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朝浮生记 >

第106部分

明朝浮生记-第106部分

小说: 明朝浮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银丝线缝制鎏金滚边的大红罩衫,罩衫上装饰为双凤连云纹、这是象征皇家赐婚才有的恩典。头上戴的是珍珠翡翠冠,镶嵌有珍珠七枚,所用都是藩国进贡之物,冠上饰有五彩雉羽七支,这是为人臣者命妇等级最高级的象征了。

    当然最神秘的,还是那一帘红盖头。

    苏凌静静坐在轿中,心中泛起涟漪,明明是日日夜夜都盼着今天,但如今真要跨过这道大门,她还是留下泪来。

    在礼官的催促之下,同样也是盛装礼服穿戴整齐的周小白从马上跨了下来,新的府邸离固川王府明明只隔了一条街,但是一路上他感觉自己却像是走了一年。

    明朝制度是新郎官此时要走到轿前,等新娘子从轿子里递出一段红绸做的牵线,才能将新娘接下来。等了许久,轿子里并没有红绸递出来。

    周小白正在发愣,轿中的苏凌说话了:“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声音似有凝噎。周小白看着只隔折一帘的苏凌,微微一笑,接口道:“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周郎,勿忘今日之说。”说完,从轿中递出来那段红绸,不想周小白却伸手揭开了轿帘,一把握住苏凌的手道:“凌儿,我们到家了,夫君抱你进门。”苏凌闻言有些吃惊,刚要反抗,却被周小白拦腰一抱,抱起苏凌跨过了门前的炭盆。

    这一切将周围人看傻了,礼官站在那里也是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周小白却看着周围人笑道:“自家娘子自家疼,我怎么舍得让她走路进门呢!”这话惹得门外看热闹的百姓也是纷纷哄笑起来。

    一直抱到了前厅门口,周小白才将将苏凌轻轻放下,婚礼又按照礼节正常进行了。

    拜过了天地,拜过了祖先,会过了亲朋好友,天色虽还大亮,周小白已是进了洞房。本来婚宴就是流水席,作为新郎应该要陪客到晚上的,谁知周小白惦念着苏凌,却是早早来到了房中。好在过来吃婚宴的人都是周小白的旧识,要不就是身份尊贵的大臣,倒也没有人不识趣跟进去要闹洞房。

    推开洞房的门,眼前的一幕却让周小白吓了一跳。他第一眼看见的人竟然不是苏凌,而是虞幽。

    “今日好兴致啊,周公子?”虞幽咯咯笑了一下,出言打趣道。

    周小白忙问到:“你把凌儿怎么了!”

    虞幽一指床上,娇笑道:“哎哟,凌儿,凌儿的,叫的好亲热呀。你的美人不是好端端的在那么?”

    周小白看到苏凌却是好端端的坐在那里,没被虞幽杀了,心中总段稍稍安稳,猛然,他意识到了不对:虞幽在跟我说话,苏凌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

    虞幽冷笑道:“你不是喜欢你家夫人这个大美人么,我也是为了成全好事,刚给她闻了闻蔓心草的香料。”

    周小白闻言一惊:“蔓心草?那是什么!”

    虞幽笑道:“我知道你的性子是看不起我的,我当然要让你知道,其实女人都是一样,这蔓心草乃是一种春药,一会就有好戏看了。咯咯。”笑声中透着满满的自得之意。

    果然,只是过了一会,苏凌便沉吟道:“周郎……我……我……我……,你……你……”话说到最后,似乎颇为难受。

    周小白连忙挑开来苏凌的盖头,急切道:“凌儿,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

    苏凌咬了下嘴唇,满脸绯红,神色非常怪异,似有春心荡漾、似乎满怀恨意,又似乎还藏有其他什么东西。

    虞幽笑道:“呵呵,周公子,这还不简单么,你家娘子现在可是想死你哦。还不快快解开她的衣衫?”

    苏凌听了此话,也是猛然将周小白的手搭在自己罩衫之上,叹息道:“周郎,你……你……”忽然,她猛地推开周小白的手,低声道:“周郎,你快走!这人……要害你!”

    周小白回过身来,冷面对着虞幽道:“你的心肠为何如此歹毒?此时凌儿中了你的迷魂散,如我现在按照你的意思行事,凌儿一辈子都会留下心理阴影!你!你好歹毒啊!”

    虞幽冷哼一声道:“哼,你们这些人都是道貌岸然之辈,喜欢的人便是千娇百媚、风情万种,不喜欢的则弃之如草芥!你可对得起我么!我哪里就比她差了!”

