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扬天下 >

第33部分

宋扬天下-第33部分

小说: 宋扬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国寺乃是东京城中第一大寺庙,佛门重地,皇帝选在此求雨,足可见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至于百官,似乎暂无解决之法。

    有的官员是精明之人,看出了此事非同寻常,省的事情的严重性,不敢在外乱说,也想为官家分忧,可惜苦思良久并无对策。om

    也有人回家之后掩盖事实,变着法向幕僚或者近亲问计,可惜暂时也没有什么靠谱的法子。

    如此一来,赵祯显然有些许郁闷。

    偏生这件事乃是朝廷一等一的机密,只有宰执大臣和一些关键人物知晓,身为皇帝其中为难和惆怅更加难以对外人言说。

    赵祯虽然不说,但别人未必看不出来。

    尤其是同床共枕,心思细腻的枕边人,张美人能够清楚感受到,赵祯来探望自己时的心不在焉和满腹愁绪。

    即便赵祯自己觉得掩饰的很好,但是在和他相处时间最长,最熟悉的她的张美人面前,这些无所遁形。

    皇帝到底在担心什么,打听到是很容易的,曹皇后做得到,张美人也做得到。

    运河水浅,船只难行?

    皇帝陛下在担心这件事,朝廷官员似乎对此束手无策,据说陛下要亲自斋戒去相国寺祈雨,还特意告诉自己可能有几日无法过来。

    这件事到底是什么缘故?张美人不知道,她只知道这件事格外严重。只要顺利解决,必定是大功一件。

    这件功劳

    自己肯定是无能为力的,河工漕运的事情女人家哪里懂,何况如今怀着身孕是最忌讳费心思的。

    可如果这件事是张家人想到了法子,为皇帝解了危难麻烦,结果会怎么样呢?

    自己本来就比皇后的家世差很多,听说最近皇后的堂兄前去平叛,回来又将是战功赫赫,曹家的声望必定更胜往昔。

    如此一来,自己和曹皇后之间的差距将越来越大,这是张美人完全不希望看到的局面。所以自己的娘家人必须要尽可崛起,只有显露才能,立下功劳,皇帝才有机会看在自己的份上提拔他们。

    所以张美人悄无声息地给娘家送了一封信,让娘家人想办法寻求解决之道。

    张美人的伯父和父亲,张尧卿、张尧佐兄弟接到消息,也有些犯难了,这件事他们隐约有听说。

    但之前并未放在心上,直到看到女儿的信函,兄弟俩才清楚地认识到这件事非同一般。

    可是汴河水位这一难题,皇帝、宰执大臣和工部的诸多工匠都无可奈何,岂是自己可以解决的?

    “如今看陛下的意思,似乎朝廷暂时无人有解决之法,所以才集思广益的。”

    “是啊,集思广益我们也派人去民间寻找,说不定能有聪明之人想到办法,然后我们重金求得”

    “此法可行!”张尧佐点头道:“我会派人前去城中寻访些许聪慧智者,看是否有巧妙法子而且还得赶在朝廷和其他人找到之前。”

    张尧卿道:“嗯,我会吩咐希甫他们,四门馆中竟是些许少年英才,没准就有奇思妙法。”

    “兄长所言极是,这是个好主意,但愿能找到此法,也好为娘娘平添臂助。”

    张尧佐没什么本事,所以心底时常愧疚,不能给女儿足够的臂助,如今有这样的机会,自然格外重视。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朝廷问计百官自有风吹草动,何况民间也有不少明眼人,总能察觉异样。

    汴河水浅,已经没有多少大船通航,码头上的帮工们大多闲着,只要稍微看上几眼,就能发现这些异常。

    这件事意味着什么?或可能意味着什么呢?

    汴河畔,正对刘家铺子的那间酒楼上,竹帘之后的一双眼睛散发出深邃的光芒,然后转身奋笔疾书。

    很快一封书信送到了数百里之外,那里有座城叫南阳,附近有个地方叫隆中。

    “没错,就是这里,诸葛孔明当年就是在此初见接刘备,留下隆中对的。”一个羽扇纶巾的青年人看着遗迹早已不见,独留荒野的隆中,感慨良多。

    “此处似乎还叫卧龙岗,那诸葛孔明虽然才智卓绝,但明明只是一个谋臣,称之为卧龙似乎有些过了。”

    说话之人是个高大的男子,正是那日在站在汴河畔酒楼上,窥视刘家铺子的昙爷。

    “卧龙”不知为何,羽扇纶巾的男子听到这个词,不由自主扯了扯嘴角,表情有些古怪,但什么也没说。

    “公子,属下无能,汴梁的事情本能办妥”

    “罢了,不凑巧而已,地方还在那,往后总会有办法的。”

    “谢公子宽恕!”昙爷轻声道:“今日有消息传来,邵冲曾往许州试探,但被王举正所阻,眼下该往何处呢?”

    “何处去?”羽扇纶巾的男子轻吟片刻,恰在此时有亲信来报:“汴梁急报。”

    男子打开看过之后,哼哼笑道:“去哪,有答案了!”

第六十章 音娘子() 
羽扇纶巾的青年放下从汴梁而来的信函,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准确说是似笑非笑,也许只是嘴角肌肉抽动吧!

    不过对于向来表情冷峻的他而言,这已经是明确的心情愉悦的表现,以至于昙爷诧然道:“公子,何喜之有?”

