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昭昭大明 >

第139部分

昭昭大明-第139部分

小说: 昭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那这个事哪门办呢?”秦小靖见马祥麟一本正经地说得这么严重,也跟着着急了起来。

    “那门办?凉拌!现在只有去找咱们这王将军王大总兵了撒!他既然敢做下这无法无天的事,想必早就有自己的考虑吧。”马祥麟抓着脑袋说道。

    你还别说,这关键时刻,还得这大老爷们儿才是主心骨。听马祥麟这么一说之后,张凤仪和秦小靖都微微放下惶恐不安的心来。

    三人寻到莱州军在固安城外的中军大帐时,王瑞和一众军官幕僚正在商议追击满虏的战事,压根儿就没时间接见他们。

    “啥子呢?谁都不能进?尹大弟,你说说,本姑娘是你们将军的啥子人?”秦小靖一边冲着挡在门口的尹大弟和周云台发着火,一边快步走进了大帐。

    “哎哟!姑奶奶,是真在开军议会呀!你就不能等等?”

    尹大弟也拿秦小靖这个傲娇刁蛮的大小姐没脾气,只得屁颠屁颠地跟在她身后追了进去。

    “小靖来了!”王瑞抬头望见是秦小靖,脸上顿时浮现出爱怜的笑意。

    就象另一时空中,那些娶了“下二代”的老男人一样,王瑞的眼神中也满满的是对娇妻的关爱。

    虽然王瑞现在的年纪并没有比秦小靖大几岁,但架不住他的心理年龄,却是她的父亲辈。所以他看秦小靖的眼神,完全就象杨振宁在看翁帆一般。

    当然啦,咱们的王大人和小靖姑娘的心理年龄差距,可没那么大。

    “嗯!我有事要说。大哥大嫂也一起来了,都在外面呢。”见大帐中的众人都回头望向自己,秦小靖脸一红,低着头没敢多说。

    “哦。大弟,给我去请马将军和夫人进来!”王瑞看着尹大弟出去后,又对帐中众人道:“诸位,那就按照咱们刚才议定的方案,都下去各自准备吧!”

    众人陆续离开中军大帐时,马祥麟夫妻也进到大帐之中。

    “王兄弟,我有事要跟你说。”马祥麟作为秦小靖和张凤仪俩人心目中的主心骨,首先便将自己的来意说了出来。

    “马兄有何指教呀?烦请但讲无妨。”王瑞早已猜到三人的来意,不过他还是忍不住想在三人面前装装逼。

    毕竟,这让人记挂操心的感觉,还真是很爽的!

    “嗯。这个……”,马祥麟看看王瑞身边的张二和陈松等人,欲言又止。

    “这些兄弟,俱是王某亲信心腹之人,马兄有任何事,都可但讲无妨。”王瑞指着身边的众人解释道。

    “哦!那我可说了。这兵部的三个官员,可是你派人杀的?”马祥麟也不客气,单刀直入地问道。

    “哈哈,是我派人杀的咋样,不是我派人杀的又咋样?”王瑞轻松地反问道。

    “这……”,马祥麟也愣住了,就是朝廷知道王瑞将这样三个文官当猪羊一样的杀了,又能怎么样呢?

    让锦衣卫持一纸圣旨来拿人吗?呵呵,人派少了,可是不经杀的。

    派大军来打吗?王瑞可是私下和自己吹嘘过了,莱州军几次战斗屡计消灭的满虏兵丁,已不下一万五千余人。

    这样一支傲视天下的雄师,谁能和他打?谁又敢和他打?

    “马兄,你放心。这三个傻瓜蛋还真不是我杀的。”王瑞又转头对张二道:“张二,你给马将军说说,这三个猪头是从哪里来的?”

    “是!大人。”张二对王瑞拱身一礼,这才对马祥麟等三人道:“马将军,此三人首级,乃是我军探马小队,从打败的满虏散兵包裹中找到的。”

    “据探马们审问得知,他们是今日上午偶遇的刘郎中等人一行。所以,他们正好便杀了人、抢了财物逃遁。因为见刘郎中等三人穿着大明朝廷官员的衣服,所以他们便砍了三人的首级,要带回去邀功请赏。”

    “不过,好在这股满虏散兵被我莱州军的探马小队遇上,总算杀了这些满虏兵,将三位官员丢失的财物和首级一并带了回来。”

    张二平视着马祥麟三人,目光坚定地侃侃而谈,面不红、心不跳。全然没有半点在说谎的模样。

    “哦,就是这样子的。”王瑞招呼三人坐下,又才道:“马兄,既然朝廷钧令已下,咱们还是做好准备,明日率领大军出发吧!”

