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武状元 >

第44部分

大明武状元-第44部分

小说: 大明武状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要求,没有王岚平的命令,就算是皇上亲自下旨,淮安军也不得擅动。

    对此种不臣之举,郑森虽有不满,但他也看得见,要想挽救大明,也非王岚平这种杀伐果断的悍将才能力挽狂澜,只要不篡明自立,他郑森将一无反顾的支持,王岚平总认为他就像三国时的荀彧,辅助曹操成大功,却对汉室心存忠臣之心,最后死于曹世后人之手,这是一个人的信念,根深蒂固,而且郑森出身富贵,不太了解民间的疾苦,一生下来就万众瞩目,不像宋宪和宋大力这些行武出身的人,从最底层一刀一枪地往上爬,太想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对自己的前途看得往往比忠于皇室要重,王岚平改造他们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

    两天后,王岚平将淮安军的大权完全移交给郑森,率部就要返回南京,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总有些事情要去善后,比例现在的南京一定乱成了一锅粥,再比如原本奉马士英之命南下的高杰部也像猎犬一样,闻到了淮安的动静,立马按兵不动,就像当初眼看着北京沦陷一样观望不前,高杰也不是傻子,刘泽清完蛋了,这时候再去南京,那就是找死,淮安军在东,状元军在西,他可不想做刘泽清第二,索性也就不回淮河防线了,就地找了处小城不走了。

    王岚平让先头部队先行打着叛乱已平的旗号回南京,随同带去的还有刘泽清的家属,也就是王岚平秘密派人从杭州接到淮安,此举只为佐证刘泽清是真心反叛,连家小都接到身边来了,另外还派人去往杭州刘泽清的宅子,起挖那二百四十万两银子和五万两金子。

    等一切安排好,王岚平打马从淮安军营辕门前过的时候,抬头看了看高高挂起的刘泽清那穿着龙袍的尸首,微微一笑喃喃道,“刘泽清,北京城外你望风而逃,崇祯皇帝有遗言,满朝文武个个可杀,你到下面给先帝保驾去吧,尽尽臣子的忠心,驾!”

    一行人出了淮安府,王岚平没有直接回南京,而是顺道去了下扬州城,他听说史可法刚刚被马士英调任江北四镇提督,此时正在扬州督师。

    一听到史可法督师在扬州的消息,王岚平大感不妙,这在历史上可是史可法的葬身之处,见死不救可不是大丈夫。

    扬州,自古就是文人士子的聚集地,繁华了上千年,盛产锦绣文章和婀娜多姿的江南佳丽,一代美女陈圆圆就是扬州人,在隋时也称江都,当年隋炀帝扬广久闻扬州之名,大造龙舟,征男女纤夫八万众,领着文武百官,陪同着身为扬州人的皇后千里下扬州,最后却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引得文人雅士不禁感概‘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为多’。

    不过当王岚平领着两千多人的队伍来到扬州城外二十里,却不曾领略到扬州城的一丝繁盛。

    原来高杰在离扬州三百多里时停了下来,但随军带的粮草不多,临时驻扎的小城一共才不到四万人,上哪里能供应高杰部三万大军的军需,在抢光全城后,他以身为史可法部曲的名义,要求进驻扬州,以解军粮不足,但扬州城里不论官民,都深知高杰的名声,小人一个,害怕他纵兵扰民。

    当年他跟着李自成造反,后来竟然与李自成的一名小妾勾搭上了,事败后,走投无路的他便带着部下降了明,他的部下大多都是原顺军降过来,作战勇猛,战斗力极强,同时对老百姓那也没什么好脸,朝廷的军饷只要迟那么几天送到,高杰马上下令兵士自行募集,那就是明抢,弄得他凤阳驻地一带的百姓苦不堪言,这种人要进了扬州这繁华的大都市,那就是一场浩劫。

    史可法知道事情的厉害,便下令紧闭扬州城门,不准高杰入城,高杰一气之下,竟然派兵将扬州团团围住,当然了,凭区区三万人是不太可能将扬州这么大的城给围上的,王岚平打听到这些消息后,马上派人入城去联络史可法,近三千骑兵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了扬州城。

    史可法正急得火上房,一听王岚平到了,又惊又喜,喜的事有此人在,扬州可保万无一失,惊的是五天前王岚平以除叛的名义竟然将一代镇守总兵官刘泽清给杀了,他实在是摸不清王岚平到底是怎么一个人,往好处是他是一名治乱世的能臣,状元军的军威大振,使安庆那边的顺贼李来享部迟迟按兵不敢动,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同时,他好像又是一个乱世的枭雄,不管是杀李志,还是杀刘泽清,结果都表明王岚平已经军权在握,南京城空城一座,他随时都可能行废立之事。

