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从战火硝烟中走来 >

第83部分

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第83部分

小说: 从战火硝烟中走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乡们看在眼里都很心痛,除了身上穿着的衣服和鞋外,其它的都拿出来给战士们穿,并让一些战士住在了家中,军民共渡难关。

    一九四八年的春节在飞雪中悄然来临,孝勇领着志强、志德、永吉、伍阳秋等一些战士钻进深山老林打猎,抬回了六只野猪、两只麂子,让战士们和山里的老乡过了个热闹年。

    冬去春来,转眼间又到四月,庆元和侦察员却都慌忙从山外跑了回来,说不能出去了,国民党军在各个乡村到处抓壮丁,只要家里有两个男人,不管十五六岁,还是四十多岁,都要抓一个去当兵,路上的青壮年如果没有国民政府出具的路条,见一个抓一个,他们都差点被国军追上抓去当了壮丁,好不容易才逃回山。

    三兄弟笑了,老段和战士们却都不解。

    邹家全开心地:“国民党已到了狗急跳墙的地步,说明他们的兵力严重不足,肯定在各个战场上吃了败仗,被我们解放军消灭了。”

    王小虎说:“只是害苦了穷人的子弟,他们被迫去充当了国民党的炮灰,恐怕是有去无回。”

    曾孝长立即下达了严密注视山外敌人活动的命令,庆元和侦察员们也只在外围山岭边缘活动,但随着国民党抓壮丁的事情愈演愈烈,一些青壮年只要看到有国军进村就逃进山里避难,等国军走后再回去,这就给部队的安全带来了潜在危险,一旦走露风声,必定会遭到敌人的围剿,还敌人各处的封锁并没解除,部队此时出山如同羊入虎口。

    经过开会研究决定,四个大队分开驻守在司令部周围的四座山岭,如同封锁了方圆二十里的地带,对逃进这一区域的青壮年进行宣传,希望他们下山后不要说出游击队的事。

    让战士们好笑的事,这些人开始时吓得要死,以为是遇上了真正的土匪,当知道这支队伍就是这一年来在老百姓中间传神了、一下子就消灭一千多国民党兵的游击队后,就决定留下来不走了,说回去迟早要被抓壮丁,反正是一死,不如参加游击队同国民党干一场。

    就这样,一个多月时间,怕被抓壮丁还逃进山的三百来名青壮年却自愿加入了游击队,通过学习和训练,再加上亲眼目睹了游击队上下平等、团结友爱、同甘共苦的生活,使他们从被动加入转变成为真正合格的无产阶级战士。

    曾孝长他们就新老搭配,扩编了两个大队,总人数达到了一千余人。空闲时间,新化出来的好多战士都有一身武艺,就教大家习武,刀枪棍棒十八般武艺似乎都样样精通,战士们又都是年轻人,争强好胜、互不服输的性格此时显露了出来,今天比试输了,明天再来,但绝不伤和气,山林里处处变成了练武场。

    六月,随着战局的发展,再加上游击队消失得无影无踪,宝庆地区一年多的封锁全部解除,大批的国民党军队调往长江以北,湘中的敌人兵力大大地减少。

    曾孝长他们决定出山了,他立即派庆元秘密返回平田村,了解当地的情况,配合潘大江做好迎接部队回去的准备。

    战士们也将省吃俭用剩下的一些红薯做为薯种栽种在地里,并把开好的地也全部翻了一遍,告诉老乡们,到了插红薯藤的季节时,麻烦他们给地里全种上红薯,如果今后再回来时就不用饿肚子,要是没回来,种出的红薯就归老乡们所有。

    这时,十多名小伙子决定跟队伍走,老乡们也都同意自己的儿子出去为穷人打天下,曾孝长批准了他们的请求。

第149章 敌疲我打() 
六月二十日夜,游击纵队秘密离开了大熊山地带走出了大山,邹家全率领战士们避开道路和村庄,在山岭中绕行两天两夜,在第三天夜里悄悄地进入“红军三兄弟纪念树”的山岭,与焦急地等待在那的潘大江、周大爷、庆元交换情况后,迅速控制了“平田村”周围的山峰,庆元等侦察员也同时派出,并批准村里参军的战士回家探望亲人。

