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隋秦王 >

第10部分

大隋秦王-第10部分

小说: 大隋秦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类徒手跟猛兽搏斗,这怎么可能?”

    “切,没看新闻吗?八达岭动物园老虎把人叼走,就跟叼只耗子一样!警察?泰森上去也白搭!”

    “要我说呀,武松要么喝了假酒,要么打了假老虎,哈哈哈!”

    杨浩以前也大概是这样的看法,但现在,别的不说,就这个宇文承基,怕是真能徒手干掉老虎。

    昨日与宇文承基一战,他才清楚的知道自己对于纯粹的冷兵器时代,有所轻视。而且宇文承基应该没出全力,两招之内,自己几乎受伤了,这还是托了识海内“黑洞”的福,不然的话,仅凭小杨浩这个身体,孱弱单薄,怕是一个回合就倒下了。

    “大隋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啊,真他娘的猛啊!”

    隋唐这么多英雄好汉,以后遇到这样的人物,怎么收为己用呢?杨浩想的有点远,这可不是前世玩游戏收集英雄卡片那么简单。

    侍卫们正擦拭兵器呢,看到少郎君慢慢走过来,手忙脚乱站起来行礼。

    杨浩示意众侍卫免礼,走到石进跟前:“石侍卫,我想学武艺了,你看可好?”

    石进喜道:“少郎君想学武艺?这是好事啊!只不过——”

    杨浩问:“只不过什么?”

    石进苦笑道:“学武艺是很苦的,少郎君要多担待着。”

    “哦,原来是说这个啊,没事的,我是你们的少郎君,可不会让你们看轻了!”

    石进老脸一红:“属下们不敢!我不是这个意思”

    杨浩笑道:“我自然知道,习武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慢慢来吧。”

    石进闻言大喜,他正是这个意思,怕少郎君想的太简单,练了一段时间没有太大长进,内心受挫。此时听杨浩讲的清楚,连连称是,暗赞少郎君真是聪慧。

    杨浩走进训练场,抽了一柄没人用的横刀,握在手里,仔细感受。

    石进跟在身边,讲解道:“少郎君,横刀刀身柔韧,刀锋坚利,以横劈、直刺为主,破甲效果极佳,是军中步兵,近身作战的主要武器。”

    “横刀需双手持握,力发于腰腹,手掌环握刀柄,似虚实紧,肘贴身侧,肩松且平”

    杨浩依言照做,果然有些许人刀合一的感觉,对着木桩横击过去。

    “当!”

    横刀斩在木桩上,留下浅浅的刀痕,飞起一些的木屑。

    “不对!少郎君脚下未动,腰腹之力与上身挥刀动作难以契合,力道会由实变虚,虽斩中,亦无多大威力。”

    石进说完,示范了一下。手中横刀挥出,同时左步前迈,整个人身体随刀而动,刀斩入木桩数寸之深。

    杨浩旁观自有另一种感受,石进步伐配合横刀,动作和谐顺畅,带着一股奇异的美感。

    “原来如此!”杨浩感慨着。刀真不是拿来随便砍的。

    “武技始于力量,如何让力道衔接的更加顺畅,是武技高低的分水岭。高手的境界,能做到刀随心意走,意生则刀至。”石进补充道。

    杨浩听得津津有味,随口问道:“像宇文承基达到这种境界了吗?”

    石进苦笑:“像我和王绍老弟,几乎已经到一般的高手境界了,那宇文承基虽然年纪轻轻,怕是早已经超脱一般的高手,达到宗师境了”

    杨浩听得皱眉:“岂不是说宇文承基已经是天下绝顶的高手了?”

    石进回道:“那倒不是。宇文承基毕竟年幼,最多也就是初窥宗师境。大隋军中如张须陀等人,还有宇文承基的父亲宇文化及,那才是真正的宗师巅峰。此外,武林中亦有不少高手达到宗师级别。”

    杨浩叹道:“也罢了,宇文承基才十八岁啊,就已经初窥宗师境了,真不知他是如何练的”

    石进缓缓摇头,郑重说道:“高手境界是可以苦练上去的,但是宗师境,如果没有天赋,练十辈子都没用。比如宇文承基这种,在对战中,几乎可以做到料敌于先,你的进攻招式还没使出来,他便能通过气机感应,知道你的意图,从而先发制人或者后发先至。”

    杨浩回想起跟宇文承基一战中,被对方用长枪捅碎的木棒,真的有后发先至的味道,仿佛自己故意举了木棒让对方去捅的感觉。

    “这就是宗师境啊,太玄乎了吧!宇文承基最后那一拳,应该也有保留吧,不知道自己当时的状态能有宇文承基的几成?”

