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隋秦王 >

第29部分

大隋秦王-第29部分

小说: 大隋秦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绍听令,退了下去。

    半个时辰之后,小鸾带着沐浴更衣后的穆氏兄妹过来见杨浩。

    杨浩大为惊讶。两兄妹洗干净了,换上新衣,才看出长相真的不错,虽然极为瘦削,但是底子很好。尤其是妹妹穆珂,眉眼极为清秀,鼻子细长高挺,嘴巴小巧精致,兼具胡汉特色,年纪虽小,美色已经隐约不输给小鸾,此时正好奇的摆弄新衣服,有些兴奋。

    王绍等人也看的有些呆,这对兄妹好福气,居然也好相貌。

    唯独小鸾有点闷闷不乐的样子,让杨浩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小丫头怎么了?”

    时间靠近中午的时候,杨浩等人刚要吃饭,驿站外面嘈杂声传来,似有大队人马赶来。众人诧异中,许多佩刀的兵卒闯进了院子,将他们团团围住。

    王绍挺刀护在了杨浩身前,朗声道:“你们是干什么的?”

    一个兵头上前一步:“奉城守大人之命,封锁所有驿馆客栈,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开!”

    王绍冷笑道:“知不知道我们家少郎君是即将赴任的河阳郡尉?岂能在此耽搁”

    兵头一愣,喏喏道:“这”似乎被杨浩身份吓住了。

    这时外面一个声音传来:“何人喧哗?”

    杨浩等人抬头望去,一个身着兵甲的黑脸汉子走进院子,身后跟着七八个侍卫。

    只见他按着长剑,冷声道:“本人洛阳城守马千程,城外发生极大命案,凡今日入城的,都需配合调查。没有府尹大人的手令,任何人不得出城。”

第49章 城守马千程() 
王绍闻言上前一步,朗声道:“城守大人,不知城外发生了什么命案?”

    马千程瞅了她一眼,冷哼:“昨夜在狮驼岭官道的周围,发现了二十多具尸体,全部死于刀剑搏杀,自从仁寿以来,从未出过如此大案。城西官驿所有留宿之人都是昨日到达的,全部有可能是嫌犯!”

    王绍皱眉道:“我家少郎君是秦王府的嫡子,正要赴任河阳郡尉——城守大人你看,这是官籍文书。”

    一个僚属接了文书过去,递给马千程。

    马城守大剌剌接过文书,看了两眼,随意道:“唔,你就是杨浩?”言毕眼睛朝杨浩扫了过来,上下打量几眼,微微拱手,再次开口道:“你们哪里都不能去,在凶杀案清楚之前,不得离开。”

    王绍沉声道:“城守大人看好了,文书上写得清清楚楚,现在离着赴任之期只有不到四天时间了,耽误了行期,谁要负责?”

    马千程身材魁梧,肃立在院中,冷冷道:“不是还有三天多时间吗?此去河阳不过半天路程,待本城守查明情况,自会送你们上路!”语气颇为不善。

    王绍还欲解释,被杨浩一把拉住。

    只听少郎君笑着说:“无妨,洛阳新城颇为壮丽,我等在此等候城守大人还我们清白之身,再走不迟。”

    马千程定定的看了杨浩几眼,才带着侍卫们去了另外的院子,只留下了几个兵卒看护。

    出了杨浩所在的院子,马千程放慢脚步,问身后的僚属:“固祯,你看这个杨浩会否与城外的凶杀案件有关?”

    袁固祯是马千程的姻亲,给他做了僚属,听到马千程问他,开口说道:“城守大人,我听河南县的刘县尉说,几乎所有的死者,都是被军械所杀,其中十六人死于刀伤,其他的则死于羽箭之下。我跟着刘县尉验过尸体,所有的刀伤,伤口深邃、狭窄,明显是锋利的横刀所为,尤其是那名无头郎将,颈部被人从背后一刀斩断,显示出凶手武艺极其高强,可能已经达到了宗师境界”

    马千程眼睛透出寒光,问道:“杨浩那几个侍卫里,可有此等高手?”

