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从战火硝烟中走来 >

第55部分

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第55部分

小说: 从战火硝烟中走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小姐立刻对曾孝长说:“你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必须马上撤离。”

    曾孝长关心地:“你怎么办?”

    胡小姐说:“我带老段去见交通员,护送他离开新化,几天后我们再见。”

    老段赶忙地:“对了,刚才得到消息,‘苦菜花’自杀了,我让他们派人将她好好安葬。”

    曾孝长难过地:“她还是选择要走,好妹妹,安息吧。”

    邹家全也苦涩地摇了摇头。

    老段握着兄弟俩的手说:“谢谢你们,我没想到你们是兄弟俩,而且是十年前从这里走出去的红军,要是我猜得不错的话,你们是党中央***从延安派回来的南下干部。”

    胡小姐严肃地:“老段,你违反规定了。”

    老段笑道:“不说了,保重。”

    “快走吧,再见!”

    曾才长目送胡小姐和老段消失在远处后,他向山坡上的战士们一挥手,率领大家跑上山道,迅速消失在山岭之中。

    深夜,静静的资江边,曾孝长带领战士们从黑暗的山道上钻出来,跑着来到临时码头上,他望了一眼上游对岸笼罩在夜色里的化溪镇,借着月光看了一下怀表说:“家全,现在是凌晨两点,我们必须在天亮之前赶回家里。你们先隐蔽,我来叫宋三。”

    邹家全迅速带着大家隐蔽在江堤上。

    曾孝长冲着江对岸大声喊道:“宋三,宋三,过河!”

    一会儿,对面山上亮起一盏小马灯,宋三的声音传来:“来啦。”他举着小马灯沿着小道下到河边,解开栓在树上的绳子,跳上小船,撑船往上游行了一段,才顺流向这边划来,到岸边后撑住船举着小马灯瞧着跳上船的曾孝长,惊喜地:“恩公,是您。”

    曾孝长笑道:“宋三哥,是我,别吭声。”他向岸上招了下手,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地跑下来跳上船。

    邹家全最后上船说:“宋三哥,快划过去,不要去码头。”

    宋三便一声不吭地赶紧撑船离岸,奋力往对岸的山下划去,到岸边后等战士们逐一跳下船,他赶忙将船栓在树上,小心地:“恩公,如不嫌弃,去家里坐一会。”

    “宋三哥,天这么晚了,不好去打扰了吧。”

    “没事,每当晚上有人过江时,我老婆也会醒来,要等我回去才睡得着。”

    “那好吧,带我去见一下嫂子和小长兴。”

    宋三欢喜地领着大家登上山来到木板茅草屋前,曾孝长轻声吩咐大家注意警戒,才同邹家全随宋三进屋,他妻子已听到外面的动静,穿衣服从里屋出来,瞧着腰插双枪的兄弟俩惊慌地:“宋三,出、出什么事了?”

    “嘘!”曾孝长阻止她的慌问,微笑地:“嫂子,你好!”

    一个清秀的男孩子穿着裤衩出现在另一间里屋门口,他睁着一双大眼睛瞅着两人。

    邹家全乐道:“小长兴,快过来,叫叔叔。”

    小长兴毫不胆怯地笑着走过来叫道:“两位叔叔好!”

    邹家全蹲下搂着小长兴,用头同他顶了顶牛。

    曾孝长疼爱地摸着他的头说:“九岁啦,想起就好象是在昨天。”

    女人奇怪地:“宋三,他们是谁?”

    宋三说:“他、他们是……”

    曾孝长笑道:“宋三哥,你没把我们的事告诉嫂子。”

    宋三说:“您不让我说,我那敢说。来,快请坐。”他引两人在桌前坐下,女人忙倒上两碗茶。

    邹家全牵着小长兴在身边坐下,小长兴偏头问道:“叔叔,你们是谁?”

    邹家全逗乐地:“我们是叔叔呀。长兴,你要是能保证不把叔叔来你家的事告诉任何人,就是最好的朋友都不能说,叔叔就告诉你我是谁,你能做到吗?”

    小长兴想了想说:“行,我们来拍掌。”他举起双手伸到邹家全面前。

    邹家全愣了一下,少儿时小朋友之间相互保守机密的情景在脑海里重现,忙笑着也举起双手,两人认真地:“开始,一拍掌,父母亲朋不能讲;二拍掌,说话算数是好汉;三拍掌,违背誓言是坏蛋。”

    孝勇他们好笑地站在门口瞧着一大一小玩拍掌发誓,宋三老婆吃惊地看着门口这一帮带枪的人,小长兴却兴奋地:“哇,还有这么多叔叔。叔叔,你可以讲了,你们是谁?”

