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朝浮生记 >

第88部分

明朝浮生记-第88部分

小说: 明朝浮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此情景,苏凌连忙唤来周桐,让他将自家老爷扶起来,这一次周小白并没有抗拒,他站起身来之后,便又要快步向前走去。

    苏凌连忙让自己的护卫拦住了他,转身问周桐道:“你跟我说实话,周郎究竟怎么了?”

    周桐有心想说,却是害怕周氏怪罪,只能假意道:“我家老爷近几日都是这般模样,若不是早上小人给他灌了些米汤,他已经三天都没喝水了。”

    苏凌听了,顿时急道:“周郎这个样子,绝非病症所致,周桐,你老实说他遇到了什么事情,怎么会这样!”

    周桐支支吾吾,欲言又止,看到苏凌的的样子颇为着急,心知她是真的担心自家老爷,便狠下心道:“郡主,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不如带我家老爷上车,到了固川王府再做计较。”

    苏凌听了,点了点头,便让自己的护卫将周小白架上马车,又让一个护卫在马车里看管他,这才吩咐启程。

    回到固川王的府邸,苏凌让人搀扶着周小白进房休息,自己则是将周桐带到一旁,屏退了所有的人这才问道:“此处没有旁人,你不妨将你知道的告诉我。”

    周桐听了这话,迟疑了一下,还是将陆贞娘的死讯说了出来。

    “什么!”苏凌听完之后大吃一惊。这可如何是好?苏凌心中暗自计较:莫非周郎是因为伤心过度,才会是这般模样?心下颇为有些慌张,便唤来下人去请自己的爹爹过来商议此事。

    一会的功夫,苏孝犁便来了,当听说了此事,眉头顿时皱了起来,他想了想道:“此事万不可张扬出去,这几日就让周小白住在我这,本王认识一个奇人,本王会让他想想办法。”

    周桐道:“若是将我家老爷留在这里,小人回去便要被太夫人打断了腿,还望王爷施恩,让我将老爷带回家去吧。”

    苏孝犁闻言却是盯着周桐,一言不发。

    这样子让周桐颇为害怕,连忙改口道:“王爷将我家老爷留在这里,总要给小人一个活命的法子啊。”

    苏孝犁道:“这有何难?让本王修书一封,你自回去交给周氏看了,她便明白了,断然不会责罚与你的。”说着走到书案旁,写了一封信交给周桐带回家去。

    苏孝犁在书信上写的意思是让周氏先不要发丧,因为周小白要同郡主成婚,此时发丧未免晦气,不如先将死人移到别处,用棺木承载也就是了。苏孝犁也在心中劝慰道:说自己认识一个奇人,或许可以治的了周小白的病症,让周氏无需太过担心。

    周桐拿了这封信回去之后,周氏虽然还是将他责罚了一顿,但是顾虑到周小白的前途和名声,还是听从了固川王苏孝犁的意见。

    第二天,固川王苏孝犁便亲自请来了一个人,此人乃是固川王的好友,京师青牛观的无虚道长。无虚道长虽然已六十有九,却是耳不聋、眼不花,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人,只是身形不似一般道家之人,显得有点微胖。

    请道长坐下喝了一杯茶,苏孝犁便说起了自己的烦心事,无虚道长微笑道:“王爷,既然贫道来到这里,自然会有计较。”说罢,就请王爷带自己去探望周小白。

    来到周小白住的房中,无虚道长看了看一言不发的周小白,顿时微微笑道:“原来是他。”

    苏凌此时也跟在爹爹身后,听闻无虚道长的话便出声问道:“道长,莫非你认得周郎?”

    无虚道长道:“自然认识,不但认得,他还欠了我的情哩。”

    苏孝犁闻言,以为是道长在开玩笑:“无虚道长说笑了,你一直在青牛观中修道,何曾与我这不成器的女婿打过交道?”

    无虚道长笑了笑:“认得,认得。若不是遇到我那好友牛鼻子和尚,他早就是这般样子哩。”

    父女二人都被这没来由的话说的云里雾里,不知道究竟是个什么意思。事实上,无虚道长说的并非是假话,乐小姐的命就是这位道长的好友牛鼻子和尚救的。

    说起来,无虚道长和那牛鼻子和尚乃是得道的高人,无虚道长本是和尚,而牛鼻子和尚本是道士,二人有一天辩论起来,争论起佛、道究竟是谁更为高明?结果从早争论到晚上,也没有得出个究竟。后来二人竟是约定:和尚去做道士,道士去做和尚,这样过二十年再来分一分这其中的究竟。

    现如今无虚道长也不想跟父女二人多解释什么,于是笑了道:“他没有得重病,只是疯了,像这般疯了贫道也治不了。”

    疯了?

