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圣唐之天策神将 >

第203部分

圣唐之天策神将-第203部分

小说: 圣唐之天策神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琮这时候还浑然不觉,并不知道自己的粮草已经被烧,眼看着长安城久攻不下,李琮很是着急,不断的指挥着军士往上冲。

    但是李琮和李正方其实都不是上过战场的战将,哪里知道自己已经中了奸计,本来就被消弱的士气,现在却又久攻不下。随后,突然身后传来急报,自己的后队被偷袭了。

    “什么?他们怎么还敢来偷袭我?你们给我杀过去,歼灭他们。”

    “将军,他们带着我们龙骧营的战旗冲入我军阵中,说我们的粮草已经被偷袭烧光了,我军已经军心大乱了。将军,赶紧撤退吧。”

    李琮大吃一惊,如果粮草被烧他就真的一败涂地了。“不可能,我的粮草一直严密看管,他们可能知道我粮草的下落?一定是他们蛊惑军心,不能听信他们的话,全力攻城。”

    李正方匆匆赶来道:“大皇子,我们粮草大营的守将前来禀报,我们的粮草已经被付之一炬,大皇子,我们不能再打下去了,赶紧想办法撤退吧。”

    这时候,李琮才知道自己确实大势已去,长安城绝非一日可以攻下的,但是他们已经没有足够的粮草支撑了。没有粮草军心涣散,不出三天就会四散奔逃。

    “大皇子,快撤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还可以召集人马卷土重来的。”李正方直接命人架着李琮撤离。

    主帅一撤,所有人也都跟着撤退了。李善从望远镜中看到此景,对王忠嗣和高仙芝道:“你们两个人,赶快率领两万轻骑去追,记住,千万不可轻举妄动。敌军眼下虽然撤退,但是毕竟人多势众,很可能反戈一击。你们一定要等到他们人困马乏,粮草不济,军心涣散的时候再给他们致命一击,务必将李琮捉回来。如果让李琮逃到边疆,他一定会再召集人马,到时候难保不再起战端。”

    王忠嗣与高仙芝领命而去。(。)

第三百三十一章 继位登基() 
大明宫中,太子李瑛与百官都聚集在宣政殿内,

    “报,启禀太子殿下,敌军退了,我们打赢了,王忠嗣将军与申时行将军已经带着人去追杀了。”

    太子李瑛长舒了一口气,道:“太好了,真没想打居然打赢了,真实天助我也,李琮这家伙,抓到他看我不把他碎尸万段。”

    李林甫却是面有忧色,在太子耳边道:“太子殿下,虽然李琮被打退了,但是现在局势并不利于殿下啊,兵权都在三皇子手中,他要是逼宫,殿下该如何是好?”

    李瑛道:“我们不是还有王毛仲呢吗?他手中有一万禁卫军,难道我们还怕李亨?”

    李林甫道:“那一万禁卫军也被调集到城防中去了,如果我是李亨的话,一定会把禁卫军派去追击李琮,而把自己的亲信留在身边的。”

    李瑛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如果王毛仲被支走了,那么他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报,三皇子驾到。”

    李亨身穿着盔甲,身后带着数十个甲士,刀不离身,就上来宣政殿。李亨一来,着气氛就不一样了。李瑛明显的感觉到李亨此时充满了霸气,锋芒毕露,完全不像是以前那个性情温良的小弟了。

    李亨站到大殿之上道:“敌军粮草已经被我们烧毁,现在他们穷途末路,长安城安全了。但是,现在我大唐依然面临着危机,先皇殡天,必须有人承继大统。”

    大臣中立马有人响应:“三皇子文治武功皆为皇子中的佼佼者,理应承继大统,方能延续玄宗遗志,继续开元盛世。”

    “对,三皇子理应承继大统。”

    有人带头之后,其他人也纷纷响应。本来这些人就是墙头草,支持李瑛的不是酒肉之徒就是**邪之辈,眼下明显李瑛大权旁落,根本没有能力与李亨争夺皇位,自然没有人再支持他了。

    李林甫见形势不对,立马改口道:“三皇子统帅三军击退大皇子,使得长安城免受战乱之苦,功勋卓著,实在是承继大统的最佳人选,上应天意下顺民心。臣恳请三皇子继位登基。”

    李瑛此时已经呆住了,真的是众叛亲离,前两天所有人还都鼓励他继位登基,可是转眼之间这些人就弃他于不顾,支持三皇子了。尤其是李林甫,这个卑鄙小人,变脸比翻书还快。

    “你们都干什么?我才是当今太子,皇位应该是我的,我才应该是当今的皇帝。三弟,你不是一直支持我登基的吗?三弟,你支持我登基之后,我封你为太尉,怎么样?”