    袁固祯摇摇头:“那个开口说话的侍卫,应该是最厉害的一个,但才二十多岁,应该没有此等修为吧恐怕凶手真不是这些人。”

    马千程皱起浓眉,微微颔首:“不过,这几个人先留下来,不能让他们走了。”

    袁固祯呆道:“呃,为什么呀?属下觉得倒不如放了他们,毕竟是赴任河阳郡尉的武官,大人也不好得罪”

    马千程摆摆手,不耐烦的打断他:“按照我的意思,先看管起来,不要放走,过几日再说。”

    袁固祯拱手道:“是。”

    马千程这才加快脚步,继续封查其他的驿馆客栈。

    他故意留下杨浩等人,并不是不在乎对方的身份,也不是涉及城外的凶杀案,虽然这两件事确实有些巧合,而是因为他前天收到了两封飞书。

    一封来自越国公杨素的亲弟杨约,马千程曾在杨素帐下为将,对于这封飞书自然十分重视;另一封飞书,则是来自一个让他惊骇欲绝的人物——法藏禅师。

    法藏禅师出身大兴善寺,佛法精深,武艺超绝,是名动天下的神僧。他座下有一名弟子叫僧空,在几年之前,曾经救过马千程一命,被马千程敬若神明。这样的神僧居然给他飞书留言,实在是令人震惊。

    两封飞书仿佛约好了一般,同时叮嘱一件事情——那就是照看一下秦王嫡子杨浩的行踪,令他大吃一惊,又大为不解。

    “固祯不知道背后的纠葛,也不怨他有此想法,但此事不能透露给他。只不过我想不明白一个白身的皇室子弟,竟然吸引了这么多大人物的关心,实在是匪夷所思!”马千程一边走,一边绞尽脑汁的想着。

    王绍看着城守大人走了,眼中闪过疑惑,说道:“少郎君,这个马千程态度有些奇怪。”

    杨浩若有所思的望了马千程离去的方向一眼,笑道:“是有些奇怪。”

    王绍说:“他身边那个僚属,一直盯着我们的刀看,似乎有些怀疑,幸好昨天我们没有人受伤”

    杨浩点点头:“嗯,刀不要紧,让他们猜去,不过马车上的箭孔要处理一下,不要被认出来了。”

    王绍呆了呆,拍了拍自己脑袋,大叫:“哎,要不是少郎君说起,我差点忘记了!我一会马上去办!”

    杨浩眼神带着笑意,悠悠道:“没事,不着急,即使被认出来也不要紧。我倒是很好奇,会有哪些人跳出来,又会发生些什么。”

    王绍哦了一声,还是去处理痕迹了。

    他越来越觉得少郎君高深莫测了,跟少郎君时间越长,似乎一些神奇的事情,格外容易发生。

    “也许是我想多了,哈哈,少郎君还是我们的那个少郎君!”王绍摇摇头,晃掉脑子中的闪现臆想。

    既然暂时走不了了,杨浩也放心下来,看小鸾教穆离穆珂兄妹做一些简单的活儿。两兄妹都很聪明,穆珂手很巧,穆离力气出奇的大,让旁观的杨浩,看的津津有味。

    一边看着这些,一边杨浩心里想着事情。

    “这个马千程有问题,很多时候都仿佛直接指向我。从第一次见面,第一次知道我的身份,他的表现不太正常。到底是封家、李家、杨家,还是宇文家的人呢?亦或者是豫章王派的人?不过听说豫章王杨暕,这个自己的堂兄,自从那次冲突事件之后,很快便被杨广打发去做了豫州牧,似乎也不太可能针对自己。”

    “只是不知道他跟昨日城外袭杀我的那波人,有没有关系?如果是一丘之貉,那倒是有些麻烦,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不过,现在在城中,如果真是那帮人的同伙,也不怕他们胡来。”

    杨浩回到自己房间里,心中暗暗盘算着。

    不一会,小鸾一个人摸了过来,神情不安。

    杨浩讶异道:“小鸾你怎么了,有事吗?”

    小鸾身影显得有些矮小,抬起头,眼神朦胧,委委屈屈道:“少郎君,你不要赶我走,我也不会走,哪里都不去呜呜呜”

    杨浩愣了好一会,才恍然大悟。之前跟穆离穆珂兄妹说的话,小丫头似乎误会了什么。

第50章 国运秘事() 
越国公府,杨素在书房与杨玄挺说话,神情极为严肃。

    堂弟杨慎敲门进来。

    杨玄挺躬身行礼:“见过叔父。”

    杨慎冲他点点头,转首递给杨素一封书信:“大兄,马千程回信了。”

    杨素接了过去,仔细看了几遍,跟杨慎说:“待会你回信跟他说清楚,不要干涉阻碍杨浩做什么,认真记录下行踪就可以了。还有,洛阳城外发生的命案,难道跟杨浩有关系?”