    一进入扬州城,全城的百姓就像迎接财神爷牌位游街一样高兴,武状元的名号早在崇祯十六年就家喻户晓了,再加上后来的怀宁血战,王岚平的名字简直是神灵般的存在,说书人常常这样编段子:先汉有忠义千秋之关圣,先宋有精忠报国之岳圣,今我大明亦有勇贯天下之武状元王岚平可与先贤相媲美……

    扬州百姓,夹道相迎,鲜花铺地,载歌载舞,骑在高头大马上一身明光铠甲的王岚平更是英姿不凡,对着两旁百姓频频点头示好,举手投足间尽显平易近人之态,和杀刘泽清与李志时的他判若两人。

    跟在一旁的宋宪和三千骑兵从来就没有感受过这般百姓的拥戴和热情,以往不管官军走到哪,老百姓就像老鼠见了猫一般,还在管军走后对他们大戳脊梁骨,想必官军的祖宗十八代都让百姓骂了个遍,今日也算是沾了督帅的光,扬眉吐气了一回了,众人抖擞了精神,端坐在马上,挺直了腰杆,志得意满地享受一回这难得的荣光。

    年青帅气、名满天下的武状元临街,早已传得全城尽知,自然是少不了引得满城待字闺中的少女闻风而动,谁都听说了,王状元是个无主男,年少成名,竟然还未曾娶妻,这种小道消息在这些少女里听来,可比听武状元血战怀宁有味得多,时下她们正一个个打扮得花技招展,涂脂抹粉,穿上平时舍不得穿的花衣裳,沿路摇动着手帕,热得香汗淋漓,却不曾离开一步,为的只是想让那一晃而过的武状元能多看她们一眼,最好能被状元郎一见钟情,作个名动天下的状元夫人。

    扬州出美女真是名不虚传,这是王岚平和他的三千部下对扬州的统一认识,很多单身汉一咬牙一跺脚,发了狠愿:这辈子,非扬州美女不娶。

    连有妇之夫也忍不住感叹:打完仗,老子回家就把那黄脸婆给休了,让王督帅给咱找一扬州女,也不枉来这扬州走一遭。

    史可法也亲率扬州城各处将领前来相迎,两人见了面,寒暄几句,一同进入了扬州督师府。

050 四面竖敌() 
淮安军被王岚平奇袭的消息传到南京后,朝廷上下一片惶恐不安,尤其是马士英,淮安军可是他立足朝廷于不败之地的支柱,如今南京城处在淮安军与南京城外五十里的状元军的两面威胁之下,若王岚平一旦回防南京,那自己将会转眼就从首辅的位子上滚下来,被王岚平取于代之。

    所以他要想尽一切办法阻止王岚平回南京。

    刚刚因为‘假太子’案让马士英忙得焦头烂额,其实这也怪他自己,弘光帝从称帝的那天起,南京城的一切政局几乎都把持在马士英手里,他一面大私搜刮民间财富为己有,一面在朝中遍插自己的亲信,卖官鬻爵,上下沆瀣一气,南京城里不论官民对他无不是恨之入骨,甚至有人为了讽刺他而编排了一首打油诗:都督贱如狗,职方遍地走,相公只爱钱,皇上但吃酒。这里面骂的相公,就是马士英。

    所以,当东林党们将假太子抬出来,又在城中遍洒流言,说弘光帝如何昏庸无能,荒淫无道,当朝首辅如何罔顾国法,以职谋私等等时,全城百姓莫不是义愤填膺,恨不得将马士英与弘光帝赶出南京城。

    此时的弘光帝被幽禁于残破的南京小皇宫,一切政事都决于马士英,他大怒之下,直接将出现在应天府衙太子宣布为假太子,囚于南京刑部大牢。

    并以皇上的旨意,下令将包括礼部尚书钱谦溢在内五十多名东林党份子,全部下狱,连同着还有不少原从北京逃过来的众多官员也一同被送进了刑部大牢,所有在押官员,一律抄家,家产悉数收归朝廷,当然这财物全进了马家的私产。

    不但如此,马士英还以百姓诽谤君父为由,支使他儿子南京守备副将马明,大肆捕杀城中百姓,同样是抄家灭门,家财尽归马家,短短七日,南京城中上千无辜百姓被杀,弄得城内风声鹤砺,人人自危。

