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圣唐之天策神将 >

第212部分

圣唐之天策神将-第212部分

小说: 圣唐之天策神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同样可以挑动人的神经。

    而惠妃似乎非常了解自己的魅力所在,而且丝毫不避讳的使用它。李善看向惠妃的同时,惠妃有在看李善,眉目之间的挑逗之意让李善竟然有些失神。

    “镇南王,镇南王。”李林甫偷偷的碰了碰李善才让他回过神来,李亨正在看着李善道:“爱卿好久不回长安,朕想念的紧啊。此番进京一定要多住些时日。朕还有很多问题要想你请教呢。”

    李善道:“陛下有问臣自当知无不言。”

    惠妃看着李善言笑晏晏的道:“这位想必就是陛下的太傅,大理镇南王李善李大人了。真是闻名不如见面,本宫早就听说镇南王能文能武。不但精通兵法,更是文采斐然。大人的诗赋本宫都拜读过,只是大人惜墨如金,虽然都是传世佳作但是却为数甚少。更是没有一写歌舞的,刚才本宫新编的舞曲大人也看过了,不知道可否为本宫赋诗一呢?”

    唐肃宗道:“也只有太傅的文采才能配得上爱妃的舞姿,都是绝世精品相得益彰,如此妙极啊。”

    李林甫道:“臣再将太傅的诗与娘娘舞姿的画像一起传于各州府,必定是一时佳话啊。”

    李善甚为失望,没想到他看好的唐肃宗竟然也会如此的贪图享乐。历史上唐肃宗励精图治,虽然没有力挽狂澜但是也并非碌碌无为之辈。但是现在却变成了这个样子,看来时势造英雄,生在乱世或许是一种不幸,但是太平时候,也就只能是这个样子了。

    李善道:“舞文弄墨是年轻时候的玩意儿,这些年臣已经很少吟诗了。正所谓儿女情长则英雄气短,臣久经沙场不敢吟诗,恐负圣望。”

    唐肃宗道:“太傅过谦了,如果你英雄气短那么这天底下就没有可以称得上是英雄的人了。当年你的边塞诗可是震惊朝野的,快让朕一饱耳福吧。”

    李善说的自然是反话,实在嘲讽唐肃宗现在没了之前的锐气,但是唐肃宗似乎浑然不查。李善更是失望,但是现在也不能作,毕竟他是大唐天子,只能思考了一下,想到一诗念道:“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

    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

    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

    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

    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直千金。

    汗沾粉污不再着,曳土踏泥无惜心。

    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

    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

    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

    惠妃听了拍手叫好道:“太傅大人果然好文采,传言太傅可以七步成诗,才比子建。本宫起先还不相信,今日一见真是名不虚传。太傅之文采堪称我大唐第一人。”说话间,惠妃竟然又想李善美目流波,此番更加火辣,似乎有些挑逗的意味。

    李善虽然刚才被惠妃的美貌所震惊,但是李善更知道红颜祸水这一词。此女留在后宫,唐肃宗定是无心朝政。李善又岂能容忍一个女人破坏了他的计划,心中对惠妃并无好感。当先冷若冰霜,淡淡的回礼。(。)8

第三百四十九章 安禄山() 
李善的态度倒是并没有引起唐肃宗的注意,毕竟李善向来不喜形于色。_8而惠妃对李善冷漠的表情倒是感到非常意外,她本能的感觉到李善的敷衍之情。这是她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从记事以来,她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人。长大之后更是迷倒无数的男人,每个人见她的表情都是迷恋与贪婪,但是李善却出人意料的表现出这种姿态,不禁让她非常好奇。

    李林甫道:“陛下,户部侍郎的事情臣已经调查清楚了,这是臣拟好的奏报,请陛下过目。”

    太监将李林甫的折子送到唐肃宗手中,唐肃宗简单的看了看,惠妃也探过身子看着奏折。李善微微一皱眉,看了一眼身边的两人。李林甫神色如常,而裴旻就明显的有些不自然了。后宫的人不插手朝廷的事情,这是很明显的规矩。但是惠妃的这个举动明显是得到了唐肃宗的默许,所以裴旻也不敢说什么。

    “侵吞田亩,抢占民女,贪墨公款,诬告上司,这是一个朝廷命官应该做的事情吗?如果不严惩一定会引起民愤,朕如何向百姓交代?马上着人将户部侍郎拿下,押入天牢。_吧。…”唐肃宗将奏折我案台上一扔。

    李林甫道:“臣这就去办。”

    李善道:“且慢,陛下,臣以为此事颇有蹊跷。一个小小的户部侍郎,怎么敢这么的胆大妄为?臣以为异常之事必有道理,此事应该不像是表面上这么简单。如果我是户部侍郎贪墨公款、侵吞田亩,巴结上司还来不及又怎么会诬告上司,这岂不是自寻死路?”

