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昭昭大明 >

第183部分

昭昭大明-第183部分

小说: 昭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这里是哪里?偏处一隅的即墨县浮山湾也。啥时候,这里的老百姓都这样注重求学教化了?不应该呀。

    “老大人所言极是。多的不说,三四个州县是没有咱们浮山湾的学童多的。咱们这里如果算是技工学堂,怎么也得有几千人吧。”李老秀才想了想后回道。

    “几千人?”孙元化的声音一下子高了起来,他实在是太吃惊了。

    “嗯!全赖老夫这贤婿……哦,忠贞伯王大人舍得出钱出力,不计成本呀。别的不说,寻常人家,可能这些孩童的笔墨纸砚都负担不起吧。”李老夫子感叹道。

    “此间一切,皆是忠贞伯所为?”孙元化转向王瑞,眼中满是疑惑和惊奇。想起王瑞在登州时狂杀文官的行为,孙元化可不认为王瑞是会重视教化的人。

    “初阳公有所不知,忠贞伯亦是饱学、博学之士!于这教化一道自然甚为上心。这些孩童,一日在学堂里吃两餐,一应用度开销俱是由忠贞伯负担,每人一年还能领到四套衣裳呢。”刘之纶进一步介绍道。

    “啊!”孙元化怔怔地看了王瑞良久,突然拱身一揖道:“老夫日前误解忠贞伯了!”

    嗯,这老大人之前是真的误会王瑞了。这些天在他眼中,王瑞就是一个粗鲁残暴的武夫。仅此而已。

    “嘿,些许误会,抚台大人何需如此挂怀?走,末将陪两位大人再去别处走走看看!”王瑞笑着道。

    “老夫尚有一不情之请,不知当讲否?”孙元化突然面露难堪地说道。

    呵呵,既然是不情之请了,还讲它作甚么。王瑞在心中暗暗腹诽。

    不过,他嘴中说出来的却是:“抚台大人但讲无妨!”

    “老夫常听人说忠贞伯的火器天下无双,可否容老夫前去火器作坊一观?”

    孙元化作为一个最热衷于火器研究的人,到了王瑞这个火器最厉害的军队的大本营里,火器作坊自然是他最想去看看的地方。

    “末将这火器作坊一贯是由义兄马举在管。现今大兄在登州未回,实在不便陪大人前往,还望大人见谅则个!”

    王瑞毫不犹豫地便拒绝了。开什么玩笑?这可是王瑞最为核心的军事机密。

    让孙元化这个目前敌我不分的内行人去参观?王瑞觉得自己不是疯了,便是傻了。

    “这,这……”孙元化也颇为尴尬。这明知对方会拒绝的事,自己怎么就忍不住提出来了呢。

    “忠贞伯,贵军那纺纱厂、织布厂,可否带老夫前去一观呀?”刘之纶赶紧出来打着圆场,化解双方的尴尬。

    其实浮山湾的这些民用工厂,上次他来当证婚人时,王瑞和马举就曾陪他参观过。当时也是把他惊得呆如木鸡,现在用来在孙元化面前显摆一下,倒也不错。

    “如此,便遵老大人之命!两位大人请!”王瑞欣然领着孙元化和刘之纶往纺纱厂而去。

    这浮山湾纺纱厂的厂房,是三个巨大的超级大通间。至少在孙元化看来,这个所谓的车间,实在是大得有些让人意外。

    光是照明,就用了五排油灯。每一排就是二十多盏,将整个车间照得雪亮,场面甚为壮观!

    更为让孙元化震撼的是,身穿蓝色衣服的女工站成了长长的五大排。每两人操纵着一台飞快转动的机器。

    每一排大约一百多人。每隔二十来人就有一个身穿红色衣服的女子站立其间。王瑞介绍说,这就是品检员,负责检查这一组二十来人生产的棉纱是否达标。

    还有身穿白色衣服的女子,在不同班组之间走来走去的传递物件。王瑞介绍说,这个是负责物品传送和计数的收发员。

    孙元化注意观看这些收发员,发现她们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走动,颇觉得奇怪。

    他正待发问,王瑞笑着朝地上一指,只见地面上用白石灰清清楚楚的画着许多线框。

    孙元化忍不住好奇地问:“王总兵,你这样一条,你说的流水线,一天能纺出多少棉纱呢?”

