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从战火硝烟中走来 >

第34部分

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第34部分

小说: 从战火硝烟中走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邹家全抱着王小虎笑闹道:“以后我不叫你小虎哥了,你得叫我哥哥,叫呀,叫我哥哥。”

    王小虎哭笑不得地:“家全,这事秀兰还没同意呢,你别瞎闹。”

    叔公起身拉起他说:“快上去吧,秀兰已经看上你了,你要是真的也喜欢她,就赶紧自己去说一声,别让她着急。”

    王小虎惊慌地:“啊,叔公,孝长哥,这、这让我怎么说?”

    曾孝长好笑地:“是你讨老婆,我只是嫁妹妹,我怎么知道你想说些什么话?”

    “哈哈!”大家都快活地笑了。

    邹家全开心地:“小虎哥,走,我陪你上去。”

    王小虎只得羞红着脸爬上了洞,邹家全上来推着他走进堂屋,他瞧着低头坐在桌前忐忑不安的秀兰,吓得惶恐不安地:“秀兰,我、你、你、真的、喜欢我?”

    秀兰羞赧地:“小虎哥,我、我、我听我哥的。”

    王小虎盯着她说:“秀兰,你应该知道,我的生命不属于我、也不属于你,我随时准备着把我的生命献给我的理想和人民,你不怕吗?”

    秀兰抬起头,坚强地:“我不怕,自从哥哥十年前负伤回家,我就知道,你们的生命不属于自己,只要你也喜欢我,我什么都不怕。”

    王小虎激动地拉着她的手说:“秀兰,你真是一个好姑娘,我喜欢你。”他伸手将秀兰搂抱在怀中,她幸福地哭了。

    邹家全赶紧笑着跑进了后院,母亲站在灶屋门口乐了……

    这一夜,叔公、秀兰、孝勇和潘大江十三人围坐在一起,静静地听三兄弟讲述红军和八路军浴血奋战的历史,他们为红军战士在艰苦的环境下舍生忘死的精神感到崇敬和落泪,为八路军在抗日斗争中奋勇当先、不怕流血牺牲的事迹感到激动和鼓舞,为国民党不顾老百姓死活、千方百计想消灭共产党的可耻行为感到愤恨。

    最后大家纷纷表示:一定服从指挥、遵守纪律、严守秘密、不怕牺牲、不怕困难,誓死同鬼子和国民党斗争到底。

    第二天清晨,大家就兴奋地提着枪爬出洞,王小虎用木炭在院墙上画了一个小黑圈,三人就在后院静静地教大家练瞄准。

    母亲和秀兰为大家做饭菜,叔公在屋外坪里警戒。

    孝勇去山上砍了一担柴火回来,走到曾孝长跟前说:“哥,鬼子这两天真的要来吗?”

    曾孝长说:“当然是真的。”

    孝勇说:“那国军在黄茅岭和鬼子打起来,下面村子的老百姓不就遭殃了。”

    曾孝长说:“你这到提醒了我,小虎,家全,我们得去通知黄茅岭村的乡亲们转移才行。”

    孝勇赶紧地:“哥,我去通知黄茅岭村的乡亲们转移,那里我熟。”

    王小虎说:“黄茅岭村有国民党军,孝勇去是比较安全一些。但你要注意,千万别跟国民党兵争吵,不然他们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快去快回,别让我们在家里担心。”

    “我知道,那我去了。”孝勇拔腿跑了出去。

    邹家全深情地:“哥,小虎哥,十年了,黄茅岭村的乡亲们不知怎么样了,特别是那两家红军军属,我真想去看看他们。”

    曾孝长说:“现在情况不明,要是被乡亲们认出反而不好,等我们稳定下来再去吧。”

    叔公走进来说:“孝长,你们让孝勇去通知黄茅岭村的乡亲们转移,这事怎么不让我去,我正好去看看那两家人。”

    邹家全说:“叔公,我们正在说这事,那两家人的情况怎么样了?我记得那两个男孩子一个叫志德、一个叫志强,女孩子叫啥来着?”

    叔公说:“女孩子叫小英,多亏菩萨保佑,他们两家总算熬过来了,三个儿女都已经长大成人。你们放心,全村的乡亲们对他们也很好,经常救济他们,不然他们撑不到今天。你们忙,我还是在外面守着。”他走了出去,三兄弟放心地笑了,急忙检查潘大江他们的瞄准。

    但叔公又站在门口急促地:“快,刘老爹来了。”然后笑着冲外头说:“刘老弟,你来啦。”

    曾孝长赶紧让战士们去洞里,关上后门,母亲和秀兰迅速从灶屋迎了出去。

    外面响起刘老爹的声音:“老哥哥,好久不见了,刚才看到你在家,就特意过来看看。”

第65章 鬼子来了() 
三兄弟忙跑出屋,只见年近六旬的刘老爹已经来到坪里,曾孝长和邹家全忙亲切地:“刘爷爷,您好!”

