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昭昭大明 >

第101部分

昭昭大明-第101部分

小说: 昭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咳,咳!”艰难地咳嗽了几声之后,多尔衮终于还是拿定了主意。

    看着众人鱼贯而出之后,杜雯开始收拾衣物细软,准备照料多尔衮打道回府。

    估计很多网友看到此处,肯定会问:多尔衮在和明军作战时,就没有受过这样的伤。难道杜雯这个穿越者会不知道?

    她是穿越者不假,可也得分何人啊!真正学过历史,查阅过一些史料的人,又怎么会成为臭名昭著的“清穿女”呢。

    众所周知,看猪尾巴辫子戏的,都是一帮不学无术的傻比嘛!你要说她从中学到了一些宫斗狐媚之能,那我还不得不信。至于说史实,我呸!

    所以,作为穿越者的杜雯,不知道固安之战的事,也一点不出奇。

    等到多尔衮带着几千满虏兵灰头土脸地回到良乡城里,去运筹报功的方元也在尹大弟等亲卫队士兵的护送下顺利进了北京城。

    除了给自己留下四人作为随从护卫外,其它的人方元都打发尹大弟带了回去。

    “这信上和捷报所言俱是实情?”温体仁清瘦的脸上泛着红晕,将方元送来的捷报和密信反复看了好几遍,最后才开口发问。

    “是的,大人!千真万确!斩获满虏真夷首级两千五百七十二级,没有一具是杀良冒功的。俘虏满蒙战俘合计四百三十二人,其中还包括满虏的总兵官乌纳格,以及满虏正白旗甲喇额真黑木金。缴获总兵旗帜一面,甲喇旗帜一面,牛录旗四面。”方元激动地重复着捷报上的数字。

    “你部可以损失?”温体仁想了想又问道。

    “回大人的话,我部伤亡也达两千人之多。目前已进入固安城休整。所幸城墙已经修整好,又招蓦了青壮两千余人协助守城,一时也不怕满虏再来攻击。只是我莱州军经此一役,实在是师老兵疲,不堪再战呀!”方元恭敬地拱手回道。

    “贵部忠勇为国,老夫省得的!如此,先生可先寻一客栈住下,本官也派一家仆,随同先生亲随前去固安探望一下,以彰老夫劳军之意。”温体仁捋着山羊胡子说道。

    “如此,学生便代我家将军谢过大人!一切但从老大人吩咐便是!”方元又拱身回了一礼。妈的,还是信不过我莱州军啊。

    其实,这事还真怪不得温体仁。这些年来,虽说号称大捷的战事不少,可是确实没有斩获多少满虏的首级,就连蒙古鞑子的首级也是极少。

    当然,这个事对于王瑞来讲是例外,据说来到登莱之后,王瑞前前后后已经上交了满虏首级上千具了。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杀良冒功的?这个时代的明军,杀良冒功可是常有的事。

    于是温体仁便安排了一个可信的青壮家丁,随同方元带来的四个亲卫队士兵一起出城,前往固安城去查看究竟。而方元,也和李天昊之前安排的暗探会合上,去了一间客栈休息。

    第二日申时刚过,温体仁派去查看的家丁,便在王瑞派出的亲卫队士兵护卫下回到了京师温府里。

    “如何?”温体仁不待家丁跪下,便急急地问道。

    “大人,这莱州军真是勇武,斩获的满虏首级真的有几千级,堆得象小山一般。小人仔细看了,都是刮了很久的头发。没有一个杀良冒功的。”这个家丁赶紧跪下回答。

    “还有哪什么缴获的满虏旗帜,满虏将领,你都亲眼见了?”温体仁压抑着自己激动的心情,继续颤声问道。

    “是的,大人,小的都亲眼见了!这满虏的大官胡子拉碴的,长得很是凶残丑陋!”家丁也跟着八卦了起来。

    “好了,好了!去帐房领二两银子吧!”温体仁挥了挥手,将这个家丁打发了出去。

    “好呀!这个王瑞真不错,老夫入阁有望了!”温体仁得意地想道。

    嗯,得赶紧写奏疏!