第17章 步战之法() 
石进随后给杨浩讲了如何提高力量和步法基础,教了几式步战之法。

    杨浩理解的很快,因为这个步战之法,在他看来,与后世的各种武学门派的桩功有相同之处,只不过更加强调了动态的锻炼效果。

    杨浩照着姿势做了两遍,很快就大汗淋漓,筋骨酸胀的几乎不能站立。

    他刚要起身,腾的一声,只感觉足底热流涌来,不似上次对战宇文承基时候的两股,这次足足有七八股热流,只不过更细小一些。

    数股热流沿着经脉上行,所过之处,酸胀的筋骨瞬间舒服了很多。

    “这这是”

    全身的筋骨肌肉,乃至细胞,都在热流中欢快的呼吸着,似乎在汲取养分。

    杨浩进入了玄妙的状态,沉浸在步战之法的淬炼之中。

    “这”

    “这都多久了?少郎君居然还能坚持得住!”

    “会不会练坏了身子啊?”

    几个侍卫围着观看,渐渐地不淡定了。

    石进也颇觉震撼,刚开始的时候,看到少郎君很快就坚持不住了,符合初学乍练的正常情况,可是很快他略摆动一下身体,重新站好,而且入定了!

    “步战之法虽然不难,但普通人初练,想要坚持到四分之一柱香都很困难,哪里像少郎君这样,都快一整柱香的时间了,反而越来越有气势,而且神采内敛,连汗水都消失了——这是顿悟了!”

    “啊——石侍卫,少郎君他真的是顿悟了?”

    “不是说武学宗师才会顿悟吗,怎么会这样!”

    “是呀,况且少郎君只是练了个步战之法啊,这都能顿悟?”

    “少郎君是天才啊,一定是习武的天才!”

    “”

    “快看,又是一炷香过去了”

    “丝——”侍卫们齐倒吸一口凉气,你望望我,我望望你。

    一个侍卫忐忑道:“要不叫醒少郎君吧,可不能把身体练坏了。”

    “先不要——”

    石进摆摆手,内心挣扎着,他何尝不怕少郎君出事,但这可是顿悟啊,万中无一的概率,天大的机缘,哪怕冒一些风险,还是等等看比较好。

    又过了一炷香时间,从杨浩进入顿悟状态,已经整整三柱香的时间了,石进和众侍卫从震撼,已经变得有些麻木。

    “呼——”杨浩长舒一口气,徐徐睁开眼,同时收了动作,站了起来。

    体内暖融融的,那些热流在经脉中,循环了几百个周天,最后融入了百窍之中,整个人神清气爽。

    “怎么了,你们看我干吗?”

    杨浩立刻感觉到侍卫们用看怪物的眼神,望着自己。

    石进苦笑着回道:“少郎君,你知不知道自己刚才顿悟了?”

    杨浩讶道:“顿悟了?”

    “当然,刚才的步战之法,少郎君足足坚持了三炷香时间!”

    “呃这算很长吗?”

    “”

    石进内心涌起深深的无力感,这么长时间,而且如此轻松,怕是大隋军中也无人能做到吧。张须陀这样的宗师现在能不能做到,他不能确定,但是他们在少郎君这个年纪的时候,肯定是做不到的。

    “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的了,少郎君平时多练一下步战之法,大概一年呃,半年左右,或者更短的时间,应该就会有很大的进步。”

    杨浩左右活动一下,感觉身体无比的舒畅,似乎身体里有使不完的劲儿,连之前与宇文承基硬拼的那记拳头,小小的损伤,都完全感觉不到了。对于这样的练习效果,他非常满意,也不在乎一年还是两年时间到高手境界,石进对他的身体不了解,未必说的就准确。

    “哦,好的,谢谢石侍卫!”

    当天下午晚些时候,崔长芳来找杨浩,

    他听说了宇文承基的事情,大为吃惊。幸好看到杨浩并没有受伤,即便如此,也难以容忍。

    “太嚣张了!宇文家怎么会同意让他胡来?!”