    马祥麟被张二和王瑞这套明显是胡编乱造的说词惊叹不已。妈的,见过无耻脸皮厚的,没见过你莱州军这样的啊!

    不过,除了在自己心中腹诽一下之外,马祥麟并没有任何动机和理由去查明这件事情的真伪。

    反正这事,王瑞已有应对,马祥麟也不想没事找事地去再理睬。几人接着便一起商议起了追击满虏的战事安排。。

    第二日,在固安百姓们依依不舍的送别之中,莱州军和白杆兵再一次踏上了征程。

    不过,固安这边风波未平,千里之外的浮山湾,却又风波再起!

    留守浮山湾的马举、龙尽虏等人,又将如何应对呢?

第二百三十五章 觊觎查探() 
以前的王瑞,无论是在登莱,还是在山东,其实都没有什么存在感。

    因为他既非山东、登莱的本地儿郎,又非军功传承的世家子弟,完全就是妥妥的外来户。

    这本地人轻视外地人,可不仅仅是后世北上广深才有的事。这大明朝,这登莱地方也是一样的。

    因为这种轻视,所以咱们的王瑞王大人,既便在浮山湾折腾出了十分庞大的产业和城镇,还出海打劫高丽棒子、抢掠倭国岛屿,也并没有引起山东官宦士绅这样的主流阶层注意。

    直到这次需要一个“背锅侠”北上京师勤王,莱州军才被临时管辖的山东巡抚衙门提溜了出来,得以让山东的官员士绅们注意到。

    特别是王瑞为了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开展了个声势浩大、极为张扬的行军方式后,更是引起了心怀叵测的贪婪官绅的注意。

    比如这山东巡抚沈珣。他本是临时代管莱州军而已,除了让王瑞去给自己背锅送命外,他对穷乡僻壤的莱州并无任何兴趣。

    不过,经历这次调动之后,他对王瑞管辖下的即墨营、浮山前所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因为莱州军明面上走陆路去京师的兵丁,就多达六千人余人。要养活这六千多兵丁,没有一个雄厚的财力可是万万做不到的。

    这沈抚台沈大人心中有了猜测和想法后,当即便行动了起来。

    王瑞的莱州军才离开山东地界不久,他便派了管家沈福贵带着两个亲信家丁,前往莱州详细打探王瑞和莱州军的底细。

    这沈福贵等人先是在莱州军的驻地去四处打听了七八天,结果却发现王瑞在当地并无任何的田亩产业。

    正当沈福贵等人失望的要打道回府时,他们却意外地在茶坊之中,从几个行商口中得到了一些即墨和浮山湾的情形。

    “几位客官请了!几位可是从即墨行商来的?”沈福贵见隔壁几人正在谈论即墨浮山湾之事,当即便来了兴趣。

    “哦,这先生是……?”几位行商见有人过来询问,便停下交谈,其中一个穿绸缎长袍的胖子客气地转头反问道。

    “本人沈福贵。在山东巡抚沈大人府中任事。适才听几位老哥讲起这即墨浮山湾之事,颇感好奇,可否让某坐下一叙?”

    沈福贵客气地拱手一礼,又对着茶楼案台喊道,“掌柜的,这几位老哥的开销,请一并算在学生帐上。”

    “好嘞!客官。”小二高兴地跑过来,从沈福贵手中领了一两银子,重新给这桌端来了更多小吃点心。

    “老爷,这怎生使得?”穿绸缎长袍的胖子行商一听沈福贵是巡抚大人府中管事的人,突兀地被吓了一跳。

    “老爷远来是客,快快上坐!”胖子一边着急地使眼色让同伴站起来欢迎沈福贵入座,一边为沈福贵腾出了椅子。

    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这巡抚大人府中的管事,恐怕就是县尊大人见了,也得客客气气的吧。

    这平时咱们巴结都巴结不上的人,如今居然因缘巧合地坐在了一起,怎么也得认真奉承应对才是。

    由于以绸缎胖子为首的几个商人都存了结交奉承沈福贵的心思,所以他们对沈福贵的任何询问,差不多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适才听几位东家说,光浮山前所做工的,便有数万人之多?那这浮山湾岂不是比这莱州府治都还要热闹几分?”沈福贵听完后,心中震惊不已,再一次询问道。

    “老爷明鉴,这浮山湾现在的街区面积恐怕早就比这府城大了。”

    “嗯,依小人看来,这浮山湾绝对可以当三个平度州城。”

    “就是,光说这浮山湾收粮食,那个月不得是上万担上万担收的?”

