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隋秦王 >

第15部分

大隋秦王-第15部分

小说: 大隋秦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场地中,崔长风持刀与杨浩互相对攻。

    “长风公子,不要伤了我家少郎君——哇哇——”

    小鸾在旁边紧张的看着,看到崔长风一刀差点劈到杨浩身上,吓得哇哇大叫。

    “嘿嘿,我自有分寸!杨浩,注意你的呼吸。刚才那一刀,虽然已经很快,但是你挥刀动作,没有配合好呼吸,便不能把劲使到极限,你的刀便差了一线,不能把我的进攻当下”

    杨浩闻言停下,回想刚才的动作,虽然不完全听懂崔长风所说的刀法配合步法还有呼吸节奏,但朦朦胧胧也感觉到自己进攻的滞涩之处。

    “步战之法,是大隋军中普遍的练兵之法,这没有问题。但再往更高层次的武技,就需要高明的吐纳呼吸功夫。”

    “一呼一吸,劲力的产生与传递,都要完美融合在一起。动静之间,犹如蛟龙,既能万马奔腾,又可收放自如。这才是我师父说的上层武技。”

    “只靠刀剑的砍伤和身体的力量,那是莽夫的境界。师父教的还有很多,可惜我领悟的少”

    杨浩听得有些抽象,一时间难以理解,皱着眉头问:“长风大哥,你师父有教过你练习吐纳的方法吗?”

    崔长风挠挠后脑勺,尴尬地说:“这个倒是教了,不过师父说过,不能随便传给别人,要经过他的允许。”

    杨浩说:“哦,是这样啊。”

    这个吐纳功夫,应该类似于武功秘笈之类的吧,练好了估计能练出内功来,只是不知道比自己的热流有何不同。

    小鸾有些不高兴,悻悻的道:“真小气!”

    众人哈哈大笑。

    这倒是小鸾误会了。江湖上很多武技不外传,固然有一部分是门户之见,但更多的是要先看品性,如果让人拿去作恶,反倒成了坏事。这也就是习武讲求武德为先的原因。

    不能学习崔长风的吐纳功夫,杨浩心里没有什么遗憾,他才练武几天啊,而且他还有“足底热流淬炼经脉”以及“天人合一”的境界,以后练下去,哪怕没有吐纳功夫,也一样很厉害。

    崔长风继续给杨浩指正刀法上的技巧,这时郑氏身边的婢女玉荷捧了井水镇过的水果来给大家吃。小跟班杨湛没有跟过来,也不知道在不在府里。

    对杨湛的生母郑妃,杨浩很有好感。既不张扬,又能恰到好处的接人待物,也是个温婉的女人。

    这对整个秦王府来说,是件好事。

第25章 流言四起() 
曾文忠出了皇城,让驾马车的老奴停靠在路边。

    他掀开车帘一角,静静地看着大臣们的马车,穿过朱雀大街。

    不一会,夏伯颜的马车出来了,他后面不远跟着另一辆马车,然后两驾马车一起消失在视野中。

    夏伯颜果然没有回国子寺!曾文忠眯起来眼睛,隐藏起闪烁的想法。

    “是封德彝封舍人的马车。”老奴在旁边恭敬地提醒自家老爷。

    “封伦?难道难道,是虞世基的意思?不对啊,虞世基的侄子与秦王之女的关系,就算不伸手相助,也不至于阻挡啊!此事必有蹊跷——”曾文忠皱着花白的眉头,陷入苦思。

    “老爷,咱们先回国子寺吗?”老奴在一边提醒道。

    “嗯。”曾文忠点点头,放下了车帘。马车往国子寺而去。

    杨素府。

    从皇城出来,杨素一路上都在思索杨广的用意,杨广提议对秦王嫡子封爵之事讨论,可知这件事至少有八成的可能了,只是现在看不懂是杨广的本意,还是崔家那边推动的结果。

    在朝堂上,他抛出外任的提议,实际上是以退为进,既然封爵之事不能掌控,不如索性把事情往另一个方向引领。他这一步只是伏笔,该做的都已经做完,而且非常稳妥,杨广似乎也早有这样的打算。至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就不是他操心的了,自然有人替他演绎下去。

    杨家从北魏以来,历经数代,日益兴盛,杨家人的权势愈发庞大,不由他不谨慎。朝堂上的风吹草动,各种利益权衡,都在他的视线当中。

    杨素在正厅走来走去,妻子郑氏倒了茶水,递给他。

    弟弟杨约陪在身边,看到哥哥有些沉默,忍不住开口问道:“大哥,宫中出了什么事情吗?”