    刘老爹惊讶地盯着两人,过了一会才高兴地:“孝、孝长,家全,你、你俩什么时候回来的?这位小伙子是谁?”

    母亲笑道:“刘老爹,孝长和家全是昨晚回来的,这是小虎,是昨晚秀兰带回来的相好,他是孤儿,叔公做主,准备招他为上门女婿。小虎,快叫刘爷爷。”

    王小虎尊敬地:“刘爷爷,您好!”

    刘老爹欢欣地:“好啊,好啊,孝长和家全出去就是十来年,现在终于回来了。秀兰,刘爷爷恭喜你找了个英俊的好姑爷,你俩还真是天生的一对。”

    秀兰和王小虎害羞地笑了,她赶忙地:“刘爷爷,您坐,我给您倒茶。”

    刘老爹冲坡下喊道:“永吉,快上来。”

    正在坡下地里挖土的永吉丢下锄头,跑上来笑着叫道:“叔公,婶婶!”

    刘老爹高兴地:“孝长,家全,这是我孙子永吉,你们出去时他才七岁,肯定不认得了吧。永吉,快叫孝长哥,家全哥,那是、小虎哥,是你秀兰姐的男人。”

    永吉羞笑着叫着三个哥哥,三兄弟也抱着他笑了,在周围山坡上干活的乡亲们听到叫声后都立即跑了来,这下家里热闹了,坪里坐满了人,大家兴奋地问着、笑着,三兄弟只能各说各的,反正都是编的谎话……

    黄茅岭下的山道上,难民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如同惊弓之鸟般地从国军阵地前穿过,国民党兵们一堆堆地坐在阵地上,一名老兵冲难民们问道:“你们看到鬼子没有?”

    一老人说:“我们要是看到了鬼子,就跑不出来了。长官,你们一定要守住呀,不然我们老百姓跑都没地方跑了。”他和难民们流着泪继续向前走去。

    老兵骂道:“妈的,当官的在城里喝酒吃肉抱女人,却要我们在这守着哪都不许去。”

    年轻兵说:“班长,听长官说,鬼子这两天不会来,是不是真的?”

    “谁他妈知道,长官们的话信不得,在宝庆时他们嘴里喊着‘弟兄们,给我顶住,一定不能让鬼子进城。’可后来却扔下我们就跑,要不是我们也跟着跑,头上吃饭的家伙早就送给日本人了。”

    “那要是鬼子真的来了新化,我们怎么办?”

    “小兄弟,到时机灵点,眼睛瞧着长官,他跑我们也跑。”

    黄茅岭村内,乡亲们已经开始挑着东西逃难,孝勇气呼呼地跑来,奔到村旁的一间茅草屋前喊道:“大婶,志强。”

    “孝勇,你来了。”大婶穿着补满补丁的衣服和十九岁的志强,及二十二岁的小英从屋里出来。

    志强拉着孝勇的手高兴地:“孝勇,你好久没来了,快进屋坐。”

    孝勇笑道:“不进屋了,我是来找你们有事的。小英姐,你回来了,姐夫的病好了吗?”

    志强急忙小声地:“我姐夫死了,她婆婆也走了。”

    孝勇瞧着低头流泪的小英和她头发上扎着的白头绳,苦涩地:“唉,小英姐的命真苦。大婶,小英姐,志强,鬼子就要来了,你们怎么还不走,东西准备好了吗?”

    志强说:“早就准备好了,可我们没地方去呀。我妈和二婶说好了,明天一起去山上躲躲。”

    孝勇焦急地:“怎么没地方去?两年前我就带你和志德去过一个山洞,那里不是最好的地方吗。”

    志强恍然大悟地:“对呀,那个山洞住我们两家人足够了。”

    “赶紧准备一下,马上跟我走,我去把二婶和志德叫来。”孝勇拔腿往村里跑,直接就冲进了一间茅草房,冲着屋里正在收拾东西的母子俩叫道:“二婶,志德,你们是不是不想活了,到这个时候了还不走,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二十岁的志德焦虑地:“我们和大婶家都没地方去呀,说好明天一起去山上躲藏的。”

    孝勇没好气地:“明天、明天,明天鬼子就来了,现在就跟我走。”

    二婶着急地:“孝勇,你要带我们去哪?”