    “那是,那是!不然那够得这数万人吃呢。你们看那放工之时,做工的人出来,可不是多得象蚂蚁一样吗?”

    几个商人七嘴八舌,把自己所了解的即墨营浮山湾,仔仔细细地说了个底朝天,也让沈福贵对于王瑞治下的即墨营和浮山湾有了一个初步的直观了解。

    “几位掌柜,学生另有要事去办,今日便就此别过。俗话说,山不转水转,水不转路转,日后相遇定要饮上几杯。各住珍重!”

    沈福贵一贯在沈大人府中跑外勤,交结应承很是得心应手。他和一干商人客气告别之后,便匆匆赶回到了下榻的客栈里。

    “大刚子,你先回去禀报咱们老爷。就说这莱州参将王瑞,在即墨营和浮山湾,据说有十分庞大的众多产业,每日获利银两可能得以万计,我已带了大勇前去即墨查探。半个月后,定可回府交差。”

    沈福贵对其中一个叫大刚子的家丁吩咐完后,三人便分作两拨。大刚子回济南报音讯,沈福贵则带着大勇继续赶往即墨和浮山湾探查。

    两人扮着行商和小厮,六日之后,方才抵达浮山湾。

    还没有进入浮山湾城区时,沈福贵两人便被眼前的情形惊呆了。

    五个仿佛伸入云端的大烟囱,正不间断地冒着滚滚浓烟,给人一种无法言说的震撼和力量!

    对!就是那种巨大的“洪荒之力”的感觉。

    这不算,进入浮山湾后,震撼更是一个接一个地扑面而来,让他们完全就是应接不暇。

    刷着白灰的工厂作坊又高又大,排开后两边少说有两里多长。工厂与工厂之间全部釆用青石板路连接,显得十分整齐划一。

    特别是浮山湾工人下班时,数万人排着长队,密密麻麻地鱼贯而出时,直接就让第一次见到如此壮观场景的沈福贵两人惊得张目结舌。

    工业文明的宏大壮阔,瞬间便辗压碎了沈福贵这两个明代“土包子”幼小的心灵。

    我的乖乖,太不可思议了。两人都在内心深处感叹道。

    两人写好客栈后,便开始了在浮山湾四处东走走、西看看的悠闲日子。

    当然,他们也去酒肆茶坊,听浮山湾的人员吹牛打屁,借以更详细地了解这里。

    如此逗留了八九日之后,沈福贵总算觉得自己对这莱州军和浮山湾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是时候回去回报自家老爷了。

    “老爷!那莱州参将的浮山湾,拥有工厂作坊无数,酒肆茶坊、商行小店成片。说它就是一个生金蛋的大母鸡都不为过!”

    七日之后,回到济南的沈福贵跪在了沈珣面前,心情激动地将浮山湾的情形,仔仔细细地连说了两遍。

    “阿贵!你等今日所言,可都当真?”沈珣再一次询问道。

    “老爷!千真万确!小的可不敢有半点虚报!”沈福贵和另一个同去的家丁诚惶诚恐地说道。

    “哦!真的是一只生金蛋的大母鸡呀!”沈珣觊觎之心更浓了。

第二百三十六章 临高启明() 
“福贵,给我去叫张虎和文先生来。老爷我有要事和他们相商。”沉吟半晌之后,沈珣终于下定了决心。

    这些时日满虏横行,京师周边无数城镇村落破败糜烂,可怜的大明百姓只得向南逃遁,各路勤王大军一败再败的消息也跟着纷至沓来。

    沈珣觉得,象王瑞这样一个年少张扬、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头青,要是遇到了满虏大军,既便不会全军覆灭,那也得惨败而回。

    他王瑞要是打了败仗回来,那自己可是想要如何拿捏他,便可以如何拿捏了。

    咱一个从二品领右佥都御史衔的文官,难道还对付不了他一个小小的参将级别的武官不成?

    笑话嘛!毛文龙还是正一品的挂印总兵呢,手持尚方宝剑的,还不是照样被袁督说杀便杀。

    只要把这武夫踩在脚下,他的那些家财产业、金银珠宝,那还不都得跟着老爷我姓沈。

    沈珣微闭双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