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从战火硝烟中走来 >

第32部分

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第32部分

小说: 从战火硝烟中走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赶忙背过身走到一旁,装着看江面的风景,眼睛的余光却扫视着越来越近的胡小姐,本以后她只是从塔前经过,没想她也在塔前停住了,而且也走到石碑前看了一下背面,神情激动地蹲下摸了一下小圆圈,站起身四处张望,但很快又平静下来,做了个深呼吸,看了下手表后,伸手在一棵树上摘了一根长着嫩叶的小树枝握在左手上,装着看宝塔的样子。

    曾孝长这下惊愣住了,不仅她的衣着和左手上的树枝都是接头的安全信号,而且正好是到了接头的时间,难道她就是与三兄弟单线联系的联络员?便也赶紧摘了一根青草握在右手上,转身微笑着迎上前道:“胡小姐,您好!还认得我吗?”

    胡小姐瞧了一眼他右手上的青草,又盯着他看了好一阵才惊喜地:“你、你是孝长哥!你也是来看风景的吗?”

    曾孝长扭身面对着江面,轻轻地:“江上的风很大。”

    胡小姐的表情立即恢复了平静,也轻轻地:“不,是岸上的风大。”

    “风从江上吹来,自然是江上的风大。”

    “不,风从江上走,却从岸上过。”

    “岸上的人喜欢风,江上的船却无风飘动。”

    “不,飘动船的是水,岸上的人当然喜欢风。”

    曾孝长开心地:“小碧云,我们又见面了。”

    胡小姐欢喜地牵着他的手沿着小道跑下江堤,来到江边的沙滩上,兴奋地:“孝长哥,我真没想到会是你。”

    “我也一样。”

    “这是我得到家里的通知后第三次来这里,你们终于到了,不然就糟了。”

    “是不是情况非常严重?”

    “是的,这一个月来,鬼子发动了湘西会战,分兵多路企图攻占具有战略意义的芷江机场,切断国军和美国援华‘飞虎队’的军需供给线,打通进入西南地区的通道,然后攻占陪都重庆。”

    胡小姐瞧着他,又说道:“国民党已调动大批国军在宝庆地区的雪峰山地带全线进行阻击,战斗打得很惨烈,鬼子和国军都把这次会战当做生死之战,蒋介石这回是真的坐不住了,命令国军不惜一切也要阻止鬼子进入芷江。今天早上家里人从宝庆传来消息,鬼子已做好攻占新化县城、从侧面进攻芷江的计划,这两天就会到达新化。”

    曾孝长问道:“如果新化被敌人占领,我们今后怎么见面?家里有什么指示?”

    胡小姐说:“根据鬼子就要来新化的情况,再加上宝庆地区到处都是国军,省委要求你们先保存后发展,等这次危机过去以后再行动。”

    “同时强调,你们从老家来,是有着丰富战争经验的优秀军事干部,是一个独立的组织,不受地方组织领导,没有重要的情况也不需请示,由你们自行决定。”

    “我同你见面后也要立刻转移,寻找新的隐蔽点,我们之间的联系也要暂时中断,五月三十号,我会在三十里外的化溪镇码头上等你,要是那里也被鬼子占领,地点就改在六十里外偏僻的沙塘湾码头,联系方式一切照旧。所以,你从哪里来,也必须立刻回到哪里去。”

    曾孝长点头道:“我懂了。有平江的消息吗?”

    胡小姐摇头道:“很不好,鬼子在的时候,国军不去打,现在我们的人去了,国民党却调集部队去围攻。王震同志已经率领部队撤离了平江县城,他让省委转告你们,在目前鬼子和国军都在宝庆地区交战的情况下,暂时不要组织人员进山,免得遭到他们的双重攻击。此次鬼子进攻新化,你们也没有任何准备,不要盲目行动,同时强调,一切事宜由你们自行处理。”

    曾孝长说:“明白了。小碧云,你去长沙后共回来过四次?”

