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攻取天下 >

第12部分

攻取天下-第12部分

小说: 攻取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话,萧望从袖口中抽出一卷竹简,弓着身,双手递交到陆辰面前,又道:“这是刘府充公之财物名目,属下已经全部记录在案,共计白银六万两,大人请过目。”

    在当时,人们还没有发明纸张,书信大多用的是竹简,以笔墨在竹片上书写,也有锦帛一类的东西,当然,帛是一种丝织品,帛书也只是有钱人家才用得起的,寻常老百姓,连衣服都穿不起锦缎的,更何况写个书信了。至于郡县内的公文等,也都是一卷卷的竹简堆砌在那里。

    “这个刘三,没想到家里还挺有钱的嘛,呵呵……”陆辰闻言乐了,伸手接过萧望递来的竹简,展开看了起来。当然,他早已获知了这个世界的基本信息,对文字还是有一定的掌握的。

    六万两白银,如果按当时的物价,折合成他前世的人民币的话,那可是六千万巨资,不过也难怪,这个刘三的府上,可以说是一个城市里数一数二的大户了,有这么多钱,也一点儿都不奇怪。不过按理说,这么一个大户,家里应该有些名家的书画什么古董之类的吧……

    想到这里,陆辰将竹简合了起来放于桌上,问道:“六万两白银,恩,刘三家里的那些瓶瓶罐罐之类的摆设呢,也都充公了吗?”

    “回大人,刘府抄家之后,陈将军就将刘家的所有人都赶出了刘府,搜集完府内的钱财之后,就下令暂时封了府门,并未动府内的一切设施,说是这些等大人定夺。”萧望回到,其实他更想说的是,陈亮这是在替刘府留余地,企图从中斡旋,或者说想要日后给刘三说个情什么的,恐怕在陈亮心里,这六万两白银,就只当是打点陆辰这新上任的新官了,只要不把刘府拆成个空架子,那么这事就还有商量的余地……

    只是这话,萧望不好说出口,他也摸不准陆辰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我看陈亮这是想保留一点儿什么吧?哼!”陆辰冷笑一声,说道:“待会儿你离开之后,即刻去找陈亮,告诉他!务必将刘府内的一切财物全部充公!同时也告诉他!让他收起那点儿小心思!刘三的家,本官是抄定了!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行!”

    哟!没想到这个新县守还真是强势呢!不仅如此,他还挺聪明呢,仅从自己的一句话中,就能听出陈亮的意思,不简单呐!萧望眼中一亮,立马兴奋的应道:“属下遵命!”

    就在这时,县府内的管家急匆匆跑了过来,朝陆辰施礼说道:“大人,赵将军、王将军、张将军等一干将军求见。”

    陆辰闻言,摆摆手道:“请他们进来吧。”

    倒是萧望却吓了一跳,忙起身说道:“大人,几位将军求见,想必是有军务大事要与大人商量,属下就先告辞了……”

第24章 官员() 
“不用回避,刚好我等会要和几位将军说说,关于你刚才提到的三点问题和解决方案,你也可在此说些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什么的。”陆辰说道。

    “是,大人。”萧望回了一句,心中兴奋不已,暗道一声机会来了,他参军,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出人头地,但这个前提是得有上级赏识他,如今机缘巧合,让陆辰在集市中遇见了他,加之又表现的很是看重他的意见,这可正是他心中梦寐以求的事情。

    所以陆辰让他留下,虽然以他一个底层小士卒的身份,显得很不合规矩,但他却连推辞都没推辞,忙就应了下来,同时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垂首立于一边,静等赵川等人的到来。

    管家口中的赵将军、王将军、张将军,分别是边城守军的三位兵团长,有第一兵团的赵川,第二兵团的王炎,第三兵团的张士成。这三人,手底下分别掌有一万守军。

    很快,赵川等人就在管家的带领下,来到了县府大堂。此次前来的边军中的将领除了三位兵团长以外,还分别有三个兵团的副将,也就是每个兵团的正副职都来了,除此之外,还有边城县的几名重要官员。

