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与秦始皇做哥们儿 >

第506部分

与秦始皇做哥们儿-第506部分

小说: 与秦始皇做哥们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要计较这般多了,这些粮食反正最后大部分都要落入我魏人手中,混在一块就混在一块吧!”魏国相邦须贾接到官吏抱怨,息事宁人道。

    “莫要生事,西戎兵未有开化,放在咱们粮山就是咱们的思量,计较这么多你傻啊!”李园自以为聪明的训斥楚国官吏。

    由李园负责的楚国粮山,同样也不计较这点琐事,任由王子殿下带过来的蛮兵在其中穿行。

    “秦王特意交代过,王子缭对我秦国素来友好,切记不可生事!粮食这东西,放在谁家山头,还能吃亏吗?”负责救济场事务的秦国内史吕肆指示秦吏。

    秦楚魏三国没有异议,其他四国包括信陵君一方也就默认了,

    此时天下诸侯谁也不知道,这可将前卫君子南真高兴坏了。

    有了上面所谓的万余众戎兵做内应,子南真这只硕鼠在二帝陵下盗掘天下诸侯的粮食,那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地上是浩浩荡荡的运粮大军,地下却是浩浩荡荡的偷粮大军。一阴一阳就组成了一个看不见的圆。

    什么是空手套白狼,这就是典型案例,足以载入史册!

    用的是天下诸侯的粮食,挣的是自己大仁大义的美誉。多日来的殚精竭虑化作了这一刻的风光。秦梦觉得再辛苦也值了。

    秦梦驾临二帝陵,首先以故友的身份拜见了卫地势力最弱小的信陵君一方,约定的见面地点在濮阳城外的濮水边上。

    一切从简,一个时辰后,秦梦终于见到了一别四年的信陵公子。

    昔日风流倜傥的信陵公子老了,衰老的厉害,昔日精致的面皮都化作了一沓沓的赘肉。

    “公子操劳憔悴了!”秦梦一见面深深一揖,寒暄道。

    “秦子不忘初心,还能待我如初,魏某在此谢过了!”信陵君苦笑一声说道,又拍拍秦梦肩膀狡黠一笑说道:“你又戏耍了我一次!”

    “公子此话何意?”秦梦早已听出信陵君试探之意,只是故作不知,打马虎眼问道。

    “你要济世救民就放手去救,为何要将老丈牵扯进来,害得我晚年英明不保!”信陵君苦涩的笑道。

    看来信陵君也悟出了事情的蹊跷之处。

    这个秘密早晚要被揭破,田氏樊大同逃出大梁,朱万等人撤离大宗伯府,这无不在向天下人暗示,繁阳小子秦梦将要露头了。

    信陵君确实过气了,虽有遍布天下的人脉关系,可是没有生死利益相关,所有的人脉关系都成了枯枝败叶,只能从中得到一些精神上的支持而已。

    救灾募粮,尽管有仙人不死药的诱惑,可是天下诸侯凭什么,就要跟着你信陵君走呢?不如自立门户。这就是信陵君失意,急速衰老的根儿。

    秦梦承认自己是幕后推手,想起这一点,自己也颇为愧欠。

    秦梦用呵呵一笑掩饰过去,直奔此来主题说道:“天下饥馑,民不聊生,都说无粮,眼下有了粮,还希望公子振奋精神,重新肩负起拯救苍生的重任!”

    信陵君惨淡一笑道:“本君老了,以秦子王子的身份,足以堪当重任,为何要假手于我呢?”

    秦梦一揖到地,谦卑的说道:“昔年公子救我于缧绁之间,对我有知遇之恩,一直惦念公子没有用武之地,小子想借此机会,让公子一展贤能,实现心中抱负!”

    秦梦将信陵君拉下水就是为了试试成功改变一次历史,眼前赈灾大事就是信陵君重塑声望重整势力的一个绝佳机会,但凡信陵君有一丝功利之心,就不会放过这次难得的机会。

    信陵君喉头蠕动一下,但又将出口的话咽了回去,拾起地上一片石头,奋力向水面打去,可惜信陵君没有打出优美的水漂,而是扑通一声进水了。

    信陵君拍拍手上的灰尘,苦涩笑道:“此地是卫地,天下七国摆下粮山,多半是在虚与委蛇,是在收拢民心,是在等待仙人的垂爱,除了我魏国其他只是在观望!本君即便挑起重担也是有心无力!”

    秦梦眉眼露笑道:“关他们何事?公子手中门客三千,国中又不乏家臣故友,若是我有粮你有人,岂不就能解救魏国万千饥民于饥饿之中吗?”

    秦梦信陵君听出了秦梦的意思,不敢置信的说道:“秦子从哪里来如此之巨的粮食呢?”