    “去!将你们厂长请来!”王瑞笑着对一个收发员吩咐道。

    几人继续走走看看。孙元化还发现,第一排头前都有一个大大的木牌。木牌上挂着许多棉纱,王瑞告诉他,这便是生产样板。

    半刻钟不到,李小芳一步小跑着赶了过来。

    见是王瑞和刘之纶、孙元化三人,她有些意外,朝三人拱身道了个万福道:“棉纱厂厂长李小芳,见过三位大人!”

    “好叫初阳兄知晓,小芳姑娘便是那李老夫子的女儿,也是忠贞伯的新婚妻子。”刘之纶赶紧介绍道。

    “哦,原来是忠贞伯夫人。老夫有礼了。可否请夫人说说,你这个工厂,一天可以出多少棉纱呢?”孙元化拱了拱手,很是客气地问道。

    “回老大人的话,说一天出多少棉纱,大人未必听得明白。这里每天出的棉纱,大约可以织成棉布一千五百来匹吧!”李小芳想了想后回答道。

    孙元化顿时听得目瞪口呆:我的乖乖,这是一个啥概念?天文数字啊!

    中制说布料时,一匹为四丈,一千多匹,便是五、六千丈。

    正当孙元化想问,这么多棉纱用在什么地方时,李小芳又开口说了:“现在我这棉纱厂的产量,还需要扩大一倍才行。现在出的纱都不够给北佳的棉布厂织呢!”

    工业化大生产的宏大场景以及巨大的生产效能,彻底让孙元化震撼了……

第三百一十八章 巡抚蹭饭() 
“还有织布厂?”孙元化问道。

    “是。老大人可愿前去一观?”王瑞很是痛快地应道。反正这纺纱厂都让他看了,再看看织布厂,倒也无妨。

    大工业生产这事,你看着简单,但要真正玩到浮山湾这个光景,里面还不知道有多少无法跨越的鸿沟呢。

    以前为了排出合理的生产流程,王瑞这个后世的工厂老板和马举这个精通木工机械制造的“总工”,可没少折腾。

    “如此,老夫就叼扰了!”如此大开眼界的机会,孙元化当然不会轻易错过。

    织布厂的车间规模和纺纱厂一样,里面整齐地排列着无数的“北佳织布机”。一个个女工正在紧张有序地操作着机器。

    除了负责物品交接的收发员和管理人员会说话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人发出声音。所有人都沉默而又专心致致地忙着手头上的工作。

    整个厂房里,只有一种浑厚的轰隆隆的机器运转声。这种奇怪的声音,让孙元化又是害怕又是惊奇。

    这是一种神奇的声音,隐藏着巨大力量的大工业生产的声音。置身其实的孙元化,突然觉得自己面对这份力量是如此的渺小。

    “初阳兄,那便是北佳姑娘!北佳姑娘亦是忠贞伯的妻室,老夫还是她们的证婚人呢。”刘之纶突然指着正在一台机器前忙碌的张北佳说道。

    只见一丈开外,几个女子正围着一台机器查看,其中一个女子的衣着打扮明显的和所有人都不一样。

    她挽一个漂亮的流云发髻,穿着一身青色的锦缎襦裙。正在聚精会神地折卸机器上的一个部件。想必这便是刘之纶说的北佳姑娘、忠贞伯的妻室吧。

    等到孙元化等三人走近,那女子也看到了来人。她停下手中的活计,一脸惊喜地扑过来抱住了王瑞的手臂:“哥,你来得正好,快来帮我修这机器!”

    这小佳儿,也不注意影响啊!王瑞老脸一红,拍拍她的手道:“好!快来见过两位老大人!”

    “小女子张北佳,乃是这织布厂厂长。见过两位老大人,大人安康!”张北佳红着脸,弯腰道了一个万福。

    “你岂先忙!老夫随便看看便是……”孙元化挥着手道。这小女子正忙得一头是汗呢,可不能耽搁了人家。

    作为一个热衷于西学的人,孙元化对这些新奇的机械也很感兴趣。而且,他还童心大发的很想看看这忠贞伯是不是真的会修这机器。

    那边,王瑞已经挽起了袖子,走到了机器边上。这织布机就是他和马举一起发明设计的,当然难不到他。

    三下五除二,王瑞一边讲解,一边折除坏了的旧零件,又换上张北佳手中的新部件。

    张北佳笑吟吟地,用迷妹一样的眼光望着王瑞,好象并不认真倾听。孙元化断定,这小女子并不是不会修这机器,只不过借着修机器找自家夫君撒个小娇而已。

    修好机器后,张北佳便陪着三人往车间大门走。

    走到门口时,她又娇嗔地抱住了王瑞的手臂:“哥,要不,就请两位老大人在工厂吃饭?我叫小芳姐姐也过来。让厨房给咱们炒多两个菜!”