    李瑛已经开始抱着李亨胡言乱语了,李亨挣脱李瑛的手,冷声道:“二哥,父皇的死你暂时还拖不了干系,虽然大哥的话不一定可信,但是为了找出真凶让先皇瞑目,二哥你还是委屈一下,接受调查吧。来人啊,把李瑛押入天牢,等候审讯。”

    “你们放开我,我是当今太子,你们不能抓我,我没有杀父皇。你抓错人了,老三,你狼子野心,你才是幕后黑手。你们这些人都被老三骗了,他才是幕后黑手。”李瑛被拖出去的时候还一直叫骂不绝。

    宋璟,张九龄,张说,李林甫等朝廷重臣联名力荐李亨登基继位,文武百官朝拜新君。李亨即日登基,称唐肃宗。

    紫宸殿中,唐肃宗召见李善。

    李亨面色忧愁的道:“师父,你说朕应该怎么处置我二哥呢?”

    李善道:“陛下,以臣所见,李瑛虽然并没有雄才大略,但是毕竟是先皇所立的太子。先皇之死与李瑛并无关系,如果李瑛活着,难保以后不会有别有用心之徒利用此事大做文章。更何况,李瑛本身就有帝王之志啊。”

    现在也只有李善敢这么跟李亨说话了,所以这件事情,李亨也只能问李善。

    李亨道:“难道当了皇帝就一定要不择手段吗?连自己的至亲兄长都要杀死,大哥已经在边关自尽,二哥难道也要步他后尘吗?先皇从小教育我们要相亲相爱,兄弟之间要和睦。但是没想到先皇一死,我们就反目成仇了。”

    李善也是心头一震,李亨为人敦厚善良,想必厌烦这种争权夺利的行为。李善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变成了杀人不眨眼的冷血之人,曾几何时他连杀一只鸡都害怕。可是现在的他,一条人命在他眼里真的不算什么了。他一心想要改变这个世界,但是现在看来,这个世界还是改变他更多一些啊。

    如果李亨可以保留这颗赤子之心,对于黎民百姓也算的上一件好事啊。

    李善道:“皇上明鉴,骨肉相残却非正道,但是王道却应该以黎民百姓为先。皇上想要成为一代明君,需要舍小家为大家。如果陛下不想处置李瑛,不如交给我吧,我会将他带到大理,在那里他生不出事端。我也可以保证他的人身安全。但是李瑛确实不能留在唐朝了。”

    李亨道:“这是个好办法,朕之所以能够登基当上皇帝,全凭师父鼎力相助。师父你想要什么赏赐?朕都答应你。”

    李善笑道:“陛下,臣现在怎么说也是大理的国王,并不需要皇上的什么赏赐,至于奥皇上可以勤政爱民,就是臣的福气了。如果陛下觉得心存感激的话,臣有几条国策希望陛下采纳,如此施行,可保大唐至少再兴盛百年。”

    李善掏出一份奏折递给了李亨,这是他对于唐朝调理的改革,其中撤掉节度使,军权集中国有。鼓励工农业自由发展,抑制土地兼并,鼓励对外商贸等等政策都是可以避免大唐由盛转衰的国策。

    李亨看了大喜过望道:“师父有经天纬地之才,只可惜先皇听信谗言让师父英雄无用武之地,我大唐失一国柱啊。师父这些意见我都会采纳的,只不过如果不封赏师父一些什么实在是让朕于心不安啊。这样吧,我就册封师父为大理镇南王,九品亲王。另封太傅,朕日后如有过失,还请师父多多指责才是。”

    李善叩谢皇恩,虽然历史无意中被李善改变了。但是现在由唐肃宗接手也并非坏事,希望历史的改变会朝着好的方向继续前进吧。李善也没有能力再去管这些事情了,毕竟自己大理的摊子还一大堆呢。(。)