    杨慎煞有介事的点点头,同意道:“从时间上看,杨浩入城与凶案发生非常靠近,倒不能完全排除在外。不过,杀死几个军士的人,武艺非同小可,杨浩等人怕是难以做到。”

    杨素细长眼睛再次眯起,缓缓点头:“这倒是洛阳难道,是右骁卫的人?”

    杨慎回道:“可能是来护儿督令剿匪吧,与山贼遭遇,互有死伤也属正常。其中还死了个郎将,右骁卫中不过几十个郎将,想查出来身份很容易。”

    杨素不置可否的哦了一声。

    杨玄挺一直恭敬站在一边,不敢插嘴,直到现在才忍不住道:“父亲,为何会特别关照杨浩?”

    杨素冷笑:“谁说我要关照他了?”

    杨玄挺呆道:“呃,难道”

    杨素摆手阻止他说下去:“你不要瞎猜,杨浩的死活不值一提,我也不会关心。”

    杨玄挺更加迷糊,父亲既然不关心,为何又派人去监视他,不由喃喃道:“父亲是担心杨浩封爵之事?”

    杨素再度冷笑:“封爵?皇上是不会答应的,这件事绝无可能。其他的你不要问了,也不要胡乱猜测,事情根本不是你能想象的。你先下去吧,好好准备一下,过几日去宋州,跟着玄感认真做事。”

    杨玄挺应是,退了出去。

    看着杨玄挺退出书房,杨素丢下手中的飞书,静坐在书案前。

    杨慎小心看了杨素几眼,低声道:“大兄,莫怪玄挺疑惑,连我也甚为不解。”

    杨素神思变得悠远,思虑良久,缓缓道:“我素知你沉稳、谨慎,才一直留你在我身边,玄感、玄挺诸子都不如你,三弟杨约也差些火候。所以事情呢,我都愿意跟你讲,希望有朝一日我不在了,你能扶助玄感撑起杨家”

    杨慎闻言大为惶恐,跪倒在地上,急道:“大兄身体康健,岂能说这种不祥之语!不管何时,我杨慎都会竭力维护杨家威名和利益,粉身碎骨亦所不惜!”

    杨素拉起他,温和道:“你先起来,我自己身体自己有数,但我说的不是这个,而是关乎天下、关乎我杨家存亡的大事。”

    杨慎震惊道:“关乎天下?关乎杨家存亡?”

    杨素正容说道:“不错!你可曾听闻先帝卜算国运之事?”

    杨慎绞尽脑汁搜刮记忆,勉强想起一些细节,随口道:“先帝的确崇佛尊道,早年间似乎有传闻说先帝曾问计于佛道中人,不知真假。”

    杨素先是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当然是真的,不过可不仅仅是为治理天下问计,而是卜算我大隋朝的国运!”

    杨慎突然听到这样的消息,微微皱眉,说道:“王朝兴衰,天下兴亡,自然有天道人道的运行规则,恐怕不能完全听信几个道士和尚的占卜、鬼神之说吧。”

    听到杨慎所说,杨素露出满意的神色,赞许的看了堂弟一眼,徐徐道:“那是你不知道当年参与占卜的是何许人。”

    杨慎下意识问道:“是什么人?”

    杨素目露激动,似是回忆起当年的情形,沉声道:“开皇十四年卜算国运的,有大兴善寺的法藏、法林禅师,还有静云观的至元道长,除此三人,还有一人,你却想也想不到——”

    杨慎听到法藏、法林和至元已经陷入呆滞之中,这三人乃佛道二门顶尖的人物,万万想不到竟然是他们卜算的国运,听到大兄说还有一人,才颤声问道:“是谁?”

    杨素吸了一口气,吐出一个名字:“道玄真人!”

    “啊!”杨慎心神剧震,一脸呆滞,“道玄真人羽化飞升的道玄真人?”

    多年来位高权重的杨素,眼神中刹那间闪过一抹惊骇,他努力控制自己的语气,缓缓道:“你可知道,当年在太极殿上,正是我亲眼看到他羽化飞升的——如果那真的是羽化飞升的话。”

    杨慎惊骇的说不出话来,呆呆的望着堂兄。

    杨素说出心中隐藏多年的隐秘,似乎一下子老了许多,但也似乎轻松了不少,家族中终于有人跟他分担这个秘密了,他深吸了几口气,让自己情绪平静下来,接着道:“你觉得大兴善寺的法藏禅师多大年纪了?”

    杨慎想了想,说道:“法藏禅师嘛,我见过很多次,乃是佛法精湛的得道高僧,须发皆白,恐怕有八十多岁了吧。”

    杨素眼中闪过戏谑,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