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圣唐之天策神将 >

第184部分

圣唐之天策神将-第184部分

小说: 圣唐之天策神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真腊的使臣与唐朝的使臣自然也都被遣送回去了,同时他们也回得到安南被大理的攻占的消息。

    长安城,大明宫中,早朝之上,

    安南国主的王子正在向唐玄宗哭诉:“皇上,我父王被大理国所擒,现在大理对安南虎视眈眈,安南国形势万急。我安南时代为唐朝属国,一直安分守己,年年进贡从不怠慢。这大理分明就是狼子野心,妄图蚕食唐朝土地以自强,到时候便可以挣脱唐朝的控制,请皇上即刻发兵让大理交还我父王退出安南。”

    唐玄宗道:“众位爱卿有何意见,且说来听听。”

    宋璟道:“大理国目无法度无视我唐朝,应该严惩。不过如果以刀兵相向有违我上国礼数,也难免令两国交恶。月前,大理国就上书我朝,说安南国主曾经密谋陆真腊谋害阁罗凤,意图瓜分大理。此事尚未证实,以臣看,现将此事证实再做打算也不迟。”

    王子道:“宋大人切不可听信大理国的一面之词,他们想要图谋我安南才会诬陷我们,这是他们为自己起兵找的借口。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如果这样调查下去,没个一年半载根本出不了结果,到时候安南国就真的被大理吞并了。”

    李林甫道:“王子说的有理,皇上,大理国上书此番攻打安南是为了替阁罗凤报仇,那么既然大理已经捉拿了安南国主就应该即刻退兵才是,如此盘桓不去,确实可疑。我们不妨先调集柳州、宜州等地的兵勇陈兵在安南国境,派使臣前去调解如何?”

    王子道:“皇上,我父王一直安分守己,绝对不会做出勾结陆真腊图谋大理的事情,这件事情很明显就是大理的阴谋诡计。皇上千万不能听信大理的狡辩啊。”

    唐玄宗看了看众臣,道:“此事事关重大,容朕三思,你放心,朕一定会给安南和大理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说完,唐玄宗给了高力士一个眼色。高力士高喊道:“有事速禀,无事退朝。”

    见唐玄宗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王子也不敢再强求,毕竟他只不过是个质子而已,说好听点是安南的王子,说的不好听了就是个人质罢了。

    退了早朝,唐玄宗当然不会放下此事,回到紫宸殿就急招宋璟、张九龄、李正方和李林甫前来商议此事。

    宋璟道:“皇上,臣以为安南国不过是弹丸之地,既无良田由无矿产,不过是一块鸡肋。正所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现在安南国被大理所占,以老臣看就将安南国送给大理也可。我们可以借此向大理国索要赔偿,并且让大理多向我朝进贡以补安南之缺。大理强盛虽然于我边陲不利,但是相比之下,吐蕃也是如此,而且还替我们分担防守陆真腊的任务。安南国此前就多次受陆真腊侵扰,才依附于我朝以求自保,如今被大理所并,争斗最多的应该是与陆真腊,而不是我朝。”

    张九龄道:“宋大人此言差矣,大理一统六诏,国力强盛不可同日而语,吞并安南之后便会彻底占据了我朝南部的地域,如果大理要进犯我朝,便没有人可以辖制它。臣以为,安南国虽然地狭民少,但是终究是一块要地,此番被大理侵扰,安南国主被擒,我们正可以借此机会攻打安南,一举将安南国占领。大理既然是以报仇为名,我们只需要将安南国主让给大理即可,甚至还可以吧王子也送给大理,以表诚意。”

    李方正道:“张大人虽然说的不错,但是却难以实施。如今大理已经攻占了安南所有的重要城池。安南国主被俘,最奇异的是期间几乎没有发成任何大规模的战斗,只有少数的交战,也都是以大理完胜告终。现在的大理国兵力强盛,如果我们想要从大理口中将安南国抢过来,就需要十万兵甲。但是我们如果派出十万兵甲对付大理。以现在突厥和吐蕃虎视眈眈的态势,恐怕河西走廊不保,那就得不偿失了。”

    李林甫道:“正是如此,如今大理虽然表面恭顺,但是确实狼子野心。不过大理确实不是我们的劲敌,眼线最重要的还是吐蕃与突厥,我们不妨陈兵两万在安南边境,然后派使臣去谈判,让大理割让安南的清化城给我们,这样我们就相当于在安南国插了一颗钉子,可进可退。”