    在当时的帝国里,不管九大诸侯国哪一个国度,其上下官员的名称或许有所不同,但其大体制度,都是一样的,都还是按照帝国的官员体制在划分。

    在天龙帝国里,素有皇粮不下县城一说,这里的不下县城,并不是在说官方的粮食不拨到县里,而是说在正规的官员制度里,县里的官员已经是极限了,再往下,就没有了。

    简单点儿来说,也就是县官一职,是国家最低级的‘公务员’,它不像陆辰的前世世界那样,到处都是公务员,甚至都已经泛滥到乡村之地。

    这样的体制,当然是有利也有弊。其好处就是国家的正规官员体制鲜明,上下有分,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名目,让人一目了然,哪一县一地出了问题,可以直接找那一地的负责人问责,没有那么多的官员,也就没有那么多的互相推诿扯皮,也更便于国家的管理。

    而其弊端就是,地方官员的权利太过集中,简单点儿来说,就是地方官员的权利过大,当然,这对现在的陆辰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而不是坏事。

    就拿边城县来说,真正能称得上朝廷命官的人,只有陆辰一个正七品的县守,这里如果出了事,朝廷不会管别的,只会问责于陆辰这个县守,而自县守往上的官员,也都是必须通过国家的任命才能任职的。

    再往下,就是县丞、县府主薄,这两位,虽然也在国家的正规编制之内,但是却是没有品级的,其任命,也是由陆辰这个县守说了算的。所以说,陆辰的权利也是极大的,在这一县之地里,他可以任免一切的官员。

    而边城属于战乱之地,所以它的性质较为特殊,其官员体制,也较之其他县城有所区别,因为这里还需要一些武将的任命。

    因此,此次能前来县府参见陆辰的官员,也都是在国家的正规编制内的,也就是正规公务员,当然,他们都没有品级。

    众人进入大堂之后,纷纷施礼拜见陆辰,一阵官场上的繁文缛节之后,陆辰摆了摆手示意众人落座,然后又让府内的丫鬟给众人上茶。

    等到众人手边的茶杯里都被沏满茶水之后,陆辰开口说道:“今天召集各位来县府议事,主要还是给各位打个照面,也算是本官的正式上任吧。其次,也是想听听各位对以后的边城之事,都有些什么看法。”

    说着话,他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接着将目光看向坐于他右下方的一名中年官员,点名道:“李大人。”

    “下官在。”见陆辰指名点到自己头上,那名官员急忙起身施礼道。

    这名被点到的官员名字叫作李呈,是前任县守王大人所任命的县丞。县丞一职,就相当于是给县守打下手的,属于县守的辅佐之人,要管的事情很多,县里的军政财政上,都有他的影子,是个极为劳累的位置,同样的,这个位置也需要极为精明的人物才能胜任。

    “李大人,昨日本官从郡里要来的军资军备,和抄家刘府的金银,想必已经全部都进入府库,综上所计,我边城将士的生活,县里是否有能力可以改善一下了。”陆辰开门见山的问道。

    李呈虽然只是个县丞,但他却在官场游走多年,他多聪明,哪能听不出来陆辰的意思,听这意思,大人这是想要提升边军的军饷啊。他略微沉吟了一下,回到:“禀大人,虽然现在我县府库较之以前,确实充足了不少,但若是提高军饷,恐怕还是难以支撑啊。”

    见他开始饶官话,陆辰顿感不耐烦,说道:“你只管告诉本官,若是把将士们每月的军饷再翻上一倍,以现在库银,最多能发放至何月。”

    李呈闻言,吓了一跳,翻一倍?大人不会是疯了吧?要知道,现在边军每月的军饷是二两白银,如果再翻一番,那不就是四两白银了么?这还只是普通士卒的俸禄,加之那些队长、百夫长、千夫长什么的,他都不敢再想下去,这小小的县城,又没有什么财政收入,哪里能承担得起如此繁重的军饷啊。

    他瞠目结舌的说道:“这……这……大人,如果将士们的军饷都涨一倍的话,恐怕……恐怕以现在的库银,县里连三个月都支撑不了……”

    “三个月……”陆辰摸了摸下巴,轻声嘀咕道:“而郡里拨发的物资,最多也只能每半年领一次。”

    “是……是的大人。”李呈听见他的嘀咕,连忙咧嘴回到。

    “那好!”陆辰思索了片刻,点了点头。李呈还以为陆辰是放弃了之前要涨军饷的说辞呢,他刚在心里暗嘘了口气,哪知陆辰却突然猛的站起了身,对着他道:“李大人,稍候你就带着三位兵团长前往府库领取饷银,这次军饷的发放,不仅要补齐以往我县所欠将士们的俸禄,而且从今往后,将士们从上到下的每月俸禄,一律提高一倍!”

