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圣唐之天策神将 >

第150部分

圣唐之天策神将-第150部分

小说: 圣唐之天策神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晴儿看着李善的样子,咯咯的直笑:“怎么样?现在知道厉害了吧,说你是傻子你还不愿意。”

    李善突然看着晴儿道:“你也是早就看出来了,所以你才设计引我来,也就是说你把握也算计了?”

    晴儿哼了一声道:“是啊,就是把你也算计了,当初我让你帮我你可是答应了的,这可不是口头上说说就行的,该你出力的时候了帮不帮我吧?”

    李善看着晴儿难得有些撒娇的意味,这可是非常难得一见的,就当是一怒为红颜也都帮啊。“当然帮了,不帮你我还能帮谁去呢?说吧,要我怎么帮你。”

    晴儿咬着嘴唇道:“与三诏的交锋并不难胜,怕只怕他们避而不战一味防守。如今他们有吐蕃的支持,粮草不是问题,如果想要逼他们决战就得断掉吐蕃的粮草供给。还有军械,我需要你火器。”

    这两件事都是比较棘手的,如今皇上下旨让李善不能轻举妄动,这件事情不只是李善自己知道,姚州刺史也知道,所以李善不能明目张胆的支持南诏了。

    晴儿也知道李善为难,但是没有李善的帮助晴儿却是孤掌难鸣,这也就是为什么晴儿会费劲心思的把李善骗来原因,只有李善当将军晴儿才有可能得到唐军的帮助,并且不用担心唐军背后给她一刀。

    李善郑重的点了点头道:“你放心,我欠你一个唐玄宗,我也会换你一个国家。火器的事情你放心,我这就派人给你送来,至于吐蕃的粮草,我也早就派人留意此事了,我会亲自带队前去,保证吐蕃的粮草过不了怒江。”

    晴儿看李善坚定的眼神,知道李善已经想好了怎么做,同时也想好了后果。此番公然抗命,纵使回去之后可以辩解也终究难逃严惩,李善要吃不少的苦头了。

    但是李善并不后悔,对于他来说,官可以不做,苦也可以吃,不能让自己女人为难,更不能失信于自己的女人。

    晴儿知道李善对她的情义,钻进李善的怀中搂住李善道:“晴儿这么做也是为了我们,有朝一日你如果再唐朝混不下去了,就来南诏,到时候我收留你,让你当国师,不比那唐朝的官职更强些?”

    李善也笑了,确实,这也是给自己留了条后路啊。(。)

第二百三十二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回到军营,李善立马调集了部队。

    这次李善不但调集了全军,还将火器也都装备上了。姚州刺史因为也接到了皇上的直令,所以对李善行动也颇为留意,赶紧前来劝阻。

    而此时李善已经整军完毕,就要出发了。姚州刺史拦住李善道:“李将军,之前皇上可是有旨意的,不能帮助南诏了。”

    李善丝毫不为所动,道:“刺史大人,皇上的命令我很清楚,皇上想要什么我更加清楚,现在我还是皇上认命的征南大将军,南诏的事情还是由我全权处置。”

    姚州刺史看李善一意孤行,非常担心,这万一要是惹怒了皇上再迁怒了自己,这仕途就不明朗了啊。本以为李善是他的福星,没想到这家伙是个愣头青,千万别给自己找麻烦啊!

    “李将军,这事儿咱们还得从长计议,要不咱咱给长安发一封快报,让皇上定夺?”

    李善抬脚上马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此番如果皇上怪罪下来,本将军自当一力承担不会牵扯到刺史大人的,你就把心放肚子里面吧。”

    姚州刺史也知道拦不住李善,见他这么说了,也就不再阻拦了。

    李善派人把火器全部送往了越析诏,而自己则带着申时行训练的几百特种兵往吐蕃方向去了,他已经接到了探子的报告,吐蕃的粮草军械已经在路上了,马上就要运到浪穹诏。

    姚州西部与吐蕃交界,李善带着申时行等人以及几百军士直接到了吐蕃交界处。

    申时行看着波涛汹涌的怒江道:“李善,咱们现在既不能进入吐蕃境内,又没法进入浪穹诏,在这里我们要干什么?”

