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晋末汉魂 >

第42部分

晋末汉魂-第42部分

小说: 晋末汉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何?”李元霸不解的问道。

    “因为那姬弘本就是天下顶尖的智者,虽为谋面,但这般定论,二哥也是做了很多努力。二则,他身边不下于孙武的大才可不少,那人称姜公的姜尚,还有姬家的管仲,定然相投于姬弘,还有那号称南阳二圣的范蠡与诸葛孔明,常言,盛名下无虚。”如果姬弘在此,一定对李世民的印象大为改变,俗话说的好,机会是给有准备之人,这李世民对他关注显然时日已不短,否则不可能对千里之外的姬弘团队有所了解。

    “二哥,不必忧怀,武勇我李元霸定然不输于他,而智谋有二哥在,也足矣。”

    “元霸,有自信是好,不过这姬弘还有四位结义兄弟,听闻,此四人也都是不可多得的大才,尤其是他那二弟岳飞岳鹏举,此人年纪轻轻,就从姜尚和诸葛亮手中夺得大将军之位,定然非比寻常。”同样如果姬弘在次,对李世民的评价又会拔高,为何?驭谋驭策而断是非,这是作为一代明主所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素质,显然这李世民都具备。

    话说这孙武与罗士信,花了足足一天的时间才到了泰山脚下,这里有一座县城,对于目前的二人来说,最主要的是,寻找两匹马,这千里之遥的,就靠徒步显然是不可能到达长安的,而二人手中仅有几个铜板又能如何?

    这时,罗士信的肚子中也传来“咕噜”声,罗士信不好意思的默默头,孙武只能会然一笑,这一天的徒步疾走,他也早已饿的精疲力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88章 孙武卖祖剑() 
这所县城比较冷清,但该有地街铺都还是都有的,孙武看看手中剑,咬咬牙,拉住一位行人打听,便往铁匠铺走去,铁匠铺砰砰的打铁声还是非常好寻的。

    转过一条街就到了,“客官,你买武器还是家用器具啊?”看见孙武二人进店,店小二立马热情的招呼道。

    “我有一把祖传剑相卖,不知是否收?”孙武话刚出口,店小二的神情立刻变了一番模样。

    “这年头,那个人不说自己的东西是祖传的?拿来看看吧。”店小二慵懒的伸出左手,显示出不耐烦的模样。

    孙武有些迟疑,店小二便道:“拿来吧,要不换地方也行,反正这城里,也就我们店出价算是合理了。”显然这个时代,贩卖家中物品,典当的人特别多,当人挨饿时,那还顾得了其他。

    孙武最终还是将手中的祖传之剑递将了出去,剑是用麻布包裹住的,虽然被埋其面目,不过外形一观便知是剑。只见店小二打开布条,陷入眼前的就是一阵炫目,剑柄处通体碧玉,两枚血色玉镶嵌在圆形的柄尾处,一前一后。青铜所铸的剑鞘,条形的花鸟条纹遍布其上,雕工极其精致,一看就非凡品。

    此时的店小二已经惊讶万分,他就算未阅过名剑,但常年与兵器打交代,他何尝不知道此剑的非凡之处,两眼顿时就仿佛放射出万丈金光,直的挪不开目光。

    剑鞘拔开,顿时一道炫目的碧光闪现,剑锋锋利,但剑面却是极薄的,可以围缠在腰间,仿佛是异于这个时代的,通体的碧绿之上,镌刻两个红色字体,工布。你道这是,欧治子打造的第三柄剑,名叫工布剑。

    看见店小二陷入呆迷之色,孙武在旁提示道:“出个价吧,价钱合适就我卖。”言外之意,出价不合理,我就不卖。

    店小二终于回过神来,小眼眨巴中回道:“这要我们老板才能做主,公子稍后。”说完,店小二将剑还给孙武,转身往内堂走去。

    大约一炷香后,掌柜的才从后院走出来,双眼一直盯着孙武与罗士信打量,而店小二却不见了踪影。

    掌柜的再次阅剑一番后道:“这柄剑,我出五贯钱。”

    孙武立刻摇头道:“掌柜的是欺生呼?这柄工布剑,就算卖个零头也不止这五贯钱。”孙武说完,扭头就往外走,掌柜的见苏武就要走,顿时急了,连忙上前赔笑道,“我也就跟公子开个玩笑,价钱好商量。”

    孙武驻步,这位老板立马上前,拉着孙武在那方桌前坐下,还不断用衣袖拍打着上面的灰尘,好言嬉笑中,道:“公子,我先给你沏茶,我们慢慢聊。”