    唐肃宗一听李善确实说的有道理,点点头道:“确实如此,太傅大人有何高见?”

    李善道:“理越辩愈明,既然户部侍郎状告上司,那么户部尚书就难辞其咎,不如将他们招进宫来陛下亲自审问必能查清事情真相。”

    唐肃宗思索了一下,这时候李善眼光一撇发现李林甫似乎再给惠妃使眼色。而惠妃道:“皇上,今天还用重要的事情呢,你别忘了,你可不能言而无信啊。况且这种事情可是可遇不可求的,要是错过了就再也看不到了。”

    唐肃宗当即左右为难的看了看惠妃,而李林甫这时候道:“皇上,臣身为宰相有监督百官之责,此事臣愿意请缨做主审官提审两人,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8…。=”

    唐肃宗道:“好好好,有林甫主持如朕亲临,自然没有问题了。”

    惠妃道:“是啊,宰相大人为了陛下可是鞠躬尽瘁了,皇上可得奖赏宰相大人为好。”

    李善听了这话,颇有深意的看了李林甫一眼,而李林甫道:“多谢娘娘,臣为陛下分忧是分内之事,不敢奢求奖赏。”

    唐肃宗道:“好了,等户部侍郎的事情办完,朕再论功行赏。太傅,今天朕要去郊外行猎,有一个好东西太傅要不要一块去看一看?”

    李善微微一笑道:“好啊,臣爷很想见识一下什么事情令皇上和惠妃都如此神往。”

    唐肃宗对裴旻道:“你挑选得力的人手护驾,朕要去城西郊外的围场。”裴旻得令退下。

    皇上出行仪仗自然是齐全的很,而惠妃则跟在皇上身边,李善从唐肃宗的眼神中就可以看出唐肃宗对惠妃的迷恋,简直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心中暗暗忧愁。此女子一定没有那么简单,如果她单单是个妃子李善并不在意,但是就刚才她替李林甫说话的情况来看,想必她与李林甫之间也颇有渊源,这就不好办了。

    李善跟随这队伍来到城西的围场,一个将领前来禀报道:“启禀皇上,神鹿的踪迹傍晚才会显现,请皇上先移驾军帐中休息。”

    见到这个将领,惠妃咯咯直笑道:“你也是朝廷的侍卫吗?怎么张的这个样子。”

    这次倒是不怪惠妃大惊小怪,确实是这个将领长的比较特别。此人又白又胖,但是却并没有给人笨重之感,而且长得也颇为滑稽,确实不像是一个将士。

    李善看着也摇了摇头,但是却听到那个将领道:“娘娘不要看小的长的胖,但是小的力气大、跑的快,身体也灵活,更是有一颗保家卫国的心,即使是刀架在脖子上也不会皱一皱眉头的。”

    看他说的义正言辞但是偏偏又有些喜感,逗得惠妃又笑起来,道:“你这胖子倒是有点意思,叫什么名字?”

    “小的叫安禄山。”

    别人听着这个名字没有什么感觉,但是李善却是心中已经,死死的盯着眼前这个胖子。实在是想不到,这么个长相憨厚的人竟然是发动安史之乱的魁首,杀人如麻的魔头。

    虽然唐玄宗已经死了,但是安禄山还或者,安史之乱会不会再次发生?就全看这个胖子了,如果此人真的掌握兵权,那么就很有可能爆发安史之乱。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照眼下的情形看来,完全就是天宝时期的翻版,怎才能阻止唐朝的衰落呢?李善感觉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封建王朝的弊端展现无疑,而王朝的兴衰没落也是注定的,唐朝怎么才能延续它的繁华,不是李善可以决定的,也不是一个人可以决定的。

    就在李善胡思乱想的时候,安禄山将唐肃宗和惠妃引到帐下。安禄山此人长相憨厚,但是能说会道,逗的惠妃连连发笑,竟然被留在帐外侍候了。

    李善突然想起一件事情,赶紧跑到后帐中找到裴旻,问道:“裴大人,你可知道惠妃娘娘的名讳?”