    李善指着怒江道:“怒江横贯浪穹诏,如果吐蕃的军粮想要运送到前线,就必须经过怒江,而如果想要毁掉他们的粮草,怒江也将是最好的埋伏地点。”

    高仙芝拿着望远镜向着远处望了望道:“话虽如此,但是我们也不可能带着几百士兵公然进入浪穹诏吧?浪穹诏的边境都派了哨兵把守,而且又离着吐蕃很近,一旦他们发现有唐军进入浪穹诏。那么吐蕃军就有足够的理由出兵,到时候我们全身而退都很难,更别说毁掉他们的粮草了。”

    申时行也叹了口气道:“就是啊,李善你可有什么办法?”

    李善突然神秘一笑,指着怒江道:“你们玩过漂流吗?”

    “漂流?”申时行和高仙芝两人一愣,不知道李善什么意思。

    浪穹诏境内,一队兵马正在运送着整车的粮草。因为这些地方地势复杂,运送粮草的难度非常大,但是又不得不这么做。

    如今三诏的兵马都集结在了边境线上,粮草吃紧,必须运送过去。现在三诏的各个地方都有想他们这样运送粮草的兵马。因为六诏地区并没有像平原地带那样的粮仓能够储存大量的粮食。

    他们的粮食都是各自山寨中储存的,现在又在个村寨中征集用以支援前线。有的地方甚至将一整年的粮食都拿了出去,不过稍后会在其他地方运来粮食补上的。

    终于来到了怒江边上,运粮的小队长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怒江上的桥梁,断了。

    这怎么可能?谁会将怒江上的桥弄断?这样粮食根本就没有办法运送过去了。

    同样震惊的不只这一支运粮小队,很多个个要运粮过怒江的小队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怒江水流湍急,想要通过船渡运粮是不可能的,而唯一的桥却被人蓄意砍断了,真是断绝了运粮的后路。

    不但如此,之后的几天里再三诏地区相继发生了粮草被毁的事件,而作案的凶手却难以找到。

    这就是李善的特种作战,李善将这几百人的小队分成十人一队的小队,通过漂流的办法沿着怒江顺流而下,直接从姚州进入了三诏地区。不仅如此,他们还可以沿途毁掉所有的桥梁。

    进入三诏地区之后,李善给他们下达的命令就是,尽可能的回到所有的运粮小队,打的就是伏击战,麻雀战。

    完全不和他们正面接触,十人的小队每一队都单独行动。有的则联合行动,异常的灵活。李善、申时行和高仙芝三人每人负责一诏,统领全局,在他们对没有想到的后方,以闪电战的方式,几天之内连续摧毁了三诏的多个粮草供给。

    当他们反应过来之时,李善已经带着小队安然撤离了。

    “什么?我们的粮草都停在了怒江过不去了?”吐蕃大帅接到了战报大餐吃一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反复确认了几遍才明白,唐军竟然不知不觉袭击了三诏的后方粮道。

    然而此时他也无计可施,因为他并没有证据是唐军所谓,因为被袭击的小队没有抓到一个俘虏,现在就算是去找李善谈判也晚了。粮草一旦被拖延,三诏前线的士兵就失去了拖下去的资本,而南诏此时一定会逼三诏决一死战的。

    不过随后的战报却是一波三折,决战之日南诏出人意料的惨败给了三诏。皮逻阁损兵折将,几乎成了溃败之势。但是当三诏组织第二次进攻准备将皮逻阁一网打尽之时,南诏的军队进行了极其猛烈的反扑,所用的武器这都是之前没有见过的,自然是火器。

    三诏的联军被杀的大败,南诏军队顺势西进,占领了怒江以东的所有地区,浪穹诏王族被尽数俘虏。邆赕诏王族逃往了吐蕃,而施浪诏则宣布归顺蒙舍诏,愿意通蒙舍诏合并。

    此役之后六诏基本统一,只不过令人意外的是皮逻阁在此番战役中不慎受伤,竟然不久死了,将王位转给了阁罗凤。而阁罗凤则娶了南诏国师为妻,只是不知道为什么,阁罗凤不问政事,所有事物都是由夫人出面解决的。

    但是令人倾佩的是阁罗凤的夫人处事干练,有是人们信奉的圣母娘娘,在六诏中威望极高,声势渐大,以至于人们只知道圣母娘娘而忘记了阁罗凤的存在。六诏一统,更加的稳定,强大。

    圣母娘娘改国号为大理,自称大理国母,并且向唐朝称臣。此是后话,现在李善成功的摧毁了三诏的粮道,帮助晴儿灭了三诏,六诏一统之势已经成形,而李善也要回京复命了。(。)

