利益为主,亏本,那门都没有,单是那些运到前线的军粮,他就从中渔利不少,虽然这些钱还没支付,可这是个和大顺王朝做生意,不怕人赖账,要是让李大将军成了杜家的姑爷,可比当初那王岚平威风多了,李来享可是当今大顺皇帝李自成的孙子,天皇贵胄,谁胳膊腿粗,傻子都知道。

    杜宁宁风风火火地跑出了家门,杜明气喘吁吁在后面紧跟几步,到底是上了年纪,没跑几步就跑不动了,招手叫来几个家丁。

    “去,跟着大小姐,看看她搞什么花样”

    怀宁城南五里,有条一车宽的小路,小路蜿蜒曲折,一头连着怀宁城,另一头伸向一百多里外江边,路两边绿草青青,原本这里全是一水的稻田,自从大顺军打来后,地主早已过江逃命去了,田地扔在江北空自长草,成了无主之田。

    在小路的一段,有十多个打着赤膊的汉子正忙得热火朝天,不停地搬着石料,和着沙泥,在他们边上,矗立着还没有完工的建筑,看这模样,应该是座牌坊。

    说起牌坊这东西,在江南几乎随处可见,是朝廷或者当地官员为表彰某人做出了什么特殊的贡献,比如贞洁牌坊,忠烈牌坊,慈母牌坊,孝子牌坊等等等,凡事能得此殊荣者,无一不是当地乃至州府司那都是有口皆卑的人物。

    要问这里的牌坊是为何人所立,那就要问问站在工地现场,双手叉腰,任由香汗淋漓的杜宁要了。

    “对对,往左一点,再往左点,对,就是那,你,那边加固加固,你你,去去,给他递两桶泥”

    杜宁宁俨然一个女工头,经过几天的摸索,现在倒也是有模有样,这些人也都服她,谁叫他是县太爷家的千金,又给工钱又管饭,又是给大人物修牌坊,何乐而不为。

    日头高悬,一顶凉轿咯吱咯吱地从怀宁城的方向而来,身后还跟着十多少兵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