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武状元 >

第125部分

大明武状元-第125部分

小说: 大明武状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殿上兵士一涌而上,从人群中拉着这些被点到名的官员就拉殿外拖,一个个吓得面无人色,高喊冤枉。

    王岚平根本不理会,这次来就是要血洗百官,他见郑森呆若木鸡般没动,便‘嗯’了一声。

    郑森现在是骑虎难下,只得跟在兵士身后出了殿。

    朱由崧吓得是大气不敢出。

    啊!一声声惨叫从殿外传来,十多颗人头顺着殿外台阶滚了下去。

    正在这时,殿外匆匆来了一群人,个个都是一脸的愤慨,他们见到殿外那十多具尸体时更是变得咬牙切齿,气势汹汹朝大殿内涌来。

    众官一看,来的都是大人物呀。

    看他们的官服穿着,都是当朝勋贵,为首的正是魏国公徐文爵,也是大明开国功臣徐达的后代。

    新入殿来的众公侯先是朝皇帝见了礼,而后再都狠狠地盯着站在皇帝面前的王岚平。

    徐文爵怒道,“王岚平,你竟然敢在这奉天殿上站于皇帝之前,你这是大逆不道,你还敢当着皇上的面乱杀大臣,你到底想干什么?”

    “对呀,你眼里还有没有朝廷法度,下来”一众公侯喝道。

    王岚平点点头,背着手在朱由崧面前走来走去,来的这得他一个都不认识。

    “你们是?”

    来的一众公侯不是大明开国功臣之后,那就是靖难功臣之后,一个个都是风光了几百年的家族之主。

    “魏国公徐文爵”

    “保国公张国弼”

    “隆平侯张拱日”

    “淮侯李祖述”

    “怀宁侯孙维城”

    “灵壁侯汤国祚”

    “安远侯柳祚昌”

    “永昌侯徐宏爵”

    “定远侯邓文囿”

    “项城伯常应俊”

    “大兴伯邹存义”

    “宁晋伯刘允极”

    “南和伯方一元”

    “东宁伯焦梦熊”

    “安城伯张国才”

    “洛中伯黄九鼎”

    “成安伯郭祚永”

    “驸马都尉齐赞元”

    众人一一介绍着自己,说起话来那都是一脸的自豪感,也该他们自豪,大明存在了多久,他们就风光了多久,个个家中是良田万千倾,美妾家仆成群,任何事不用做,只因为他们的先祖是大明的功臣,完全就是一群躺在功劳簿上吃祖宗老本的寄生虫。

    王岚平不动声色地听他们介绍完才接口道,“都来了,好,到也省了许多麻烦,来人,宋大力”

    殿门口一莽汉佩刀应声闪了进来,铿锵道,“末将在!”

    ‘咕咚!’王岚平身后的朱由崧吓晕在龙案之上。(。)

133 废阁立相() 
朱由崧那肥胖的身体顺着龙椅哧溜溜地往下滑,满殿有大臣都吓得惊呼一声,连忙跪倒,“皇上,皇上,快,快传太医”

    王岚平回头看了看,道,“皇上累了,来人,扶皇上回寑宫歇息”

    这皇上哪有病,明明就是被吓得。

    魏国公徐文爵站起指着王岚平喝道,“姓王的,你好大的胆子,皇上都被你吓成这样了,你还在那耀武扬威,你还是大明的臣子吗?还不快给皇上跪下”

    他这一带头,立时又引来一阵附合。

    “对,这是大不敬”

    “你算是什么东西,竟敢凌驾于百官之上,快快下来”

    “皇家对你不薄,你却几次三番兵临禁宫,这是藐视天威”

    “姓王的,我们都是大明的公侯,今天我们要给皇上讨个公道”

    “对,讨个公道,到底昨夜是谁在图谋不诡”

    “大明立国近三百年,也不曾出现在朝堂上随意处斩大臣这种咄咄怪事,简直有辱国体”

    有了这些勋贵的牵头,一些官员也觉靠山来了,这么多公侯那可是代表着全天下的所有勋贵,这些人的产业遍及天下,和许多世家豪门也是联通一气,天下有一半的土地掌握在他们手里。

    大臣们议论纷纷。

    “对对,几位爵爷说的有理,如此高官大员不经审讯说杀便杀,实是于理不合”