    秦梦神秘笑道:“天机不可泄露!”

    秦梦和信陵君达成共识,秦梦出粮,信陵君出人,在韩赵魏三国设立三十个灾民救济处,负责分发救济粮,帮助灾民再生产。

    信陵君由此笼络一大批魏国世家大族,他的实力将会迅速增强,足可和魏王分庭抗礼,扶立公子灵为魏王也就有了希望。

    秦梦和信陵君分别后,径直去了魏王的离宫。

    魏王一心成仙,离宫之外新起了一座高达十多丈的望仙台,与卫都濮阳遥遥相望。

    秦梦就和秦梦在望仙台重聚了。

    四野茫茫,兵营连绵,站在高台之上,自有一种指点江山的豪迈。

    魏王倚老卖老,面沉如水,不太搭理秦梦。

    秦梦却是不在意,厚脸皮的自笑自说道:“大王昔日知遇之恩小子一直铭记于心,此来卫都只是路过,小子还要赶赴海上,践行当年之约,寻找海上仙山为大王求取不死之药!”

    魏王阴沉脸色突然抽搐了几下,瞟了一眼秦梦,冷冷的说道:“不敢有劳王子!”

    秦梦哪能不知魏王心动了,只是不敢确定秦梦所言真假,故作矜持之态而已。

    秦梦更进一步说道:“天下诸侯,只有大王是真心实意的救人,这份仁爱也已惊动了天帝,仙师特地托梦让小子亲赴东海寻找仙山为大王觅得长生不死药,我魏国百姓就可永远享受大王的恩泽!”

    秦梦觉得这套说辞牙酸,可是当权高位者不仅早就麻木,而且还颇为享受这番颂词。魏王翻了翻白眼,指指对面席子,示意秦梦坐下。

    秦梦坐定,只听魏王说道:“有人说,东王公降临卫地,是王子设计的阴谋,可是真的?”

    秦梦轻轻颔首。

    魏王瞪大了眼珠子,不可思议的问道:“什么?真是你小子设下的圈套?”

    秦梦拱手,风淡云轻的回答道:“确实是小子所为!”

    面对桓齮和魏丑夫的责难,秦梦只能选择向魏王开诚布公。

    想必魏王也已觉察出事情的蹊跷,与其让魏王心怀疑窦,不如早些坦白真相,更容易拉拢魏王,一旦得到了魏国的支持,就不用惧怕魏丑夫的阴谋诡计,桓齮此次出师就会无功而返,夏姬也会因此输掉此局。

    “为什么撒下这弥天大谎?”

    “魏国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大王又待我如子,小子得知家乡有难,遍地饿殍,小子怎能无动于衷?只得略施小计,诓骗一下天下!”秦梦说的轻描淡写,好似一盘小菜。

    “只有这些?”魏王厉声喝问道。

    “当然也有一些私心,比如支持信陵公子扶立大王三子为太子。大王也知晓太子增和小子有宿仇,他若即位,小子如何还能在魏国立足?”秦梦偷看魏王一眼,又可怜兮兮的说道:“信陵公子对我有救命之恩,小子也真心不希望你们王兄王弟反目为仇,也想趁着乱局,让公子过几年惬意的日子!”

    魏王突然一改不悦之色,朗声笑道:“一别四载,秦卿还如初见时直爽,真是难得!可是本王一直都想不通,既然你在西边已有天下,为何还要惦念诸夏百姓生死存亡呢?你是不是还有复辟周室野心?承认了,本王定会助你一臂之力!”

    魏王又误解了自己,秦梦心中苦闷,世界就是这样,拥有一颗简单善良的心,必要遭人猜忌。秦梦也懒得解释了,即未承认,也未否定只是含糊一笑道:“此来就为相求大王”

    秦梦忽悠天下诸侯赈灾救民,受灾严重的魏国,是最大的得益方,更何况秦梦答应这次出海带上魏王的心腹,如此一来,魏王没有理由不助秦梦一臂之力。

    有了魏王这根定海神针,秦梦便彻底踏实了。

    今日也是秦梦和魏丑夫约好会面的日子,可是一直不见魏丑夫现身。夕阳西下时分,中间联络人绿竹才姗姗而来。告诉秦梦,魏丑夫黔驴技穷,今日一早也已被秘密召回咸阳。

    秦梦当然知晓,并非魏丑夫黔驴技穷,而是和背后老巫婆酝酿一个更大的阴谋而已。

    不管如何,此役大胜,秦梦和众墨门兄弟心情畅快。

    夜幕降临,秦梦在黄河边上见到粮食大盗——子南真,他正调配大船搬运自己那份粮食运行,见到秦梦。立时一脸欣喜的小声说道:“白日为兄答应了李园准备起兵自立门户,这厮丝毫未有怀疑,这倒让我心中有些愧疚了!我已接手了楚国粮山,秦弟放心干吧!”

