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十全书生 >

第66部分

十全书生-第66部分

小说: 十全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山路中几个行人的影子被拉得斜长,行走中像是起伏的山峦。

    这几个人行人不是别人,正是宁叶和那几个捕快。他们一行人自离开知州府后一刻未曾停歇,赶了一个三个时辰才终于福隐寺的山下。

    宁叶虽从庞彦的口中得知了庞誉这几天会来福隐寺,但是他并不知道是那一天。他之所以选择直接来福隐寺等而不是去跟踪庞誉,主要是因为庞誉过于谨慎,长时间跟踪很容易被他发现,还不如来着福隐寺守株待兔,这样更加的保险。

    大概是太阳完全落山之前一行人到了福隐寺。福隐寺并不大,前前后后占地不过数十亩,除了主殿还算宏大一点,其他的几个殿和一般的民房差的不多。不过这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倒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因为寺庙不大,寺中也没有多少人,为了不让人注意,几个人并没有选择住在寺中,而且决定在寺外露宿。

    之后几人便潜伏在了进入寺庙的必经之路上,这一潜伏便是好几个时辰,转眼间便到了子时。

    宁叶见时间不早了,庞誉应该是不会来了,便将所有人叫了过来,简单地商量了下,然后决定每过一个时辰出来一个人继续监视,其他人则原地休息,但是不能生火。

    就这样一连过了三天,宁叶等人也没有等到庞誉和任何可疑的人,虽有期间有几个人进入过福隐寺内,但是都是当天来当天走,为了以防万一宁叶也派人进入过寺内,并没有发现庞誉的身影。

    不过这一天的下午的时候倒是来了个熟人,正是之前赶去庐州的荆捕头。

    荆捕头到了庐州后就将宁叶说的疑点调查一下,果真发现了一条重要的线索,得到这条线索后他便马不停蹄地又赶了回来,原本应该是六天的路程让他缩短到了四天。

    荆捕头一回到杭州便去找了可儿,从可儿那里他得知宁叶前几天出去后便没有再回来。而可儿那丫头也是急得六神无主,人也憔悴了许多,好在荆捕头之后又去找了沈瑾瑜,从她那里打听到了宁叶的下落,然后荆捕头第一时间就将宁叶的下落告诉给了可儿。

    如果可儿真因为这件事累坏身子,让宁叶得知,宁叶估计要心疼到肉疼。荆捕头也不想因为公家的事让这两人受委屈,所以宁愿放下手中重要的事,也要让可儿知道宁叶现在安然无恙。

    荆捕头来到福隐寺后很快便被宁叶等人发现,随后便被带到了几人的临时搭的一个隐蔽点。之后荆捕头率先告诉宁叶可儿的事,告诉他可儿很担心他人也憔悴了许多。宁叶虽然心疼,但是此刻正是关键时期,他也只能忍着,心想回去了可要给可儿做顿大餐好好补补。在之后荆捕头便说起了他在庐州发现的重要线索。

第81章 公审·中() 
客厅内穆大人差不多等了一盏的茶功夫,便看见庞誉走了进来。

    庞誉一见穆大人便露出一幅愧疚的模样。

    “穆大人,最近军务繁忙,没能去拜访,还让您老亲自登门,实在是抱歉啊。”庞誉语带自责,不知道以为他真的是忙于军务,忘记了这位京城来的官员。

    穆大人看在眼里,心中不禁冷笑,以前他不知道庞誉或许会被这只老狐狸给骗了,现在知道了他的底细,再看这幅嘴脸心中更是厌恶。不过他毕竟久经官场,为官的基本操守还是有的,随即露出一副谦和之色:“庞都统见外了,本官初到杭州还有劳庞都统多多照顾。本应是我来拜访才是。”

    庞誉笑道:“穆大人切莫如此说,这样不是折煞我了。穆大人远到而来,定是累了吧。”

    “来啊,把我珍藏的碧螺春拿来!”庞誉接着喊道。

    没过一会就又下人端着茶具上来了。

    “穆大人,快请坐!”庞誉亲自为穆大人收拾了凳子后说道。

    接着他便开始亲自沏茶,穆大人见状,颇为震惊。这庞誉虽说是武官出身,但是却喜爱茶道,泡的一手好茶,看动作还有几分赏心悦目。

    客厅里茶香泗溢,水壶上袅袅青烟。庞誉给穆大人到了一杯茶后,说道:“穆大人,尝尝!”