    邹家全瞅着曾孝长点头后,才笑着说:“九年前,你才满月,你去山上玩时被坏蛋抓住了,这个大叔叔就救了你,他是大叔叔,我是二叔叔,他们呀都是些小叔叔,我们今天是来看你长大没有,你知道我们是谁了吗?”

    小长兴点点头,又不明白地摇摇头说:“不对呀,我爹妈说,是我们三个都被坏蛋抓住了,我才满月,就会走了吗?”

    “哈哈!”大家乐了。

    小长兴的妈妈已明白过来,忙上前拉着儿子说:“长兴,快给大叔叔叩个头。”

    “嗯!”小长兴听话地要跪下叩头。

    曾孝长忙将他拉到跟前疼爱地抱着他的小脸说:“别叩头了,让大叔叔好好看看你,不错,长得挺俊的,长大后一定是个英雄好汉。宋三哥,嫂子,不要跟人说起我们来过你们家,不然官府会找你们的麻烦。”

    宋三说:“我们知道。恩公,以后你们如果要过江,就不要去码头了,来家里让长兴、或我老婆去叫我就行,有什么事要我们帮着做的,吩咐一声,我保证不会出事。”

    曾孝长说:“宋三哥,叫我孝长吧,恩公这两个字听起来不舒服。只是你连我们是什么人都不知道,却说要帮我们做事,你就不怕吗?”

    宋三说:“前几天你们渡江,我一看就不象官府的人。再说您是个好人,你们也绝不会是土匪,虽然我不知道你们是干什么的,但肯定不会害我们穷人,为你们做点事我也愿意。”

    曾孝长站起身说:“好吧,宋三哥,嫂子,以后有机会再来看你们,记住我说的话,什么都别说。小长兴,跟大叔叔再见。”

    小长兴举着手说:“大叔叔再见!”

    邹家全冲小长兴挥挥手说:“小长兴,记住对二叔叔的保证哦。”

    “嗯!”小长兴认真地点了下头。

    曾孝长掏出两块银元放在小长兴的手中,同邹家全出门领着战士们大步走上小道。

    宋三一家送出门,小长兴看了手上的银元一眼,举到父亲跟前说:“爹,大叔叔给的。”

    宋三从儿子手中取过银元,感慨地:“好人啊,真的是好人。”

    清晨,兄弟俩率领战士们回到了家中,王小虎兴奋地同大家拥抱,刘老爹和乡亲们都赶来了,孝勇他们手舞足蹈地讲述着在锡矿山的经历,大家开心地笑了,但谁都没有提到胡小姐。

    三兄弟商量后决定,在村子四周的山上实行全天候警戒,让战士们养成时刻警惕和随时准备战斗的作风。夺取武器弹药的计划要尽快落实,为游击队的最终创立做好充分的保障。

第105章 心病() 
八月二十六日上午,曾孝长和邹家全来到县城,两人快到杂货铺时,却看到了身穿军装迎面走来的黄军医夫妇和小彭,要避开显然是来不及了。

    曾孝长推开弟弟,大步迎着黄军医走去,两人的目光相遇时,黄军医就象根本不认识他似的,挽着妻子的手一拐一拐地擦肩而过。

    邹家全等三人走过身旁后才快步追上哥哥,奇怪地:“哥,他怎么没去宝庆?”

    这时,叔公、潘大江和小英出现在杂货铺门口,兄弟俩走进去,叔公急促地:“孝长,你刚才竟敢同黄军医面对面,你是不是想吓死我们。”

    潘大江拉着小英的手说:“小英看到你俩同黄军医相遇,吓得眼泪都出来了。那么多国民党军都去了宝庆,他却留了下来,他是不是真想让我们杀了他。”

    曾孝长问道:“发现他有什么问题没有?”