    东林党这招实在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光凭一张嘴哪里斗得过大权在握的马士英,白白害了自己还连累了城中百姓,真正是一招臭棋,祸国殃民。

    马士英借此次机会,完全铲除了自己在朝中的所有敌对势力,敛聚的财富足以富可敌国,但他明白,南京城守备空虚,对他威胁最大的不是饭桶一样的东林党,而是屯兵在外的王岚平。

    为此,在明面上,马士英一改嘴脸,在接到王岚平派人押送来的刘泽清的家眷后,立即将刘家满门抄斩,宣布刘泽清阴谋叛乱,又以皇帝的名义传令嘉奖王岚平,说他明察秋毫,提前洞悉刘泽清的不臣之举,为大明除一大害,等等等等。

    马士英这样做,那无非是无奈之举,淮安军归了王岚平,高杰这个小人竟然止足不前,还有谁能阻挡王岚平回南京的步伐,有,那就是钱,刚刚借着‘假太子’案大富了一把的马士英,手里攒下的银子连他自己都没办法数清楚,当然了,他不会傻到拿钱去收买王岚平,但有人可以收买,那就是王岚平的部将。

    比如驻守在象山的原十四营主将,再比如镇守各地的大小总兵,太平府总兵,常州府总兵,广德府总兵,苏州府总兵,松江府等等,这些人虽然兵不满万,有的甚至有名无实,光杆将军一个,但这些人说话有份量,只要他们振臂一呼,那必是响应者云集。

    只要这些人全站到马士英一边,那还怕什么王岚平。

    所以,暗地里,马士英将这些天所得的金银,分成几十份,秘密派人送往各地总兵,说皇上在南京城里度日如年,饱受王岚平这种军匪的欺压,如今更是大胆妄为,借操练兵马之机,将朝廷兵马据为己有,并对南京城实施包围的压力,迫使皇上成为其傀儡,是为当代之‘奸雄曹操’,现在,皇上委托马首辅,秘密号召天下王师,进京勤王,铲除王岚平。

    马士英不但收买各地小总兵官,还专门派人乘快船,沿江而上,携银八十万两,去往九江,找到驻守在九江的武昌总兵左良玉,也是此时大明兵力仅次于福建总兵郑芝龙的大将,号称有兵马三十万,实际也有大军十五万,这是马士英最想拉笼的人,除了八十万两银子外,他还以皇帝的名义,将左良玉的宁南侯进爵为定南公,授平贼大将军印,希望他能带兵入朝,协助马士英剿灭王岚平。

    各地总兵大半年没见过银子了,军饷也断了很久了,这一见到马士英送来的银子,那真是比见了爹娘还亲,再没银子,他们手底下的兵就得占山为王,落草为寇了,所以,他们当即便答应马士英派来的使者,约定一月后,也就是七月初一,大起麾下之兵,进京勤王,连九江的左大总兵也赞同。

    当然了,这里面也不排除有口是心非,拿钱不出力的主,观望是目前最好的处世法则。

    不光是外地总兵,连同着象山王岚平的状元军大营,也有不少昔日被王岚平威惧而不得不低头的主将们也也暗中收下了马士英的金银,议定待各部勤王之师进兵之时,他们将在状元军中作内应。

    而这一切远在扬州城的王岚平却是一无所知,一场灾难正悄悄降临,可能是一场将明军推向死亡边缘的自相残杀,不管谁胜出,明军的总体实力都将大大受损。

    在扬州督帅府里,史可法领着众扬州官员,陪同王岚平会聚一堂,商讨目前扬州城的困局。

    史可法于大堂首座,一脸的正气浩然,先是历数了高杰军的纵兵为祸之事,又将扬州的军力部署作了简单的介绍,并当即表态,说决不会让高杰部入城。

    王岚平听后,顿觉可笑,扬州城兵不满万,光凭一颗忠君爱国的心就能说服高杰?再说了,高杰部是出了名的能征善战,将捍兵勇,把他逼急了,扬州城还等不到清军来屠就先部高杰给屠了,目前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安抚,他想了想,起身道,“史督师,依晚辈看,高杰此次放弃凤阳驻地,兵临扬州城,实为迫于无奈,为的只是解兵粮不足,若是在此僵持不下,则使凤阳守备空虚日久,于国于民都不利,依我看不如答应他的要求”

    史可法闻言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