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晋末汉魂 >

第45部分

晋末汉魂-第45部分

小说: 晋末汉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等;战术方面,他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荀彧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倘若荀彧未有早逝,也许三国的历史都会得到改写。

    四人相见,天下背景与情形,可谓早已物是人非,东汉末年就算再过混乱、民不聊生,那也是炎黄子孙的内部纷争与矛盾,而五十年的光景,司马家不但未有让炎黄九州得以复苏,人口更没有明显的增长,反而让整个九州天下积重难返,彻底将整个民族推向绝境,亡夫灭种何其呜呼哀哉。

    “孟德兄长,还记得那时我们泛舟颍水之上,宜学论天下,饮酒作诗,好不畅快?”本来年岁不大,但此话出自那仿佛经历人事沧桑,而早熟异常的荀彧口中,那就别有一番气氛。

    “是啊,那不如我们今日再故地重游一番?”曹操征求二人意见。

    四人一拍即合,便往颍川书院不远的颍水而去,对于这些世家门阀子弟,但有所喜,下人定当会准备妥当。

    其实书院旁的河流,并不是真正的古颍水,它因颍川书院而得名,叫书院河,最终汇入颍水。古颍水是淮河上的最大支流,正是发源于颍川紧邻的古伏牛山,淌颍川而过,当然此时的颍川还天水一色,美景如画,并不是后世那般泛着黄色,遍布泥沙的沙颍河。

    四人泛舟在天水相接的河水之上,这条船不算大,但乘坐四人足矣有余,两头配上两名船夫,中间安放着平桌,其上钻刻入深的杯状洞上,正好放着酒樽,这是专门泛小舟饮酒之用,看的出,荀彧他们常如此。这些小船的舷口,高出河面不足数寸,随手就可触摸河水,这般没有景致的违和感,仿佛完全融入其中。

    水调续声持酒听,东风愁絮伤流景,天色霞水鹅禽荷花弄影,重帘暮色朦胧远景,风不定、落红径,入幽径,陶然碧水怡情,少年踌躇流云。

    这是姬弘所作的泛舟醉酒曲,此时拿来用道,显得特别应景。

    “兄长这次是准备入长安?”酒足后荀彧问道。

    “我还踌躇,这姬弘情才难定,这号召抗胡之檄文,并所谓英才会,方是为天下纳才,志不同道不相谋者去也枉然。”曹操不愧为多疑,却也有枭雄之心者,不过此时的曹操就如同还在探索世间真理的求索者。

    “兄长,明日上午颍川诸子,将有一场狩猎会,兄长不妨参加,群贤中有要赴长安者,亦也有如同兄长另有计算之贤才,如兄长起势,也能引以为力。”荀彧给曹操建议道。

    “那看来文若贤弟已决定长安了?”曹操反像荀彧求证。

    “还是兄长了解我,原本我也是如同兄长半踌躇,不过姬弘的关中和洛阳诸政,让文若拜服不已,故心倾心。”

    “文若可知那姬弘与天下世家皆为敌对,文若还要相赴么?”荀彧哪能看不出这是曹操对他的不舍,但已然下定的决心又岂能更改,“以兄长的才智定然也知道姬弘是唯才、唯德任用,他自己本就出自天下最大的世家,又如何能真正的对敌天下门阀。”

    “也许此后我与文若就要对局天下了?”曹操哪怕有不舍,这时也方显的雄心万丈。

    “以文若看,兄长起势定在兖州,以许昌为跟基,兄长是也不是?”荀彧问道,曹操点头默认。

    得到曹操的答案,荀彧又继续道:“虽然兄长立势后紧邻洛阳,但兄长的敌人不会大姬,兄长清楚,这兖州是四战之地,四面受敌,文若不懂兵略,但从文若对姬公子的判断,他定是先攘外再安内,故,兄长只需防御三面即可。”

    荀彧的话让曹操若有所思,故而再次追问:“文若如何肯定那姬弘是先驱胡再而逐鹿中原?”

    “倘若姬公子想卧薪尝胆蓄势而起争霸天下,那他定然不会入关中和洛阳,要知道这是将他自己置于天下火炉,群雄目光所汇,非凡之人,都能迅速被分解。”

    荀彧话音刚落,戏志才也出言道:“志才也认同文若兄的判断,那姬弘倘若真的有枭雄之心,定然以南郡为基,南下荆州,手握南郡和南阳两郡,等于握住了天下的钱粮与人口,那南阳和南郡,地势如同关中,防守可谓难以攻破,南阳只要封住北口,而南郡只要防守东面,这就是立于不败之地,如此战略优势他如何不取?”

