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昭昭大明 >

第191部分

昭昭大明-第191部分

小说: 昭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奔袭险山堡,登州军完美地完成了所有的作战目标。满虏的首级,斩获了两千五百余级。钱粮物资,更是缴获无数。

    最最重要的是,登州军彻底地凭自己的实力,用一系列的完美战绩,让东江军来观摩的所有人服了气。

    无论是小规模的遭遇战,还是大规模的大军对阵,又或是堡垒攻坚,登州军都展现了超越天下任何军队的强悍实力。许多东江军的人禁不住在心中估计,那怕全东江的人加起来,也打不过人家五千人吧。

    第二日,东江军每人都象一个挑夫,带着登州军赠送的一大堆东西,欢天喜地登船而去。

    与此同时,另外两条海船也满载着满虏的首级和金钱,在黄海清的指挥下扬帆驶往浮山湾。

    十一月下旬,王瑞终于见到了他期待已久的战报和首级。特别是龙尽虏、张扬和周云台等一大帮新老军官的表现,让王瑞非常的满意。

    登州军,已经有了健全的人才梯队。这,才是王瑞最感欣慰的事。

    “陈松,给我去请刘大人和孙大人来!咱们让他们开开眼!哈哈!”王瑞吩咐陈松道。

    半刻钟之后,每天闲着没事,正在浮山湾学堂客串古文教师的刘之纶和孙元化便被请了回来。

    “两位大人,某在辽东偶有小得,欲与两位老大人共赏之!”王瑞笑着拱拱手道。

    “你派军队去辽东了?”刘之纶和孙元化齐声问道。这忠贞伯,真是想干啥就干啥啊!

    “是!上次两位老大人不是忧心没有满虏首级吗?所以,末将便派人去取了点来。所幸,托圣上洪福,又赖两位老大人运筹,加之将士用命,还算有点收获吧!”王瑞耐心解释道。

    取了点?你当砍满虏首级,就象去地里砍棵大白菜啊!孙元化在心中暗自腹诽。

    不过,刘之纶对王瑞的说法却颇为开心。王瑞都说了嘛,“赖两位老大人运筹”,这不就是要把功劳分给咱吗?

    “哦,那,咱们就看看去?”刘之纶笑着道。不管咋说,这打满虏总是一件好事嘛。

    “忠贞伯,你这小得,是得了多少呢?”在去仓库的路上,孙元化好奇地问道。

    孙元化以前通过各种途径,对登州军的战力其实是有些了解的。不过,他毕竟不象刘之纶一样,和登州一起并肩作过战。

    在他想来,登州军就是战力再强横,也就是比关宁军什么的强上几分吧。再夸张一点,超过满虏精锐?孙元化觉得,还是不太可能。

    “那孙大人以为,能有多少斩获呢?咱们来个猜猜猜吧。”王瑞童心未泯地提议道。

    “好,咱们猜猜!”刘之纶和孙元化都来了兴趣。

    “三百余?”孙元化大着胆子猜了一下数据。而且,这都是他参考了以前了解到的登州军战绩,往高了说了。

    “可能不止。”刘之纶看了看一脸微笑的王瑞,首先否定了孙元化的猜测。

    “哦,五百余?”孙元化又开口问道。

    “托圣上洪福,还多一点。”王瑞优雅地微笑着道。

    五百余,他还说少!孙元化有点不敢猜了。要斩获五百多满虏首级,双方参战的人一边起码得好几千人吧。

    再说了,要组织这么大一场远渡辽海的战役,可不那么容易!

    “那老夫来猜猜?有八百余吧!”刘之纶转向王瑞问道。他算是对登州军最了解的人了,所以猜的数字也更大一些。

    “哎,看来刘老大人在末将军中督师这么久,其实对登州军还是不了解呀!”王瑞遗憾地感叹道。

    “啊!”刘之纶和孙元化都齐齐傻了眼。这猜得还不对呀?

    “在千数以上,两位大人大着胆子猜吧!”王瑞微笑着道。这个,还是给点提示吧。

    “啊!”刘之纶和孙元化再一次傻了眼。这他娘的,太离谱了!