    潘大江说:“没有,他们三人虽然每天中午和晚上都要在街上逛一会,但发现不了什么。”

    邹家全说:“哥,留着他总是一块心病。我们经常要来城里,要是再向今天这样就麻烦了。”

    曾孝长说:“他这个人真怪,好象记忆中我这个人根本就没在他的生活中出现过。”

    邹家全说“要真是这样到好喽,怕只怕他心里在打着鬼主意,象张小亮一样,阴险毒辣,那我们的麻烦就大了。哥,我知道你很犯愁,但一切应以大局为重。”

    曾孝长说:“你说话的语气到有点象政委了,让我再考虑一段时间好嘛。”他拉着弟弟走进后院灶屋问道:“潘大哥,叔公,有敌人运输方面的情况吗?”

    潘大江说:“没有,这段时间敌人撤到宝庆后,运输好象也停止了,我们心里正着急呢。”

    曾孝长说:“别急,敌人总有一天会运军火的。叔公,船只的情况落实了吗?”

    叔公说:“我已经打听到经常给国民党运东西的一条船,有两个熟人的儿子在船上当船工,船老大姓伍,他人很正直,掌舵的技术也很好,是公认的‘资江第一舵。’对了,九年前,你就是坐他的船去的汉口,你还记得他吗?”

    曾孝长笑道:“记得,伍师傅人挺好,那八天多亏他照顾,我才平安到达汉口。这样吧,看能不能再安排一些人上船,最好是能够控制这条船,一旦敌人征用这条船时,我们就能相应地采取行动。”

    叔公说:“行!一条大船上总共需要十名船工,加上船老大共有十一个人。据我所知,他们十二个人,包括潘大江,过去都有过当船工的经历,我认识伍师父有二十年了,介绍几个船工上去绝对没问题。”

    曾孝长高兴地:“好,那就这样定下了,由叔公逐步安排八个人上船,同时做好那两名小伙子的工作,这条船就基本上控制在我们手中了。但船老大你们是无法胜任的,上船以后,要在合适的机会了解他的思想,争取将他拉到我们这边来。”

    邹家全赶忙地:“哥,我也上船,枪支弹药是我们发展的基础,一定要想办法搞到手。”

    潘大江说:“我也算一个。”

    曾孝长说:“你是杂货铺的老板,突然去当船工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家全可以去,这样就能现场指挥,只是要一下子换掉八名船工,这恐怕很难。叔公,这就要靠您啦。”

    叔公说:“包在我身上了。只是要一下子换掉所有的船工是不行的,虽然大家都是在资江边长大,也有过当船工的经历,但并不完全了解水道,搞得不好真的会出事。这样吧,每跑一次船,我就想办法换两至三个人,大家即学到了行船的技巧,又不会引起别人的疑心,家全嘛我最后才安排他上船。”

    邹家全点头道:“行!哥,我就不回去了,没上船之前留在码头上干活,顺便熟悉一下环境,怎么样?”

    曾孝长说:“好,这次行动就由你全权负责,这段时间就以潘大哥表弟的身份住在这,让潘大哥先安排你去当码头工人,上船后大家千万要注意安全,争取在两个月时间内完成任务,超过两个月,如果敌人并没有征用船只运送军火,你们必须下船,我们再想其它的办法。”

    “是!”邹家全兴奋地笑了。

    叔公说:“孝长,家全住在这,我们三个大男人挤在一张床上可睡不下,要不今天就把大江和小英的婚事办了,简单一点,举行个仪式就行,你们看怎么样?”

    曾孝长惊喜地:“小英同意了吗?”

    叔公开心地:“她同意了,只是大江说要你们批准才行。这段时间呀,大江和小英可说得来,只是晚上两人不能睡在一起,急得他根本就睡不着。”

    潘大江羞气地:“叔公,别乱说。”

    邹家全乐道:“哥,只要小英同意,我们今天就为她和潘大哥举行一个结婚仪式。”

    曾孝长笑道:“好,潘大哥,你把小英叫进来。”

    潘大江笑着出去牵着羞笑着的小英进来。

    曾孝长征求两人的意见后,便让叔公去买些酒菜,并把战士们都请到家中,为两人举行了一个简单而又不太正式的婚礼。

    第二天,叔公就将三名战士安排上了船,邹家全也由潘大江引见当了码头工人,战士们开始还怕他吃不消,没想他一点都不含糊,肩扛背驼样样不屈人后,再加上他开朗的性格,休息时说起笑话来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很快就同一帮年轻人交上了朋友。

    邹家全也借机在闲聊中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和思想品德,同时又与战士们及时交换意见和看法,确定要发展的对象。

    九月二日,叔公又将两名战士送上了船,这天也是国民党政府在芷江县城举行日本鬼子投降仪式的日子,标志着中国抗日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