    曹操叹息道:“可惜我却不能取那南郡。”

    “是啊,南郡和南阳的世家豪族何其之多,孟德兄长想要立足,太难以实现。”戏志才也感同身受,明明可以看出的战略点,却不能引以为用。

    这时一直在旁优哉游哉饮酒的郭奉孝,突然开口道:“孟德兄长不必烦忧,兖州身在姬公子身后,只要好好经营,储粮练兵,南夺豫徐两州,定然在天下诸雄当中,成为豪强,而后用先秦的纵横之策,可北可南,最后会猎于大姬,一战定天下归属。”

    常言真是说的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更何况这四人是臭皮匠么?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95章 行猎群才聚() 
“那奉孝与志才,看来是不准备去长安了。”曹孟德双眼迷离,仿佛绽放着万丈光芒。

    “颍川的家乡父老,都说我继承先辈郭嘉的性子,放荡不羁,我怕除了同样是曹魏帝传人的孟德兄,天下无人敢用在下,故这辈子就交给孟德兄了。”郭嘉将身子斜挂在船上,浪子的形象彰显无疑。

    “哈哈,能得奉孝助之,我曹孟德胜得十万雄兵。”

    “在下早已认定此生追随孟德公了,还望孟德公不弃。”戏志才说完,站起身来就要行礼,他虽同样嗜酒如命,但却还是比郭奉孝规矩的多。不过他这一下起身,却是让小舟起了剧烈的摇晃,众人连忙搀扶。

    “真是怪人事多,志才兄,你莫不是想我们都去这颍河喂鱼吧,听说这里面有会吃人的鱼。”郭奉孝顿时出言调侃,这顿时惹得其他三人都哈哈大笑,戏志才本就是性格刚直之人,接近三十的人,尴尬之色顿时爬满双颊。

    “志才和奉孝,你们日后都是我曹孟德的左膀右臂,切莫要注意身体,我不希望那日我曹孟德还未倒下,却你们先倒了,这次兖州之行,听闻一神医,我去寻来,给你们开张药方,日后好补一番才是。”曹操的话无不透着朋友的关怀,身居高位的气场,以及为人主之术,并不是突然一下就具备的,而是不断的历练,位置到那时,自然是水到渠成,此时的曹操就是这般。

    四人又是一番畅饮,四人都是当世顶级的大才,心胸豁达,虽然荀彧要放弃与三位挚友共谋大业,去长安投奔姬弘,让诸人心中都颇有遗憾,但还是尽兴的。也许是为了弥补前世荀彧的遗憾,曹操毕竟不是姬弘,未能给荀彧全功天下之机,要知这荀彧之才,完全不下李斯,隐隐有胜出之能,如果要谈上人品,荀彧足够甩下李斯百条大街,也许冥冥之中,这是荀彧的机会,但大姬妖孽级的人才集聚,又焉能有脱颖而出之机?

    翌日清晨,这一天对于颍川,对于新华夏的历史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

    颍川的诸多大才,在这一天批量的奔离天下,各寻明主,可谓阵势骇人,全都是历史赫赫有名之人。

    荀氏就不必说了,有程婴,其忠义之名,不下申包胥之下,甚至还流传至海外异邦。其弟程不识,名声不入那般响亮,但是熟知历史之人,都会知道他是汉景帝的肱骨之将,其功劳丝毫不下飞将军李广,镇守边关,一生未逢败绩。程昱也不必多说,曹操的主要谋臣,这就是颍川程氏豪族的三位大才。

    再来说另一个大族钟氏的子弟,钟子期,伯牙觅知音典故的由来。战国时代的钟烈,此生也化为了颍川钟氏,其弟钟繇,同样是三国时代的大才。

    晁错,同样是汉景帝时的政治大才,可惜空有一番本事,却被因儒道治国,被汉景帝嫌弃而死,可谓呜呼哀哉。晁说之,宋代少有的经济治国之大才,仕途比起大文豪苏轼来说,还要坎坷许多,如此的事实证明一句话,千里马常在,但伯乐却不常在。