    “两千!”刘之纶狠狠地说道。不是让咱大着胆子猜吗?老子猜个完全不可能的。

    “哈哈,还是刘老大人最了解登州军啊!加十分!”王瑞拍着掌道。呵呵,他还以为自己在主持电视抢答比赛呢。

    “两千,两千!两千呐……”孙元化喃喃自语,突然一下子斜着身子倒了下去。

    “孙大人,孙大人……”刘之纶和王瑞都慌了神。

    王瑞和一帮亲卫,又是掐人中,又捶胸口,总算才让孙元化醒了过来。呵呵,还好,不用人工呼吸。

    王瑞想,要真进行人工呼吸,这次恐怕得自己亲自出马了。要等那满山采草药的“狗神医”回来,估计,人都早没气了吧。

    “老夫,老夫这是怎么了?”孙元化见自己身边围着一大堆人,居然还有点意外。

    “大人,你这是晕过去了。这样,我们还是送大人回去歇着吧。”王瑞吩咐陈松等人道。再怎么想得瑟,也不能把一个巡抚就这样折腾死了呀。

    “没事,扶老夫起来!咱们去!”孙元化还挺倔强。

    “初阳公?还是身子要紧,回去歇着吧!明日再看也不为迟。”刘之纶赶紧劝告。反正那满虏首级就堆在王瑞的仓库里,这早一天晚一天,又能有个啥呢。

    “不!老夫现在便要去看!扶老夫去吧。”孙元化还是坚持。

    这能让他惊讶得晕过去的满虏首级,他还没有看到呢。就让他这么回去歇着,他歇得着吗?

    “好吧!陈松、大弟,你们扶好孙大人!走,陪两位老大人去看看!”王瑞赶紧吩咐道。

    不让他看了,还不指定再出什么事呢。王瑞为自己弄出的这个猜猜猜后悔不已。

第三百三十三章 合法外衣() 
“阿里巴巴,芝麻开门!打开咱们的宝库,请两位老大人视察吧。”来到库房前后,王瑞笑着对守卫吩咐道。

    阿里巴巴?芝麻开门?两个守卫一头雾水。不过大人的话,自己听不明白也正常。反正这意思就是要开门。这个他们还是听懂了。

    库门打开后,孙元化和刘之纶快步冲了进去。动作之快捷麻利,王瑞觉得,完全就比得上博尔特。

    库房里的满虏首级堆积如山,散发着淡淡的石灰味。孙元化和刘之纶也顾不得肮脏,在里面拿着一个个的满虏脑袋细细查看。

    因为仓库里也没有窗,孙元化还拿了好几个满虏首级跑到库门外的阳光下查看。呵呵,这老家伙,还以为王瑞象其它的明军军将,干杀良冒功那一套呢。

    折腾了半刻钟后,孙元化和刘之纶终于确认,这库房里堆着的几千个脑袋全部都是满虏真级。

    “忠贞伯为国杀虏,老夫佩服呀!恭喜恭喜呀!”孙元化认认真真地拱手一礼道。

    “大人哪里话?该说同喜才是呀!登州军能有此战绩,全赖两位大人运筹呀!”王瑞也是张口马屁便来。

    “同喜同喜!忠贞伯,快快安排人将奏章写就,老夫着急签署呢。”刘之纶插话道。

    这战绩,人家王瑞都主动送上门来了,咱得接着才是!

    第二日,三份奏章,先后发往京师。上奏章的分别是王瑞、孙元化和刘之纶等三人。

    不过奏章中讲的,都是一件事。登州军在几位大人联合指挥之下,远跨辽海,痛击满虏,一举斩得满虏首级千余。

    随同奏章发往京师的,还有两大拔满虏真级。奏章上说,六百多级是登州动乱时所得,另外一堆一千七百多级乃是辽东斩得。

    嗯,还有五万两白银,王大人说这是从辽东缴获。

    崇祯皇帝收到奏章那个乐呀!当时,便吩咐王承恩去后殿,让田妃备下酒菜,沐浴更衣,等待圣驾归去。

    崇祯皇帝脸上一直带着笑意,心中寻思着,今天一定要喝上两杯,再和田妃大战上三百回合。

    哦,三百回合还是不行……朕得保重龙体!

    这以前吧,一有动乱,一有战事,崇祯皇帝就纠心不已。很简单,遇上这些事儿,就得花粮花钱呀!

    而钱、粮,就刚好是崇祯皇帝最为头疼的。他被东林党忽悠着一举铲除了所谓的阉党后,现在钱粮的来路便只有一个:土地。

    但是,大多数的土地却是控制在士绅手上的。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根本就不用上税啊!

    至于什么商税、茶税、矿税、海税,在崇祯帝将太监这个自己的肩膀砍掉后,来自于这方面的税源,就完全变得聊胜于无了。

    后世有资料,说是崇祯朝某年,江南茶税是几百两。这日子,没法过呀!前世王瑞在网上看到这些资料时,就明白崇祯帝临死前的心情了:文官尽可杀啊!