    孝勇说:“去山上。志德,你和志强怎么都这么笨,两年前我不是带你们去过一个地方嘛,快走呀。”他扛起一床破烂的棉被就走。

    志德猛地一拍脑壳道:“我怎么把那个山洞忘记了。妈,快走。”他挑起装着红薯和吃用东西的箩筐,二婶抱起另一床被褥,出来关上门,随着孝勇匆匆来到大婶家屋外。

    志强挑着箩筐和抱着破烂棉被的妈妈、姐姐已等在那了。

    孝勇领着两家人走上山道,来到岔路口,他把棉被放在志德的箩筐上说:“我还有事,得赶紧回去。志德,志强,那个山洞不要告诉任何人,我可能也没有时间去山上看你们,你们也一定不能到家里来找我,知道嘛,否则我们就不再是朋友。”

    他沿着小道向山下跑去……

    小英说:“妈,我总觉得孝勇很怪,做什么事都是神神秘秘的。”

    志强说:“姐姐,各家都有各家的难处,我们家不是也有事没告诉他,你就别怪他了。”

    志德说:“我和志强认识他都两年了,好几次经过他家,他都从来没有叫我们去家里坐过。妈,伯母,我们走吧。”他领着两家人走进竹林,向山里走去。

    大婶说:“志强,你俩还记得那个山洞吗?”

    志强说:“记得,两年前我们在山上砍柴遇上孝勇时,就跟着他在山上打了一个上午的猎,没想下起了大雨,他就带我们到那个山洞躲雨,当听说我们的爹都是被国民党杀了时,他陪着我们哭了好久,从此我们三个人就成了好朋友。”

    二婶说:“孝勇这孩子心地善良,对我们两家很同情,这两年时常送些猎物来,只是这些事不知他家里人知道不知道?”

    大婶说:“可能不知道,这孩子嘴巴特别紧,家里的事问他都不说,我们家的事他也从来不问。弟妹,你注意到没有,他的长相我越看越像一个人。”

    二婶说:“嫂子,十年了,那三个小兄弟给我们的印象太深了。孝勇第一次来我们家时,我都一下子愣住了,看到他我就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她哭了。

    大婶也流着泪说:“我也是一样。”

    小英赶忙地:“妈,二婶,别说了。”

    她们三姐弟也流下了眼泪。

    志强抹了一下泪说:“妈,哥哥他们会回来吗?”

    大婶坚定地:“他们会回来的。”

    二婶坚强地:“他们一定会回来的。”

    两家人消失在茂密的竹林之中……

第66章 带错了路() 
曾孝长家外,刘老爹和乡亲们问了三兄弟一会闲话后,话题自然转到了王小虎和秀兰的婚事上,戏说一阵后都纷纷告辞,要赶紧去地里干活。

    三兄弟送走乡亲们,赶紧把潘大江他们叫上来继续练习瞄准。

    孝勇赶回来抱着小黑和叔公在外头守候,母亲和秀兰忙着做饭菜……

    夜晚,三兄弟在山洞里教战士们往枪膛里压子弹,大家开心地说着秀兰和王小虎的事。

    邹家全嬉笑地:“小虎哥,这次回来,没想到你会成为我妹夫,只是小虎哥我叫了十年,要改口都改不了。要是我也讨了媳妇,她管我妹妹叫什么?”

    王小虎羞笑道:“是不好叫,你叫我哥,秀兰又叫你哥,要是你也结了婚,你媳妇和秀兰到底谁是嫂子?”

    曾孝长好笑地:“真是俩个傻弟弟,你俩叫你俩的,她俩爱怎么叫就怎么叫,管这么多干什么?”

    “哈哈!”潘大江他们乐了。

    这时,孝勇在洞口喊道:“哥,山上来了好多人,听声音都是来避难的,老老少少都有。”

    “我去看看。”

    曾孝长急忙爬出洞,跑到屋外坪里,母亲她们也都出来了,只见山上无数支火把在山间移动,老人的咳嗽声和小孩的哭啼声,大人的叫喊声阵阵传来。

    曾孝长马上说道:“妈,叔公,鬼子肯定已经来了,我们必须马上走。”他迅速跑回屋下到洞中说:“小虎,家全,逃难的人都往这边来了,我们必须马上从后面进山,不然无法出去。”

    “走!”王小虎三人立刻将手枪插在腰上,潘大江十三人提着枪随三人爬出洞,跑出屋,邹家全领着大家迅速从屋后进了山。

    孝勇急忙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