    孙武顿时瞧见不了不妥,“掌柜的出价直说,在下还赶时间。”

    “这价格不是要谈么,所以坐下再谈不迟。”

    “如果老板不是一口价成交,那我还是去别处卖剑吧。”孙武说完,站起身来头也不回的就在往外走,怀璧其罪的道理,按他孙武的智商又岂能不知,如今这更身在乱世,又岂能不防。

    老板还在拉孙武的衣袖,顿时就被罗士信一把抓起,提将起来就往后一丢,就是这么随手间,只闻见“噗通”一声,这是桌子破碎的声音,可见那罗士信的力量何其之大。

    掌柜的被摔在地上,顿时口中呻吟道:“岂有此理”孙武领着罗士信迈出铁匠铺。

    走上大街,“先生,我饿了。”罗士信摸摸肚子道。

    “哎,”孙武轻叹一声,就在原处拔出一根野草,插在剑鞘之上,寻了一处路口坐下。插标卖首的似之意,就是告诉他人,我现在卖手中的这把剑。

    当然孙武有重新将工布剑套上了麻步,省的又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不多时,就络绎有人围观了上来,“兄弟,你这剑打开来瞧瞧,合适某出价。”说话的是一位打壮汉,看样子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出生。

    “此剑只卖一锭金子外加五贯钱,兄台能出的起价我再打开。”孙武高声道。

    “哈哈,你这是在耍宝么?现在什么能卖到一锭金子外加五贯钱的?你也没瞧见人家卖儿卖女,顶多一贯钱打发,而且还要长的标志才这个价。”孙武的出价,顿时让周边围观的人群的调笑。

    就在这时,一声呵叫传来,“让开。”这群来势汹汹的人群,领头的是一条大汉,长得甚是凶悍,而这条汉子的身后,正是刚才的店小二。

    “你这偷盗之人,偷我宝剑,还敢变卖?”这条大汉气势汹汹的对着孙武呵斥道:“快快还剑,某尚可饶你一命。”这一下顿时让罗士信暴怒起来,那一双铜铃大的双眼,恨不得吃掉对方。

    “我何时偷了你的宝剑?说来听听。”孙武伸手阻止了罗士信,悻口对这员凶神恶煞之人问道。

    “你手中拿的可是欧治子所铸的工布剑,你问问大伙,你这落魄的下人,岂能拥有如此名剑,不是偷来的,又是如何?”这人的说话,顿时惹来了围观群众的附和。

    “这是我祖传之剑,要不是遇有急事,我也定然不会当卖于他,你休想巧取豪夺。”孙武顿时有些气愤。

    “口齿伶俐,难怪能够盗剑,我现在就抓你回去,看你还有何可以狡辩。”话音刚落,凶汉身后的爪牙顿时上前去捉拿孙武。

    “有我罗士信在此,我看谁敢欺负我家先生。”罗士信就如同一睹高墙,将孙武保护在身后。那些爪牙拥疯而上,只见罗士信,抬腿就是一脚怒揣,口中放声道:“真是好不要脸,我先生祖传的宝剑,都在变成你的了,看我不打死你。”一句话还未说完,就见这人的身体倒飞出去,重重的砸在那位领头的凶汉身上,那凶汉踉跄了几步后,才堪堪站稳,罗士信这脚虽然胜在出其不意,但也是那力量太过强悍。

    这时,其他的爪牙也纷纷欺上。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89章 泰山遇好汉() 
这些爪牙,又都岂能是罗士信的对手,三下五除二,就被全部撂翻在地,这员凶汉顿时亲自上前与罗士信对战。

    “你可知某家是谁?”这员凶汉对着孙武问道。

    “卖者买则皆和意,方为市易,阁下想强买之,还逞报凶名,是欺在下眼生,威吓于我而得乖乖就范之利?在下奉劝阁下一句,天下公理是为做人理,常劼越之,如今乱世,被抛尸荒野那不过时间。”孙武从始至终都是这般风轻云淡,不坑不卑、就算微怒也不曾产生其他情绪。

    “哈哈,我孙氏纵横故鲁之地数十年,从来没有见过这般不怕死的,那今日某就好好开开荤。”在二人对话间,围观的人群都被数百家丁驱散,这些家丁自然都是这员凶汉的。所谓效力恶犬,终成犬势说的就是这般,举手投足间痞性恶显。

