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昭昭大明 >

第82部分

昭昭大明-第82部分

小说: 昭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夏正朔传承,礼仪文明非是胡虏鞑靼可比的。

    煌煌大明,绝不象满虏“我大清”,不管官至何级,见了满虏太君,都得跪地打千,高呼主子万岁!文明的差距,从崇祯帝对王承恩和温体仁的称呼上,就可见一斑。

    大明的皇帝,那怕再无能,被后来伪满虏朝的奴才文人丑化得再荒唐,但是,称呼身边亲近的太监时,也是叫“某伴伴”。比如崇祯帝叫王承恩为“王伴伴”!

    大明皇帝对各部尚书,大学士这一类的重臣,或是有名望的鸿儒,更是客气地以“先生”相称。汉明皇家气度,比之通古斯满虏,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下在地下。

    奈何明末的儒家文官,特别是以东林党为团体依托的极端自私虚伪的士人奸党,生在福中不知福,却非要和满虏内外勾结,拼命挖大明汉家江山的墙角。

    直到大厦倾覆,迎来野蛮残暴的满虏一通好杀,部分有气节的读书人这才想起老朱家的好来。老祖宗说得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古人诚不欺我!

    待温体仁行礼后坐定,崇祯帝又宽慰他道:“温卿切莫自责,先生能代为通传,不寒莱州将士忠义之心,朕心甚慰!想来这莱州军定已得到兵部钧令,不日定可抵达直隶,会同各军一同拱卫神京!”

    “陛下圣明!奴婢前时在登莱,是见过这王参将的,确实是忠义勇武之人,不象其它武夫军将,畏敌怕死。要不然。也不会泣血求战!此全是陛下洪福呀!”王承恩收了王瑞不少金银,又将王瑞引为知己,此时便站出来为他说起了好话。

    “王伴伴,你倒是一直说这王瑞的好话。可是前次收了他不少银两?”崇祯帝何其聪慧,多少明白这些事后的情形,半是玩笑半是敲打地说道。

    “回陛下的话,奴婢确实收了。这王参将还问起陛下吃食可好,奴婢只好如实说了。这王瑞听了,当时就落了泪,说:末将带着辽东逃民躬耕于莱州浮山湾,日子虽然过得紧,也不至于如此吃食,不曾想我煌煌大明,圣天子竟然节省如此。下臣尚余白银万两,愿一并奉以圣天子!”王承恩诚惶诚恐地跪下道。

    “这王瑞能聚拢辽东逃民屯垦,于国有功。想这辽东逃民,亦朕之赤子,朕何忍心夺其口中之食?”崇祯帝感叹道。

    “陛下仁慈!国有圣君,方出良将!老臣恭禧陛下!”温体仁一见崇祯皇帝心情高兴,也在一旁打着圆场。

    “哎,如我大明军将尽如王瑞这般,何惧满虏猖狂!王伴伴,一有这王瑞和莱州军的消息,定要马上报予朕知晓!”崇祯皇帝最后吩咐道。

    这次“己巳之变”,确实给了年轻的崇祯皇帝沉重的打击,让他“幼小的心灵”很受伤。

    先说这山海关这方面,满虏如此大的动作,作为主力御敌的关宁军事先竟无任何军报。无论如何说,这袁崇焕和关宁军将都是一种失职。而且其事后的所作所为,也让对袁崇焕和关宁军寄予厚望的少年天子失望到了极点。

    十月戊寅日,满虏大军突破长城喜峰口,攻陷遵化,京师震动而戒严,同时诏令各路兵马勤王。

    正在山海关附近的袁崇焕部,于十一月辛卯日在满虏部队抵达之前两天赶到蓟州,袁崇焕本应将来犯之敌阻挡在蓟州至通州一线,在此展开决战,以确保京城安全。崇祯皇帝也给予袁崇焕组织各支勤王军的权力以方便行事。

    可是,袁崇焕却将赶到的各路军队部署到其他防线,并将原先驻守蓟州的刘策调离,而他自己则亲率关宁军躲进了蓟州城里,还大言不惭地向崇祯皇帝承诺“必不令敌越蓟西”。

    当然,事实证明,他再一次做了个“大忽悠”!