    方叔,西周大才,率三千兵甲败强楚,是为西周中兴之臣。方琼,一位民族英雄,抗金牺牲,为宋代兵部尚书。

    许慎,华夏文字传播的重要奠基人,所著的说文解字,在旧地球后世,都是闻名遐迩的,为其中国文字的传播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许劭,有名的月旦评说人,在三国时代,当有传奇色彩。许攸自然也是不必多说的,许敬宗,历史上的唐朝宰相。许衡,宋代的儒学大师。

    胡衍,战国时代的大才,他以其大义化解蒲邑之危而名盛于世。胡松年,同样是宋代的抗金英雄。胡惟庸,历史上最为一位丞相,熟读明史之人,当知他是被朱元璋处死,胡惟庸案成为千古谜题,无人破解,他此生化为了颍川的胡氏大族子嗣。

    陈氏长子陈平、陈汤,西汉大将、陈琳,汉末大文豪。白袍将陈庆之,也化为陈平族弟。陈文龙,宋代抗蒙古军队民族英雄。

    身在乱世,那些文人墨客那能安心作文,纷纷都顺应时势而投笔从戎,当然,这些时代的历史文人,也多都出自是世家门阀,否则哪有那些家财去诗文作书。

    狩猎场是在颍川之西,那里是山野荒林,也才有麂子、果子狸、原麝这些堪称最美味的陆地野生动物。但这里也是通往洛阳东北部的官道。

    一番繁琐的见礼,当然这些颍川世家门阀的子弟,平日都是相识的,寒门出生的子弟,当然无缘这个颍川的上流圈。数百骑如蜂巢而出,徜徉在山高树林间,这般阵势,自然是惊动了林间的飞禽走兽,雀鸟纷飞,在外活动的野生物种纷纷逃窜出来。

    这时的炎黄九州,被占居所的比例还是非常小的,不是后世那般各种开发,各种动物濒临灭绝,从整个华夏文明的规律来看,文明皆兴起于河流湖畔,城邦都筑于两河交汇之地,多水又平原之地,就皆是人口密集的富足之地,譬如说汉水汇于长江兴,故生江夏,八百年强楚之最兴盛之城江陵,长江穿城,而郡城更是河网密布,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回道狩猎的现场,这些人群中,有武将,也有文人谋臣,但文人谋臣也皆都学武强身,只是孰高孰低的区别,一支支利箭在追逐这些慌张的小动物时,同样也惊动了那些隐藏的大物种。

    曹操、曹仁、夏侯惇、荀彧、晁错、程婴、陈庆之等十余骑是一路,远处的数只猕猴飞雀惊起,十余骑的战马都是都裹蹄不前,口中嘶鸣不断,显然这是遇到了惧怕的物种。

    这是一片草木皆丰之地,几息之后,曹仁没有发现动静,便道:“诸公没事,就算是来头大猫,我们十数骑还怕它么?”曹仁话音刚落,顿然让人群纷纷点头称是。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96章 林中遇大险() 
曹仁的话让众人顿时觉得安心,毕竟十多骑,倘若真有老虎,乱箭就能将之射杀。

    众人继续围猎,不过胯下的战马始终显得有些战战兢兢,一只本来就被围追的獐鹿,从草丛中轻快的蹦出,十余箭同时发出,不过转瞬间,三支矢箭命中其腹。

    “子龙贤弟真是好箭法。”曹操对这员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忠义的青年甚是喜欢,不由的拍手夸奖道,你道这是谁,这是陈文龙,表字子龙,虽未年过二十,也未身附甲胃,但身上的武将气质还是彰显无疑。

    “孟德兄长箭法也当真不赖。”因为这三支矢箭中,也有曹**出的一支。

    “这局还当是子云贤弟为胜,贤弟可是正中脖颈,诸公以为如何?”曹操内心的心思昭然若揭,将这头筹之箭相送。

    “子龙贤弟当真好武艺,彼子龙非子龙,当胜过于那蜀汉的常山赵子龙。”说话是荀彧,自然也是帮曹操之忙。

    “多谢荀彧兄长抬讲,那子龙就不多让了。”年轻的豪气在这一刻彰显无疑,毫不谦让。

    “真是一员好汉。”这是曹操对他的评价。陈庆之话音刚落,这一对的侍从就跃马而出,上前去取那被射杀的猎物,近前不足五米时,变故发生了。

    一只斑斓巨虎从獐鹿倒地的大树后跃将出来,眨眼之间,就将侍从从马上咬下,只是一个扑跃,侍从者还未发出叫声,就已然奄奄一息,马匹自然受惊,转身就逃。

    这是一头标准的华北虎,是百兽之王,那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