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与秦始皇做哥们儿 >

第116部分

与秦始皇做哥们儿-第116部分

小说: 与秦始皇做哥们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受上官挤兑,屡屡扣发钱粮日子捉襟见肘。

    有一日如厕惊扰了一只正在吃粪的老鼠,此鼠便躲路,惊慌而逃。而回到粮仓时,却又见一只硕鼠正在仓廪里惬意吃着粮食,丝毫不害怕有人。

    对此那人悟出了一个道理,所处环境不同,人的境遇就不同,大丈夫当轰轰烈烈在世上走一遭,岂能窝憋在自家茅茨陋舍中终老一生!便毅然决然的背井离乡,出来拜师学道,希望日后也能像张仪苏秦般游走天下,纵横捭阖。

    如今就是个追名逐利的时代,人们不以功名利禄之心为耻,反以为荣,他直戳人心的话语,加上颇具煽情之情,竟让人听了也有股莫名的冲动!

    那人误会的以为崔广他们也是荀子的弟子便恳求道:“希望学长们带我引荐荀子,在下本也是怯懦之人,不过看到那只硕鼠,心中顿生不甘!听说荀子精通帝王之道,在下才来求学,愿学成归来,衣锦还乡,让父母妻儿扬眉吐气!”

    秦梦听完他讲的故事,顿觉甚是熟悉,天啊,这不就史记中的故事吗?难道此人真就是:未来秦国的擎天博玉柱,秦始皇的左膀右臂!

    崔广头次听人讲这个故事,颇有耳目一新之感,没想到面前之人思辨不同凡响,颇具才情,倒也有意结交道:“兄台哪里人士啊?如何称呼啊?咱们能遇上就是莫大的缘分!”

    李斯向车上四人还有秦梦点头致意,眼中自有几分自惭形秽之意,豪气,颇为不好意的说道:“几位恩公轻裘肥马,不以在下贫贱愿意结交,实在是五内感佩,鄙人乃上蔡人士,李氏,名斯。今日之情,李斯永生不忘!”

    此话传到秦梦耳朵里,不亚于晴天霹雳,秦梦心中有些小激动,口不遮掩道:“哪里?哪里?我们不过是卫君的宾客,而不是荀子的弟子,哪谈得上富贵,倒是阁下面相大富大贵,日后定是执宰的一方名仕!”

    秦梦说完此话,四人扭头齐齐看向秦梦,他们似乎认为秦梦的奉承客套之言过了!天下太多的士人都想成就张仪苏秦那样的功名,然而天下也只有张仪苏秦两人,这种话说说而已!碰壁碰多了自然就不会抱什么理想了!

    秦梦真的没想到这个落魄书生就是上蔡李斯!只要有梦想就应该去追逐,人啊!不能只看到眼下,谁能知道今日走了背运,喝口凉水都塞牙缝的倒霉蛋,明天会不会翻身变成大赢家啊!

    周术道:“只凭你对周礼的熟悉,你将来也会谋得公卿大夫之职!秦子所言也非虚!”

    吴实道:“在下观兄台面相确实卓尔不凡,骨子中确有一股富贵之气!”

    唐秉说道:“富贵看气宇,阁下眉骨奇秀,将来定是经天纬地之才!”

    崔广更加不要脸说道:“李子,老崔见你头一面就觉你头上一团紫气,日后定会封侯裂土,为一方才俊!”

    他们四人显然是在正话反说,鄙视秦梦不着调的言论。不知从何时来,他们变得油腔滑调,凡是自己惊世骇俗之言,都要随声附和,夸大其词。四人面带泼皮笑意看向秦梦,一副讨打的模样,秦梦差点气笑了,自己之言日后会被验证的。

    秦梦似乎见到了偶像,话里话外打听人家李斯的一切情况,李斯也颇为尴尬应承几人的寒暄之言道:“斯也知道,立大志易,成功名难,眼下盘缠都已用尽,幸得几位收留,才不致于四下无亲!”

    秦梦说道:“李子,莫要为此担忧,待会我们将你引荐给卫君,他必定对你赏识有加,到时候定会出钱资助你求学寻道的!”

    秦梦心中真是感叹子南真好命,总是碰上贵人。六国悉数被灭独留卫国十余年后才被去国,不知道李斯的出现是否和这个有点关系!不过推荐给子南真,日后将对他卫国百利无害。

    人在落难的时候,伸手帮一把,这份恩情是会被记一辈子的。

    秦梦不住的打量眼前的李斯,发现他上确实有种卓尔不群的气质,这可能就是他能脱颖而出之故吧。

    若是哥们儿赵正也来了,那么冥冥之中就有了第一次的人生交集。秦始皇能成就千古一帝之大业,李斯是功不可没的!然而英雄也有气短之时,为赵高所诱终还走上了一条身败名裂之路!大秦帝国的大厦终还是崩塌了!