    几人意见不同,倒是各有主张,又争执了起来,一时间谁也说服不了谁。

    唐玄宗听了几人的意见,各有见地,笑道:“几位爱卿所言,各有见底。以朕看,安南国不宜大动干戈,但是也不能坐视不管。这样吧,朕修书一封,派使臣去陆真腊,把安南国的权益交给陆真腊。既然这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那么不如当成一个诱饵让大理和陆真腊鹬蚌相争,我们也可渔翁得利。”

    四人相互看了看,齐声道:“皇上明鉴。”

    李善这边,已经整合了安南国的所有事宜,古代的消息传播速度很慢,反应调派也不及时。直到腊月陆真腊那边才有了动作,派兵进犯安南南部。而此时宜州也集合的两万唐军虎视安南。唐朝使者将消息传达给了大理,让大理割让清化以及周边十六个藩镇,而陆真腊的使臣也来到大理,让大理割让南部海湾地区以及之前侵占的泰人部落的部分领地。(。)

第二百九十五章 两军对垒() 
晴儿将书信扔到李善道:“你看看,这简直就是强盗行径,一个个说的冠冕堂皇,说白了就是想要我们割让土地。真当我们是泥作的了,想怎么捏怎么捏?”

    李善笑道:“是啊,现在我们就是前有狼后有虎,腹背受敌,确实棘手。”

    晴儿道:“你还笑,都是你当初出的馊主意,要攻打安南,现在安南虽然到手了,但是我们哪有精力去出海啊?这前狼后虎的境地,怎么办?”

    晴儿虽然聪明,不过不懂军事,看如今的境地确实是进退维谷。

    李善道:“既然他们下了战书,那我们岂能不应战?如果我们退让了,他们还当真以为我们好欺负呢。这次我们就要打,而且要痛打,猛打。只有打得他们知道疼了,怕了,他们才会罢手。接下来这一仗关系到我们大理未来五年的兴衰。此一战成,则大理安定,此一战败,则大理永无宁日,很可能分崩离析。”

    晴儿看着李善道:“这一仗你打的赢吗?”

    李善拍了拍她的头道:“放心吧,这一战我一定会赢,只是眼看过年了,恐怕今年的年夜饭不能陪你们一块吃了。”

    晴儿道:“你打算怎么做,要我做什么?”

    李善道:“事不宜迟,既然两边都已经行动了,那我们也需要快点行动起来了。加上安南整编的部队,我们现在拥有十万兵甲,我带四万去对付陆真腊。现在唐朝一定是想坐收渔利,所以不会轻举妄动,但是也不能不防。留一万驻守太和城,现在局势依然不稳,需要小心内部的叛乱。两万驻守姚州边界,之前我在姚州练了五万兵甲,虽然现在因为预防吐蕃被抽调走了大部,但是这些姚州军的战力不错,而且有火器,千万要小心。两万驻守清化,安南是他们要争夺的地方,所以一定会在此地进攻,只要我们守住清化,就能遏制唐军的进攻,我分身乏术,这边就交给武天纵吧。至于陆真腊,交州城往南基本上没有大型的城池,全部都是藩镇,这一场是肉搏战,虽然这次我们兵力不占优势,但是我们有火器在手,只要这一仗打赢了,就赢了。现在虽然情势危急,但是其实也是一锤定音的事情,打赢了这一场万事皆休,打输了,就会腹背受敌,甚至不知道骠国是不是也会来分一杯羹。”

    晴儿抓着李善的手道:“相公,我相信你,这一仗你一定可以打赢的,你就是我们的战神。”

    安南边境,李善带着四万兵甲已经在这里驻扎了十天了。这里没有坚城,只有村落,李善把军队驻扎在了山坡之上。往下看,正好可以看到河静镇,那是安南的一个边境重镇,只不过现在已经在陆真腊手中。

    陆真腊出手迅速,十天之内就攻占了安南的三座城镇,以至于李善的驻军无处容身,而现在李善驻扎的地方,与河静镇相距不过十里,中间过个一条河。这也是两军之间唯一的屏障了。

    李善把驻防计划交代给手下的将领,就独自一个人来到了山坡的高处,借着月光眺望这河静镇。李善现在已经会说一些白族的话了,和大理的将领们也非常的熟识了,这些人本阿里对汉人心存芥蒂。不过,李善的名头他们也是听过的,凉州之战他们有所耳闻,安南这一仗更是兵不血刃,让他们心服口服。而且自从晴儿名为国师暗为国主的统治大理之后,大理一片安定,民心渐渐归附,如今的大理,反对声逐渐销声匿迹。再加上外有强敌,军中将士也是齐心协力,不敢分心。

    云飞走过来道:“看什么呢?”

