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扬天下 >

第27部分

宋扬天下-第27部分

小说: 宋扬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祯不想这样,无论是生前还是身后,他都想要做个强大的人。明明是天下最尊贵的人,却对荣誉有着超乎想象的执着。

    此次党项人前来东京谈判是对赵祯很大的刺激,仗着军事实力强大,李元昊的使者可以信口开河。

    这样就罢了,可怕的是朝堂上诸位当政的宰相竟然准备答允。

    若非薛纵一篇《六国论》误打误撞的刺激,让范仲淹和韩琦等候能够强硬起来,焉知会是什么结果?

    大宋过于软弱了!

    皇帝赵祯已经有了明显的体会,重文轻武是太祖开始就定下的国策,他不能也无意更改。但赵祯已经清楚意识到文人当政,身上少了些许胆气。

    尤其是当权的这几位,在他们的影响下,大宋越来越多的文人、越来越多的官员都有如此。

    赵祯隐约有种担忧,若长此以往,国之脊梁恐怕会越来越弯,不堪重任。

    必须要做出改变了,重用武人肯定是不行的。

    一来是有违大宋一直以来的国策,二来根子处在朝廷中枢,解决之道还是应该在文官中想办法。

    范仲淹和韩琦等人的崛起,以及近期来的一系列表现,让赵祯很满意,也看到了希望。

    能力是不消说的,韩琦和范仲淹在西北设立堡寨,步步为营,让党项人难以前进,暂成对峙之势。

    此番和谈,范仲淹和韩琦也立场坚定,态度强硬,最终取得了还算满意的结果,遏制了党项人狮子大张口的嚣张。

    终于这几个方面,赵祯觉得变革的时间到了。

    所以他立即做出调整,重用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人,想要革新朝政,清除积弊,富国强兵。

    在他的暗示之下,晏殊和章得象等人都暂时装聋作哑了,几位参知政事也就能够彻底放手推行新政,而欧阳修和余靖等谏官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新政的前景是可以期待的,赵祯对此抱有很大期望。

    但是他也清楚,新政的推行少不得会遇到阻力,但是为了大宋的富强,为了山和完整,江山永固。

    任何人和事都不能阻止新政的推行,赵祯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

    “官家,刚接到消息,今日有多人向吕府求见。”一个内侍悄然上前,低声禀报。

    “是吗?”赵祯听到后轻轻一叹,笑问道:“那吕夷简呢?”

    内侍道:“吕相公谁都没见,来客只得留书而去,夜里吕府书房灯火通明,想来是吕相公未能安枕。”

    “哼哼,朕知道了。”赵祯淡淡应了一声,仿佛胸有成竹。

    “官家,夜了,你也该安寝了。”内侍略微沉吟后,轻声道:“皇后娘娘派人来过,说给您准备了清热去火的莲子羹,请您过去享用。”

    “嗯!”赵祯轻轻应了一声,说道:“你派人去告诉皇后,她有心了,不过这莲子羹朕今日就不喝了。”

    “呃……是!”内侍虽然觉得稍稍为难,但最终还是点头称是,旋即又小声问道:“那官家今晚在何处安寝呢?”

    “云锦阁吧!”

    “是,奴婢这就派人知会张美人准备。”