第61章 我们是兄弟() 
胡小姐笑道:“孝长哥,我已经是大碧云了,我去长沙后的第二年就回来过一次,我看到你留在石碑上的记号后还去杂货铺找过你,听秀兰姐说,我去长沙的第三天,你就去了汉口。”

    “后来我又回来过两次,但没见到石碑上有圆圈,就知道你没回来,也就没再去杂货铺找你。我是前年加入组织的,一直担任省委的电台报务员,今年过年前,省委通知我回新化工作,等待老家的来人,开始我很担心,从老家来的人对这里的情况不了解,如何能独立开展工作,没想到会是你,现在我放心了。”

    “孝长哥,我这次回来虽然又在石碑上刻了个勾,但根本就没想到会见到你,可你又是我在新化最亲的人,我的命是你救的,你的笑脸永远都无法从我心里抹去。没想到你也还记得我小时候的约定,刚才我看到石碑上的圆圈时好激动,但又怕看到你,如果不是你手上拿着接头的青草,我肯定会不认你。孝长哥,你到底是咋回事?”

    曾孝长也笑了笑说:“碧云,哥哥当年就是红军,是受了重伤不得不留下来。”

    胡小姐点头道:“我明白了,我走的那一年,你也回了老家。”

    曾孝长关切地:“碧云,你爸爸妈妈好吗?”

    胡小姐禁不住趴在他怀中哭道:“孝长哥,我爸爸妈妈在去年鬼子轰炸长沙时都去世了。”

    曾孝长搂抱着她安慰道:“碧云妹妹,我们会为死难的同胞报仇的。”

    胡小姐抬头盯着他说:“孝长哥,我想你,如果你不是家里人,我只会把这份情感躲在心里,可命运又把我俩连在了一起。孝长哥,你、你喜欢我吗?”

    曾孝长瞧着这位漂亮可爱而又大胆的姑娘,紧紧地搂抱着她,深情地:“碧云妹妹,哥哥心里也想着你,但如果不是你来同哥哥接头,哥哥恐怕也不会在此刻接受你。好妹妹,现在你长大了,哥哥还能亲你吗?”

    胡碧云靠在他的怀中,柔情地:“孝长哥,你九年前就亲过我,还、还帮我换过衣服,看来我这一辈子只能属于你。”

    曾孝长低头在她的脸上亲了一下,兴奋地:“碧云,哥哥如同你小时候一样的爱你,但目前你和哥哥身上的责任重大,你今后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能出事。”

    胡碧云幸福地:“我知道。孝长哥,时间到了,有需要我做的事情吗?”

    “我们需要宝庆地区的地图,这对我们的发展非常重要。”

    “我知道了。再见!”胡碧云大步离去……

    “再见!”

    曾孝长瞧着心爱的姑娘头也不回地走上江堤后迅速远去,明白她柔情似水的情感中内心却是无比的坚强,这次回来能让她相爱,如同久别的恋人重逢,幸福而又充满激情。

    他迅速跑上江堤、走上码头,来到杂货铺门前时见大门已上锁,知道叔公三人已经离开,便大步向前,街上的难民们都在惊慌地说着鬼子要来的事,并成群结队地开始往城外逃。

    曾孝长赶到城外二十里的地方,叔公和秀兰等在路边守着两只米袋,并伸手指了一下不远处一座茂密树林的小山,他心知肚明地朝山上走去,走进树林看到潘大江和十二个年青人正在焦急地等待,便微笑地:“弟兄们好!”

    潘大江笑道:“大家还认得他吗?”

    曾孝长看着大家茫然的表情笑了笑说:“怎么,九年不见,就把我忘了?”

    大家仔细地瞧了他一会,才惊喜地围上来叫道:“曾少爷!”

    曾孝长笑着同大家握手,然后严肃地:“该说的潘大哥都跟你们说了,我不哆嗦。我只想再问一句,你们真的怕不怕死?”

    十二个人齐声地:“不怕。”

    “好!我要强调的是,我们是自发组织起来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从今往后就是一个有纪律的组织,不仅要做到不怕死,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不怕苦。你们可能奇怪,我死都不怕还怕苦吗?”

    “不,死很容易,我现在去打鬼子,可能马上就会死,死了我一了百了,什么都不知道了。但吃苦不同,如果没有饭吃,又不能去抢老百姓,天天只能吃野菜,睡山上,天当被,地当床,一天两天可以,一个月两个月也能坚持,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能坚持住吗?”

    大家相互瞅着,这个问题是不好回答。

    潘大江豪气地:“曾少爷都不怕,我们怕什么?”