    李善道:“没什么,闲得无聊,随便看看。”

    云飞指着河静镇道:“这一仗你想好怎么打了吗?”

    李善摇了摇头道:“陆真腊的准备比我们想象的更充分,我本以为他们匆促之间必定粮草不备,可是看他们的样子,似乎并不急于进军。河静镇是这里唯一一处可以防守的城镇,陆真腊占据此城就掌握了先机,况且他们的人数比我们多一倍,要想攻城太难了,只能静观其变,看谁先忍不住动手。”

    云飞道:“要不要我们在来一次斩首行动?就像交州城那样?”

    李善摇了摇头道:“不行,河静镇里全部都是真腊守军,我们语言不通、长相有别。只要进去很容易就露馅的,虽然你武艺高强,但是面对这样的城防也只能有去无回。”

    云飞道:“那我还是去看看,能不能抓个舌头来问问情况吧。”

    李善还是摇头道:“情况基本上已经清楚了,能抓来的舌头也不会说的比现在更多了。”

    云飞有些烦躁的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就这么看着?陆真腊的军队有多少粮草我不知道,但是我们的粮草可不多了,要是这么耗下去,这仗不用打我就败了。”

    李善道:“仗是一定要打的,只不过现在应该还不是时候。”

    云飞道:“那什么时候是时候?”

    李善摇了摇头,他也不知道,所谓战机,有时候就是等来的。

    云飞看李善不言语,懊恼的提了一下身旁的石头道:“你这样拖下去不就是把自己往死路上逼吗?等到不能等的时候还能怎么办?”

    说完云飞转身下来山坡,云飞跟李善时间长了也有了些转变。要是以前他绝对不会对这些事情操心的,历来都是我行我素。可是现在住在军营了,不知不觉的竟然也把军士们的性命放在了心上,竟然有些心浮气躁了。这些事情想必是云飞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其实每个人都一样,关心则乱。

    但是李善却没有在意这些,云飞临走的时候的一句话好像点醒了他。

    李善怔怔的看着眼前的景象,陷入绝地就别无选择了。但是别无选择就是死亡吗?兵家有云: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第二百九十六章 绝处逢生() 
李善找到云飞,道:“我想到破敌之策了。”

    云飞听了一喜,道:“什么计策,说来听听!”

    李善并没有将计划完全告诉云飞,而是交代给他任务道:“这个计划一定要严格执行,不能有一点闪失,切记!”

    云飞虽然不知所以,但是李善的军令如此,他也欣然领受,毕竟他对李善的能力还是很肯定的。

    第二天李善将众将召集起来,安排作战计划。

    “各位将领,你们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士了,知道此战的重要性,这我就不多说了。如今我已经想好了破敌之策,明日就是破敌之时,我要求你们众将一定要谨遵将令,违令者斩。”

    众将也是同仇敌忾,齐声道:“谨遵大将军军令。”

    李善道:“好,明日寅时集合,寅时两刻出,不得有误。今日让军士们早些休息吧。”

    众将不知道李善具体的打算,但是寅时是凌晨三点,这个时间段天还是黑的。众将士猜测,难道李善要夜袭河静镇?但是也不对啊,夜袭应该子时更好一些吧?众人都猜测着,但是李善不多说话,其他人也不能确定。

    第二天寅时,众将士集合,火头兵将早饭分到每个人的手里。每个人只有一个饭团,根本吃不饱。

    李善道:“将士们,我们的粮食不多了,但是我在这儿准备了上等的酒肉给大家留着。这一仗许胜不许败,赢了我们一块喝酒吃肉,输了,我们一块血染沙场。吃了饭,我们渡河。”

    李善又命将士拆了营寨,将木头也搬着一起渡河,渡过河之后又将营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