    他的话,说的是斩钉截铁,可听在李呈的耳朵里,却让后者的脑袋嗡的一声,旋即傻眼了……

第25章 议事() 
见他呆愣当场,半晌都没有回应,陆辰眉头一挑,不满的说道:“李大人,本官的话,你有没有听见?”

    “啊……”李呈闻言,反应了过来,继而将身子一躬到底,结结巴巴的说道:“大……大人呐,县内府库的存银根本就不足以支撑如此数额的军饷,一次性补齐以往所欠之俸禄,此事……还望大人三思啊。”

    “你不必多言,我意已决,此事就这么定了!”陆辰语气不容拒绝的说道。

    “这……这……”一句话,将李呈说的没词了,陆辰懒得理会他,又道:“本官不管府库的存银能够维持多久,总之,将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如果连仅有的基础生活都没有保障,那本官这个县守,也做的太窝囊了!”

    “哦……”李呈低着脑袋没敢应声,话虽然是这么说没错,但大人这是说的轻松啊,倘若真这么办的话,那县府的存银也差不多就该空了,眼下的关头是解决了将士们的问题,可这以后该怎么办呐。只是这话,李呈没敢说出口,

    “李大人可是还有异议?”陆辰又问道。

    “没……没有,下官谨遵大人指令……”见陆辰面露不悦,已对自己产生不满,李呈连忙回道,对这个顶头上司,他可没敢再多说什么,只能将心中的苦涩暗暗吞下。再者说,到时候饷银不够支撑,那也是县守大人该操心的事儿,他要做的,只是辅助而已,反正他现在已经提醒过陆辰了,到时候出了问题,可不关他的事。

    由此也不难看出李呈这个人的能力,他眼下想的,并不是该如何解决后续的问题,而是已经在想着到时候怎么推卸责任了。只是陆辰现在才刚刚上任,对这些县内的官员,一时间还无法动他们,不是不能,而是他还没有遇到更合适的人选。

    一旦让陆辰发现在内政方面比较突出的人才,恐怕这第一个被革职的,就是这个县丞李大人。这并不是说李呈有什么过错,而是他的表现,在陆辰看来,与前世那些不作为、互相推诿扯皮的官员没什么区别。陆辰要的是能解决县内麻烦和困难,并制定出有效方案的内政人才,而不是李呈这种一味只知道说什么‘三思’‘不行’之类的屁话。

    顿了顿,陆辰又将目光看向县府主薄,说道:“张大人,近几月来,蛮兵对我县进行的侵略和所发生之大小事件,可都有记录在案?”

    县府主薄就是文案一类的工作,他的主要职责,就是将边城县发生的种种大事都记录在册,当然,边城位置特殊,主薄的工作,也包括了记录历任县守对地方的治理,和针对蛮兵的动作。

    知道陆辰问的是什么,主薄闻言,似乎是早有准备,忙从袖口中抽出两卷竹简,递交于陆辰道:“回禀大人,这些,都是近段时间以来,蛮兵所侵扰边城的次数和每次所有的兵力,以及每次战后我县所承担的损失,大人请过目……”

    “恩。”陆辰点点头应了一声,接过主薄递交上来的竹简展开细看了下去。

    “上任县守王大人是死于蛮兵之手?”看了一会儿,陆辰随口问道。

    “是的大人,当时蛮兵已经攻破了武关,一小股蛮兵杀入了县守府,我军营救不及,王大人也随之丧命……”主薄小心翼翼的回到。

    “我军对阵蛮兵,看来是十战九输啊,胜利的次数,可谓是寥寥无几啊。”

    “是……是的大人……”

    “本官看记录,蛮兵入侵的日期似乎颇有规律,特别是每年的秋收之季,每逢此季节,蛮兵几乎是每月便来扫荡一次。”

    “是……是的……”

    “眼下已快进入粮产之季,如此说来,我军当厉兵秣马,勤加操练,准备随时迎接接下来蛮兵每月的扫荡。”陆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