    “若是都如此,那朝廷还要刑部、大理寺何用,定国公此举欠妥”

    “王永吉叛乱一事也全都出自定国公之口,如此惊天大案岂能如此草草了事,还是让兵部先派员彻查之后再做定论”

    “恩,堂堂议政大殿却有武士环伺在侧,这简直是有辱圣名”

    “……”

    此时的王岚平却是一阵欣慰,这是刚才的头没砍够呀,叽叽喳喳听着都烦,这些道貌岸然之辈。平时袖手谈心性,临事一死报君王,就算把你们这些黑头一个个砍下来,对天下也毫无害处。只不过一次全杀了,这京城各衙门就为之一空了,先让你们活几天。

    王岚平静静地听着,心中虽然很想将这群人全杀了,不过现在还真不能这么做。杀几个名声不太好的官员敲山镇虎没什么大不了,可要是将这么多爵爷都得罪了,那就等于和天下的世家豪族成了对头,吃力不讨好。

    仓!

    一声清脆之声响声,嘈杂的大殿立即安静了下来,人人都将目光投向了王岚平。

    王岚平抽出腰间佩剑,这时,殿外一下涌进三十四名铁甲亲兵,个个怒目而视满朝文武,只要王岚平一声令下。他们便能在这片刻之内将这几百名官员杀得一个不剩。

    却见王岚平一手持剑,脸上不怒不喜,只是慢慢将那寒光森森的剑刃举到眼前,伸手轻轻一弹。

    ‘当’

    随即自语着,“这把剑是去年先帝(崇祯)赐予我的,赐剑之时,先帝说,希望有朝一日我能手执此剑诛贼灭虏,匡扶大明,一年了。我王岚平夙夜常思,如何才能匡扶大明,今天我算是明白了”

    魏国公徐文爵道,“你明白什么了?”

    王岚平收剑回鞘。怒视众人,不过马上又一改脸色,笑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哪”

    众人不解,魏国公道。“什么意思?”

    王岚平踱步走了下来,说道,“你一会就明白了”说罢大步穿过百官,朝大殿外走去。

    走到殿门口时,王岚平突然一转身,对宋大力道,“封锁大殿,一个人都不准出去”

    “你,你敢”

    “王岚平,你想干什么?”

    “。。。。。。“

    王岚平背手哈哈大笑,懒得理会他们,出了殿门,往边上的偏殿走去。

    过了没多久,有兵士来到大殿,冲满殿揣揣不安的众臣喝道,“兵部尚书张煌言,刑部尚书钱萧乐,左都御史刘宗周,户部尚书张慎言,大理寺卿王瑞,通政使司通政使周勇”

    被点到名的官员都愣住了,怎么又要杀人?

    兵士点完名,数了数人头,又道,“请诸位大人至偏殿议事”

    六名官员面面相觑,不去也不行,当即也只得随着兵士前往偏殿。

    奉天殿左右两侧有两处小楼,左为文楼,右为武楼,各离着奉天殿不过百步之遥。

    王岚平此时正在武楼中等侯。

    六名官员陆续来到,进了屋,心中不安,拱手作礼道,“定国公”

    王岚平对这几个人的官声还满意,尤其是张煌言和钱萧乐两人,这两人可是当初他亲自举荐给朝廷的。

    “来,各位大人,请坐,来人,奉茶!”王岚平转身回礼,态度和刚才在奉天殿中判若两人。

    六人对视一眼,不明所以,但还是分左右而坐,少时,有太监端上茶水。

    兵部尚书张煌言道,“国公,敢问找我们来有何事?”

    王岚平也在侧面坐下,在这些人面前他还不便坐在正堂。

    “各位稍安,我是个行伍出身,喜欢开门见山,就不拐弯抹角了,请你们来,只为三件事”

    钱萧乐拱手道,“哪三件?”

    王岚平起身道,“其一,王永吉等军侯与方才被我处斩的几位官员合谋叛乱,你们对我的做法有什么意见?”

    张煌言道,“还有两件呢?”