    “不必了,她怀有身孕,不必折腾,朕直接过去探望便是。”赵祯轻叹一声,心情微微有些沉重。

    年初的时候,第三子赵曦夭折了。

    自己今年已经三十有三,膝下却寂寥无子,着实让人惆怅。在这个年代,民间寻常百姓无子都是大事,更何况是堂堂天子。

    虽然惆怅,但赵祯却不是特别担忧。

    毕竟自己正当盛年,宫中那么多能够生育的嫔妃,指不定什么时候机会有好消息。

    比如云锦阁的张美人,自己青梅竹马的贵妃,相识于少年时,感情甚笃。之前已经给自己生下两个女儿,可惜先后都不幸夭折了。

    张贵妃因此悲伤不已,更为养不住皇女而自责,自请降为了美人算是责罚惩戒。

    但她的运气很好,三月初的时候竟再次有了身孕,成功怀上了第三胎,如今已经有三四个月身孕了。

    前面夭折了两个女儿,而今这第三个孩子自然是倍加珍贵,尤其是皇帝赵祯,对此更是珍视异常。

    他很希望两个早夭的女儿能带来一个弟弟,能为自己和大宋带来万众期待的四皇子……

第四十八章 长夜几人未眠() 
几上的莲子羹已经凉了,但皇帝没有来。

    曹皇后呆呆坐在榻边,脸上难掩失望神情。

    她是大宋的皇后,也是一名妻子,她素手调羹,为的就是等丈夫忙碌之后享用,滋养身体。

    她想要做一个贴心的妻子,可惜皇帝压根没有给自己这个机会。

    她没有问,但心里很清楚丈夫去了哪里,肯定是在云锦阁的张美人那里无疑。

    张美人有了身孕,官家珍视,也在情理之中。

    但对于此女,丈夫赵祯的珍视程度却远远超过其他妃嫔,其中原因,她也是知道的。

    张氏自小入宫,由宫人贾氏抚养,出落的漂亮且擅歌舞,自打那年的酒宴上被陛下看中,便深得宠爱。

    听说当年立后之时,赵祯的本意是要立张氏的,奈何刘太后执意选中了平卢节度使之女郭清悟,张氏只能屈居贵妃之位。

    后来郭皇后被废,赵祯大概也是动过立张氏为继后的心思,但为了安抚将门,这才将自己迎娶入宫。

    曹皇后对自己的身份和定位,心里始终是有数的。

    自己的存在就是皇家与将门之间的纽带,维持曹家为首的将门恩荣,保障皇家对武将勋贵的控制。

    但曹皇后却不止满足于此,她想要扮演好一个妻子的绝色,想要母仪天下。

    那么首先,急需解决的问题便是子嗣问题,丈夫已经三十多岁,膝下去没有一个皇子,这很危险。

    对她而言更可怕的是无子可以作为废后的理由,初入宫的那几年,肚子一直没动静,她当真慌张过。

    这几年,她一直都在努力地调理身体,毕竟今年才二十七岁,仍就是一个女人生育的黄金年龄。

    几年的调理,身体已经好了很多,今日也特意算好了日子,只要丈夫来同床共枕,受孕的可能还是极大的。

    可惜丈夫去了张氏那里,去守着那个还未出世的孩子,哪怕只是陪着有孕不能侍寝的张美人,却不给自受孕生子的机会。

    也许,丈夫赵祯是故意的。

    曹皇后忍不住这样揣度,也许丈夫是在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自己的不满,甚至是惩罚。

    自己当年力主将汝南王府第十三子赵宗实接入宫中抚养,丈夫似乎一直心存芥蒂。

    回忆起当年旧事,曹皇后承认自己是有私心的,担心一直无子,自己的皇后之位不稳,所以才效仿真宗抚养汝南王旧事。

    但后来几个皇子出生后,赵祯立即将赵宗实送回王府,她才清楚地认识到,丈夫一直想要有个自己的孩子。

    为此她一直在努力,请了名医调理身体,可是丈夫这两年对自己算的伤冷淡,鲜有宠幸如何有孕?

    如今已经二十七岁,想要生育就越发艰难了,只能看着其他嫔妃,尤其是张氏一胎接一胎地生。

    因为两个公主夭折,张氏自请降为美人,但只要这一胎生下个儿子来,就会立即恢复一切荣宠,甚至母凭子贵……

    念及此处,曹皇后突然紧握拳头,心中微微一颤,不敢再继续想下去。

    ……

    赵祯来到云锦阁的时候,张美人匆忙在侍女的搀扶下下出来迎驾。

    二十岁的年纪,出落的清新雅致,如果不说完全看不出来她已经生育过两个孩子,如今肚子里还揣着一个宝贝疙瘩。

    出身并不甚高,但在宫中多年,又深得皇帝宠爱,所以张氏身上多了几分雍容贵气。只是此刻,她的脸色显得略微苍白,并不十分明显罢了。

    “你怎么了?”赵祯看到这一幕,顿时脸色凝重了许多,立即关切询问。

    “没事,陛下不必担心,只是天气有些热,神思倦怠罢了。”张美人轻轻摆手,表示不碍事。

    “请御医过来瞧瞧吧,你现如今有身子,不可大意。”

    张美人道:“不必了,晌午的时候御医来过,为臣妾看了些许消暑开胃的方子,已经吃过一剂,只是见效还需时候。”

    “嗯,天气热,你又有身子,没胃口自然差些。”说着说着,赵祯突然住口,凝神道:“怎么你这寝殿里这般热?没有用冰吗?”

