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昭昭大明 >

第251部分

昭昭大明-第251部分

小说: 昭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忠贞伯王瑞他们却是见不到的了。因为今晚王大人正与秦小靖和小珠儿在吃鸡呢。

    自从知道忠贞伯王大人就要带着英雄的登州军离开后,一些极度崇拜王瑞的人家甚至将自己家唯一生蛋的老母鸡都杀了,就只为了给王大人煲上几碗鸡汤!

    经过当面的审查试吃之后,这些鸡汤鸡肉最后都会送到王瑞的面前。王大人也不客气,会叫上秦小靖和小珠儿一起吃。

    这天中午去城外观看征兵工作时,王大人就和小珠儿秦小靖说了:“今晚吃鸡!”

    确实这两天接到太多的鸡汤鸡肉了,介川人民实在是非常热情,让王瑞感到很有些盛情难却。

    不过,刚好小珠儿才破了身不久,正好吃点好的,算是补补身子。

    但是,王瑞也不白吃老百姓的东西。凡是送了东西来的人,王瑞都要吩咐尹大弟挑些粮食物品作为回礼。总之一句话,让众人满怀感恩而来,又满怀感恩地离开。

    在介川,虽说这军民之情亲如鱼水,但登州军总归还是要再次踏上新的征程。

    第二日清晨,登州军早早地吃过早饭,开始背着包裹、唱着军歌,前往介川东门外集合。

    等王瑞来到东门城墙上时,近万名登州军士兵已经排列成整齐的队列。不过,一千名在介川新招的新兵就明显地站得有些凌乱不堪。

    这些新兵穿着崭新漂亮的登州军军服,胸前戴着硕大的大红花,脸上都挂着好奇而又略显羞涩的傻笑。

    其实,他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是美美的。毕竟这加入登州军可不是谁想来就能来的。这几天来报名应征的人,没有一万也有七八千吧。

    “伯爷来了!”人群中有眼尖的人首先发现了王瑞。

    “伯爷!”、“伯爷!”城下立即发出一阵海潮般的欢呼声,人们用力地挥着手臂,仿佛这样就能让忠贞伯看到自己。

    “开始吧!”王瑞冲身旁的箕耳点了点头。这介川的老百姓暂时还只懂一些简单的汉语,没办法,还得使用箕耳这个翻译。

    “乡亲们!现在请大明忠贞伯、大明征东将军、朝鲜……也就是咱们汉东三郡唯一的主宰者王大人,给乡亲们讲话!大家击掌欢迎!”箕耳扯开嗓门,用朝鲜语喊起了话。

    他话音一落,城下立即响起了零乱的掌声。

    “乡亲们!本伯感谢乡亲们的爱护和支持!这些天在介川,受到了大家最大程度的关怀。王某人今天在这里谢谢大家了!”王瑞说完后,拱手行了一个礼。

第四百五十二章 难舍难分() 
    片刻功夫之后,王大人的亲卫营终于走出城门。王瑞一身戎装,骑马走在队列中间,如果不是和他特别熟悉的人,根本就无法认出他是谁。

    作来一个后世做过军官、开过公司的穿越者,王瑞的思想观念已经非常的沉稳。他可不会打马走在队首去装逼!

    虽说装逼未必会被雷劈,但被刺杀暗算却是有可能的。

    “伯爷呢?”、“我好象看到伯爷了!”介川的老百姓拼命地瞪大着眼睛,仔细地扫视着这些英武的骑士,想要从中找出他们最敬爱的忠贞伯王瑞。

    可是,这些骑士都穿着相同的衣甲,戴着相同的头盔,看起来似乎就是一样的。根本就认不出谁是谁。

    看到大军越走越远,这些淳朴的介川百姓终于明白,登州军和忠贞伯是真的离开了!