    王岚平一笑,“先把这第一件说清了我才能说后面两件事,张尚书,你现在是百官之首,你先说说看”

    要想让满朝文武认可王岚平兵变,首先就要拿下这些高官,他们的看法至关重要。

    张煌言苦笑,你做都做了,还有什么好说的,一口气杀了十四位大员,比当年的朱元璋都狠,我们能有什么意见,敢有什么意见。

    不过,张煌言也是气血方刚的汉子,三十岁不到。血气方刚的年纪,所谓初生牛犊不畏虎嘛,该说还是要说的。

    张煌言正色道,“既然国公爷问起。那就恕我直言了,此事太过下作,无视国法无视天子朝堂,我所不耻也,但是。不管王永吉等人是否真的是叛乱,也已经死无对证了,再争论这些只会乱上添乱,为稳,此事不足议,当以大局为重”

    王岚平对他的这番回答很是满意,义正词言,不卑不亢,绝对是真心话。

    “好,张煌言。张苍水,我就知道当初我没看错你,你们呢,也都说说,我做的对也不对?”

    众人对视,转而一起点头,意思当然是同意张煌言的话,只是不敢直言说出来。

    王岚平哈哈一笑,“好,有你们这个态度。我就放心了,各位大人,我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自皇上即位以来。国势日衰,朝中少能臣,前线缺良将,国库空虚,吏治**,放眼天下是群贼汹涌。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你们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

    张煌言也是日夜忧虑这日渐萎靡的朝政,苦于势单力薄,皇上又不太管事,他就是想做点什么也没人撑腰,当即想了想道,“皇权势弱,上下私心烦杂,官员只知前程不知天下”

    钱萧乐叹气道,“是呀,不论是京官还是地方大员,那是贪腐成风,民间多困苦,百姓恨官府犹胜土匪呀,而且我朝赋税太过沉重,民间不堪重负,百姓只盼着皇上登基能有所改变,却没想到比之更甚,照此下去,不知下一个李自成又要从哪里冒出来了”

    吏部尚书接口道,“二位大人所言不差,朝中若有个如当年那张居正一般的权秉大员,天下何以糜烂至此,说句大不敬的话,皇上以藩王即大位,要成就高皇帝(朱元彰)那般的丰功伟绩,还多需时日呀”

    众人一阵点头,这些人都是京城各大衙门中的最高长官,眼光和境界非一般人可比,南京朝廷里的那一堆破事他们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由于马士英身在首辅之位,他们也无能为力。

    王岚平连连拍手,“有见地,果然都是老诚谋国之辈,好,既然你们对我今日在朝堂上的所作所为不掷可否,那我就说说第二件,第二件事”

    众人打起精神,细细静听,他们都明白王岚平最后想要达成的目的,无非就是权倾朝野,成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人上人,没办法,谁叫你有兵呢,枪杆子里出政权。

    王岚平道,“第二件事,大明王朝以武立国,却以文治国,当然,这个没错,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守天下,只是现在社稷有累卵之危,天下万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做法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堂堂中华,岂能任贼寇胡人在国土上兴风作浪,为什么,只因为国人已经丧失那种尚武之气,缺少那种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的英雄气魄,所以我要重振我汉人尚武之风,以武强国”

    在场的可都是文臣出身,以武强国也算是切是了时弊,至少在这乱世中,朝廷就应该强势起来。

    张煌言道,“定国公所说都对,可是要怎么做才算是以武强国,眼下国库空虚,兵备松弛,能征善战的武将凤毛麟角,而且光靠马上英雄这个天下也只会越来越乱,收服民心才是万世不衰的正途,更何况大明以文治军已两百多年,定国公想凭一已之力扭转这一切,太难了”

    王岚平道,“所以我需要你们帮我,富国强兵,一要有人,二要有钱,三要君臣同心,能做到此三条,我朝何愁不能重振雄风”

    张煌言敬佩道,“所以你不惜冒天下之大不唯,杀人立威,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这么做会得罪天下士林,尤其是东林党群臣,他们可不想见到这样,还有,你将十多名爵爷看押在朝堂,这更是大错特错,你先得罪文臣,再开罪于勋贵,一味地强化兵备,那银子也只能从百姓身上出,这岂不是又得罪于万民,天下人都让你得罪了,你还有什么做为?难道你要将这么多人全杀了吗?”

    王岚平笑道,“杀人不是目的,但为了目的我也不惜杀再多的人,当然,你们不要怀疑我对大明王朝的忠心,皇帝在一日,我保一日,决不做篡逆之事”

    左都御史刘宗周道,“那国公爷为何费尽心思,困百官于朝堂,难道是想做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