    “乱说!两位老大人岂能和你等小女子一起吃饭?”王瑞爱怜地在她的琼鼻上刮了一下,笑着喝止。

    “哈哈,难道忠贞伯舍不得这一餐饭食?老夫还真想在这工厂里吃上一餐呢。元诚兄可有意否?”孙元化将刘之纶也拉在了一起,非要在这织布厂里蹭饭。

    呵呵,这老家伙,恐怕不仅仅是只想蹭顿饭那么简单吧?还想在本帅面前表演亲民的戏码吗,老子后世连仰望星空的影帝都见过呢。

    “嘿嘿,老大人同意了。”张北佳很是得意。

    随即,她又转头对一直跟着的一个粉衣姑娘吩咐道:“冰儿,去吩咐厨房,多做两个菜,算在公事接待上。然后去请大夫人也到织布厂来吃饭。”

    “忠贞伯这位夫人很干练嘛!”孙元化笑着赞道。

    嗯,有点后世工厂中的主管和经理模样。王瑞也禁不住在心中称赞。

    “抚台大人有所不知,末将和几位妻室都是在各自做事的地方吃饭,有时几天也未必能聚在一起吃上一顿饭。”王瑞解释道。

    “当、当、当!”很快,下班的锣声敲响了。

    女工们开始排着队,鱼贯走出巨大的厂房。在孙元化目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估计,可能就不下三千人。

    等到孙元化等人在张北佳的带领下,走入巨大的食堂时,食堂里早已排成了八条长长的长队。女工们欢快地叽叽喳喳着,等待走到窗口前打菜打饭。

    待得四人在厨房旁一间整洁的小屋坐定,李小芳也从纺纱厂赶了过来。

    “有加菜吧?北佳。”李小芳问道。怎么说,这两个老家伙也是一二品的文官、堂堂的部堂大人了,总不能过于轻慢。

    “加了两个菜,算在我的公事接待帐上。”张北佳得意地应道。

    “老夫是口嘴粗糙之人,两位夫何需如此劳烦?便依你等平时的模样端将上来便是。”孙元化笑着道。

    不过,他才不是口嘴粗糙之人。东林党的家伙嘛,都是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他只不过是想看看,王瑞对这工厂里的工人吃食安排是咋样的。

    首先端上来的,果真是工厂平时的吃食……一碗咸菜肉片面块。满满的一大碗,几乎没有多少汤,咸菜和肉片夹杂其间。

    可能是盛饭的人想到来吃饭的是几位大人,肉片全部选的是瘦肉。

    “这工厂的女工,平常都是吃这样的饭食吗?”孙元化拿起筷子刚要吃,又停下来问道。

    “是,平常就是这样。只不过每餐花不同而已,大致都差不多。”李小芳回应道。

    “大人是觉得这饭食……”李小芳和张北佳都望向孙元化,难道这老头认为这饭食不好?

    “很好,都吃吧!”孙元化难堪地笑了笑。其实,他是觉得这样的吃食太过奢侈了。

    依孙元化平时的生活经验想来,一般的乡间地方,一个小地主家也未必能天天这样吃啊。不行,我要快快吃完,出去看看这些女工到底吃的啥?孙元化心中暗道。

    好几千工人呢,总不可能所有人都这样吃吧?这得耗费多少钱粮!?

第三百一十九章 都爱粉目耳() 
或许是因为心中有事,孙元化和刘之纶都吃得挺快。

    后面的一盘炒鸡蛋和目耳炒肉端上来后,他匆匆地夹了几筷子,便推托说吃饱了,然后生拉硬拽了刘之纶一起出去散步消食。

    王瑞也不去管他们,还是继续吃自己的饭。工厂大门外就有亲卫队的士兵守卫,还有如影随形的军情司特工在待命,王瑞一点也不担心两个老家伙会跑掉。

    话说,他们干吗要跑掉呢。就是跑了,又能干个啥?

    “看来,这人人都不喜欢吃黑木耳呀!”等两个老大人走出去后,王瑞一语双关地感叹道。

    “嘻嘻,都象咱哥一样,最喜欢粉目耳!”张北佳娇羞地红着脸打趣道。

    “粉目耳?”埋头专心吃饭的李小芳一头雾水地抬起了瑧首来。黑目耳她见过,还正在吃,可这粉目耳……她还真不知道是个啥!

    “傻姐姐,这粉目耳是……”张北佳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