    当司令部进驻村里时,早就出门等待的乡亲们都欢喜地哭着迎了上来,拉着曾孝长他们的手述说着这一年多来的思念和担忧,来到大宅子门前时,大婶、小英抱着一岁多的儿子拉着曾孝长他们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五名留守战士和几十名十四五岁的青少年提着枪从地道里爬出来,是又兴奋又流泪。

    到屋里坐下后,潘大江和周大爷介绍了这一年多来的情况,国民党军在过年前是一个月来一次,又是盘问又是搜查,同时有两种传言让大家是又喜又忧。

    一是说游击队打了两个大胜仗,前后消灭了国军的一个营和一个团;二是说游击队在隆回、武冈被国军全部歼灭,虽然潘大江和村长老人不相信,但害得大婶她们哭了好多次。

    过年后,山外传来国军到处抓壮丁的事,潘大江就让附近五座村庄几十名青少年都躲进地道,同五名留守战士组成了一支游击队,负责村里的安全,等国军来时就全部躲进地道,说村里的年轻人都已经被抓丁走了,村里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妇女孩子。

    当然,也花了几十块银元才把国军摆平,这两个月国军却失去了踪影,妇女们出山买东西时才知道,各集镇和各条道上国军设的关卡、岗哨也都撤了,大家就盼望着游击队能平安无事地归来。

    三兄弟根据庆元他们侦察后的情报得知,虽然敌军大部分兵力都调往长江以北,已无法眷顾广大乡村,但各县城还驻扎着至少一个团的兵力和相当于一个团的警备大队,宝庆城更是驻守着一个正规师和相当于一个师的警备司令。

    而且各大地主组织的反动武装是遍地开花,他们各自为政,各有各的地盘,并且受各县的委派,担负起了抓壮丁和筹集军粮的任务,他们借机敲诈勒索、欺凌穷苦百姓,使广大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同时,省委电报中指示:一,坚决镇压下乡的敌警察和地主民团,树立游击队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二,向宝庆地区派出得力的军事干部接受各县委领导,为各县成立地方武装做好准备。并告诉了宝庆地区各县委、及黄军医的电台联络密码,今后各类军事情报不再由省委转告,直接电告游击纵队,曾孝长三人也可代表省委下达各项军事指令。

    曾孝长他们决定,向邵阳、新化、隆回三县各派出一个游击大队,武冈、新宁、城步三县境内派出两个大队,镇压和消灭下乡的警察和各地主民团,宣传共产党为国为民的思想,这样既锻炼了队伍,相互之间又随时可以保持联系,如果情况紧急,各大队还可及时靠拢,留守的一大队和司令部随时准备出击。

    同时,从队伍中选出十八名骨干,向以上六县各派出三名军事干部接受地方县委领导,筹建地方武装。但在派谁回新化主导军事的人选上三人考虑了好久,各大队长们要首次担负起独立作战的指挥,不能随便抽调,人选又定在了潘大江的身上,他在码头工人和基层民众中很有号召力,是独一无二的人选。

    而且大婶也是共产党员,可以协助潘大江做好秘密传递情报的工作,平田村的事情交给周大爷负责。

    事情商定后,分别找选派的人员谈话和交待注意事项,大家都愉快地接受了新的任务,潘大江更是兴奋得跳了起来,马上让岳母和小英做回新化的准备,并赶紧拉着老段和周大爷去地道里移交粮食、银元和余下的武器弹药。

    七月一日夜,五个大队接受了消灭地主民团的任务后和派出的军事干部一同分别向各县进发,开始了独立游击作战、发动群众扩大队伍的征途。

    几天后,一帮地主民团窜到平田村外围的村庄抓壮丁,一大队奉令出击,干净利落地消灭了这伙害群之马,穷苦百姓拍手称快。

    同时各县也传回歼灭民团的消息,缴获的武器由地下党组织接管,派出的军事干部都已在各县委的领导下开始秘密组织队伍的工作。

    接下的三个月时间里,各大队以隆回县为中心,在广大的乡村放手发动群众,惩治罪大恶极的大地主,消灭反动势力掌握的民团和下乡的反动警察,游击战争在湘中如星火燎原之势迅速漫延,使穷苦群众看到了希望,主动向游击队报告警察和地主民团的活动,青年人都积极要求加入游击队,队伍迅速壮大,总人数翻了一番达到两千多人。

