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九千岁 >

第86部分

大宋九千岁-第86部分

小说: 大宋九千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说这样的汉人,或者说有才能的汉人很难得,但是,并不是缺了不行。

    可是没有这一千铁鹞子,要想重新建立一只新的铁鹞子,那势必千难万难。

    而且,如果真的因为这两个人抛弃了铁鹞子,这样的话他在西夏就没有立足之地了,更不用说做西夏的皇帝。

    所以,结论是肯定的,只不过要争取一下利益而已。

    赵允让想必早就看穿了的。

    这是很自然的,从来外族的叛逆,哪有下场好好的?

    用的时候自然就是位极人臣,不用的时候,那就是一条被抛弃的癞皮狗。

    赵允让之所以要这两个人,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不能给大宋留下这样一个例子。

    自己日子过的不得志,就可以投奔外国,就可以来祸害自己的国家?

    叛徒,必须死!

    否则的话,因为自己遭遇不堪,就来祸害自己的国家,以至于生灵涂炭。

    这一场战争,死伤起码有上万人。

    这上万人的性命,都要着两个人的人头来祭奠。

    “既然如此,我就放你回去,这一千多弟兄,说不得要先委屈一下。”

    李梦瑶点头,也只能如此,明知道赵允让不可能答应,让他和这些铁鹞子,直接回去。

    那样的话,倒不是说赵允让怕这一千多人——他已经不会怕了。

    而是说,这是谈判的一种手段,一种态度。

    后面的事情,自然就简单起来了,

    赵允让只是提出了条件,具体的事务,自然有范仲淹和韩琦去谈。

    这是赵允让的做法,也是让范仲淹和韩琦大为钦佩的地方。

    因为这样,简直就是把天大的功劳分布开了。

    赵允让心里面十分明白,自己现在是不需要功劳的。

    赵祯能让自己带大军出来,已经是简在帝心,绝对的信任。

    如果自己再立下大功,回去之后,自己立刻就会成为众文臣和刘太后的眼中钉肉中刺。

    如果要是那样的话,这件事情就麻烦了。

    自己现在虽然不能说用贪污受贿的来自污,最起码也要避避风头。

    将功劳分布给众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果然不出赵允让所料,李元昊非常痛快的就答应了这一点。

    在他眼里,张元和刘昊的确确就是一条狗。

    能够换来自己一千多手下,还能博得相应的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他也知道,赵允让的这一手段,实际上是绝了以后宋人来投奔自己的路。

    可是也无所谓,凡是能够这样过来的宋人,也许不会怕这样的前车之鉴的。

    一千多铁鹞子,就这样收回了。

    赵允让在这一点上,并没有横加阻拦。

    然后才让范仲淹和韩琦和西夏开始了关于结束战争的正式谈判。

    张元和刘昊已经被赵允让直接杀掉了。

    他没有想着把那两个人送到汴梁去,在众目睽睽之下,千刀万剐。

    对于张元和刘昊而言,未免是一种极大的侮辱。

    杀掉张元和刘昊之前,赵允让甚至还派人告诉他们,他们的父母家人,还都算安好。

    张元和刘昊痛哭流涕,叹息怎么没有早一天遇到赵允让!

    赵允让听了手下的回禀,摇了摇头,早一天遇到,那还不见得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人的选择最终是由自己做出的,所谓迫于无奈,只是托词而已。

    处理完了张元和刘昊,开始和西夏进行正式的谈判。

    谈判的很简单,既然战争失败了,就要付出挑起战争的代价——割地,赔款!

    作为战败的一方,李元昊深知自己已经没有和大宋叫板的实力,李梦瑶已经向他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西夏的态度相当的配合,没有办法呀,形势比人强。

    赵允让的条件很简单,第一,就是西夏向大宋称臣。

    这是大原则,不可动摇。

    这一点上,双方进行了激烈的争执。

    李元昊不是不想称臣,而是希望通过称臣来换取许多的条件。

    例如说,像大辽在澶渊之盟中一样,弄他几十万两岁币来花花。

    赵允让回应的干净利落,十分的简单,无条件称臣!

