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昭昭大明 >

第54部分

昭昭大明-第54部分

小说: 昭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学忠也坐了下来,虽然举动优雅,可也吃得不慢。

    “潘少爷!那个,那个啥……,奖金啥时间发?”一个粗声粗气的声音从边上传了过来。

    众人寻声望去,原来是一脸憨笑的尹迪尹大弟。

    哦,是这缺心眼儿的狗东西!一众军官都乐了起来。

第78章 兄弟之间() 
“大弟!现在是吃饭时间,你切莫在大人面前胡言乱语!”陈松冲着尹大弟吼道。

    他对自己的这个小伙伴很是无语,说话做事总是很直接,或者说脑子一根筋。现在见他居然跳出来当着大人的面问着潘学忠要钱,赶紧出言制止。

    “哦!是尹迪啊!对对!二哥,你说话可不能不算数!”王瑞对尹大弟的印象极好,也笑着开起了潘学忠的玩笑!

    “哈哈!原来是你这个傻兵!你就不能有点追求?对,就是你们大人讲的那啥‘觉悟’!放心吧,本少爷有的是钱,少不下你的赏银!对了,除了你这个傻兵,都还有谁杀的倭寇超过了106个的?本少爷这次一并打赏了!说好的,有一个算一个,一个都不拉下!”潘学忠哈哈大笑着道。

    “大人,潘少爷!除了尹大弟,只有一个叫做刘老三的!”陈松报告道。

    “只有两个人超过了这个数目?”王瑞有点疑惑。

    不过他很快明白了过来,福江岛总共才三千多倭寇,上岸的浮山军士兵可是近六百人,平摊起来一个人才能分到五个,不跑得快点,早就被其它人杀光了。

    潘学忠确实豪爽,和王瑞回到公事房后,当即叫人唤来尹大弟和刘老三,直接让财叔将承诺的赏金兑现了。

    看着两人眉开眼笑地拿着银子出去,陈松还问:“大人,潘少爷,要不要再开个表彰大会?”

    他在王瑞身边时间久了,知道王瑞凡事都讲究个誉论宣传,所以就有此一问。

    “哈哈,还开什么表彰大会?!本少爷经此一事,早就臭名昭著了,你小子还要本少爷再来个黑史留名?”潘学忠哈哈大笑着道。

    不过,他确实没有说错。后世的史书上是这样记录的:潘学忠,原倭国福江岛大屠杀组织者和实施者。这是大汉海军走向海外后,有据可查的第一战,它用倭人的血泪树立起了大汉“拓殖队”的赫赫军威。

    当然,也有其它的研究表明,潘学忠仅仅只是这一事件的替罪羊而已,具体的主谋可能另有其人。

    后世如何记录王瑞可管不了,他也不愿意再就此事召开一个表彰会。说到底,这军队可是他王瑞的私军!

    这一点潘学忠可就比其他人看得更加明白,他才不想因为这样的小事来引得王瑞不快。他甚至还有点后悔,自己跳出来乱开赏金,是不是有点越俎代庖了。

    所以,潘学忠赶紧制止住陈松的话语,将话题转到去登州为王瑞办事的情况上来。

    事情果然不出潘学忠所料,有了这些倭寇首级,又送上了大笔的银两,王瑞升莱州游击的事很快就办了下来。

    新上任不久的孙国祯正愁着如何改变自己在新皇眼中的形象,摘掉阉党的帽子呢。现在好了,有了王瑞送来的首级,他赶紧让幕僚写了篇花团锦簇的奏报,随同倭寇首级一起送到京师,给新皇报喜去了。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其实这当皇帝的也是一样。这但凡有新领导登了场,都得弄出一点响动来不是?不然如何显得圣天子在位,气象更新呢。

    因此朝廷很快就批复了下来:擢升王瑞为莱州游击,且不用去京师报备,只需要在当地继续练好强兵,以保莱州一地安宁。

    “二哥辛苦了!今日晚间定要多敬二哥两杯!”王瑞听了后心中大喜,急忙站起来拱身向潘学忠致谢。

    “三弟见外了!要谢,你可得谢石大公子才是!”潘学忠客气道。

    “哦!石大公子这次怎生没随二哥同来?”王瑞好奇地问道。

    这石大公子和潘学忠关系极好,每次潘学忠去登州后,必定跟屁虫似的跟来。这一次没来,王瑞便颇感意外。

    “他呀,此时正值秋闺,这次是来不了啦!”潘学忠叹息道。

    “哦,来不了就来不了吧!趁着现在空闲,咱们兄弟俩可得好好算算账了!这次福江岛一战,二哥出力最多,功劳也是最大!我可不能不分给二哥银两啊!”王瑞笑着道。

    “哈哈!你还记着这一碴!不过,你这么说,却是小看哥哥了!三弟大业初兴,为兄自当鼎力相助才是,些许微薄之劳,还提什么分银两!三弟以后可切莫再提及此事了。这事如若传将出去,你我兄弟都得让外人笑话了!”潘学忠笑着责备道。