    满虏奴酋黑孩(黑孩即俗称之黄台吉,黄台吉实为满虏自我粉饰之名,本书不予认可,故称其本名。)在得知袁崇焕坐镇蓟州后并没有攻打蓟州,而是“避实击虚”,趁夜绕过了蓟州,由此“僭越蓟州”,兵逼北京。

    袁崇焕在发现被后金军越过防线后,也并未对后金军进行追袭,而是经由另一条道路避开满虏军队赶到北京。

    六天后,于十一月丁酉日晚袁崇焕部方抵达北京广渠门外。袁崇焕名为入援,却听任敌骑劫掠焚烧民舍,不敢一矢相加,放任百姓被敌骑蹂躏殆尽。

    但既便如此,崇祯皇帝还是立即召见,大加慰劳,赐御馔和貂裘。可是袁崇焕却虛以士兵疲惫为由,请求入城休整。

    我的哥,你是来救援京师的啊!你带了大军不去打满虏,却要在如此危难之时进北京城,你是要干啥?稍有点脑子的人,也不会让你进城吧。所以,他的请求并没有被批准,只好驻军于北京广渠门外。

    两日后清晨,明军和满虏军队在广渠门外大战,祖大寿阵于南侧,王承允阵于西南侧,袁崇焕阵于西侧。

    京门初战首先在德胜门外打响,城外明军,主要是大同总兵满桂和宣府总兵侯世禄的勤王部队,另外参加战斗的还有城上的卫戍部队。德胜门之战时,黑孩(黑孩即俗称之黄台吉)亲率大贝勒代善和贝勒济尔哈朗、岳讬、杜度、萨哈廉等,统领满虏右翼四旗,以及右翼蒙古兵,向满桂和侯世禄的部队发起猛攻。

    满虏军先发炮轰击。发炮毕,蒙古兵及正红旗护军从西面突击,正黄旗护军从旁冲杀。满虏两军冲入,边杀边进,拚搏厮斗,追至城下。而城上明军,则奋勇弯弓,又发火炮,轰击敌军。

    不久,侯世禄兵溃,满桂率军独自上前搏战。城上明兵,发炮配合,但误伤满桂官兵,死伤惨重。满桂身上多处负伤,带败兵向袁崇焕所部靠拢时,袁崇焕竟然下令明军向满桂等人放箭开火。

    无奈之下,满桂只好带着残余的一百多人退至城外关帝庙中休整。第二天,守军才打开德胜门的瓮城,供满桂的残兵休养。

第一百二十九章 土豪驰援() 
袁崇焕的如此作为,让对其以国相托,信任恩宠有加的崇祯皇帝,失望和愤怒都到了极点。

    十二月初一日,崇祯皇帝召对袁崇焕、满桂及其部将黑云龙於平台。

    崇祯帝以袁崇焕擅杀毛文龙、勾结清军入关、射伤满桂三事责问袁崇焕,袁崇焕一时语塞,崇祯皇帝当即便命令锦衣卫将其拿下,后又发南镇抚司监候。

    说实话,袁大忽悠死得一点都不冤!当然,伪满清的历史书本中也有将其美化为英雄,说是崇祯皇帝中了满虏反间计的说法。

    比如,不具有任何可信性,满纸假话和谎言的《明史》袁崇焕传中便记载:“会我大清设间,谓崇焕密有成约,令所获宦官知之,阴纵使去。其人奔告于帝,帝信之不疑。十二月朔再召对,遂缚下诏狱。”

    臭名昭著的满虏包衣老狗阎崇年等,一些所谓的“学者”,就倾向于认为崇祯皇帝杀袁崇焕,是因为朝廷内阉党余孽的诬陷,以及黑孩(黄台吉)的反间计起了作用。

    稍有脑子的读者都可能想骂这帮蠢货:“你丫的猪脑子里全是豆花吗?”

    祖大寿等人闻讯后,本就无心作战的关宁军总算找到了借口,当即率领大军疾归山海关,情势再度逆转。

    此后,黑孩(黄台吉)引军亲自上阵,士气低落的明军节节败退,大将满桂、孙祖寿皆战死沙场。

    除了关宁军,摆在崇祯皇帝面前的,还有更闹心的事。

    山西巡抚耿如杞和山西镇总兵张鸿功,分别带领抚标营、山西镇正兵营勤王,到了京师附近了,没了粮食,便申请补给。

    按大明的规矩,要在到达当地的第二天才能领取军粮,于是他们第一天被调到通州,第二天被调到昌平,第三天又调到良乡。三天调了三个地方,五环外面走了一圈,没一个地方能呆到第二天,也就一次都没能拿到粮食。

    大冬天里天天走无用的路,又吃不饱饭的丘八们怒气冲天。文官们虽然聪明,但丘八也不是傻蛋,终于一哄而散,一路抢掠往山西逃回。

    山西镇也是九边精锐,两营合计五千多步骑兵,历尽艰辛到达京师勤王就是如此待遇,就因为文官们的小聪明,又丧失一支珍贵的力量。

    堂堂大明京畿,竟任由满虏四处抢掠杀人,十数日来,光北京城周边各县,被满虏杀害的大明百姓就达百万之多。满虏之凶残,杀戮之惨无人道,比之后世小日本的“南京大屠杀”亦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此情形之下,危城坐困的崇祯皇帝,此时收到王瑞和莱州军的请战血书,心中的宽慰和期待,真的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只是,这本不会在明末己巳之变出现的王瑞和莱州军,此时又在哪里呢?

