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与秦始皇做哥们儿 >

第398部分

与秦始皇做哥们儿-第398部分

小说: 与秦始皇做哥们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⒌暮阑哟蟮蔫髂竟浊啊

    他们登上棺前早已布置好的垫脚石上,在数名治丧祭祀官的指引下缓缓镶嵌进入了第四重梓木大棺中。

    宫院中早有数百身穿缟素的健壮秦军儿郎等候,他们以一百零八位为一阵,将会在接下来漫长的送丧路途上轮流扛抬秦王子楚这具重达千钧的棺椁,直至送进庄襄王的骊山大墓。

    抬棺壮士准备就绪,十二岁的秦王赵正在左右亲卫的搀扶下来到子楚灵柩前,“啪”的一声,摔裂怀抱的瓦盆,随后接过一柄丧幡,长哭父王数声,领着手捧父王子楚灵位的二公子成蟜向外走去。

    “起灵!”出殡号令一下,宫门内外哭声再次大作,新秦王夫人芈琳手捧为先王准备的饭盒,领着一众秦王子楚未亡的姬妾紧随其后。

    由秦军儿郎开道,庞大的出殡队伍就走上了秦王宫的大道,此时天色大亮,路过甘泉宫时,人们赫然看见平素笔直高大的宫墙,也已坍塌一片。

    碎砖乱瓦之中跪伏了数位宫人甲士,废墟之上有一尊半人多高的浑圆三足大鼎,尽管绿锈浓郁,但是鼎身一个偌大的“雍”字甚是显眼。

    一刹那间,出殡的万人队伍似乎都被大鼎所吸引,嘈杂的队伍出现了短暂的安静。

    就在此时,只听砖石丛中传来了叽叽喳喳的鸣叫,只见一只火红鸡冠,通体黑羽的雄鸡,扑楞着翅膀跃上了大鼎。

    雄鸡站在椭圆的鼎耳上,面向东方,一声长鸣,响彻寰宇。似乎是雄鸡叫起了红日,天空挥洒下了万丈光芒,照射在雄鸡的眼眸上绽放出了明亮的光泽。金辉映衬下气宇轩昂的雄鸡似乎是天神下凡。这一幕绚丽夺目让人不敢直视。

    “雄鸡登鼎,乃是祥瑞!地陷又出雍鼎,此乃是我秦国吉兆啊!”队伍中不知是谁惊奇的喊道。

    地陷之事本来就牵动着秦国公卿的心,一时间出殡队伍骤然止步。

    “雄鸡登鼎乃是邦国兴盛之兆!我等自该俯首叩拜啊!”秦梦看准了这个时机向左右一众公卿提议道。

    吕不韦向秦梦投去了惊喜一瞥,手捻须髯环视身边的蒙骜,王龁,麃公一众武将说道:“昔年商王武丁遇雄鸡登鼎,而后社稷中兴!此乃确是吉兆,千年未曾一遇!”

    秦梦也不得不佩服吕不韦学识渊博,竟然知道雄鸡登鼎祥瑞的由来。

    秦国太史左匡不顾失仪,疯癫的跑出了出殡队伍,来到大鼎之前,观看抚摸了一阵,而后又返回出殡队伍,来到秦王子楚灵柩前俯身拜倒哭泣道:“雄鸡登鼎,还是雍鼎,此乃祥瑞啊!先王这是您的昭示吗?”

    太史公左匡如此激动,看来也熟悉武丁雄鸡登鼎的典故。

    史记殷本纪有载:武丁祭成汤,有飞雉登鼎耳而鸣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欢,殷道复兴。

    雉就是鸡。

    鼎器本是祭祀重器,不容雉鸡这种畜生亵渎,若是有鸡飞上去了,那就是天大的稀罕事,身为臣子哪有不拍帝王马屁?出了鸡登鼎之事,也正巧碰上了商王武丁是位有德之君,这才坏事变好事,自然也就是流传千载的佳话,鸡登鼎也就成了难得的祥瑞。

    秦梦本来策划的是直接送一尊雍鼎和一只鸡给秦国朝堂,对此事并未太当真,只是简单想着讨个彩头。

    然而碰上了百爪挠心的吕不韦,秦梦也就顺水做个人情,将此事包装一番,制造出一个轰动大事,即解除了困扰吕不韦的流言蜚语,也再次证明了赵正就是天命所归的秦王。

    秦梦将此事向成宽和盘托出时,还曾问询效果会如何。成阳君成宽对此大加赞赏,将秦梦再次视为了天人。

    没办法古人就信这个,秦梦也很满意这次的装神弄鬼的效果。

    负责挖掘宝鼎的公子子婴也颇为激动,领人将雍鼎抬进了出殡的人群,本来一派肃穆哀伤之态,也被这种奇事冲淡了。

    公卿大夫争相上前围观,他们更是惊奇的发现里面还有半鼎清汪汪的水。

    子婴兴奋的解释道:“鼎中本有石板盖着,出土时本有多半鼎水,水面还漂有一只鸟蛋,然而去掉鼎身泥土后,水就随着缝隙慢慢流逝了,如今只剩半鼎水了,你们看鸟卵上还有字,不知哪位公卿识得?”