    “二弟,你可是要陷三弟于不义乎?”马举刚好从外面走了进来。听到二人谈话后,他笑吟吟地插上了一句。

    “大兄教训得是!好吧!哥哥不要钱!为兄只要三弟答应:将你这边出产的货品,都交给二哥我销售就是了。我只卖往南直隶江浙这几个地方就可以了。其它地方为兄暂时就不插手了。以后生意好了,三弟可要优先供应我潘家的商号。”潘学忠对马举深施了一礼,这才微笑着对王瑞说道。

    奸商啊,奸商!怎么潘学忠这种英俊潇洒、浓眉大眼的人也是如此奸滑呢?

    看来浙江后来能出胡雪岩马云这些人,可是有历史和文化传承的。你看这潘学忠,明着不要钱,可是他却将最富庶的三个地方占为了自已的垄断市场。

    王瑞现在的这些货品可以说只要生产出来,就不会愁没有销路。就是后面出产的棉布,这些大工业生产出来的成品质量和成本,岂是松江的手工作坊,家庭式生产可以比拟的?

    有了这些或独一无二,或者说竞争力超强的货品,赚钱,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

    可是就潘学忠要赚钱,却是赚得光明正大的。而且还充分的考虑到了对方的利益,特别是还很大气的连本来该给他自己的钱都给拒绝了,你面对人家这样的条件和气度,还能说出个啥?

    “二哥客气了!如此小弟就承情了。多谢二哥了!”王瑞虽然心里腹诽,不过还是站起来对潘学忠深施了一礼。

    “哈哈,兄弟之间,就该这样!”马举赞道。

    王瑞又派人叫了陈铭回来,中午几人一起饮宴,整个一派兄友弟顺的恩义场面。

    因为这次潘学忠过来的日子也不少了,他便着急着要马上离开。毕竟如果没有他的销售回笼资金,王瑞的各个工坊就不能正常运转了。

    所以,当日下午,王瑞便下令抽调一千士兵,在少年工作组的组织下,全力为潘学忠装船。

    这次潘学忠除了带回去数量更多的玻璃制品和更多更大的镜子外,还运走了海量的机织棉布。江南的“棉布大战”,指日可待了!

    王瑞算算时间,现在已是天启七年十月了,留给自己的准备时间最多只有一年半了。所以他也希望潘学忠快去快回,省得每次他返航前自己都牵肠挂肚的。

    他能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打造出后装定装弹的火枪吗?还有那什么迫击炮!王瑞觉得时间已经非常的紧迫了。

    再说了,这些枪炮造出来后,如果要列装部队,还需要进行训练,甚至是实战的检验。不然,谁知道行不行呢?

第79章 杀虏练手() 
崇祯元年十月,王瑞的棉布厂扩大到了两万余人,军工、玻璃和镜子这三个最重要的工厂也扩大到了上万人,浮山前现在成了整个大明最大的工业城市,总人口达到了二十万人以上。

    各类包装厂、木工作坊、制衣工坊开始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整个浮山湾一片欣欣向荣的蓬勃景象。

    潘家的船队现在已经变成了滚动式发车,源源不断地将大批的棉布,和各类工业制品销往江南各地。

    好在王瑞和潘学忠担心控制江南棉布和纺纱工坊的官僚士绅反弹,只是把浮山棉布的价格控制在比江南出产的棉布价格略低而已。王瑞和潘学忠都不敢冒冒失失的就去发动价格战,这帮江南士绅可不是好惹的!