第三百三十二章 启蒙() 
李善在长安逗留数日,准备启程返回大理。

    李善本意是将李瑛一块带去大理,不过李亨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改变了想法。封李瑛为靖王,在长安设了一处靖王府将李瑛留在了长安。这倒也无妨,现在局面已经稳定了,李亨已经全面掌握了大唐的权利,李瑛估计也翻不出什么浪来。

    唐玄宗的死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动荡,经过短暂的长安之战,大唐重新回复了秩序,开始了新的篇章。

    几个月后,李善照旧在李善书院中讲学,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批的新生了,李善完全的驾轻就熟。

    “仿生学,就是了解生物的理性特征,通过对物质受力、质量、材质等等特性的研究,得到我们需要的物品。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伐木的锯条,锯齿状的切割工具就是通过观察一种野草得到的灵感,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生活中多多观察。”

    李云舒来到书院中,道:“哥哥,如烟嫂子让我来通知你,别忘了今天的颁奖典礼,你可不能晚了啊。”

    李善听了一拍脑袋,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就是麻烦,看来以后要找个秘书了,要不然总是忘记。

    “好了,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吧,今天的作业是每人找出身边十种有关仿生学的发明,并且将其原理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同学们站起来向李善敬礼然后纷纷的离开了。

    李善起身笑道:“云舒,你回来了?这次去日本有什么感想?”

    李云舒歪着头想了想道:“没有什么想法,不过我倒是见到了他们的女皇,原来日本真的有女人掌权的啊。那些男人真没用,居然对一个女人那么卑躬屈膝的。”

    李善道:“女人掌权也没什么不好的啊,你看之前的唐朝不也是有武则天吗?说不定以后我们大理国也会出现女王呢。对了,你到底看没看上人家王子啊?”

    李云舒道:“我怎么可能看得上那个日本王子?整个日本的男人都是一种卑躬屈膝的姿态,看得我都快吐了,我不是说过吗?我要找的男人一定要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式的人物,可不能想他们那样的。”

    李善道:“你都十八岁了,虽然我一向是不提倡早婚,不过你这岁数也确实不小了,唐朝的王子也挑过了,新罗的也挑过了,咱们大理的也挑过了,怎么就是没有一个满意的呢?娘亲都快急死了,一个劲儿的埋怨我。”

    李云舒拽着李善的胳膊往外走道:“娘亲埋怨你什么?我的婚事我自己做主这可是你答应过的,你可不能再给我乱点鸳鸯谱了啊。赶紧回王宫,如烟嫂子就是怕你又忘了,特意让我来找你的,上一次的颁奖典礼你就差点迟到了,这次可不能再迟到了。就算是你不愿意干这个差事,反正一年就这么一回,忍忍就过去了。”

    李善道:“我知道了,其实我还真不讨厌这个颁奖典礼,相反,我非常喜欢这一刻,只不过我就是记不住这些事情。看来我真的需要一个秘书来帮我整理一下日程了。”

    “那你看我当你的秘书如何?以后你的大小事务就交给我来安排吧。”李云舒道。

    “这倒是个好主意,就这么定了。”李善欣然答应了。

    这个颁奖仪式,是李善设立的科学奖,是大理国最高的奖项。李善一直提倡科学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特意设立此奖项,凡是有益于社会进步的重大发明或者发现,都会根据其价值予以奖励。

    当然,对于所谓的社会价值的界定,只能由李善这个唯一的权威来评判,这也就是这个典礼为什么非要李善参加不可的原因。

    与其说这是个颁奖典礼,不如说是个科技大赛,每个人的作品都需要李善过目方才可以评定。

    数百个参加的典礼的学生,有些是出自李善学院,有些则是各个地方的学院出来的学生。虽然他们所接受的知识都是李善整理的,不过因为他们自然认知的不同,生活方式的影响,真正可以打破常规,有突破性发明研究的人少之又少。

    这几年来,李善一直期望有人可以有跨时代的发现,成就科学上的伟人。但是李善也知道这样的人太难以出现了,这需要庞大的受教育群众,才能得到教育氛围熏陶下的科学天才。

    李善看着一份份的成果报告,现在他们所用的纸张已经不是宣纸了,而是硬纸。而写字的笔也变成了羽毛笔,一项项小的发明正在不断的改变着大理。但是这些都没有达到李善的期望。

    突然一份报告的名称引起了李善的注意,内燃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