    十一月,黄军医和宝庆地下党发来电报,国民党坐不住了,决定从宝庆城派出国军一个团和两个警备营,各县再抽调一个营赶赴隆回县成立剿共司令部。

    曾孝长三人得到敌人出动的情报后,决定采取避强歼弱的方针,立即命令各县地下党通知各游击大队向隆回外围集结,由邹家全和老段率领一大队赶到隆回县以西,会合从新宁、城步、武冈急行军赶回的两个大队共一千多人围歼从武冈县出来的敌军。

    曾孝长和王小虎率领司令部人员会合新化、邵阳、隆回的三个大队共一千多人在隆回县以东围歼从邵阳县出来的敌军,使隆回之敌左右不能兼顾,宝庆和新化的敌军又鞭长莫及。

    战斗几乎是在两条山沟中同时打响,隆回的敌军果然缩在城里不敢出来,一个小时就解决了战斗,然后迅速准备痛击从新化和宝庆城出来的敌军,但侦察员回报,新化和宝庆的敌人已经慌忙退回去了。

    邹家全气得大骂,说到手的猎物又跑了。

    三兄弟只好带领一大队重新回到平田村,其余五个大队继续在六县游击。

    同时,各县委为了游击纵队的联络和指挥,都给各大队配备了电台和报务员,使三兄弟的各项指令畅通无阻。

    两场战斗的胜利,吓得宝庆地区的敌人轻易不敢出城,却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心,青年人纷纷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游击纵队迅猛扩大到六千余人,各县也相继成立了游击自卫大队,湘中大地到处燃烧起革命的烈火。

    邹家全在平田村可呆不往,带着志强和一个中队的战士在几个大队之间来回跑动,哪里有仗打,他就奔向哪里,但绝不干预大队长们的独立指挥权,主要是瞧热闹。

    一九四九年三月,随着人民解放军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长江中下流以北地区的全部解放,国民党败退到长江以南,为了扫除湘中游击纵队和巩固后方的军需供应,国军从益阳、常德派出两个师进入新化和宝庆城。

    三兄弟获悉情报后认为,游击纵队如果再分散活动就会受到敌人的切割,立即命令六个大队迅速在平田村外围集结。

    二十日夜,黄军医和地下党发来紧急电报,敌军两个师明天清晨将分别从宝庆城和新化县城出发,准备对平田村实行合围。

    三兄弟清醒地知道,此次战役关系到游击纵队今后的生存,如果失利就会被迫再次转移,扔掉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根据地,决定利用地形和集中兵力打歼灭战。

    曾孝长命令王小虎和老段率领一大队迎面阻击宝庆城出来的一个师,采取多种形式的游击战拖住敌军的前进速度,并命令各县游击自卫大队在后方骚扰和阻击敌人可能派出的援军。自己和邹家全率领五个大队连夜飞速赶到隆回县北面,在敌人必经之路的山岭两侧布置好埋伏圈,静候敌人的到来。

    上午十点,国军的一个师大摇大摆地走进了伏击圈,激烈的战斗在狭长的山沟里打响,战士们呐喊着不要命地对敌人发起了进攻,双方的兵力本来是旗鼓相当,国军在武器上还占有优势,但由于地形对游击纵队有利,居高临下将敌人压迫在了沟底。

    还国军的兵力又无法集中,只能被动摔打,气势上更处于弱势。

    再加上邹家全不仅命令各大队各抽出两名神枪手专门消灭敌人的军官,自己还带着志强、提着步枪在山上飞奔,找到了敌人的师指挥所。

    敌师长正拿着报务机的话筒在叫喊:“我们受到了共军的包围,请赶紧来支援。”

    这下有好戏看了,邹家全趴在岩石上举枪就将敌师长击毙,然后一枪一个,消灭了十几名军官,有两名军官躲藏在岩石后只露出了半个头,但也没能逃脱被击毙的命运。

    志强惊讶地张大嘴趴在一旁都似乎忘记了这是在打仗……

    一个小时后,敌人的军官基本上被全部击毙,士兵们失去了指挥,只能四处乱窜,完全失去了抵抗力。

第150章 主动出击() 
曾孝长命令全线出击,将敌人分割歼灭,战士们誓死如归地冲下山,把敌人分割成了五段,这下就好办了,这些从长江北面战场撤出来的国军本来就被解放军打怕了,哪还顶得住,纷纷跪下举手投降,有的士兵还叫喊道:“解放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