    “那你定是公孙敖?”孙武胸有成竹的确认道。

    “哈哈,既然知道某是何人,那就乖乖的把工布剑交出来,可以留你个全尸。”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遗臭近千年,他的不肖子孙原来还残喘于世,真是鲁国遗民之悲哀。”你道公孙敖是谁,正是庆父之子,想来这泰山郡如今被这父子占据。孙武说完,不等公孙敖发作,看着公孙敖身后的战马,站起身来给罗士信示意。

    就在这时,人群的身后传来一声暴喝,“公孙敖,你又在这里欺压百姓,看打。”此人骑着战马而来,单枪匹马,手中拿着一柄两刃长戟,一戟就挑翻了一位孙氏的家丁,现场顿时大乱。

    家丁纷纷举刀朝着此人杀将过去,孙武岂有放过此机之礼,只见罗士信乘着公孙敖分神之际,一个健步上来,就抓住了公孙敖的衣襟,直接举过头顶,摔将出去,公孙敖在惊恐中,直接飞跃过了人群,与街铺的屋顶做了一次亲密的接触,而后重重的滚落在地。

    罗士信和外围的那条好汉,里应外合,顿时让对方折损了数十人,这些人都不过是做势之辈,剩下之人,纷纷拿着长刀戒备,没有人敢真的上前去搏杀。而公孙敖就躺在地上哀嚎,罗士信就要上前去结果了此人性命,那好汉一声大喊道:“两位好汉快走,这公孙敖杀不得。”

    孙武和罗士信分别上了马背,随着那员好汉一路冲向县城外,三人冲过城门时,守卫还不及得信,三人就顺利的冲出了城外,一通猛跑,三人足足跑了不下三十里,来到一座小土丘才勒马停下。

    “多谢这位兄台搭手相救,在下孙武,广饶县人士,这位是我侍童,还不知道好汉大名。”孙武下马双手作揖,自我介绍道。

    “先生客气了,我叫于禁,正是这泰山郡人士,这孙氏在里作威作福日久,如今更是窃取了大半个泰山郡,有不下数千人等的乌合之众,百姓们都深惧之。”于禁身体清瘦,但显得特别有力量感,年岁也就二十出头,但却是少年老成者,显得老成持重。

    “于兄台是本地人,如此帮我等,岂不是要连累己身?”孙武不由得替这位好汉担心。

    “无妨,我双亲已经故去,此番正是准备去长安投奔姬王。”

    “哦,那我们岂不是同路?我家先生也要去长安。”罗士信显得憨傻的道。

    “哦,原来先生也要西去,那正好同路,路上也有个照拂。”于禁正在说话间,罗士信的肚子又不争气的“咕隆”两声,孙武顿时显得有些尴尬的道:“这剑也未有卖成,士信还需忍耐一些,我们坚持到兖州。”

    “没事,我这里有些烧饼,前方十里处,有一家茶铺,我们去喝杯茶吃些饼,然后再上路,我虽然钱财不多,但还是足够三人到长安的。”于禁身上尽显武人的豪气。

    “这万万使不得,得于兄相救,长卿怎可再受恩惠。”孙武连忙出言拒绝,他不接受李氏的邀请,就可以看出,他孙武绝对不是贪恋权钱之人,他有自己的道、有自己的原则。

    “先生真是客气了,如今乱世当道,互相帮助那是人之常情,望先生莫要推辞。”于禁略微停顿,又继续道:“我观先生定非常人,宁可卖剑,也不让家侍受饿,于禁佩服。”

    孙武听完,也不再客套,齐鲁大地的男儿,本就是豪气的。三人再次上马,十里的路程也不过转眼既到,这里是兖州和青州的交界之所,山丘密布,周遭树木林立,不过冬季显得光秃而已,一条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茶铺就处土丘下的河道之旁。

    茶铺的面积不小,但是显得冷清,棚外的十数张桌椅,只有两桌人矣,但穿过边界线进入兖州的百姓却并不少,只不过喝一杯差对于他们来说,显得太过奢侈,天下大乱,百姓们不断从北方南迁,躲避胡人之乱,但姬弘出现后,百姓不断相传,这长安和洛阳就也成了乐土,青州和冀州的百姓,大多选择结伴去洛阳,毕竟地处炎黄九州最大的平原地带,路途虽远,但路途好走。

    等孙武三人牵着马匹到茶铺时,四双目光相对,孙武与一位客人,这正是李世民,二人虽未相见,但李世民早已见过了孙武的画像,孙武身边的罗士信,也正好是证实孙武身份的特征。

    只相望一瞬间,李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