    “呜呜呜……”一个泪腺浅的女人首先哭了起来。

    她叫孙美珍,老公死了有三年了,一直带着两个十四、十七岁的儿子为生。

    她家以前租种的是李清哲家的田地。每年交完租子后,常常就所剩无几了。一年中,能吃个半饱的时候,也就是刚收了粮食的两三个月。

    加之两个儿子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没办法!孙美珍只得带着两个儿子一年到头辛勤地劳作,天天得去山里采些野菜、寻点野物充饥。

    孙美珍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一个头,她只想着能让两个儿子活下来。她早已经忘记了吃饱饭是什么样的一个感觉。

    但是,自从十多天前登州军到来后,她的生活就彻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听说有大明的军队前来时,她开初还有些害怕。其实她自己也不知道在害怕些什么。作为一个家徒四壁的女人,她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

    不过,出乎她意料的事很快出现了,这支远来的大明军队居然在城里施起了粥。只要去学说一下汉话,就可以饱饱地吃上一碗浓粥。

    这可不是一般的浓粥,和普通人家煮的干稀饭也差不多了,筷子插上去后都可以不倒。这么多年了,孙美珍第一次有了吃饭饭的感觉。

    于是,这些天只要一有时间,她就和两个儿子一边干活,一边学着说登州军教给大家的汉话。

    一种能让大家吃饱饭的语言,实在是让她觉得无比的美妙。有好几次,都因为她的汉话讲得最好,打粥的士兵都忍不住给她多打了一些。

    就在她和两个儿子天天幸福地去领粥吃时,又一个好运从天而降,这次登州军竟然要给她这样的贫穷人家分田地分东西了。

    她和两个儿子一共分得了二十亩。虽说不是什么好田地,但是从此以后总算有了自己的土地。

    走在自己的土地里时,她东摸摸田里的泥土,西拔拔地里的野草,流着幸福的热泪对两个儿子说道:“儿呀,咱们终于有自己的田地了!”

    “是呀!”、“是呀,娘亲!”两个儿子也是满脸幸福和兴奋之色,在田地里走来走去。

    “原来,这什么大明登州军收拾那些地主老财,是为了咱们这些贫苦百姓啊!这个忠贞伯真是咱们贫苦百姓的救命恩人呀!”孙美珍的大儿子李根大说道。

    “是呀,是呀!哥,这登州军可威风了!人家那军服、那队列,真是太漂亮太俊了。”二儿子李根二也附和道。

    “娘,你说咱去参加这登州军咋样?咱去当兵保卫自家的田地!”李根大突然说道。

    “当兵?”孙美珍有点突然。这个时代有句俗话,叫做“好男不当兵,当兵的全烂丁”,就是当兵不是个啥好事。

    “娘,我去当了兵,可以为家里省下一份口粮呢。再说了,这登州军可不是想去就能去得成的吧?想去的人多着呢。”李根大劝着孙美珍。

    “哦!”孙美珍不置可否,不过却也带上了这份心思。如果让她的儿子去其他军队当兵,她肯定是不愿意。

    不过,要是能参加这登州军嘛,也还是可以考虑的。

    于是,登州军征兵时,李根大立即就去报名应征了。经过一系的考核问话后,没想到居然幸运地被选中了。

    孙美珍在登州军的队列中搜寻着,想要找到自己的儿子。可是,这些穿着相同军服的士兵就象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根本无法认出人。

    好吧,儿子找不到就找不到,孙美珍对李根大是放心的。毕竟这些新兵应征报名后,是穿着军服回过家的,李根大还拿回了二两安家银子呢。

    想到这里后,孙美珍又想再看一眼自己心中的神……忠贞伯王大人。可是,这位伯爷仿佛就象消失了一样,根本就找不出他的身影。

    找着、望着,不断地期待着、失望着,孙美珍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第一个大声地哭了起来。

    在她的带动后,其他一些妇人女子也跟着哭了起来,场面十分难舍难分。

    “哥!这些女人哭着好伤心。”王瑞身旁的秦小靖眼汪汪地说道。

    “哎!相见时难别时难呀!大弟!传令亲卫营,唱一首林思德写的《上战场》吧!”王瑞感叹道。

    “娘子送郎上战场,眼泪汪汪情意长。嗨,情意长哟!

    一送送到五里墩,送了一程又一程。嘿,又一程呢!

    叫声娘子莫心伤,郎随将军去拓疆。嗨,去拓疆哟!

    娘子回去孝爹娘,待我立功归故乡。嘿,归故乡呢!”