    纶巾青年轻声道:“汴梁来临,运河水浅,船只难行,东京只怕是要缺粮了。om”

    “东京缺粮?”昙爷凝神沉吟片刻,低声道:“即便是船只难行,不过也是一时不便,东京城中存粮仓储众多,想必能够支撑许久。”

    “不然,如今宋庭已经在问计百官,可见事情已然相当严重,否则赵祯断不会如此,只怕是储粮也不足以应变。”羽扇纶巾的男子轻轻摇头,给出了另一种判断。

    昙爷点头道:“公子之言不无道理,若汴梁真缺了粮食,那可就有意思了。”

    显然可以预见的场景必然凄惨,对他们而言却是个很难得的机会。

    纶巾青年轻摇折扇,嘴角轻轻扬起,轻声道:“今岁北方天旱,这可是老天爷送上的机会,否则邵冲那也难有所为。”

    “适才公子说方向有了?不知是打算让邵冲前往何方?”昙爷轻声询问。

    “粮食!”

    纶巾青年道:“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有了粮食才能聚集人气,才能有所图谋。所以呢,邵冲该去谋取一块鱼米富饶之地。”

    “公子是说汉水两岸?”昙爷见纶巾青年面无表情,眉头不禁移动,讶然道:“难道公子是说蜀中?”

    大概是觉得这个想法过于宏达,说出来的时候昙爷自己都有些不能确信,但是纶巾少年笑而不语,淡定的神情又恰好是极大的肯定。om

    “本来退而求其次,只能在汉水之间谋一席之地,学当年的张鲁。但哪里想到有这许多天时地利人和的好事凑在一起,蜀中或许就不是痴人说梦,也许我们可以学刘备。”

    纶巾青年沉声道:“让邵冲西进,吸纳商州叛军,由兴元府经过利州入蜀,只要成功抢占剑阁古道,则蜀中”

    昙爷兴奋道:“想当年王小波占据蜀中,险些成大事,可惜后来”

    言及此处,昙爷方觉有些许失言,赶忙改口道:“王小波和公子相差甚远,且今时不同往日,若邵冲能够入蜀,则公子大事可成。”

    “哼,得陇望蜀,昔年诸葛孔明未竟之事,或许”纶巾青年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是言下之意其实已经十分明了。

    “公子所言甚是。”不知道真的是信心满满,还是拍马屁,昙爷立即出声表示附和。

    纶巾青年吩咐道:“谋取蜀中并非易事,你前去通知邵冲,让他尽快行动回头你再去一趟汴梁,若真是缺粮,,趁机弄出点事来,争取把汴河旁那块地弄过来。”

    “是,属下遵命!”

    昙爷低头应允,转身扬长而去。

    走下卧龙岗的时候,他恰好遇到了一个衣裙迤逦,面带轻纱的女子往岗上走去。

    “音娘子!”昙爷见到女子的时候,赶忙躬身示意,对着女子相当尊敬。

    “昙大哥!”清丽的声音从面纱后传出,轻纱女子礼貌招呼一声,轻声问道:“许久不见,昙大哥一切都好吧?”

    “有劳音娘子挂心,一切都好。”

    “这就要走了吗?”

    昙爷轻声道:“是的,公子有吩咐,属下要出门办事了。”

    “辛苦了,我替大兄谢过了。”轻纱女子相当客气。

    “娘子不必客气,都是属下分内之事,公子仍在岗上,娘子上去便是,属下告辞了。”昙爷欠身的时候,瞧瞧看了一眼音娘子美丽动人的身躯,他隐约有些恋恋不舍,想要再多看一两眼。

    但是终究没有回头,他不敢冒犯,更不敢有丝毫亵渎之心,否则很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音娘子并未留意到昙爷那一抹细微的感情变化,她的心思全都在山岗之上,在岗上之人身上。

    隆中卧龙岗上,亭子大概是为了方便凭吊诸葛孔明之人休憩而建的,羽扇纶巾的青年就坐在亭子里。

    小石桌上的红泥火炉燃烧正旺,壶里的水正好煮沸,纶巾青年刚刚想要动手自己烹茶,一双手指如葱的玉手便先一步伸了过来。

    音娘子没有说话,只是站在桌前,取了茶盏,开始将茶叶捣碎,嫁入肉蔻,盐巴和各种调料,最后才用滚水冲泡。

    当一切停当之后,将一杯浓浓的茶汤送到纶巾男子的面前,整个过程几乎一句话都不曾说过。

    “大兄,茶!”音娘子吐气如兰,却只简单说出了三个字,言辞神态和适才遇到昙爷全然不同,但明明此亲彼远,这般神情不免有几分古怪。

    “嗯!”

    “你何苦跟过来?”纶巾男子面色低沉,表情甚至还有些许阴冷,似乎还有些许不悦。

    “大哥在来了,我自然要随同前来照顾。”音娘子的回答很简单,但又透露出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来。

    纶巾青年摆手道:“不用的,有人会侍候。”

    “近来大哥事多,定然辛苦,我不放心他们。”音娘子的话很朴实,似乎也没什么说服力,却让纶巾男子无言以对。

    “适才我看到昙大哥了。”

    “嗯,他来过。”

    “是从汴梁来吗?”音娘子小声试探着询问。

    “是!”纶巾青年轻轻点头。

    音娘子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鼓起勇气,问道:“红儿她还好吗?”

    “很好!”纶巾青年的回答始终很简单,本来好像有些许不耐烦,但看到音娘子企盼的眼神后,似乎心有不忍,补充道:“她很好,你不用担心,我有过吩咐,没有你我的同意,没有人会轻易去打扰她。”

    “谢大兄!”音娘子轻轻点头,好似十分满足。

    纶巾男子道:“有机会的时候,我会去汴梁,你也去,你们姐妹俩见上一面。”

    “嗯!”这次音娘子没有道谢,但嘴角的微笑道出了她全部的心情,如果不是眼前的男人这般冷冰冰的,拒人于千里之外,一切就完美了。

说明()
78348 。
7834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