    能不能说:成也李斯,败也李斯!

第230章 贺钱() 
卫国若是春秋鼎盛,他子南真绝对是孟尝君第二,招贤纳士之名不逊色于信陵君。他命左右侍从掏出两锭金子,这让日后权势熏天的李斯稽首跪拜,双手颤抖的接过金子,被感动的五内俱焚。

    李斯随崔广走后,子南真将秦梦拉上马车,神秘兮兮的问道:“秦子何意?我看此人并无过人之处,你身上钱财不比寡人的少,为何让寡人落这个人情?”

    秦梦笑而不答,也许在他的心中,依靠卫君是最踏实的,毕竟家里上下几百口人,以后都要依托濮阳这个大市场吃饭,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卫君虽然落魄但在濮阳这一亩三分地上还是说了算的。

    秦梦有意将濮阳之地打造成日后立身的第二窟。那就要保证濮阳之地的安全,结交日后所需人才那就是必须的。此时让卫君对李斯有一金之恩,这比日后千金之礼都要弥足珍贵。

    水出地而不流,命曰渊水。天齐渊到了,这里风光秀丽,不大的一潭清水看似溢出地面,却就是不往外流淌,人人皆以为怪!

    天齐渊地处高丘之上,高丘之上有农家田舍,渊水之旁有一院落,院落门楣高书:稷下别院!原来这里是稷下学宫的别院,这是夫子们最喜欢待的地方,在繁华喧闹的临淄城里待烦了就出来带上自己的弟子,来这里观群山起伏,看溪水潺潺,偶有感悟,还可对天地山川高呼呐喊,真是逍遥至极。

    荀子走后,邹衍重被召回任稷下学宫宫长,他最喜欢呆在天齐渊,夜观天象,究天人之理。

    今日是稷下学宫的盛事,也是齐国的盛举,更是这个时代不多的盛会!碍于君王后刚出殡,不敢着意操办,其实这场聚会,早已定下,只是不巧和君王后的出殡冲突了而已,原来计划邀请的人不得已一缩再缩,除了诸子百家的泰斗宗师,其他人能不请就不请了,就这样满院还皆是学儒达官,以致于院墙外面围满了得道消息的普通士子。

    一切王侯公卿的无关紧要的仆役跟随,统统被挡在了别院门外,凡是能进入院门的悉数皆穿重孝,手持手杖。

    秦梦发现自己刚到门口,便被拒在了门外,看见一伙伙见过与没见过的人进入院内,心中自然有些落差,心想邹衍这老头,也太不靠谱,邀请自己来,也不给请帖简牍,这让注重脸面的卫君情何以堪啊!

    王翦微点一下头便和一批秦人甲士夹着赵正从身边而过,吕不韦似乎想修补先前隔阂,热情的出来询问何故,秦梦都不愿理睬,不过人家一点丞相架子都没有,便也礼数周到的回复了,吕不韦听罢,一副恬然之态道:“秦子莫急,不韦这就向邹子去言,待会自有人来迎你们!

    没想到夏无且也来了,后面跟着子阳子豹公的两位弟子,在秦梦身边挺着胸脯走过,不无炫耀的关切问道:“秦兄这是怎么了,吕不韦出资修建的书院,为何没邀请你们,还被挡在了门外?”

    眼前的大院落竟是吕不韦出资修建的,这令秦梦没想到,看来吕布韦在齐国的触角伸的够长啊!怨不得日后天下合纵齐国都没有参加。

    果真没过多大一会,一个自称邹子弟子,身穿丧服的中年人将秦梦一行迎进院中道:“都是乘丘疏忽,师父曾经提及,在下给遗忘了,请诸位见谅!”

    唐秉几人和李斯面对那人的歉意如见了父兄一般,惶恐不安,头点的如小鸡啄米般谦逊,人家走后啧啧叹道:“他就是邹子的得意弟子,深得其师真传,日后稷下学宫宫长必是他的,我等若拜他为师,日后定会闻达于诸侯!”

    没想到吕不韦就在院中等候,见到秦梦和卫君道:“不韦给你们引荐这是邹子的大弟子乘丘子,有什么吩咐,直接找他即可,秦子和子南贤弟看看这三进的院落怎么样,修的别致典雅,里面更有上等客房,若是想在此逗留,尽可随意小住,不韦还有事不能相陪,失礼了!”