    穆大人点点头,拿起杯子小酌了一口,细细品味了一番,说道:“没想到庞都统还有这手艺。我曾经也喝过一些深究茶道之人沏的茶,庞都统泡的与他们比之却也别有一番滋味。”

    庞誉笑了笑,面带谦虚:

    “大人谬赞了,我就是粗人一个,喜欢喝点茶而已,真要和那些大师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两人喝着茶,讨论都是些琐事。庞誉不解这穆大人来了只聊天喝茶,也不提此来的目的,这不是让他干着急。

    眼看穆大人不说,庞誉终是忍不住开口,问道:“大人来找我不会只是为了喝茶吧。”

    穆大人这时恍然大悟,一拍额头,尴尬笑道:“你看我这老糊涂,不说我差点忘记了。”

    庞誉只笑不说话,也不知道这位穆大人是不是真的忘记了。

    “庞都统啊,我今日来此是有重要的事想告诉你。”

    见这老家伙终于开口了,庞誉好奇道:

    “哦?是何重要的事需要穆大人亲自登门相告?”

    “都统是否还记得二十年前双风寨的劫银一案?”

    “还有点印象。”庞誉点点头等着穆大人接下来会说什么。

    “昨日我们抓到了一个双风寨的贼寇,名叫邢猛,是双风寨的三当家。”

    说到这穆大人忽然又想起了什么,追忆道:“说起来那件事劫银案,都统也是因祸得福。当年因那受到牵连的官员有百人之多,唯有庞都统你不但没有受罚而且还升迁了,真算得上是奇迹。”

    听了穆大人说到邢猛被捕,庞誉多少有点震惊,毕竟这是穆大人亲自所说,而别人说的效果自然不一样。

    不过庞誉此刻更在意的是穆大人说这些话的用意。心中不解老家伙一会说邢猛,一会又扯到二十年前的劫银案,到底是查到了什么还是在暗示什么。他看得出这老家伙是在装糊涂,便也闭口不谈二十年前的事,摆摆手:“都那么多年过去了,昔日的那件祸事我忘得差不多了,也不想再提。”

    穆大人无奈一叹:“确实是一件祸事,牵连了多少无辜人。唉,不提也罢。”

    “不过朝廷一直将双风寨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拔之而后快。这是一次机会,以往我们因为不了解双风寨的内部信息,屡次围剿的效果都不明显,这一次我们好不容易抓住了他们的三当家,怎么也要从他嘴里撬出一些消息来,不然怎么对得起这身官服。”

    庞誉一听这话,试探性问道:“那刑猛都说了些什么?”

    穆大人皱着眉:“昨晚我们审了他一夜,可是关于双风寨的情况他只字未提。此人的嘴确实是太严,我和沈大人商量了下后,决定公审他,到时候杭州官员齐聚公堂,借着大家正气好好杀杀那邢猛的傲气。想来那种情况下他的意识可能会松懈点。”

    邢猛虽对穆大人的话不尽相信,但是以他对邢猛的了解,邢猛应该不至于才被审了一个晚上就招供了,当下便也放松了一点。不过只要邢猛还在穆大人和沈大人的手上一天,那他就不能完全放下心。

    “穆大人,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公审刑猛。”庞誉问道。

    “明日午时。到时还请都统也能到场。”

    庞誉心里十分清楚,审问犯人这种事情乃是知州府衙的事情,他一个都统其实是没有机会参与的。而关于穆大所说的公审他总觉有点蹊跷,他暂时也说不上哪里不对劲,为了不引起别人的多心,也就答应了,而且他也想,到时候自己在场可以给刑猛暗示,让其不要乱说话。

    “既然穆大人亲自相邀,我定然到场。”庞誉道。

    “那就恭候大驾了。”穆大人客气一声。

    。。。

    正事说完之后没多久,庞誉便送走了穆大人。

    客厅只有庞誉一人独坐,脑子里想着刚才穆大人的话,以及整件事的经过,不免觉得这几天台太静了,就像暴风雨来临的前奏,一种不详感油然而生。

    照理说穆大人本应该是来调查盗银一案才对,怎么就查起来了双风寨的事了?庞誉苦思良久也不得其果,为了防一,他决定早做准备为好,随即便匆匆往校场而去。

    ……

    校场里的几个校尉正在练兵,见庞誉到来,赶紧出来相迎。

    “都统,是有什么事吗?”