    温体仁的奏报送进宫去不久,崇祯皇帝就看到了。他早有吩咐,有关莱州军的军情奏报,一定要第一时间呈送上来。

    崇祯帝看完奏报后也是兴奋不已,当即便差了曹化淳去唤温体仁进宫面圣。

    此时的温体仁跟在曹化淳身后,急急忙忙地跑着,曹化淳还在前面连声催促。

    清瘦的温体仁跑得有些喘气,对曹化淳道:“曹公公别催了,老夫这腿脚可比不得公公强健。”

    曹化淳连忙过来扶着他的手,半拖半拉的帮着他走快些,口中嗔怪道:“老先生就体谅一下咱家吧!您的奏疏一进来,皇上喜得把碗碟都碰坏了,你老先生倒好,自个回去了,皇上让咱家等在宫门,这都又派了三拨人来问了。”

    曹化淳接着就招过来两个小宦官,让他们一路扶着温体仁快走。等到赶到养心殿时,温体仁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喘得跟刚追了耗子的狗一样了。

    此时的养心殿暖阁,崇祯正在里面着急的转着圈儿,看到温体仁来了后,便急急心忙地迎了上来。

    这可是不合礼仪啊!曹化淳喘着气道:“万岁……”

    他话音未落,崇祯便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让曹化淳不要插话。他急不可耐地温体仁问道:“爱卿奏疏所说莱州军之事可当真?”

    温体仁跑得气还没有喘过来,皇上问话又不能不答,结结巴巴道:“臣、臣……”

    崇祯皇帝这个急呀,恨不得抓起他把话给抖出来!现在看他累成这个样子也是无法,赶快吩咐一个宫女去端茶。

    王承恩机灵的寻了一张椅子给温体仁,可崇祯皇帝都站着,温体仁也不敢坐,还是站着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好半天后温体仁才缓过气来,对崇祯禀告道:“万岁,确有莱州军塘马前来,报以臣知,亦有固安官吏随附文书。臣下恐其欺瞒谎报,已派家丁前去查看了,实情确和臣奏报的一样。然而建奴大军尚未走远,臣亦未能及时亲去固安查看,是以此事还有待核实。”

    “那朕即刻传谕兵部及都察院去固安点验。”崇祯皇帝急切地道。

    温体仁道:“万岁,现在怕是去不了,莱州军探马送我这家丁回来之时,满虏尚有数千精骑在城外不远,那莱州参将王瑞猜测满虏大军恐在后方。”

    崇祯迟疑了一下,无奈地道:“今日据兵部所说,满虏大军仍在良乡,怎地固安也有?那便让兵部派出哨骑先行侦防吧。”

    他思索了一下,又对温体仁问道:“为何莱州参将不先至兵部报备,却去了爱卿那里?”

    “皇上,这莱州军之前的请战血书,便是下臣代为通传。几日前这王参将有信使前来,告之莱州军已达镇海,老夫便命家人示其由南抵京。不两日满虏已至城下,老臣复虑其不知满虏大军已至,派出家人冒死往南,令其就近护佑畿南诸县,并严令其不得野地浪战,而应背城接阵,莱州军遂立营固安城外。未几,满虏果如臣所料寇掠固安,为莱州军一战而破之。那王瑞原意即刻赴京,列强兵以卫吾皇,可又担忧满虏复攻固安,是以又派来塘马报信,并请示于臣。”

    温体仁说罢后,诚惶诚恐地跪下道:“皇上,臣有欺瞒擅专之罪,以一礼部尚书而……”

第一百六十五章 少保再世() 
崇祯帝对于温体仁的违规之举毫不在意,摆摆手示意他不必介意。

    他语气中带着掩盖不住的喜悦,直接打断温体仁的话道:“爱卿忧心国事,何罪之有?当是之时,那王洽办事着实不力,兵部既不理会,汝又虑其遭遣散,加之爱卿亦未亲见其军,亦算不得欺瞒。”

    说完后,崇祯又接着安慰温体仁道,“那蓟辽督师种种不法之事,爱卿连上五道奏疏弹劾,朕思之良久,方定下方略。温卿实为功不可灭,虽是大多留中,不闻于外,爱卿这直言敢进,朕心中却是记住了。”

    温体仁跪下语气沉静的道:“为皇上分忧,不敢言功,只盼我大明各军都如这莱州参将一般,多多击杀满虏,早日将鞑子逐出边墙,复我神京朗朗乾坤,使我庶民不必流离失所。”

    崇祯满意的看着温体仁,口中赞道:“小小一个分守参将,竟然能斩首满虏真夷首级两千五百七十二级,俘虏满蒙战俘四百三十二人,其中还包括总兵官,以及满虏甲喇额真。若兵部查验为真,乃是我大明对满虏单次斩首最多之数,小小参将领兵千里勤王,还立下如此大功,真是戚少保再世!”