    杨素看了弟弟一眼,摇头道:“也许是我想多了,圣上要给秦王嫡子封爵,我总觉得背后有些什么。”

    杨约惊讶道:“是那妖妇崔氏所出的杨浩?”

    杨素重重咳嗽了一声,瞪着弟弟说:“不要听信传言,更不要开口闭口妖妇妖妇的!现在圣上重议授爵给杨浩,说明开皇十九年那事情,已经不适合再提了,你要记住!”

    杨约喏喏道:“大哥教训的极是。我会注意的。”

    杨素叹道:“咱们杨家功勋已经高的不能再高了,我跟你和玄感说过很多次了,一定要低调、谨慎,尤其是圣上心思难料,我怕惹祸上身啊。”

    杨约说道:“圣上岂能无视我杨家赫赫战功?”

    杨素又是一通咳嗽,直咳的面色潮红,伸出一只手指点着弟弟说道:“唉!我杨家要明哲保身,怕的就是这赫赫战功啊!如若不慎,我杨家可能就毁在这赫赫战功之上,你们还沾沾自喜,不知死之将至!咳咳咳——”

    郑氏赶紧上前,帮杨素拍着背顺气,说道:“好了好了,多大年纪的人了,还这么容易动气!小叔也没说错啊,你就是越老越唠叨了”

    杨素喘一口气,有些虚弱道:“妇人之见,你懂什么!”转头问杨约:“玄感去了宋州几日了?”

    杨约回道:“已经有七八日了。”

    杨素点头道:“明日我写封信,给他寄去。他跟你比较像,性情不够沉稳,要在内敛一些!”

    郑氏在旁边听着,啐了丈夫一口:“瞎说什么呢,你自己的儿子不跟你像跟谁像。年轻的时候,我也没见你多沉稳,还不如玄感呢。”

    杨素吹起胡子,嗤笑:“真愚妇之见!那时怎同今日!如今容不得杨家不小心,否则就是滔天大祸!”

    郑氏笑着对杨约说:“你看,又来了!老倔脾气。”

    杨约嘿嘿无语,不敢附和,起身告退。

    杨素躺在椅子上,喝一口茶,幽幽道:“都自以为天下无敌,连圣上也是如此。又岂知此非立身之道呢,悲哉!”

    同一时间,封府正厅之上,封德彝阴沉着脸听儿子封言雄说话,侍卫胡老三站在一旁。

    砰——封德彝将手里的茶杯摔得粉碎。

    “竟有此事!实在是嚣张至极!”

    “爹爹,那杨浩真的是想杀我啊。如果不是李建成替我挡了那刀,孩儿早就成两段了”

    “胡三,果真是那杨浩出手?”

    “回老爷,的确是他。属下惭愧差点让他伤到二公子”

    “他还不到十四岁吧,一刀能将你劈飞了?”封德彝有些疑惑的问。

    “咳,千真万确,虽然那一刀发生的仓促,属下来不及细辨,但能将属下劈飞丈远,那杨浩怕是快到宗师的境界了!”

    “有这么厉害?”封德彝眼皮狂跳,有些难以置信,“哼,派人把消息放出去,让全京城人都知道秦王嫡子杨浩,当街行凶杀人!最好传到圣上的耳朵里。”

    “是,爹爹,我这就派人去做”

    “胡三,从此之后,必须寸步不离二少爷!”

    “属下遵命!”

    于是,杨浩当街砍人的信息,如同星星之火,从小范围内渐渐传播开来。

    “听说了吗?秦王嫡子杨浩在街上杀人了,连杀对方一家十八口!”

    “传闻那杨浩身长九尺,体壮如牛,使一根丈八的长矛,一矛便捅死了三个人,还包括一个小孩,简直凶残无比。”

    “是呀是呀,我也听说了,甚至大隋年轻一辈中最出色的宇文承基,都是他的手下败将!”

    “嘘——听说那杨浩还打断了楚国公杨素嫡孙的一条腿,国公府的人都敢怒不敢言!”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圣上绝不能包庇他!”