    周小白竟然疯了?

    苏凌闻言,脸色顿时间变得刷白。

    苏孝犁也是皱起了眉头。

    苏孝犁是知道无虚道长的本事的,坊间传言说他能生死人、肉白骨,苏孝犁起初当然没有相信。直到有一天,他亲眼看见无虚道长救活了一个饿死了七天的人,这才大为惊奇。

    既然连无虚道长都说救不了这疯病,苏孝犁心下也是茫然。

    谁知无虚道长道:“他的病我救不了,与他有缘那女子命,贫道尚可勉力为之。”说罢,站起身来道:“王爷,你将贫道带去此人家中,让贫道试一试看。”

    苏孝犁闻言,大喜道:“既然道长能救,那便随我来。”说罢,吩咐府上备了车马,立时赶往周小白的家中。

    苏凌本也想一起去,却被无虚道长阻止了:“你若是去,便就不活了。郡主还是好生留在此处,看护你的夫君吧。”

    苏凌闻言一愣,想到此事正是因为赐婚而起,也就释然了。

    话说苏孝犁和那无虚道长到了周家,只见周家上下都是一片惨淡之色,隐约尚能听到哭声,问起棺木所在,却说尚未买回来,只是将贞娘的尸体停放在隔壁一处屋子当中。

    乐小姐见了无虚道长,却是上前行了大礼,叩谢当日的救命之恩。谁知无虚道长笑道:“你的命是那牛鼻子和尚救得,贫道只是帮把手,能有什么功劳?”苏孝犁听闻这话,方才相信道长之前所说:原来他真的早就帮过周小白的。

    来到陆贞娘停尸的地方,无虚道长也不避讳,当着众人的面从袖子当中拿出一张灵符,口中念念有词道——天尊告汝曰:汝等众生,从不有中有,不无中无,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为有,非无为无,非色为色,非空为空,空即是空,空无定空,色即是色,色无定色,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若能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为照了,始达妙音,识无空法,洞观无碍。入众妙门,自然解悟,离诸疑网,不著空见。清静六根,断诸邪障,我即为汝,说是妙经,名曰护命,济度众生

    念完这经,道一声“着!”那手上的灵符便燃烧起来,烧了一半,这无虚道长却道:“恩?烧的急了,烧的急了,这眼泪水还没拿过来呢。”

    众人闻言,都是一愣。

    无虚道长对周家的人道:“刚刚你们哭的悲切,如何此时不哭?”

    周家众人都是哑口无言,周家一个下人忍不住道:“道长说话好怪,人死了当然要哭,听道长说人能活,哪里还会要哭?”

    无虚道长笑道:“红尘万丈高,生死一时渺,有人言她哭,有人说他笑,生死何无凭,聚散缘分到,可笑世间人,只是顾今朝。”

    说罢,神色肃穆道:“若是再无人哭,你家小姐便救不回来了!”

    周家众人听了这话,便纷纷哭了下来。

    周氏和乐小姐虽然声泪俱下,毕竟心中有了贞娘能活的念想,再哭不出来往日的悲情。

    无虚道长见状,叹了口气:“唉,都是虚情假意罢了!”

    正说话间,一个厨子却是嚎啕大哭起来,哭声在众人之中也是显得格外清晰。

    无虚道长奇怪道:“这哭的倒是情真意切,你如何哭的这般悲伤?”

    那厨子悲泣道:“小人呜呜小人方才听说小姐能活过来,这厨房的活计就不用小人做啦谁料呜呜小姐要活不过来了,小人心里难受啊。”

    无虚道长闻言,默不作声的从袖子里取出一个茶盏,将手上的灵符灰丢了进去,又取了些水来,和着厨子的几滴眼泪水,径自用手指搅了搅,便走到床前,灌入陆贞娘的嘴里

    做了这些,无虚道长对那厨子叹了口气道:“刚才那几滴眼泪,价值千金,你今后要发大财,只是毕竟你哭的终归还是自己,所以财来的快,去的也快。”