    一旁的内侍赶忙道:“陛下,今年宫中存冰不多,各宫的份额都少些……”

    “少是少,岂能少了这里?”

    “陛下恕罪,娘娘如今……”内侍没有说下去,张氏如今只是个美人,地位确实不算高。

    赵祯刚想说什么,张美人摆手道:“陛下,臣妾有身孕,寒气太重反而不好……御医也是这么说的。”

    “那可以在外殿多放冰块,隔着珠帘纱窗来一点凉意,你也能舒服些。”

    “陛下,去年冬天那般暖和,今年又热得早,宫里哪还有那么多冰……”张美人道:”除了陛下您的垂拱殿,皇后娘娘把冰都匀给了有身孕和孩子的宫室,怕是没有多余的了。“

    “这样啊!”赵祯淡淡应了一声,一下子就心里有数了,沉吟片刻之后,吩咐道:“明日派人去打听,城中谁家冰窖里有存冰,让内府多购些进来。”

    “是!”

    ……

    薛纵夜里回家,老祖母果然尚未睡去,看样子是对孙子高度关心。

    “孙儿回来晚了,让祖母挂心了。”

    薛孟氏小声问道:“没事,头一日开学便课业繁多?”

    “让祖母见笑了。”薛纵讪讪一笑道:“并不是,今日认识了几位同窗,夜里一起小聚一阵。”

    “原来如此,你年纪大了,交际是得有的。”薛孟氏点头道:“只是交友须得慎重,你自己小心着点。”

    “孙儿省得。”

    “还有,你年纪也不小了,夜里和朋友小聚,出入些许什么地方没关系,不过要有度,也不能认真。”

    老祖母还真是火眼金睛,竟然看出自己去哪了?问题究竟出在哪呢?

    身上绝对没有什么脂粉唇印之类的明显痕迹,倒是……闻到那淡淡的丁香花味时,薛纵猛然醒悟过来。

    闻香识人啦,薛纵无奈只好尴尬一笑。

    薛孟氏见状,笑道:“你如今是大人,等你爹忌日过了,我便托人好好给您说门亲事是正经,我薛家子嗣单薄,等着你……”

    呃,怎么又说到这来了?薛纵对此深感无奈。

    “好了,休息吧,明天一早还要进学呢!”薛孟氏满脸含笑,目送薛纵回了房间。

    ……

    一觉到天亮,醒来的时候正好朝阳初升。

    夏天白昼长,日出早,上学倒也不着急。

    薛纵慢条斯理地在家吃完早饭,特别监督芸儿吃下一颗鸡蛋,一小碗牛乳,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营养千万不能缺失。

    尽管芸儿不怎么喜欢牛乳的味道,但在薛纵的逼迫下,还是一脸幽怨地喝了下去。

    “乖乖听话,喝了才能快快长大。”薛纵安抚一句,这才在芸儿“幽怨”和不舍的眼神中出门。

    汴河两岸的柳树风姿摇曳,景致相当的优美,河上的舟船已经往来不绝,船工们一边抱怨着,一边小心翼翼地操舟。

    自从开春,东京附近就没有下过像样的雨,如今这汴河水位比往常却低了不少。

    水浅了,行船自然就要小心,否则一不小心就会下面淤泥和石块所影响,轻则搁浅,重则船毁人亡。

    船工们当真有些担心,如果这样的情形继续持续下去,秋日里还能不能行船?

    行走在岸边的薛纵并不知道船工们的担心,也没有太注意汴河水位情况,毕竟他才来到大宋几个月时间,对往年的汴河水位不甚了解。

    天气热倒是感觉明显,不过这似乎没什么不好啊,这几天家里的冰块生意可以出奇地好,求之不得啊!

第四十九章 欧阳修的叮嘱() 
来到四门馆的时候,教室里熙熙攘攘吵成一片,似乎正在议论什么事情。

    昨晚丁香阁中的情形自然是热门话题,这种与美女有关的争风吃醋之事,向来是纨绔公子们喜欢的谈资。

    富贵子弟,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对风月之事难免兴趣浓厚。

    尤其是昨晚发生的事情并不寻常,焦点竟然不在尹红袖,而是薛纵,这就更为新鲜了。

    《梁祝》到底有多好听,没有前往的人自然是不知道的,但尹红袖能够主动学习,可见是非同一般的。

    最引人关注的则是薛纵那两句诗,“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现在已经传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