    崔长芳在杨浩房内大骂。

    “还好他有手下留情,不然明天我可去不了国子寺了。”杨浩打趣道。

    崔长芳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少郎君,你不清楚宇文承基到底有多么恐怖的实力。他可是大隋年轻一辈中数一数二的高手,坊间戏称他为无双公子”

    杨浩听石进讲了不少关于宇文承基的事情,却没想到他居然还有无双公子这样的美名,一听就霸气十足的外号,心中对宇文承基的重视更上一层。

    杨浩转过话题,跟崔长芳道:“不说他了,明天去国子寺,崔兄准备好了吗?”

    崔长芳闻言,似乎想起一事,说道:“哦,忘了问你了,你的学符上写着什么?”

    杨浩知道他说的学符是什么,前几日卢主簿给他送来的,是他在国子寺的住宿的地方,当下回答:“是东院。”

    崔长芳有些遗憾道:“啊,我的是北院。不过,这个也可以调换,以后找学官通融一下,你也调到北院好了。”

    正好小鸾来催促晚饭,崔长芳告辞离开。

    杨浩欲挽留他在府里吃饭,他却说还有别的事情,杨浩并不勉强,送他出府。

    崔长芳上马车之前,把杨浩拉到角落里,压低声音说:“明日课业结束以后,你记得来北院找我,我带你去个好地方,嘿嘿——”

    杨浩笑着问:“什么地方?竟让崔兄如此神神秘秘!”

    崔长芳打着哈哈,并不细说,只道:“明日你便知道了,现在说出来便不灵了。”说完便走了。

    杨浩听得莫名其妙,怏怏回府。

    更晚些时候,姐姐的婢女阿秀又来了秦王府,送来了一本厚厚的札记。

    杨浩随手翻看,札记上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十分的工整、漂亮。问了阿秀,才知道原来是姐姐清忙里偷闲,给他写了些关于春秋经义的心得,心里既有些无奈,又有些感动。

    他志不在于研究学问,更何况还有秦王府的身份在,不需要、也不适合通过文才出仕。既然如此,他也没有任何勤学苦读的心思,只不过刚刚穿越到大隋,读书这件事情,尽量做得自然一些,不能太过于特立独行,仅此而已。

    所以他对自己姐姐永丰公主的厚意,只能心里默默的说声对不起了。

第18章 国子寺开学了() 
国子寺位于皇城之南,杨浩第一次来,很是新鲜。

    举目望去,国子寺占地极广。进了国子寺大门,中间是几座学堂,包括春秋堂、崇文堂、明义堂等等,分别有诸学博士、助教以及典学教授课业。

    在几座学堂中间,有个非常宽阔的广场,名为文华殿。

    学堂的四周,则有一些稀疏的房子,大概分成三个区域,东院、西院和北院,都是给助教、直讲这些低级教师和学生们居住的。诸学博士们并不住在国子寺内。

    杨浩的学符上写着东苑,自然是住在东苑,每天学业完成,回东苑休息。

    “既然阿姐希望自己能好好读书,只能勉为其难试试了。”

    他第一堂课在春秋堂,他自己捧着书往那边赶去,小石头和马车呆在东院等他。

    春秋堂分成了若干个学房。每个学房容纳二三十人,像极了后世的教室。

    杨浩来到自己的甲字学房,推门进去。学房内已经有了十几个人,杨浩找了一张空书案跪坐下来。

    学房里面没有凳子,学生们都是跪坐在席子上的,书案比较低,跪着姿势正适合翻书和书写。

    等了一会,学房陆陆续续又来了几人,最后进来一个年轻的学官,应该是个助教吧。

    那学官简单介绍了自己,便开始了讲学,讲的是论语。

    杨浩只听见他姓徐,后面其他的便听不清了,一大串的子曰,只听得昏昏欲睡。

    徐助教讲了大约半个时辰,然后便分发了试卷,让学生们作答。

    杨浩没想到会有测验,拿到试卷略作浏览,发现题型都是类似于后世的辨析题和分析题,只有一个感受——头疼。

    从穿越到现在,杨浩身体的记忆越来越淡,应该是被自己后世的灵魂渐渐同化了,这些题目涉及的知识已经模糊了,对他来说,的确有些难度。

    四下张望,其他的学生纷纷磨墨动笔答题。

    杨浩咬着笔杆发愣,不知道写些什么。他的左边没有人,是一个空位。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