    “好!小弟这边也已和信陵公子,魏王协调妥当,如今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秦梦心情极佳的同伸出手的子南真击掌道。

第902章 荆轲刺秦() 
今年东风不多,能吹进百里秦川的东风更少。

    秦王正此时,就在祈求东风,祈求老天慷慨的下一场甘霖。

    咸阳西十里,杜邮亭。秦王玉辂车驾就停靠于此,玉辂之后是宗室族老公卿大夫的车驾,顺着大道几乎排到了咸阳城下。

    秦王正燎柴点火,俯首叩拜,身后乌泱泱的臣仆亦步亦趋的祭拜,也只有这个时候,赵正才恍然自己也是一个王!

    面对着干枯的渭水,眼望着大地上龟裂开来的大口子,年轻的秦王有种难以言表的压抑。

    “朕即位以来尸位素餐,不行德政,终遭天谴!我秦国百姓确实无辜,错在朕一人,我愿一人遭受天帝惩罚!”赵正向天哀嚎过后,便是长趴不起。

    这很滑稽,尽管秦王正即位四年,可哪管过一件事?

    紧接着秦国相邦吕不韦出列,跪在秦王之旁,一副战战兢兢之态仰天哀哭道:“天啊!这非大王之错,而是我等臣仆未尽辅佐之责,若是惩罚,就惩罚臣妾一人吧!”

    吕不韦喊完,秦国群臣一起伏拜,皆哭嚎表示愿为大王受过!

    “闲的蛋疼,有这功夫不如多望地里挑几担水!”怀揣利刃,跪伏在小民百姓之中的荆轲,早就等得不耐烦了,不住的腹诽。

    荆轲不断偷偷的回顾秦王那辆流光溢彩的玉辂车驾,眼睛向上偷瞄一下森立路旁的甲士,不由的越来越紧张起来,撑地的手心都已沁出汗水。

    距离这般远,秦王侍卫又多如牛毛,犹如万军之中取上将头颅,谈何容易!

    荆轲有些气馁,但见周围藏匿的诸多墨门兄弟一个个若无其事,他也随之淡然了起来。

    荆轲在心中时刻模拟,伸手如电的拔出小腿上的短剑,猛力站起身,在秦王经过时雷霆出击,剑刺秦王。

    其实他根本不用紧张,这次刺杀铁定成功,即便到时他痴傻了,秦王赵正也会握起他的臂膀向自己捅一剑!

    不论成功与否,荆轲都会提前铭记青史,与专诸豫让聂政齐名!

    这是秦梦说的。

    事实也是如此进行的,秦王赵正在结束祈雨祭祀后,准备登车回宫时,路过荆轲所跪的人群,见到一位耄耋老妇人,竟然上前搀扶。

    那一瞬间,荆轲有些犯迷,竟忘了他来此的使命。他被秦王赵正神秘的微笑看楞了。

    关键时刻,再次验证了荆轲真不是一个好的刺客,秦王赵正也已将老妇人扶起,荆轲还未想起拔剑。至到赵正站在了荆轲身前是,荆轲才想起拔剑、起身、猛刺。

    秦王赵正立时就被掼倒在地,胸口多了一柄短剑,而且汩汩的流着血,人群立时大乱,荆轲傻愣在原地,要不是身后有人推他一把,及时趴下,迎面而来的箭矢就已经要了他的小命。

    秦王遇刺,郎中卫迅速控制局面,用强弓硬弩压制所有人不得抬头。王翦,李信迅速抬起赵正,狂奔上了玉辂大车,疾风骤雨的赶往王都咸阳宫。

    秦王遇刺,这是天大的事!

    于此同时,这个消息就在卫地传播开了。

    第一时间得到秦王被刺消息的桓齮,经过短暂慌乱之后,果断断定这是谣言,是卫人疯了!桓齮之所以肯定,源于秦军高效的军情传递体系。从咸阳到濮阳一千二百里的路程,依托驿置,可以在一天之内跑个来回。

    桓齮听闻斥候禀报二帝陵前的乱象之前,他刚刚接到来自咸阳书信,书信是六个时辰前,也就是咸阳闭城前发出的。秦王在王宫中自然没有遇刺的风险,也就不存在秦王遇刺的事情!

    另外书信确实记有今日秦王西郊求雨的行程,可是千里之遥,即便秦王真在祈雨时遇刺,也需要一个传递消息的时间,凭什么有人未卜先知呢?

    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