    “皇上所言极是!初闻之时,臣也甚为惊奇。后来一问才知,这莱州军兵额三千一百余,此前莱州闻香教乱起,这王瑞忧心其成徐鸿儒一般大乱,便与几县知县议定召集两千余民勇,报登莱道准许。故此,这次勤王便共计有五千余人。固安一战后他们伤亡颇重,不得不退入城内,近期怕是不能浪战了。”温体仁没有忘记王瑞的嘱托,赶紧奏报道。

    “好!好!”崇祯大喊了两个好,大笑着道:“好个莱州军,好个王参将!五千人斩敌三千余,亦有温卿运筹之功。此次核功之事便由温卿负责,合兵部、都察院、顺天府有司共同查验战功。既然莱州军损失颇重,便让他们先稳守固安,损失的器甲粮饷,交兵部一并付议。这次他到京后,温卿便带他来殿见,朕要亲自看看咱们的这个王参将,是不是三头六臂之人。”

    “陛下圣明!圣上洪福!”温体仁和曹化淳等人齐齐跪下颂道。

    “怎么办?打还是不打?”

    良乡城中,黑孩(黄台吉)听完多尔衮等人的禀报后,很有些焦头烂额。

    虽然自己的儿子豪格收拢了几百个走散的败兵,尽数纳入了其所领的正蓝旗,多少算是挽回也一点损失。

    但是多尔衮带着各旗的人,本来是要去示威,把大金的面子和士气找补回来的,没想到不但被这股明军炸死炸伤了两百多人,连多尔衮这个十四贝勒也被炸伤了。

    因为这次多尔衮带去的各旗各牛录都有人,所以想要把消息隐瞒下去,显然是很不实际的。纸总是包不住火的。

    再综合多尔衮和阿克敦等人报告的情形,黑孩(黄台吉)确定:这伙明军的火器之犀利,发射速度之快,远远地超过了以前遇到的任何明军。而且这还是一支训练极为有素的军队,主将也是非常敢战善战的。

    现在如果去打,人家据城而战,自家实在很难得捞到什么好处。

    这莱州军在城外旷野,只凭一个低矮的胸墙,以及几条壕沟,便能消灭乌纳格和黑木金所领的上万人。

    如今这股明军又进了固安城,如果要强行攻城,真不知要拿多少人命去填。满虏可没有多儿郎去损失!

    如果不去打吧,那可就对满虏的士气打击太大了!这次败绩,现在可是人尽皆知的了。要是就这么不了了之,以后再遇到这莱州军,可就是要闻风丧胆了。

    而且这两次一边倒式的大败仗,还会对黑孩本人的政治声望带来巨大的打击。

    之前入侵大明关墙前,代善和莽古尔泰这两个落后分子就曾经故意装怪。都到喜峰口了,这两货突然说,咱们还是不要进去了吧?

    我去!十来万大军出来“抢西边”,还没有抢到啥呢,就打道回府了吗?这在关墙外也没啥可抢的啊。

    黑孩(黄台吉)明白,这两货是要给他下套呢。

    如果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了,那无疑说明这是一次失败的行动,那这帮跟着黑孩(黄台吉)来发财的强盗们,肯定个个都会心里超级不爽。

    只要黑孩(黄台吉)的影响力和地位降低了,他代善和莽古尔泰等其它三大贝勒的地位就会相应地高起来了。

    可是,如果入寇大明境内,打了败仗、有了麻烦呢,就可以算在他黑孩的头上,我代善和莽古尔泰早就劝过你的。

    当然,如果有了好处,那却是上山打鸟人人有份!

    哎,这满虏之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实在是一般汉家儿女所无法理解的。所以,黑孩还真得拿出一个主意,以挽回自己的威信。

    固安不能打了?大明京师总可以打吧!这皇帝老儿住的京师如果受到了攻击,这莱州军还不得乖乖地赶来拱卫?只要它在野外行军,我大金的军队便就有了机会。

    想出主意后,黑孩(黄台吉)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对身边的索尼道:“去!给我把贝勒爷们都叫来!”

    不一会儿功夫,满虏的大小贝勒就都又到了良乡县衙的大堂。在众人无比轻视的眼光中,多尔衮脸色苍白地讲述了去固安的经过。

    “这伙明军这么邪乎?”一贯莽撞的三贝勒莽古尔泰也皱起了眉,心中暗暗不禁庆幸:幸好这次不是老子带兵去的!你看这老十四,这不,就又倒了血霉!

    “三叔可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那些逃回来的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