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昭昭大明 >

第37部分

昭昭大明-第37部分

小说: 昭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典。

    不过,大家也隐隐在为他担心,这流水一样的花钱,金山银山也经不起搬啊!

第52章 两手皆硬() 
王瑞可不知道这即墨营的老老少少得了便宜还卖乖,担心这好处啥时会完。

    他正在操场正方土台上,满面春风的看着浮山前所带来的老兵们操练新兵蛋子呢。

    分不清左右脚、训练时说话、宿舍不按规定摆放物品等等,反正这浮山前所老兵们犯过的错误,新兵全都重新犯了一遍。

    这浮山前所来的老兵们,一个个的现在都是“翻身农奴把歌唱”,转眼成了高高在上的教官,把这帮新兵蛋子们训得鬼哭狼嚎般的悲惨。

    这不,刘老三又挨了一鞭。他刚才一想到中午菜里有肉片,左转右转的就分不清,又在乱转。

    挨了打之后,背上有点隐隐作痛,刘老三马上清醒了过来。不过,想起这吃得饱饱的美妙感觉,他又傻呵呵地乐开了怀,赶紧聚精会神投入训练之中。

    这时几丈开外的不远处,一个负责财务的少年正焦急地往操场正前面的土台走来。因为王瑞有一个规定,就是存粮存银消耗到十日这个警戒线时,就要向他报告。

    这个少年正是那个在王瑞和潘学忠面前大胆直言的强子,现在他在管着即墨营这边的开支用度。发现钱粮消耗到达警戒线后,他就急急忙忙的找了过来。

    “大人,带来的钱花得太快了,只余十日的了!”强子见四下除了亲卫士兵并无旁人后,才压低声音的对王瑞报告。

    “哦”王瑞皱了皱眉,不禁有些意外,虽然他也知道招了这一千五百人的新兵后,用度开支会很大。但还是觉得头大了起来。

    不过,王瑞很快压制住了自已的负面情绪,笑容满面地对强子说道:“不用担心,该怎么花,就怎么花!特别是军队的开支,千万不能省!放心,咱们是有钱任性!”

    见强子心情放松地出离去后,王瑞又吩咐亲卫队的陈松去把马举叫来。

    “大哥,我要先回去!一是抓几个工坊的生产,到时二哥来了才好卖钱;二是加强军训,开了年后才好出海找钱。再说浮山前所那边,久了没人坐镇可不行!”王瑞想了想,对赶过来的马举说道。

    “对!一个是赚钱、一个是练兵,咱们就是要抓住这两个重点,两手都要硬!”马举回应道,同时还引用了王瑞经常讲的这些“新鲜词语”。

    “嗯!那就麻烦大哥先在这边安排坐镇。遇事要果决,有胆敢犯我即墨营的,不可犹豫。我带亲卫队回浮山前去,还要做一下财物方面的计划和安排。”王瑞等马举说完后,又仔细地吩咐道。

    “三弟,你放心吧!我能应付的!”马举坚定地保证道。

    马举读书不少,少年时又跟着叔伯游历,见多识广。后来又经历辽东大变,心智很是成熟。想来要他坐镇即墨营也是没有问题的。再说了,不听话的人全都让王瑞给收拾掉了。

    “哎,时不我待呀!这大明乱世纷纷的。没有一支强大的铁军,没有大量的钱粮,保命都难啊!”王瑞感叹道。马举也若有所思的跟着点了点头。

    “也不知这次二哥回去买卖做得如何了?”王瑞又牵挂起潘大少爷。

    不过,王瑞的牵挂却真的是多余的。潘学忠现在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爽”,牛逼得不要不要的!

    自从在镇海楼顺利举办了展销会后,全宁波人现在都知道有一个本事极大的潘家四房公子。人家不但人长得俊俏,还做得锦绣文章,更是能寻得稀奇物件,大赚各家豪门银钱。

    如此可人佳郎,真真让无数佳人倚窗相望!