    子婴将手摊开,人们赫然见到了一枚玲珑的鸟蛋,鸟蛋上果然有着密密麻麻的字迹,但字迹不是用墨写上的而是蛋壳本身的裂痕呈现出来的。

    这更是引起了全朝文武的骚动,吕不韦下意识的向看了看秦梦,秦梦却做浑然不知之态。

    “这像是上古鸟虫篆体,子婴公子拿好,让老夫上眼一看,正——有——天——命!”太史公左匡凑到近前,边看边识道。

    “啊!是‘正有天命’!没错!”人群中也有不少博学之士认出了鸟蛋上的裂痕,恍然惊呼道。

    他们不约而同再次想到了凤阙前“正有天命”的异象。

    此言一出更是引起了一众权臣的惊诧。

    “恭贺我王,再得天帝旨意!”人群中的王绾不错时机的向手持招魂幡的小赵正俯身叩拜恭贺道。

    王绾恰到时机的恭维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参拜。

    “新王果然深受天帝垂青,这必是先王向上天求得的佑护!”

    “雄鸡登鼎,预示着我秦人必会在新王的统领下称王天下!”

    “大王本就是天命所归之主,这是先王显灵了!”

    这一刻不论是华阳夫人一派群臣,还是亲近成蟜一系的宗室,皆向茫然无知的小赵正恭贺。

    “鸟卵怎会浮于水上?莫不是子婴公子眼花了吧!”秦梦不合时宜的打断了所有人的狂热追捧。

    不论鸡蛋,鸭蛋,鹅蛋,还是任何一种鸟蛋是不可能漂浮在水上的,这是古今人们的共识。

    经秦梦这一提醒,人们也觉神奇。

    公子子婴听闻秦梦的挑衅之言,立时怒发冲冠,随手就将手中灵巧的鸟蛋,放入了水中,吼道:“你这粗鄙竖子,我亲手取得,还能有假?”

    人们果然眼睁睁发现子婴丢入水中的鸟蛋漂浮在了鼎中已剩不多的水中。

    “鸟卵竟会不沉!果然是神物啊!”

    这又引起了一众人等的喧哗和骚动。

    “看到了吗?亏你还号称仙人弟子!沉了吗?”子婴得理不饶人讥讽秦梦道。

    “玄鸟陨卵,女脩吞之,有我嬴氏!此乃神卵,必是我嬴氏祖先显灵!”王绾率领华阳夫人一系朝臣再次伏拜谢天。

    秦梦的台词都让王绾抢去了,也乐得悠闲,王绾此子孺子可教也,日后不愧身居秦国相邦之位。

    秦人先祖大业,就是因女脩吞食一枚鸟蛋而生,这才有了嬴氏一族。

    这等口号,更是提振了所有出殡队伍中的秦王族人的自豪感。他们是上天的子嗣,身份就是高贵,他们这一刻全没有了派系之分。

    “既然是玄鸟蛋,就当归新王夫人所食!公子还不将此神卵献给大王夫人!难不成你想据为己有!”秦梦眯着眼睛一脸坏笑的向子婴还击道。

    就在子婴将要发火之时,一辆八骏马车在甲士的护卫下来到了大鼎所在,车中下来一位英俊男子,拱手向吕不韦等人问道:“太王夫人询问,为何出殡队伍不前了?”

    秦梦认出了此人,不是旁人而是子楚表弟韩终,他摇身一变成了夏姬的心腹,秦梦向他点头示意,算是见过。

    韩终一愣神,随即也向秦梦点头回应。

    一众秦国公卿族公这才醒悟了过来,这才想起今日还有先王出殡的大事未了!

    “来人,速速将宝鼎抬入宗庙之中,好生供奉!将神卵妥善安置,择良辰吉日,祭祀历代先王,再由大王夫人吞食!”人群中一直沉默未言,辈分最长最尊的高陵君,以秦室族长的身份命令道。

    旗幡高挑,人群涌动,哭丧再起,秦庄襄王的出殡队伍浩浩荡荡出了咸阳城,向骊山脚下驶去了。

第772章 神卵的秘密() 
子楚的葬礼隆盛至极,吕不韦功不可没。

    子楚已死,再风光的葬礼,也宣泄不尽他心中的不甘。

    子楚心高气傲,三年秦王位实在太短,实现不了他的报负。

    即便有所抱负,千百年之后也会在风骚人物辈出的历史长河中被掩埋进深深的淤泥之中。

    子楚的平庸只怨他命不好——短命!