    一个校尉问道。

    庞誉并没有直接问答,而是招呼一声让他们都到主帐去。

    片刻后主帐内便聚集了十多名校尉,庞誉端坐在帐前,面露沉思之色。

    “都统,是遇到什么难事了吗?”一个张姓校尉问道。

    过了一会,庞誉长叹一声,说道:“这几日城中发生了一起大案,想必大家还不知道吧。”

    这些人中有人明白有人不明白。那张校尉就不懂庞誉所说的是何事,问道:

    “都统,近日没听说城里发生什么大事啊。”

    庞誉脸上露出一副为难之色,犹豫了好一会才说道:“这件事本不应该对外说起的,但是你们在我心里并不是外人,告诉你们也无妨。”

    众人默默的听着庞誉接下来的话。

    “你们知道岁币吗?”

    在大圣朝如果说起岁币恐怕没有不知道,尤其是当兵的这些人。众人听闻顿时义愤填膺道:

    “当然知道了,那是屈辱的象征。”。

    庞誉忽然一叹:“今年运往辽国的岁币被盗了。官府正在调查此事,而且朝廷也派了官员下来彻查此案。”

    众校尉一听岁币被盗,都颇为震惊,除此之外还感觉有一点点快意。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他们毕竟是军人,身体里流淌的是热血。大圣朝作为堂堂中央王朝华夏正统,这几年保守周边蛮夷的屈辱,作为圣朝子民心里都憋着一口气的,更别提他们这些军人。但是冷静下来之后他们又清楚的意识到,这件事情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引起辽圣两国争端,而以圣朝军队的实力,说实话除了据点守城之外,基本很难和辽国军队正面对抗。

    “那被盗的岁币找到了吗?”另一名胡姓校尉问道。

    “还没有,至今杳无音询。”庞誉摇头。

    “可有什么线索?”

    庞誉沉思了一会后点点头。

    众人见他点头,连忙追问是何线索,只听庞誉道:

    “岁币是我亲自带人运送的,从我接手到运入银库岁币一两不差,可是银子却在银库离奇丢失,现场毫无痕迹,我怀疑是知州府内部有人在搞鬼。于是便暗中派人监视知州府的人,果然发现他们和双风寨的人暗中有联系。只可惜那些人太狡猾了,这几天的调查不仅没有查到银子的下落,反而还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说道这庞誉的脸色就变得沉重起来。

    “今日早些时候朝廷派下来的穆大人来找了我,说他们抓住了双风寨的邢猛,打算要公审,到时杭州官员都会到场,让我也一定要去。我总觉得这其中有什么不对劲,正犹豫要不要去。”

    听了庞誉的话这些校尉,聪明一点的人大致明白的发生了什么。都统大人已经发现了知州府的人和双风寨的人勾结,而对方也知道了都统大人已经有所察觉,竟以退为进,演上如此一出苦肉戏,怕是另有目的,明日公审都统大人怕是有去无回。

    那胡校尉道:“都统,为何不将此事告诉朝廷派下来负责调查此案的官员?”

    庞誉苦笑一声:“从朝廷来的穆大人和沈括多年前就已是莫逆之交,这一次案件我不敢断定穆大人没有参与其中。”

    见事态已经对庞都统如此不利,张校尉直言道:“都统,明日的公审怕是去不得。这其中定然有什么阴谋。”

    接着其他校尉也一同劝住庞誉让他明日不要去。

    “穆大人是朝廷亲派下来调查此案的,携的是皇命,各地州官无论职位大小都需要配合调查,不去的话只怕会落下个抗命不遵,拒不作为的罪名,到时候的下场估计不会好!。”

    如庞誉所说,眼下他确实身处两难的境地,而去不去结果都不会好。现场沉默了一会,胡校尉不管什么三七二十一愣道:“都统,不如我们直接把知州府内围了,将一干人等全部拿下,然后上书朝廷,让朝廷再派人调查。”

    还没等庞誉开口,张校尉便道:“如此只怕是不行,都统手上并没有确实证据,贸然拿下知州府的诸位大人,是犯了朝廷忌讳。到时候哪怕我们有理,估计朝廷也不会轻易放过我们的。”

    “为什么?”胡校尉不解。

    那张校尉接着解释道:

    “沈括只是被暂时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