    现在年关时节,许多人想着巴结上官,勾连利益相关豪门,正在四处寻访新奇珍贵物件。这玻璃和镜子的出现,无疑正应了时节。

    虽然很多人愿意多花银两,不过还是有许多人没能买到。

    和潘家有关系的,便托了潘家的这房那房叔伯姨娘,寻到潘家父子,无论如何也要买上一两件。潘家父子推托掉一些欠缺官面背景的土豪地主,只给当官的、致仕的官员供应了数十件,从这里又收回白银三万多两。

    而更多没有关系的人,则是四处寻访,想要从他人手上加价购买。不过,能抽到签买到的人,也并不缺少银两,这些人当然是不肯轻易卖出的。一时间,这些精美的玻璃制品和镜子的价钱便被越喊越高。

    最有趣的人是潘学忠那为人爽快而又贪财的三房姨娘。她先是将自己的那面镜子以一千五百两银子的价钱卖了,事后又见价钱炒高,每天在家里后悔不已,非要潘学忠下次回来再送她一面。

    虽然潘学忠感激她的上次相助,很是痛快的应了,不过她还是收获了不少人背后鄙夷的目光:这三房的太太,也实在是太贪婪了!

    了解到市面上如此热烈的反响,看着货品还余有一多半,本金成本就早已收回了,潘父对潘大少此次行商不禁大为赞赏,当即表示以后全家族都会支持潘学忠大展宏图。

    潘家四房的地位由此开始在家族中如潮上涨,就连一惯清高的二夫人见到潘学忠的亲妈时,也是左一个妹子、右一个四妹的叫得亲热!

    王瑞这只穿越的小蝴蝶,轻轻的扇动了翅膀,微风吹拂到了潘学忠身上。潘学忠又把这丝风带回到了浙江,带回到了遥远的潘家。

    就连他那做了五年宁波府同知而不得升迁的伯父,最近居然得到通报,朝廷将他擢升为浙江布政右使了。

    一时之间,潘府上下又是一片喜气,上门恭喜道贺的人络绎不断。

    经验老道的潘父立马发现了商机,决定和潘学忠带上余下的所有货品,护送潘家伯父前往杭州上任随便在杭州再搞一次“鉴赏会”。

    潘学忠听了父亲的意见后,忍不住赞叹对他的老谋深算赞叹不已。毕竟王瑞的工坊还会不断的扩大生产,要想维持这种供不应求,牟取暴利的局面,就得拓宽商品的销售地。潘父此时的这个决定,便显得意义颇为深远。

    和潘家伯父一商量,他对这个主意也是极为赞赏。毕竟古言讲得好:“做客莫嫌晚,做官莫嫌早”,这升官的事,你都不着急上心,那这世上还真没有多少值得上心的事了。

    潘家颇多海船,潘家伯父对于坐船走海也不陌生,于是便和潘家父子坐了海船去杭州湾,正式出任浙江布政右使。

    这个时代走海路比陆路更快,腊月二十二日,众人就到了杭州湾,和潘家伯父一起进了杭州城。

    潘家伯父忙着上任交接、走访上官同僚、接受下官送礼宴请,潘家父子则忙着安排随从搬运货物,准备在杭州城故计重施。

    潘父对自己这个兄长特别大方,上次不但送了他三面镜子、五只酒杯,还有白银两百两。如按这个礼数来论关系,别说本来就是亲兄弟,哪怕不是亲兄弟,重礼之下,也会称兄道弟了!

    所以,潘家伯父对自家兄弟子侄的事也特别上心。在走访上官和接待同僚时,他便一一顺带做了一个邀请,请这些高官显贵三日后参加潘家父子举办的“诗歌鉴赏会”。

    只是,这在宁波府一票难求的“鉴赏会”“展销会”,挪到杭州城后又将是怎样的一番光景呢?

第53章 独占花魁() 
三日后,“潘雷军”的鉴赏盛会在杭州如期举行。

    (鉴于作者本人的恶作剧,故且称潘学忠为明代版的雷军先生吧!哈哈!)

    在宁波举办时遇到的那些幸福的麻烦,在杭州一样没有减少。因为杭州城更大,官绅富人也更多,所以自恃有身份可以参会的人也就更多。

    这里面很多人都是声名显赫的举人进士,不少人和潘家伯父都可以拉上同科同年的关系。这就弄得我们的潘大人不得不忙忙碌碌地出来招呼应承着。

    这明代的同科同年关系,可不象后世的同学关系。后世的人开同学会是升官发财之后,要在原来的小伙伴们面前显摆一番,随带着“拆散一对算一对”。

    这个时代的同年关系,却是一种身份的认同、是当官发财的重要人脉。谁如果自外于此,为同年摒弃,或是被众人非议,别说当官,便是在一地生存也会甚为艰难。

    征求过潘家伯父意见后,又经潘父答应,这“诗歌鉴赏会”终于在杭州城最大的“醉仙楼”再次举办,有意前往的士林和富商官绅俱可入场。

    不过呢,也不是没有门槛。比如没有取得功名的人,就得交纳白银二十两方可得到一张入场卷了!