    李善这么一问让裴旻感觉很意外,毕竟一个臣子问皇妃的名号是很奇怪的事情,更何况李善可是有偷皇妃的前科的,这就更让人生疑了,问道:“你问这个干嘛?”

    李善也没办法解释,直接问道:“惠妃的名字是不是叫杨玉环?”

    李善看到了安禄山才猛然想起来,此女看样子十六七岁,长相倾国倾城,又精通舞乐。李善能够想到的,就只有杨贵妃一人了。

    而裴旻更加吃惊道:“你怎么知道的?你问这个干什么?我警告过你,你要是敢有不臣的举动,这次我一定亲手制裁你。”

    李善已经没有心思听裴旻的话了,真是天大的讽刺,杨玉环竟然成了惠妃。难道历史真的药重演吗?(。)

第三百五十章 瑞兽() 
等到傍晚时分,唐肃宗与惠妃身着戎装,准备就绪,属下十几个高手护驾。? ?

    据说是在此围场中出现了一个瑞兽,全身白毛形似马,额上有角。描述的神乎其神,不过抓捕无效又不敢设陷阱捕杀,所以唐肃宗只能亲自前来一睹瑞兽风采。

    李善也不知道也所谓的瑞兽到底是无稽之谈还是有人故意为之,总之李善是不相信什么瑞兽之谈的。而且就算是有瑞兽,也不应该在这时候出来,依李善来看这时候出来的应该是凶兽猜对。

    因为怕惊扰了瑞兽,不敢用太多侍卫护驾,只能是丽竞门卫贴身保护,整个西郊围场各个路口已经被封锁了。安禄山带头,领着唐肃宗和惠妃往里走。据说是安禄山第一现此瑞兽的。

    李善看着安禄山愈来愈感到不安,此人面目亲善实则狼子野心,李善有意强行除之。但是转念一想,其实错不在安禄山,世间小人多如繁星。即便是安禄山死了,说不定还会又别的人伺机作乱,真正的问题还是唐朝的气数开始下滑。

    整个朝纲的逐渐紊乱导致的唐朝的衰落,还需要对症下药。

    但是眼下似乎唐肃宗并不能采用他的建议啊,阻碍李善的人有两个,杨惠妃与李林甫。

    “陛下,你看这就是臣第一次现瑞兽的所在,此地还有瑞兽留下的啮痕。”安禄山指着一丛灌木上被啃食的痕迹道。

    李善仔细端详了一下,并没有看出有什么特别,但是唐肃宗与惠妃确实很惊奇。可能他们从来也没有见过被啃食的树叶。

    “陛下,现瑞兽的踪迹了。”一个军士前来禀报。

    唐肃宗大喜道:“赶快带路。”

    果然,行了不远,看到了远处树丛茂密之处确实有一只动物,形似白马,要说白马在马中已经算是极品。毕竟纯白毛的动物本就不多,此马还有一点特别之处就是额头上似乎鼓起一块疙瘩,像是一个还没有长出的犄角。

    安禄山道:“陛下,您看,那就是瑞兽。”

    唐肃宗感叹道:“世间竟真有此神物,似马似鹿,莫非是麒麟降世?”

    惠妃也笑道:“果然奇特,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命人抓住它,要是能当作坐骑那就再好不过了。”

    李林甫道:“不如命将士们悄悄将其围住,设下绊马索应该可以将其擒获。”

    唐肃宗道:“此乃瑞兽怎么能如此粗鲁?如果惹恼了瑞兽,岂不是弄巧成拙?一定要谨慎行事,千万不能伤了瑞兽。”

    安禄山道:“启禀皇上,臣与这瑞兽已经见过几次面,臣感觉此瑞兽祥和安定,并不伤人。既然它来到了此处一定是上天的旨意赐福与陛下。臣愿意请缨驯服瑞兽,献给陛下娘娘。”

    对于瑞兽,毕竟夹杂了一些神话色彩,众人多少还是有些忌惮的。没想到安禄山竟然主动请缨前去收复瑞兽,唐肃宗对他刮目相看道:“好,爱卿果然是一员勇将,如果你这能降服瑞兽,朕赐你金百两封千户。”

    惠妃倒是对李善更加感兴趣,道:“镇南王文武双全,想必也有办法擒拿这瑞兽,怎么不见镇南王言语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