    这是必须的,否则的话,随便叫声爹听听,就得给他买房子娶老婆,尽父亲养他的义务——那富豪的儿子就多得多了。

    这一点上,西夏没有捞到好处。

    赵允让提的第二点,就是岁币。

    本来一听到岁币这个词,李元昊还很高兴。

    觉得,自己多少的在称臣之外,还是能够收获一些的。

    没想到,这岁币,居然是西夏来缴纳的。

    赵允让的理由很简单,称臣嘛,年年进贡岁岁称臣,这是规矩。

    好在数量不多,每年只不过是五万两。

    当然赵允让好心的提出,鉴于西夏,在经济上很是差劲。

    所以这些岁币可以用西夏的特产,或者说马匹香料亦或是其他的一些东西来代替。

    西夏人,很是愤怒,很是不情愿,却没有办法,只能答应。

    打了两棒子,赵允让后边提出的条件,让李元昊有些欣喜若狂。

    榷场!

    赵允让给西夏打开了与大宋贸易的一个通道。

    这样的话,将使西夏的经济有一个长足的发展。

    毕竟大宋这样的一个大市场,对于西夏而言,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其次,最后的一个条件,是由他和李梦瑶单独谈的。

    连李元昊也没有参加,只不过,李元昊听了李梦瑶的汇报之后,脸笑得像一朵花儿。

    因为赵允让告诉李梦瑶的是,西夏几处重要的矿藏的地点。

    有了这个矿藏,等于直接巩固了李元昊对于西夏的掌控,他大可以长长久久地把这个皇帝做下去,而不必担心统治动摇了。

    老百姓需要的,是一种富足的生活,只要能让老百姓富足,孙子才造反呢?

    有饭吃,有衣穿,男能娶,女人嫁,岂不就是天下太平?

    这种情况还造反的,那就是天生的反人类!

    战事结束,谈判结束,一些相关的收尾工作,赵允让就让范仲淹和韩琦去做了。

    两国之间,没有什么一劳永逸。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不能说达成了协议,就彻底放弃了防御。

    只有强大的威慑,才能带来持久的和平!

    赵允让带着军队离开,李梦瑶来在边境上送别。

    这是李元昊专门让李梦瑶过来的。

    赵允让对这个妹妹,似乎有些不同。

    虽然说,不能确定这是不是一种男女之间的情谊。

    但是这个时候,多联络联络感情,显然是没有错的。

    

第一百二十六章 谁是大英雄?() 
李梦瑶的送行,让赵允让有点儿措手不及。

    这本来是两国交战呢,彼此是生死大敌。

    可是,就这样两个人脉脉含情的在边境上走着,走着。

    前几天,两个人还在战场上你死我活,勾心斗角的。

    现在突然进入了一个和平时期,这个时候怎么说话呢?

    不过赵允让倒是有一种预感,那就是李梦瑶绝不会突然出手杀掉自己。

    再说了,真要是想杀掉自己,打赢她或许不见得,同归于尽,是一点儿问题也没有的。

    “小王爷,你说你算不算是一个英雄?”

    李梦瑶突然抛出了一个问题。

    “英雄?算不上吧!”

    赵允让可从来没把自己当成英雄。

    只要能说成英雄的,那都得是壮怀激烈,特悲惨的那种。

    至少也得是战场弹尽粮绝,孤身一人,血红着眼珠子高呼“向我开炮”的类型。

    弄一堆手榴弹,把敌人炸个人仰马翻,最终逼着签下城下之盟。

    赵允让觉得自己连个枭雄也算不上,至多是个奸雄!

    其实奸雄也算不上,可是要在手下败将面前说自己是普通人,赵允让觉得自己有点矫情。

    “我觉得你是个英雄!”

    赵允让有些小激动,这还是头一次,有一个女孩子说自己是英雄!

    而且,这个女孩子还是一位女将军,在西夏国也是有分量的。

    估计在那些铁鹞子的眼中,这位女将军的地位和花木兰差不多。

    “何以见得我是个英雄?”

    赵允让突然觉得有些脸热,这就好像说别人说你是一个有优点的人,然后你说“请具体说说”的感觉,有点不要脸啊!