    说罢,哈哈一笑,旁若无人的走了出去。

    正在众人疑惑的时候,床上的贞娘忽然猛烈咳嗽起来,她支撑起身体,哇哇吐了出来。

    陆贞娘,竟是真的活了过来。

第一百二十一章。罢官() 
    谁都不知道陆贞娘是怎么活过来的,谁都不曾见过服下砒霜的人竟然还能活过来。若是真要回答这个问题,这世上知道的这件事情真相的人四个手指头就能数的出来那买砒霜的是半个,那卖砒霜的是一个,那无虚道长是一个,王振也只能算是半个,还有一个人藏在人后,这个人究竟是谁

    需知,人若是吃了砒霜,一时半刻即死,绝无活的可能。可若是砒霜是假的呢陆贞娘买的砒霜是让厨房的一个下人去买的,这个人正是王振安插在周家的探子。

    贞娘买这砒霜用的说法是要毒死厨房中的那些耗子,那下人听了这话笑了笑便出门去了。

    他去的药铺乃是京师有名的济世堂。

    这济世堂跟王振有着深仇大恨,就连济世堂掌柜的儿子都是让王振给打死的。世上何人还能猜到,这家药铺竟然是王振的一处暗探

    于是,下人只是用了暗语,自然就买到了砒霜,这是假的砒霜。这个药的成色就如砒霜是一样的,但是人吃了以后,只会昏迷数日,呼吸全无,但数日之后只要给那人喝下清水,人就可以活过来。

    王振原本的打算是利用陆贞娘的死去破坏周小白与苏凌的赐婚,他早就探听到周小白的事情,知道他家中有两个女子,其中有个女子要买砒霜这不是寻死又是要做什么真要是毒耗子,完全可以去买耗子药,东街巷子里到处都是摆地摊卖这玩意的人,何必去买砒霜

    但是王振为人狠毒,他绝不会让人去买假的砒霜,他是一心一意想要周家出人命的。但是贞娘毕竟活过来了,所以这砒霜一定就是假的。

    王振不知道的是,那些看上去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人,其中有一撮人竟然暗地里都听另外一个人的话,他们藏的很深如果王振的话不与另一个人的话冲突,他们就听,如果冲突,他们只会听另一个人的意思。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固川王苏孝犁。

    听说王振要破坏自己跟周家的联姻,王爷很不高兴,但是他没有办法明着去阻止,一但明着去做,等于就跟王振对上了,这是王爷不愿看到的这会破坏他的大局。

    对于固川王苏孝犁而言你王振喜欢看戏,那本王就要做戏,还一定要做的真。

    什么自己认得一个奇人,什么得道高人,那都是去糊弄一些无知百姓的,在苏孝犁的眼里无虚道长只不过是他用的一个棋子罢了。

    无虚道长此人颇会一些障眼法,所以他的名气很大,直到有一天固川王苏孝犁撞破了他的行藏,他这才乖乖听话,做起了固川王的暗棋。

    事情已经很清楚了,只是算来算去,还是算差了一个人,那就是周小白。

    王振和苏孝犁都不知道周小白对贞娘的心竟然真的,还会因此发了疯这对于固川王苏孝犁而言并非是好事,对于王振而言却是天大的喜事。

    王振担心的是周小白做了固川王的女婿,从此成了朝廷当中新的勋贵,自己想要对付他就更加难了。

    说起王振对周小白的好恶,应该是从乐知秋的爹爹乐万山那里开始的,若不是周家出头,王振现在要好过的多。因为此事触怒了太皇太后张氏,导致王振受了重罚,险些丢了性命这样的仇,他王振何能不报

    况且王振也发现了,周小白这个人实在是一个让人极为讨厌的人,皇帝朱祁镇竟然还特别喜欢他。他还是当朝首辅杨士奇的人。

    事实上王振心里头,已将此人当作为数不多,对自己地位有着极大威胁的人中的一个了。

    还好,周小白疯了。

    虽然贞娘活了过来,周小白还是疯了。

    京师即便再大,口风即便再紧,一个郡马若是疯了,必定还是有人会知道的。

    所以,在周小白发疯后的第三天,也就是五月十三这一天,几道奏疏就已经摆在了皇帝朱祁镇的御案之上。

    这几道奏疏无一例外都是向皇帝朱祁镇报告一个消息詹事府左中允周小白疯了。这些奏疏无一例外的表示自己听到这个消息是多么的痛心疾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