    但即便是这样,生意也好得让王瑞的纺纱厂、棉布厂忙得不可开交了。因为相当多的产品,被江浙的海商们销往了倭国、福建和两广。更有不少的产品还远渡重洋,卖给了红毛鬼子,运去了西洋。

    现在的浮山湾,简直成了一只每日狂生金蛋的大母鸡,每月为王瑞赚回的银两达到了恐怖的百万两以上。

    为了保卫自己的巨大财富和这份根基不被他人窥视,有了莱州游击的官身之后,王瑞再一次进行了大规模疯狂扩军,直接将自己的总兵力扩充到了两万余人。

    因为王瑞一直有着一个深深的忧虑,他常常会在梦中惊醒,每一次梦中都是一个相同的梦境:一个巨大的车轮轰隆隆地向他辗来,车轮的铁钉上挂满了汉人的血肉,许多未死的汉人在车轮上凄惨地哭喊!梦中的王瑞却对此措手无策……

    基于这种极度压抑的担心,王瑞每日都沉浸在钢铁厂和自己单独的研究作坊里。在崇祯元年三月的一天,他终于造出了第一支成熟的定装后装弹火枪。特别喜欢火枪的朱磊被王瑞叫了来进行新枪试射。

    王瑞的这支火枪其实大约相当于德莱西步枪。它是用击针打击枪弹底火,发射定装式枪弹,称为击针枪。

    不过,王瑞的这支新枪暂时还没有达到德莱西步枪的水平。德莱西步枪采用了螺旋形膛线,王瑞的这支枪只能算是滑膛枪!

    “试试看!用最快的速度打,看看一分钟能打多少枪?”王瑞吩咐道。

    自从知道他开始研制火枪之后,朱磊便不时跑来摸摸看看,有机会时就会打上一枪。王瑞知道在这个冷热兵器交替的时代,打得快慢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所以很认真地叮嘱朱磊道。

    王瑞身边的亲卫也一个个的兴奋不已,眼中发出光来。他们天天跟在王瑞身边,对火枪现在也算是比较了解了,每个人都对王大人造出来的新玩意十分喜欢。

    看来,这有血性的男人,无论在哪一个时代,对枪械武器都有着一种天然的热爱,从来不曾更改。

    这朱磊,其实算是王瑞军队中的一个高层军官和老兵了,说他是老兵,倒不是说他年纪大,而是因为他是从辽东就进入了王瑞的团队。

    他长着一张和陈冠希一样的英俊面庞,身材挺拔高挑。好几次王瑞都忍不住想,是不是陈老师也穿越过来了?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带相机和电脑。

    众人到了公事房前的空地上后,王瑞再一次仔细地给朱磊讲解了如何装弹和如何扣动扳机。

    王瑞前一时空就作过军官,这德莱西步枪又是他本人亲手制造出来的。所以,他给朱磊讲起这支枪的射击要领时,一点也不费力。

    朱磊认真的听着,全神贯通地专心默记,其专注的神情就象冠希老师在摆弄照相机。

    王瑞一边讲解,一边注意到他脸上庄重的神情,心中不禁一乐:看来这谁认真起来,都可以变成陈冠希!

    讲完之后,王瑞自己又试射了一枪,这才将这把新枪交到朱磊手里,还给了他十发定装纸弹。

    王瑞想测试一下,一个普通士兵,一分钟到底能打多少枪,便吩咐道:“朱磊,对着前方的石台打,不要管打得准不准,用你能达到的最快速度打!”

    “好嘞!”朱磊举起枪来,开始砰砰啪啪的射击,他虽然是第一次射击这多么多子弹,但操作起来居然十分迅速,一套动作下来竟如行云流水。

    看来这家伙在运用火枪方面,是真的很有天赋啊!王瑞在心中暗道。

    等朱磊将十发定装纸弹打完,王瑞根据自已在心里的估计,大约是打了一分钟零十秒时间的样子。换句话讲,这种火枪的射击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十发以上了。

    采用密集的队列,再辅以严格的训练,王瑞相信,所谓的满洲铁骑,在定装后装弹的德莱西步枪面前,不过就是待斩的猪羊!

    枪弹定型后,王瑞将其命名为“二八式步枪”,并分解工序和工艺流程,不计成本地开始投入量产。同时,他还开始根据记忆,在马举的协助下开始复原小型迫击炮。

    到崇祯元年十月时,王瑞的军队不但有了两千只“二八式步枪”,还有了二十门60mm迫击炮。

    在浮山前所的训练场内,王瑞属下的军队开始轮番前来参加火枪集训,以便在装备备齐后,不至于军官士兵都没有接触过,还需要从头开始训练。

    说到迫击炮,可能很多人不了解。迫击炮是一种炮身短、射角大,弹道弧线高,以座钣承受后座力,采用炮口装填、发射带尾翼弹的曲射滑膛火炮。迫击炮自问世以来就一直是支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