第二百三十三章 又是离别() 
“将军,这已经是第三道诏令了。”

    申时行看着李善手中的圣旨,心里非常的忧心。

    自从李善暗度陈仓帮助了蒙舍诏大胜其他三诏之后,长安就立马来了诏令,让李善立即辞去大将军之职,回京认罪。

    但是李善一直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拒不回京。

    李善是担心晴儿和龙雪灵的安慰,李善知道晴儿真正的对手不是三诏,而是皮逻阁。他现在不能回去,他要等,等到皮逻阁死。

    “报,越析诏来报,皮逻阁死了,王位传给了皮逻阁的儿子阁罗凤。”

    李善攥紧了手中圣旨,声音沉稳而有力的道:“即刻整顿军马,准备回京。”

    申时行看着李善的样子,叹了口气,别人不明白他却很清楚。虽然申时行不知道李善为什么这么做,但是他也猜到了十之**。李善素来重情义,不用想李善一定是在帮某个人。

    申时行一直很赞赏李善的性格,而且也当李善是好友,这也就是他一直叫李善名字而不是称呼他为将军的原因。

    他知道,李善不希望朋友和他之间有身份的隔阂。

    龙雪灵也终于从蒙舍诏王宫出来了,晴儿派人把她送到了姚州,李善的帅帐中。

    “雪灵,”李善将龙雪灵紧紧的搂进怀里,“这几个月让你受苦了。”

    龙雪灵眼含泪水,紧紧的依偎在李善怀里摇头道:“不苦,我本以为你已经死了,当我知道你还活着的时候我就特别的高兴,只要你还活着就比什么都重要。我决定了,从今天起,你到哪儿我就跟着你去那儿,一步也不离开你了。”

    李善心里一暖,以前龙雪灵是反感跟李善回家的,家里有苏瑾夕和柳如烟,她们姐妹还是有抵触情绪的。龙雪灵不想见她们,而她们也不想龙雪灵进入她们的生活。

    但是这次的事情让龙雪灵改变了看法,她现在不在乎李善又几个女人了,晴儿和李善的事情她也知道了,也接受了,而且还和晴儿成了好友。所以她也决定和柳如烟、苏瑾夕好好相处。

    但是李善却摇了摇头,抓着龙雪灵的肩膀道:“不行,你现在不能跟着我回去。”

    龙雪灵本来满心欢喜,但是听李善竟然不让她跟着,顿时伤心欲绝:“为什么?难道是你家里的夫人不接受我吗?你就不敢带我回去了?那我不住你家总行了吧。还是你喜新厌旧,不想要我了?”

    李善一听知道,龙雪灵误会了,赶紧摸去她脸上的泪珠解释道:“你想到哪里去了,你是我的女人,我永远不会抛弃你的。如果我不想要你,我这千辛万苦的来南诏是为了谁?但是现在我违抗皇命,帮助晴儿篡夺了南诏的政权,。此番回京必定会受到重罚,我也不知道皇上会怎么处置我,一旦你现身长安,一定会成为众矢之的。现在皇上还不知道我在南诏为什么会违抗皇命,但是回你跟我回去了,皇上一定会全力调查你的。这样你我都将陷入险境,为今之计,你还是要和晴儿待在南诏为好,有晴儿保护你,我放心。”

    龙雪灵不满意的嘟着嘴,道:“还真让晴儿猜中了,你说的话怎么和她说的一模一样啊?你俩是不是商量好的,合伙来蒙骗我?”

    晴儿料到了,李善一点也不意外,晴儿是知情人,而且又那么聪明,自然会想到李善的做法。

    看来龙雪灵也是有了心理准备了,李善安慰道:“好了,这也是无奈之举。我答应你,只要长安那边风波过去了,我就立马派人来接你好不好?”

    龙雪灵也知道没有办法,龙雪灵不是惯会撒娇的人,李善说的有道理,她就会听的,哪怕她不愿意。

    龙雪灵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道:“给你,这是晴儿让我交给你的,她说她现在处理的事情太多了,抽不开身来送你,所以让我把这封信带给你。”

    李善打开信封,上面是晴儿隽秀的笔迹:

    李善,此番多亏你鼎力相助我才能得偿所愿,妾身不言谢,唯待君归。唐玄宗是治世明君,妾身不敢与之匹敌,窃得南诏之地以求安身立命。也是夫君退路,伴君如伴虎,此番回京夫君必然会遭受牢狱之灾。夫君在朝中没有根基,少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