    不过,忠贞伯王瑞不一样。他每打一仗,便能斩获无数的满虏首级。报来的全是捷报。这可比,以前一收到奏报全是损兵折将的好吧?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他不但送首级,他还送钱啊!明晃晃的雪花银啊!大家可以想象崇祯皇帝的心情了吧。

    就这样,所有针对王瑞的奏章,全部被崇祯帝留中不发了。而且他还力排众议,封了王瑞太子太保,给了王瑞的三个夫人每人一个诰命。

    钱粮这些实际的东西,崇祯帝拿不出。虚衔官帽子,他还是可以胡乱批发几个的。

    特别是王瑞这次屡计斩获的满虏首级已经超过了两千余级了,不给点奖赏,貌似也说不过去。

    不但崇祯皇帝,把王瑞视作自己人的温体仁和梁廷栋也极为高兴,说明他们有识人之明,举荐有功呀。

    而且这梁廷栋,还是王瑞的主管上司呢。他是可以光明正大,分润登州军的功劳的。

    在君臣三人的全力运作之下,登莱的动乱就这样烟消云散了,而且王瑞还让朝廷接受了一个惯例,就是登州军可以随时对辽东用兵。

    这对于王瑞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事。从此以后,他在辽东、朝*鲜,乃至于海上的任何行动,都可以披上这件光明正大的合法外衣了。

    王瑞的这次辽东之战,刘之纶和孙元化也一样的收获颇丰。他们不但受到了朝廷的口头嘉奖,而且也一样的得到了荫妻庇子的待遇。

    而且为了巩固和刘之纶、孙元化的“革命友谊”,王瑞还将两万两白银交给了两人处理。

    呵呵,理由还是和以前一样,荒唐简单得可笑:军官们把缴获忘记上交了!于是,两个可怜的老大人,又担负起了保管金银的重任。

    摆平这些杂事之后,正好遇到潘学忠携美人前来,王瑞一看刚好,急忙征用他的船工船只将一万登州军运去义州。同时,也顺便撤换三千士兵回登州休整。

    因为王瑞知道,辽海很快便要封冻了。如果在朝*鲜的龙尽虏李正浩部不尽快得到物资,特别是武器弹药的补充,那他们要撑过这样一个漫长的冬天,那无疑还是有很大风险的。

    而让各部主官轮流带队去辽东作战,本身就具有多重意义。用方元这个狗头军师的话说,第一,可以让各部将士都能得到实战的考验;第二,也利于王瑞对辽东的控制,这驻防辽东的主官换来换去的,不是可以避免兄弟们犯占地为王的错误吗。

    十二月初四,赶在辽海封冻前,潘氏船队和登州海军一百余艘海船满载着三千名将士,以及一百多名将士家眷驶入莱州浮山湾。

    “哇,这就是浮山湾呀!”,“哇,夫君,那些房子是什么?”,“哇,那个柱子是什么?好高呀!”一众女子大喊大叫着,仿佛看到了最壮观的海市蜃楼。

    “给多色哟!”,“五来系一!”特别是十多个朝*鲜女子,在船甲板上又叫又跳,高兴得就快疯了。

    原来,这就是人们传说中,富裕繁荣的大明啊!成排成排的巨大厂房,高耸入云的烟囱,彻底震撼了初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所有人!

    “柴清姑娘,怎么样?这就是咱们浮山湾!”周士相指着繁华的海岸兴奋地问道。

    “嗯,挺好!就是空气不太好!不象险山堡那边,空气又香又甜。”柴清轻掩着鼻子说道。

    “到了,到了!女眷先下船。”随着一声长笛,到达浮山湾的女眷和她们的夫君们,首先开始络绎不绝地下船。

    “大汉至上,见过将军大人!”第一个走过来的士兵首先向王瑞行了一个军礼。

    “辛苦了!欢迎归来!”王瑞点着头道。

    “来,艺珍!快快拜见将军大人!将军大人是我们所有人的恩人。”这个士兵又回头急切地吩咐自己的朝*鲜妻子道。

    一队队的士兵和女子走到王瑞的面前,心怀感激的行礼下拜。

    终于,好不容易轮到了周士相和柴清。周士相大步走到王瑞面前,挺直身躯道:“大汉至上,见过将军大人!”

    “周士相?!”王瑞故作意外。其实他已经知道周士相在辽东的事了。二狗子和李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