    让大明崇祯皇帝牵挂万分的王瑞和莱州军,此时正行进在永清到固安的路上。

    一路招摇,赚尽沿途民众眼球的莱州军,终于在崇祯二年十二月一日抵达天津卫。

    大军在天津静海镇外,会合等待的徐福朱磊两部过万名将士之后,便在浮山海军的协助下横渡三角淀,沿卢沟河一路北上。

    虽然现在的莱州军总兵力已经是近两万人的大部队,但是经常进行长途拉练的莱州军仍然行军速度极快。

    特别是因为在浮山湾打闻香教时,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实战演练,所以莱州军从最高统帅王瑞到最低层的士兵,都对这样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极为熟练。

    而且特别要说明的是:作为最高统帅的王瑞,虽然穿越到了明代好几年了,但是他的思考方式仍然很现代。

    在王瑞看来,你出门旅游做工,都得带够钞票,更何况现在是去打仗!所以这物资钱粮,肯定是要“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

    再说了,王瑞通过玻璃镜子等具有垄断暴利的各大工坊,赚到的银钱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这还不算,光是从朝鲜倭国和海上,莱州海军抢回的金银就不下白银五百万两。

    等待己巳之变,对满虏鬼子给予石破天惊一击,王瑞可是为之准备了好几年。所以这次北上作战,王瑞根本不在意花多少钱。

    他在心里发誓,那怕是用银子堆,也要堆出一个胜利来!

    这么重大的战事还舍不得花钱,这钱要等到什么时间花?等到满虏太君拿着刀枪架在自己脖子上吗?江南东林党的汉奸文人傻瓜蛋们干过的蠢事,王瑞可不想再干一遍!

    所以,他对这次军事行动计划的军费为白银三百万两,平摊到每个大头兵身上则大约是三百两。如果打上三个月,每个士兵每天的花费大约就是二两。

    这是个什么状况?这他娘的才是真正的有钱任性!其它勤王的明军,一个月也没有二两的花销吧。这样一对比,再笨的人都能明白了。

    因此王瑞的大军从莱州北上,虽说是在一路撒钱,但到达天津静海时,也只花了五十万两。整个大军物资钱银之充足,简直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疯狂地步!在这战乱纷纷的时节,走陆路的这支大军居然每日每餐都在鸡鸭鱼肉的。

    这他娘的那是去打仗!你丫的这是北京团体豪华游好不好?

    如果山西巡抚耿如杞和山西镇总兵张鸿功知道,此时京师边上还有这样一支大手大脚“败家子”一样的军队,估计得气得喷血!这才是典型的“人比人气死人”嘛!

    在王瑞不计成本的充足物资钱粮保证之下,每一个莱州士兵都吃得好喝得好,个个精强气壮,无论是走陆路还是走海路的军队,没有谁有哪怕一丝长途行军的疲惫。而且经过训导官一路的宣传,人人都渴望着尽早和满虏鬼子当面一战!

    王瑞的莱州军可不象其它的明军,一提到满虏鬼子就畏之如虎的。这支军队在王瑞这个铁血统帅的领导之下,可是在不断的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

    严酷的军纪,战后的重金奖赏,莱州系统从各方面赋予军人的荣誉和优待,训导官日复一日的宣讲,早已打造了这支军队坚韧不拔求战如渴的军魂!

    再说了,这满虏鬼子,哪是那些胆小鼠辈说的那样青面獠牙,不可战胜的?咱莱州军就是杀满虏起家的。活生生从朝鲜抓回来的满虏还少了?

    这一枪刺去还不是一样的一个血窟隆?打他砍他时,还不是一样的依依呀呀的求着大爷饶命?谁他娘胡说什么满虏鬼子满万不可敌?我呸!

    莱州军将士们的这种感觉,就好象后世一个成绩优秀的高中生,家里为他准备好了一切,现在正精神抖擞地赶往考场去!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每个人都想要早点到战场上去。

    王瑞这个本不该出现的“土豪学生”,正在崇祯帝的牵挂之中,突兀地杀向战场!

第一百三十章 一只肥羊() 
虽然为了保持全军士兵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