    吕不韦谦称“不韦”,令卫君子南真受宠若惊!也不在抱怨适才的尴尬了。吕不韦轻描淡写的殷勤之举,这是低调的炫耀,他吕不韦对像乘丘子这样的人都能驱使,还有什么人不能为他所用!如此之举恩威并施,不是秦梦换做他人早就抱他大腿了!

    李斯频频向秦梦看去,他真搞不懂为何威震寰宇的吕相国对这个嘴巴上没毛的少年小子青睐有佳呢?那眼神满是羡慕嫉妒恨。

    秦梦一行进了前面大屋,厅堂足有百步见方,宽敞明亮,几百人环坐甚是宽敞,大堂后有一排屏风,像吕不韦,春申君,以及列国公子之类的人物,如感抛头露面不妥,尽可坐在其中,就可听堂上夫子侃侃而谈。

    厅堂阶上称之堂上,阶下称之堂下,若想上堂聆听诸子百家明智之言,皆需认缴贺钱。这是学宫多年的规矩,一是为学子筹措著书立说的经费,二是根据各国认缴数目决定招收他们王公子弟的数目。

    只听堂下唱和道:“燕太子二百金,上坐!魏太子三百金,上坐!赵王特使五百金,上坐“

    随着再坐诸子不断的啧啧惊异声,秦梦算是明白了这不是单纯的学问研讨盛会,这就是国家政治的延续,各国在向世人展示他们招贤纳士的诚意!

    轮到子南真出贺钱时,他还在思索什么数目合适时,不想唱名的学宫弟子唱道:“卫君五百金,上坐!”这令子南真目瞪口呆,这比魏太子都要高,这回去之后,魏王岂不要成倍增加濮阳的税赋!子南真叫苦不迭,正欲发怒诘问眼前那人,只听丘乘子道:“卫君只管安坐,贺钱吕公已悉数兑付!”

    子南真表情复杂,不知是喜是忧,不过秦梦直觉这里面定有蹊跷,吕不韦必有重大所图!就连男装的左清也嗤之以鼻。不知情由的李斯对待卫君更加谦恭了!

    堂下堂上众人全部安排妥当后,只听主位上邹衍清清嗓道:“至此哀痛之际,老夫忝列学宫宫长,群贤毕至,探讨天人之理,希望能为天下苍生,万千生民,找出一条通往天下大同之道,也好祭奠太后的在天之灵!”

    说完首先起身和旁边主宾席上的荀子一起神情肃穆的向襄王陵的方向拜了三拜,堂上堂下凡是齐人皆都照做!

第231章 邹衍敛财() 
荀子接着说道:“稷下学宫诸子百家,宗师云集,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兵,医,纵横,杂,等诸家皆有领袖人物。邹子德艺双馨,却也是一家之谈,况愚见,天下异象久不出矣,安民立国不能依赖上天造化,更需君王戮力,万民齐心。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况蝉联三届宫长之所以离开稷下学宫,远赴楚地教学收徒,都为传播老夫治国安民之理念。

    诸位也知道,况和邹子学术看法虽有不同,但不妨碍我们是挚友是同仁。五行之说,况也认同,更认为邹子的“大小九州说”也是对的。

    前些时日,况在兰陵授徒,有一人过来拜访,那人展示了几样况从来没见过的稀罕之物,令况稀奇至极,得知那人本是叶邑楚人,叶氏名羽,他要继承祖志,编一卷囊括天下山川河海的巨著,叶子游历颇丰,向况讲述了种种奇异见闻。

    邹子有言,“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邹子虽未行走天下直至四极八荒之地,但此言一点不虚,据叶子经历,他西出函谷关,一直向西一日行进了一年又一百八十余日,才到了大陆尽头。路途所见各色人等,物种风貌,那非坐井观天的我们所能想象!

    然而令他更为惊奇的是,他坐船继续西行,顺风漂泊,赫然发现了一块更为广阔的土地,这块大陆上的人非金发碧眼的胡人,而是如你我等相似的华夏之人。

    叶羽历经种种磨难,横穿了整个大陆,又见到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大海,他抱着必死,只为看看这个辽阔的天下到底有多大,老天护佑,他在大海之上漂泊数月之余,再次踏上陆地,诧异之至,竟有回到了我们华夏之地!

    他听见熟悉的乡音,激动难掩,喜极而泣!同去一百多人,路上病的病伤的伤,生还者不足五人矣!令人遗憾的是,五人上岸,暴饮暴食一顿后,竟也一命呜呼了,叶羽此行真可谓九死一生!

    况将此事说与邹子听,他也惊喜莫名的感叹道,没想到中国之地相比寰宇实在过于渺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