    李梦瑶嫣然一笑:“具体说说——好啊,你诗词让人惊艳,又能安邦定国,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人,还不是英雄?”

    “我觉得你这种说法有些偏颇,如果说文武双全,才是英雄的话,那么文学上精彩绝艳,或者武功能安邦定国的就不是英雄了?”

    “那是小英雄,你才是大英雄!”

    “我的想法和你不一样,一个英雄的定义,不应该是这么简单。最起码来说,能够有坚定的内心和意志,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儿,无论成功与否,都是英雄!”

    “千万人,吾往矣——这是英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也是英雄,天下无人不英雄,只是你是一刹那的英雄,还是一世的英雄而已!”

    李梦瑶眼睛闪亮:“小王也果然是高见,梦瑶佩服——就冲着小王爷能说出‘何以见得我是个英雄’,那就是大英雄!”

    赵允让:“”

    这是在讽刺自己脸皮厚吗?

    眼看着走出来也有十几里了,旁边的小六子,一个劲儿的咳嗽。

    这不行啊,总不能一送送到汴梁城吧?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赵允让开始告辞开场白。

    “以后——我们还会相见吗?”

    “有缘自会相见吧!”

    赵允让扔下这一句场面话,李梦瑶眼睛扑闪:“那好,那就期待有缘。”

    赵允让扬鞭策马,一路烟尘远去了。

    李梦瑶,就在那里远远的望着。

    小六子终于能凑上前了:“少爷,我看,这西夏的郡主好像对你有点意思。”

    赵允让瞥了他一眼:“你都发现了,我能没发现吗?”

    “那就娶过来啊,以少爷你的身份地位,再加上这一场胜利,娶个郡主不过分吧?”

    赵允让一翻白眼:“你这是嫌我死的慢啊!”

    郡主,这玩意儿能随便娶吗?

    自己的身份,可是大宋的小王爷,娶一个西夏的郡主?

    以自己这一场大胜奠定的威望,再娶个外族郡主,那么赵祯还睡得着觉吗?

    一路无话,赵允让直接返回了汴梁城。

    结果,迎接的队伍直接接出了三十里路来了。

    领头的几乎是各种文官大佬,晏殊,王希文,连钱惟演都来了。

    军国大事军国大事,军事上的胜利,开疆辟土的武功,从来都是最高的荣誉。

    文臣们虽然说肚子里的小九九始终是有的,可是这样的一场大胜利,在待遇上必须是最高的。

    赵允让很无奈的享受了这种待遇,没有办法,这不仅仅是自己的待遇,也是这些迎接之人的待遇。

    如果自己表现出不屑一顾,不仅仅是对国家仪式的一种亵渎,而且也是对这些人的蔑视。

    赵允让不想让这其中任何一个人惦记上。

    周王赵元俨很意外的没有出来迎接。

    此刻不宜招摇,赵允让对这一点很清楚。

    仪式之后,晏殊宣旨,在家休息,三日后金殿复旨。

    赵允让明白,赵祯估计也要用这三天捋一捋。

    这是很容易理解的,毕竟大胜的消息在战争胜利之初就已经传回了京城。

    有信鸽啊!

    在这种时候赵允让没有藏着掖着,直接把信鸽献给赵祯。

    赵祯也是吃过鸽子的人嘛!

    所以赵祯现在,对于战争的情况,甚至说对于谈判的情况,都是完全掌握了。

    和西夏国达成协议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让赵允让全权做主。

    赵允让那个协议的方向,基本上全是照着赵祯的意思来的,也就是说贯彻的是皇帝的意志。

    晚上,在家里,赵元俨和赵允让整整谈了一夜。

    至于谈了什么?

    不得而知。

    但是,三日后的金殿上,赵祯给予了赵允让极高的赞誉之后,提出了一个问题。“王弟,你这一次大胜而归,功高盖世,需要什么样的一个赏赐呢?”

    赵允让心中一凛,功高盖世还不怕,不要功高震主就好啊。

    “这次完全是按照陛下您的旨意行事,加之范韩两位大力支持,将士用命,所以才取得了如此战绩,允让不敢居功!”

    赵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