    刚好这浙江巡抚也是潘家伯父同年,故而和他关系甚好,见如此文坛商界盛事,也欣然答应到场。

    这日的醉仙楼万人空巷,以至于杭州知府衙门都不得不派了兵丁衙役前来巡逻站岗。光官员读书人就来了一百多人,富商财主更是超过了两百人之多。

    光是买入场卷的银两,潘学忠就收得脚跁手软,最后统计时是总计五千两。

    嗯,没错!富商财主们合计二百五!

    不过杭州的“发布会”,首先登场就不是“潘雷军”,而是地位最高的巡抚大人,以及同样地位珍贵的布政右使潘大人。

    两人引经据典,吟诗作句地对潘学忠的玻璃器具,特别是玻璃镇纸和镜子作了一番赞扬,这才满意地入座观礼。

    为了制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潘学忠在全场布满了大红帏帐,乐师鼓手则分布在大厅的四侧。

    随着鼓乐响起,帏帐次第拉开,潘学忠带着手捧各种玻璃制品和镜子的十多个红牌清倌人一步步走上前台来。镜面反射的光芒照在走过来的每个人手上,最终连成一道白光,整个场面甚为震撼!

    这事给杭州的好事之徒们送来了最好的谈资,光这个入场式就让大家口若悬河般地吹上了好几天!

    走到前台中央的光圈中站定后,潘学忠礼数周全地向四周拱手环揖,举止之潇洒优雅,让本来就是帅哥的巡抚大人和一众官员都心醉不已,更不要说他身后的一众女子了。

    如果此时王瑞在场,他一定会讲:他娘的!完全就是天皇巨星上场啊!

    “各位父母大人!士林同仁、富商财主,今日为我浙江士林盛会。学生有幸,能为此略尽微力,实喜不甚焉!珍物有价,美人无双,诸君今日不但可一观珍物璀璨,更可见众佳人风姿。还望诸位不吝佳句诗词相赞才是!如有人文采争冠,获佳人青睐,潘家定奉白银万两以为赞!”潘学忠用他那清彻磁性的声音,不紧不慢地说道。

    他话音刚落,场中便是一片低语:“哇,文竹兄,今日,你可得好好表现一番!”

    “有此盛事,学生自当全力以赴!”

    “能观此盛况,今生足已!”

    待场内众人稍安,潘学忠这才招呼众女开始轮流环场展示。

    这个展示如同后世的模特表演,不但有音乐相伴,还有用十数面镜子组成的光点,聚光照在绕场的女子身上!

    如此震撼新奇的展示方式,让每一个到场的人都大呼过瘾!

    十多名清倌儿的展示持续了一刻多钟,把场内众人看得如痴如醉。富商财主们在寻思着花多少银两买下这些珍品,文士书生们则在苦思诗词佳句,一些官员则在低声交谈称奇!

    众女退场之后不久,又有一名分外娇美的女子带着两个抬了箱子的小二上场。

    待两名小二开箱退下后,这名女子开始拿出数十个晶莹透明的玻璃杯子,开始小心翼翼地在一张小桌子上一个个垒起,最后垒成一个五层的小塔。众人看了后,更是叹为观止!

    在众人的喝彩声中,这名女子开始用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子盛满葡萄酒,不断地从上往下倒去,如此十数次之后,竟将每个杯子都倒满!

    这时乐声再次响起,十多名漂亮的清倌儿再次络绎上场,从倒酒的女子手上接过酒杯奉予前排的高官显贵。

    在众人羡慕嫉妒恨的眼光中,这些官员们学着潘家伯父的样子,和边上的人轻碰酒杯,然后品上几口,又说上几句,最后才一饮而尽!

    待台上收拾清净,潘学忠这才再次上场,请众人上台吟诵写就的诗句。于是场上再次热闹起来,一众士子纷纷上场,要在这些高官佳人面前表现一番!

    浙江地处江南,千百年来文风颇盛,故而才子鸿儒层出不穷。这次的盛会也是这样,这些才子有咏物的,有赞人的,有述景的,不一而足,确实写就了不少妙语佳句。

    巡抚大人和几个鸿儒低语商谈,正要定下今日首榜之作。这时,左侧一个狂傲的声音道:“学生观这施酒的佳人最为美妙,已为其作诗一首,以求其芳心相许。学生曾闻学忠贤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