    秦王府。

    下午晚些时候,崔弘度终于从宫里回来了。

    杨浩第一次见到自己舅舅。

    也许是血液中的亲情影响,就像面对他的姐姐永丰公主一样,杨浩在这个面有风霜、却依然魁伟的中年人身上,找到了濡慕的感觉。

    崔弘度眼眸中闪着泪光,看着自己小妹的儿子站在自己身边,想起小妹的遭遇,禁不住泪滴落下来。

    他伸出宽厚带着老茧的手掌,拉着杨浩坐在自己身边,细细的问了好些问题,包括侍立在旁边婢女小鸾。

    杨浩一一作答,看到舅舅有些伤感,岔开话题,说起自己习练武技,还当场给舅舅演示了几招动作。

    “爹爹,杨浩习武天分颇高,我跟他对战都有些吃力!”崔长风在一边夸赞杨浩。

    “哦?竟有此事?”

    崔弘度这才收拾起情绪,有些惊奇的看杨浩表演,不住的点头微笑。

    窥得空闲,杨浩吩咐小鸾去准备晚宴,同时通知自己的姐姐永丰公主,舅舅回大兴城了。

    等到快晚饭的时候,阿秀跟着小鸾回来拜见崔弘度,姐姐永丰公主晚上不方便过来了,明日再来。

    当夜,秦王府外院一片热热闹闹。

    晚上,崔弘度和崔长风住在外院的客房里,杨浩也没有回自己的小院,跟着住在崔弘度隔壁房间。

    崔弘度拉着杨浩说了很久话,杨浩因此也得知了很多的信息。中途崔长风熬不住,回房间休息了。崔弘度却精神极好,杨浩继续陪着说话。

    在崔弘度微笑着听完杨浩跟别人的冲突之后,他很霸气的说了一句:“哼,封德彝算什么东西,跳梁小丑罢了!”

    杨浩已经适应了舅舅的豪放气质。

    此时夜空澄净,别无他人,心里斟酌再三,终于开口问道:“舅舅,我有一事问你——”

第26章 大兴善寺() 
“我阿姐要和亲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崔弘度闻言眉头皱起,徐徐道:“我在太原也听说了这样的传言,不过这未必便真是圣上的意思”

    “哦,竟然是这样。”

    “吐谷浑位于西北苦寒之地,虽然远离中原,但这几十年并不安分,屡有寇边发生,圣上怕是早有彻底出兵平定的心思,又怎么会支持和亲呢你上次在上林苑那次,实在是冲动了些,幸好痊愈无恙。”

    崔弘度眼光中带着关切和一点点责备,实在是为上次杨浩的遭遇后怕不已。

    杨浩赧颜,虚心接受:“是我鲁莽了,乍听和亲的消息,激动难以自持。”

    崔弘度满意的点点头,心思一转,继续道:“朝中有人提议和亲,甚至连杨素都站出来赞同,我却是看不懂。这件事突然冒出来,实在有些蹊跷。”

    杨浩道:“那吐谷浑很强吗?”

    崔弘度摇摇头:“吐谷浑这个部落,大约几十万人口,以游牧为主。骑兵虽盛,也不过万余人,兵甲都十分匮乏,实不足为患。”

    杨浩诧异道:“既是如此,和亲有何益处?”

    “嗯,这也是我看不太明白的地方,朝中诸人都是极其精明的人,却不知如何想的。”

    杨浩也有些头疼,按照他知道的历史,古代的和亲一般都是为了安抚强大的游牧民族,听舅舅这么一讲,吐谷浑也不甚强大,理论上和亲没有太大的必要,恐怕这里面有什么阴谋吧。

    但如果说是阴谋,就为了对付杨浩姐弟吗?一个落魄的秦王府值得这么大动静吗?

    只听崔弘度又道:“朝中之事,万象丛生。事情背后,可能是深渊,也可能是陷阱,你千万记得不要意气用事,更不可伤了自己。你习武也是好事,舅舅是支持的至于一些小猫小狗的角色,你大胆放心去做,朝中有你两个舅舅,就不会让你吃亏的。”

    杨浩点头:“我听舅舅的。”

    引得崔弘度长叹一声。崔家在朝中情势,也是艰难,别看杨广今天在皇宫见他,颇显恩遇,内心深处未必没有防备。

    “哦,对了,还有一事,圣上还问过我的意思,想给你封个武官,外出历练一番,在你封爵之前,也只能这样了。”

    杨浩闻言一愣,自己还不到十四岁,做武官合适吗?

    崔弘度倒是笑笑:“先帝的几个孩子,包括你父王,跟你这般大的时候,都做过行军总管咯。”

    杨浩哦然,他没有太大的意见。

    “如果真的外任为官了,未必没有凶险,一定要注意安全。”崔弘度最后嘱咐道。

    月至中天,时间有些晚了,舅甥两人各自休息。

    永丰公主很早就过来了,她来的时候,正看见杨浩和崔长风在院子里噼里啪啦的战成一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