    命短却成就了儿子的辉煌,从这点来说,上天待他不薄。

    他若泉下有知,可以自豪的大呼:秦始是额亲儿子!额是他亲老子!额的儿子实在太耀眼夺目了。他灿若太阳的光辉遮盖了三皇五帝尧舜禹汤,额平庸些有啥子关系嘛?

    三天后出殡队伍从芷阳骊山返回咸阳城。一个月的哀悼太长,足以让人将心中的悲伤之情表达殆尽。人们也已厌烦了吊着脸哭丧的日子。

    随着新王回归都城,咸阳城又恢复了往昔的熙熙攘攘,似乎主宰他们命运的大王从未死过。

    人们谈笑自如时,还是有人在缅怀他们的先王,人们听闻此事,不禁自责寡情薄意,纷纷效仿。

    这群人不是旁人,而是先王子楚的未亡人。这里面最为令人敬佩之人就是被六国人士称为赵姬的秦国太后朱娥。

    赵姬在子楚出殡时,就哭得最凶,简直欲要跳入陵墓一同殉葬,在封土期间,人们能在深更半夜听到她悲悲切切的哭泣声。

    后来据说文昌君秦子为她出了一个主意,才缓解了太后的哀夫之情,不过也没好到哪去,太后不哭了,但却对着一幅画发呆。

    秦梦的主意也挺简单,就是令宫中画师,绘了一副先王的画像,以便太后寄托哀思之情。

    太后重情,新王重孝,回宫后紫宸殿的朝堂正中墙壁上就多了副秦庄襄王的画像。

    未亡的诸位先王姬妾们,听闻太后有此妙法,纷纷效仿,人人居室中皆挂先王遗像。她们午夜梦醒时,再不用空对冷月悲切哭泣了。

    人们不知怎么回事,一时间咸阳布贵,一众公卿大夫托门路找关系向宫中画师索求先王画像,似乎不这样做,就是大逆不道之臣,这让宫中数位画师苦不堪言,画的手脖子都累肿了也画不完。

    没办法,活儿实在太多。

    那些性急的秦王臣属们,只能借来先王画像,自寻善画之人临摹。这法子倒是不错,一下子就免除了等待之苦。

    回城一天时光不到,咸阳城里大族人家人手一份,悬挂厅堂之中缅怀先王恩泽,以彰显君臣之谊。

    从内宫到外宫,由宫城到城中,在从城中到城外,一时间秦王子楚的遗像竟成了秦国大族之家过日子不可全少的物什了。

    到了后来,人们才知道,先王的画像,根本不需要买,只要前去吕家商铺就可不掏一个钱请回家中一张。

    这是吕相邦自掏腰包,为表对先王赤诚之心,特意而为。

    吕家本有布帛生意,然而此次用布却是从咸阳洛阳商会分号里进购,为此洛阳商会分号店铺中的布帛一时间就断货了。

    其实也就八大船的布帛值个一二百金的费用,吕不韦根本不在乎。用这样的小钱,就摆平了关乎身家前程的大事,吕不韦觉得这钱花的太值了。

    随着秦王子楚的遗像流布,吕不韦又接连几日陪同新王巡视咸阳城,人们赫然发现,吕不韦一张窝瓜脸,丑陋不堪,而小秦王相貌堂堂,五官端正,又和先王有五分酷像,百姓们不是傻子不是瞎子,眼睛是雪亮的,打死也不会相信他们的新王会是吕不韦的孽子。

    有关吕不韦和赵姬的流言蜚语也在一夜间偃旗息鼓了。

    这样绝妙的主意其实出自秦梦,只是经李斯之口转达给了吕不韦。

    李斯的一出场就解决了他吕相邦的大麻烦,看在秦梦的面子上,委以李斯一千六百石的“郎”之职。

    秦梦松了口气,李斯又走回了历史正轨。

    吕不韦为承秦梦的情,特地在咸阳市中照顾洛阳商会的生意。其实吕不韦精明无比,洛阳商会也有他家的股份,说是花了二百多金,其实算下来,还打了七折,顺道又收买了洛阳商贾们的心。

    吕不韦老奸巨猾,几次微服夜访前来感谢秦梦,同时他也很想弄明白不沉神卵是怎么回事?

    气人的是,秦梦一口咬定,那就是祥瑞,是上天的旨意,和他没关系。

    吕不韦让桓齮的腹墨暗中偷窥墨门兄弟在甘泉宫的所作所为,就是想掌握秦梦在甘泉宫的一举一动,了解秦梦。

    所有人注视的焦点都在华阳夫人的宫苑,也就忽略了甘泉宫的后院马厩。

    有条从文昌君府邸通往甘泉宫的密道,吕不韦早就知道,地陷发生在马厩里,距离地道口没多远,吕不韦怎会相信这是天有异象呢?

    地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