    周小白叹了口气:“是,你救过我,是,我欠你的,但是两情相悦之事不能勉强,女子打扮的漂亮,为的是被爱,而不是被强女干你明白吗?”说完将手一伸:“解药在哪里?”

    虞幽没有言语,想了一会忽然抬头道:“你不是善音律么,不如你弹奏一首曲子来给我听,要是我高兴了,解药兴许就给了你。”

    周小白道:“我这人最恨的就是别人要挟与我,这你应该知道的。”

    虞幽恨声道:“你!”一个你字,已经包含了一切的爱,亦或是一切的恨。过了一会,虞幽丢下了一个瓶子,自己便悄无声息的离开了房中。

    周小白揭开那个瓶子闻了闻,有一股清香味,知道兴许这就是解药,连忙拿在手上,递到苏凌面前让她闻了闻。说来也很奇特,只是半柱香的时间,苏凌脸上的绯红便慢慢褪去,神色也变得一如往常。

    周小白看着苏凌,自责道:“她是……”刚要说话,苏凌却抬起手来按住了周小白的嘴唇:“周郎,看她行事,她也是爱你之人。唉,你的性子我知道,即便你不去招惹她,怕是她也会来招惹你的。”

    “凌儿……”周小白眼泪下来了:“是我没用,大婚之日竟然让你遭此陷阱。”

    苏凌道:“不,反而是她让我更加看清楚了,周郎,你待我真的很好。”

    周小白叹了口气道:“哪里好了?我只是感觉自己很没用,连自己最心爱的女子都保护不了。”

    苏凌浅笑了一下,安慰道:“喜欢你,又不是喜欢你武功有多高,你这个人吧,挺有趣的就是了。再说,虽然你不会武功,但是你看,我不是好端端的在你面前么。”

    周小白道:“其实我有很多事情没跟你说。”

    苏凌摆了摆手道:“你的那些事情,你想告诉我的自然会告诉我,不说的,我又何必去勉强?我知道你不会骗我,这就够了。”

    两人正说着话,门外忽然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大人,我是李代木,方才内廷太监来此,说有急事召大人入宫!”

    周小白疑惑道:“我今日洞房花烛夜,宫里能出什么急事呢?”猛然他想到了什么,对苏凌道:“不好!怕是宫内有变!凌儿,你一个人待在这里我不放心,我让李代木守在此处,我去宫内走一趟。”

    苏凌连忙摇了摇头道:“夫君不可如此,此时召你进宫必定出了大事,李代木是你身边最厉害的护卫,他跟着你去也好有这个照应。我这里自会喊来王府侍卫保护,你就放心去吧。”

    几番推辞之后,周小白无奈,听见催促的紧,也只能换了衣衫出门而去。周小白推测的不错,宫内确实出了大事,太皇太后张氏病重危急,已是到了最后关头。可是现在召周小白去,又是为了什么呢?

第一百四十四章。薨逝() 
周小白在新婚当日接到宫内传召,让他速速进宫,就知道事态非常紧急,周小白甚至连马车都顾不上坐,就只带了李代木一人赶了过去。谁知到了紫禁城大门外,宫门却不肯放行。

    “站住!是是何人至此!”宫墙之上一人大声喊道:“此处乃是皇宫重地,擅闯着格杀勿论!”

    “驭……”,周小白停住马匹,诧异道:“本官乃是太仆寺卿周小白,今日奉太皇太后口谕进宫,尔等为何阻拦?”

    楼上那人拱了拱手道:“原来是周大人,下官乃是锦衣卫千户梁恒,见过大人。”

    :锦衣卫千户?周小白暗自思量道:这紫禁城昨天还是由五军都督府下属的神机营把守,今日怎么就换了人?不待思量太多,想着太皇太后还急着要见自己,便在马上喝道:“梁大人,既然你已知晓本官身份,为何还不速速打开宫门?”

    梁恒疑惑道:“并非下官有意阻挠周大人,只是下官并无接到太皇太后的口谕要让周大人你进宫哪。”

    “什么!”周小白闻言大惊,转身问李代木:“方才是何人来通传的?”

    李代木道:“是宫内一个小太监传的太皇太后的口谕,我看他催促的紧,才去催促大人的。”

    就在说话之间,紫禁城的大门便打开了,一会的功夫,城楼上的梁恒就走了下来,身后跟着一队护卫。梁恒道:“下官想着今日乃是周大人新婚大喜的日子,料想不会拿进宫的事情来说笑,这样吧周大人,容下官进去禀告一声如何?”