    很快,登州军士兵们浑厚粗旷的歌声又一次响起,唱的正是这首每次离开浮山湾去征战时必唱的歌曲。

    介川百姓都听不太懂这首歌曲的意思,但歌曲中的依恋、进取、安慰的情感,却是真实地慰藉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三娃儿!早点回来!”、“大牛哥,我等着你!”介川百姓现在再看登州军时,已经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子弟兵。

    他们大呼小叫着,跟着大军一起前行,不知不觉之间,已然走出了十里开外。说是十里相送,也不为过。

第四百五十三章 脑子进水() 
    因为有未经训练的新兵加入,王瑞和陈松统领的这部登州军的行军速度几乎就是龟速。

    当然说是龟速,也只是以登州军的标准而言。毕竟登州军当天还是走了四十多里。

    李根大从来没有长时间的走过这么远的路,下午刚过申时,他便有些体力不支。其实他也就是这两日吃得太多,有点腹胀,导致他的精神状态不太好。

    中途休息时,他一坐下,就有点起不来。正当他吃力地躬着身子想站起来时,一双有力的大手托住了他的手臂,一把将他拉了起来。

    映入李根大眼幕的是一张英武逼人的年轻面庞,不过此时这张脸上却挂着温暖如春的微笑。

    这人好熟悉!李根大心道,可是他却一时脑回路地啥都想不起来。

    “谢、谢谢你!”李根大吱唔了好一会儿,终于用生硬的汉语说了一句谢谢。

    “怎么样?还能行吗?把包裹给我,我帮你背!”来的人正是咱们的忠贞伯王瑞,他拍了拍李根大的肩,想要帮他背包裹。

    “我……”李根大有些没听明白王大人的话,拉着自己的包裹绑带不肯。

    “小子!忠贞伯问你累不累?如果背不起,伯爷说帮你背。你小子从哪里修来的福气?能让伯爷这样关心?再苦再累你也得自己背哈!”

    一旁给王瑞充当翻译官的箕荣俊赶紧近前翻译,翻译完后,还忍不住教训一下李根大。

    “啊!是伯爷呀?!小人背得起,背得起!”李根大没想到刚才拉自己一下的人是忠贞伯王瑞,吓得扑通一下跪了下去。

    “哎!快起来!咱们登州军中无跪礼!”王瑞只得示意一旁的尹大弟将他扶起。

    等到李根大手脚无措地站起后,王瑞又才说道:“那咱们边走边聊。你叫什么名字?”

    “我、我叫李……李根大!”李根大因为太过激动和紧张,回答得有些结结巴巴。

    “李根大?这个名字好!我记得你了。好好干吧!”王大人鼓励了他一句,带着一大堆跟班,转往亲卫营的位置去了。

    “大汉至上!效忠将军大人!”李根大这个时候已经反应了过来。他向前斜举着手臂,激动万分地吼叫着。

    这一刻,所有的疲惫、所有的紧张都被一扫而空了!有了忠贞伯这个他心中的神的鼓励,李根大觉得自己全身充满了力气。他的步伐一下子变得轻快起来,兴奋地走回到了自己的队列之中。

    登州军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行着军,一路唱着军歌、编练着新兵,一点儿就不象是去打仗的样子。

    这幅作派,与其说是去打仗,不如说是夏季的一场大游行。

    “主公!是不是加快一点速度呀?如果行军速度慢了,咱们打德川的消息恐怕就会传到府城去啊!让他们提前做好了准备,咱们再去攻打,就没那么容易了吧。”

    随着登州大军前去德川上任的未来知府箕德久有些担心地说道。这德川城如果打不下来,他这德川知府去哪里做呢?

    “箕知府多虑了。我这样行军,除了是为了训练新兵外,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德川城的守军做好准备。”王瑞自信满满地微笑着道。

    “哦。主公,此是为何呢?老夫愚笨,还望主公明示呀!”箕德久更是不解了。

    他虽然不懂得军事,但是从书本之中,还是学到过什么“兵贵神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类的经典军事术语。

    “哈哈!也没啥复杂神秘的。本伯这么做,主要是为了给这帮小子增加一点难度!如果这德川城轻易地被一战而下了,达不到练兵的目的啊。”王瑞哈哈大笑着道。

    “这样啊……”箕德久闻言,突然发觉自己说不出任何话来。

    尼玛,这仗有这么打的么?故意大张旗鼓地让攻击目标知道、故意让对方做好准备,真当打仗是过家家么!

    不过,看着王瑞迷之自信的神情,箕德久想说的任何话都说不出口了。或许,这位神一样的忠贞伯真有什么神力本事呢。

    其实王瑞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