    曾孝长威严地:“不,我从来就不是少爷,和你们一样是穷苦人。从今天起,我们是兄弟,是抗日救国的同志,同吃同睡同战斗。而且我们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大家记住:一,一切行动服从指挥,没有命令不许单独行动;二,对老百姓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母,不准拿他们的一针一线;三,保守秘密,对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妻儿都不能说出我们的事情;四,只能在得到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回去看望家人。”

    “所以,请大家想想清楚,如果不能遵守这些纪律,或者吃不了苦,现在你可以回家,我不会怪你们,只要不把今天的事说出去就行。”

    十二个人相互瞅着一点头,一名年长的说:“曾兄弟,就凭你过去带我们做过的那几件事,对穷人又好,特别是第二条纪律,对老百姓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母,不拿他们的一针一线,我们就相信你,再苦只要是对穷人好,我们就是饿死也跟着你干。但九年来有一个问题一直没弄明白,你如果真当我们是兄弟,就请告诉我们,你到底是什么人?”

    曾孝长微笑地:“好!就凭这些话,我相信你们会为了穷人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我是红军,就是现在的八路军。”

    十二个人惊喜拉着他的手说:“你真的是红军,我们早就怀疑了。”

    “杀警察局长肯定是你干的,可潘大哥一直说不知道。”

    “曾兄弟,那时候红军已经走了,你怎么留在了新化?”

    潘大江笑道:“曾兄弟是大英雄,他是受了重伤才留下来的,你们看看他身上的伤。”他揭起曾孝长的衣服,瞧见胸膛上的两个大伤疤和几处小伤疤时,惊异地:“我的妈呀,这几年你身上又增加了这么多伤疤。我的天啊,你恐怕死了几次了。”

    大家瞅着他全身的伤疤惊呆了,轻轻而又激动地抚摸着,眼中都流出了敬佩的的泪水。

第62章 拉起队伍() 
曾孝长笑道:“我身上的伤有二十几处,十几处是国民党给的,其它的都是日本鬼子给的,几次都是死里逃生。当年我是不得已才留在新化,那年大家送我去汉口,其实我是回部队。这八年来,我们八路军,也就是当年的红军,天天在消灭鬼子,打了好多的大胜仗。”

    “这些事,晚上再说给你们听,鬼子这两天就要来新化,我把大家召集起来,就是准备同鬼子大干一场,既然大家都愿意留下,那就跟我走吧。”

    “好!”

    大家兴奋地跑下山,扛起两只米袋,曾孝长和秀兰搀扶着叔公往天龙山走去,只见沿途大小的集镇和村庄里,老乡们已经在做逃亡的准备,瞧着老乡们悲苦的神情,大家的心也顿时变得非常的沉重。

    曾孝长领着大家绕过黄茅岭,翻过山岭来到屋后的山林,此时已是傍晚,他轻声地:“潘大哥,你们在这等一会,我先回家说一下,等天黑了再将大家接回去。叔公、秀兰,我们走。”

    三人向山下走去……

    屋外坪中,孝勇抱着小黑机警地注视着四周,母亲不安地一会瞧瞧前面的竹林,一会有望望屋后的山林。

    堂屋里,王小虎和邹家全也在焦急地徘徊。

    母亲快步进来喜悦地:“小虎,家全,孝长回来了,叔公和秀兰也回来了。”

    邹家全瞧着进来的叔公和秀兰,欢叫着:“叔公,秀兰!”扑上去兴奋地抱住两人。

    叔公和秀兰惊喜地:“家全!”

    “家全哥!”

    三人都欣喜若狂地流下了热泪。

    曾孝长进来笑道:“叔公,秀兰,还有一个英俊的小伙子你俩还认得吗?”

    王小虎亲切地:“叔公,秀兰妹妹,还认得我吗?”

    秀兰盯着他,惊喜地上来拉着他的手:“你、你是小虎哥。”

    叔公上来抱着他,流着泪欢喜地:“小虎,十年前你们三兄弟坐我的船一起过的江,没想到都回来了。孝长,你在路上怎么不说,你们三兄弟一起回来,看来是要干一番大事了。”

    曾孝长说:“叔公,有些事等会再说。妈,秀兰,赶紧多做些饭。小虎,家全,我们先说事。”

    他拉着两人走进后院,小声地说着今天接头的情况和省委、王震同志“先保存、后发展,一切事宜由三人自行处理”的指示。

    王小虎感慨地:“看来我们要做好独立在敌后坚持长期地下斗争的准备,这对我们是个严峻的考验。鬼子这两天就要来了,国民党军肯定顶不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