    周小白点点头道:“如此就劳烦梁大人了。”

    “好说,请周大人在此稍待片刻。”说完这话,梁恒便急匆匆的走进了宫门。待他进到皇宫里不远,就听路旁站着的一人道:“梁恒,你做的很好,再拖延他一个时辰,老祖宗那边我自然会为你请功的。”

    梁恒看了那人一眼,叹了口气道:“封赏我自是不要的,还望事成之后老祖宗能救下犬子。”

    那人听了这话感觉非常不满,立时啐道:“啊呸,老祖宗的事情也是你能问的么?实话告诉你,别说是你一个小小的锦衣卫千户,就是你家指挥使马顺,老祖宗说要他脑袋,他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梁恒沉默了一会,还是开口道:“下官当然知道这点,但是太皇太后确实传了口谕让周小白进宫的,如果被太皇太后的人知道了,下官左右便是个死,但是下官那犬子实在无辜的很。”

    那人摆了摆手道:“太皇太后就要咽气了,你说你怕什么?你也是锦衣卫出来的好手,怎么连这点担当都没有?”

    梁恒被那人说的也不敢再做声,但是要他拖延一个时辰,这要怎么做呢?老祖宗的意图何在?

    果然,周小白只是等了一炷香的时间,便已经不耐烦了,他把心一横,迈步就往里走。梁恒带的那一队士兵虽然堵着门,却被他逼得慢慢后退。就在这时,梁恒又回来了:“周大人,下官已经将你的事情禀报了,请再稍待片刻。”

    正说着话,宫门内走出来一个人,扬手就打了梁恒一个巴掌:“好你个梁恒,难怪太皇太后等不来人,却是被你给拦住了!你好大的胆子!还不快滚!”兴安一边骂,一边上前抓住周小白的手道:“快随咱家进来,太皇太后等你呢。”有兴安带路,谁人还敢阻拦?原本堵着门的众护卫连忙闪在一边,只留下梁恒一人呆呆的看着城门。

    等周小白到了慈宁宫门口,发现王振正站在外面,兴安也不跟他多话,径自带着周小白进了内殿。进到慈宁宫内,周小白这才发现皇帝朱祁镇,郕王朱祁钰,首辅杨士奇、阁老杨溥都在殿内。

    暖阁床上躺着的,正是太皇太后张氏,此时的她已经奄奄一息。兴安含着眼泪叩拜在床头道:“太皇太后,周大人来了。”

    太皇太后听了这话,微微睁开眼睛,想说话,却已经含糊不清了,她微微动了动手指,兴安便已经明白,连忙将床头靠案上的一道懿旨拿在手中,看了一眼太皇太后。

    此时太皇太后似乎微微点了点头,兴安便将懿旨展开,宣读道:太皇太后懿旨,皇帝、郕王及诸位卿家接旨:

    自先帝龙驭宾天,哀家垂帘七载,当时皇帝年幼,当年国是唯艰,哀家本无才德,何能治理万方?所幸者,得上天之庇佑,赖祖宗之威德,仰天下臣民以孝敬。然女子为政,阴阳有别,故哀家薨逝之后,后宫不得干政,宫内太监更不得假以皇帝旨意擅权。此条法度,皇帝谨记,后世帝王不得枉废!郕王,先帝子嗣,本应就藩外国,哀家念其年少,依为皇帝臂膀,特赐就藩京师。首辅杨士奇、次辅杨溥皆国之柱石,望皇帝亲近之。太仆寺卿周小白,其人孝悌,虽为宗室仪宾,应当授予官职,不得无故外放。古有言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哀家之言,出于肺腑,心心念念,无外乎我朱明江山社稷。哀家薨逝以后,葬礼用度,一切从简,不得劳费民力,钦此。

    朱祁镇等人跪着听完了旨意,众人无不落泪。

    躺在床上的太皇太后张氏,此时只感觉万籁俱寂,耳边似乎又一次听到了佛龛的那首偈子:九月初九登高楼,一月一九入水流,此番因果真前定,有人欢喜有人愁。九月初九,加上一月一九,可不是十月十八么?咦,不对,是十月二十八,唉,莫非哀家搜查了佛寺,还会减寿的?罢了,罢了……眼睛慢慢闭上,随着慈宁宫内哭声传出,一代贤后毕竟寿终正寝。

    听到里面的哭声,站在外头的王振虽然也是跟着哭,但是他的心里却是乐开了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