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消防兄弟 >

第304部分

消防兄弟-第304部分

小说: 消防兄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哇!这么快。”

    赵震南盯着二人,一只眼睛的余光瞄着秒表,他自然地把秒表举在与眼睛同高的地方。

    他完全是目不转睛地盯着二人的动作,他感觉自己很兴奋,他从没有见过如此养眼的画面。

    二人的动作完全没有一点儿的多余的位移,一切都是合力极致发挥的结果。

    赵震南开始觉察到穆天宇和金晨,从骨子里展露出来的锋芒!

    “Oh, my God!”赵震南不知道怎么会从自己嘴巴里蹦出来这句感叹。

    因为他知道,为了练这个过低障,他曾在比国际比赛标准高度低3厘米的低桩铁丝网下匍匐钻爬了不下100公里,这相当于围着江城的三环线,爬了3圈!

    而眼下,铁丝网的高度只有45厘米,比赵震南的标准高度还低了2厘米。

    (感谢大家订阅,还求多多推荐,多多收藏,多多投票!)

第619章 新的起步() 
快到正午时分,艳阳高照,省消防总队的大院里,已经像往常一样,家属区里的各栋楼宇里,已经可以闻到不少家庭已开始烹调做饭了。

    每个单元间对着的两家的厨房,都会飘出不同的菜肴的香气。

    绕过家属区楼宇群,就是一条宽阔的大马路。路两旁都是早年流行于江城的法国桐树,现早已形成了相当密致的林荫大道。

    这种法桐树,比别的树种有着更大片的树叶,而且枝叶非常浓密。所以,从空中看下来,省消防总队大院里,一条浓密的法桐树林荫大道,把家属区和工作区自然地隔离开来。

    宽阔的大马路旁边,就是更加宽阔的大操场。

    十二年前,穆天宇离开江城,就是从这个大操场上起步的。

    那时,中国武警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何隽戨,就在穆天宇开始高考那天的早上,在这个大操场上,找穆天宇谈了一次话。

    那次谈话,促使穆天宇慎重考虑到,放弃报考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的机会,最终报考了中国武警大学的消防指挥专业。

    现在,穆天宇和金晨,又要在这个大操场上起步,准备去参加全军校官大赛。

    赵震南作为省武警总队范围内选拔出的三名参赛选手之一,他是来自省武警特警大队的少校副大队长。

    他并不了解消防部队,他也是第一次和另外两位选手穆天宇和金晨打交道。

    他本对从消防部队选拔出来的选手并无太大的感觉。但穆天宇和金晨的年龄比他小,军衔和军职却比他高出几个档次。他也不得不高看一眼,一开始还真有点儿委屈!

    但当赵震南看过穆天宇和金晨匍匐钻爬低桩铁丝网,再仔细看看还正在安装的其余障碍,才发现,穆天宇和金晨他们一定是早就深刻地研究过国际军事五项赛和桑赫斯特大赛。

    并且他们还经过了长期的反复训练,否则他们不会弄出这么变态的障碍,这种把比赛条件长的压短、短的拉长,高的变低、低的变高,小的放大、大的缩小,窄的扩宽、宽的削窄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训练难度。

    2米深的壕沟降低到2。2米;0。5米的高墙壕沟加宽到了0。7至0。8米,而10厘米宽的平衡木却又削窄到8厘米;0。15至0。2米直径的徒涉场圆桩缩小到0。1米,等等,让一向苛求对待自己几近严厉的赵震南,都感觉很变态。

    所有的障碍,都在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当高的难度。

    在增加高难度的障碍下,他们仍然能完成的出神入化,那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强化提升出来的成绩。

    赵震南只看了穆天宇和金晨试练了一下低桩铁丝网,又联想起早上的晨练,就马上断定,这两个年轻的高级军官,绝非一般的军事水平。

    他开始有点儿相信那些,他一直认为是“乌七八糟”的军中传说。这眼前的事情,再发展下去,还怎么能解释?

    “少年将军”这还真不是徒有虚名!

    想起这些,赵震南还真的有些改变观念。记得,他在江城特警大队时,曾听说过穆天宇是他的学弟,在军校时就完成了很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问起他们都完成了什么任务,却没有太多的资料,也没有具体的报道。

    就只是知道他们不断地立功受奖,提升晋职。穆天宇才26、7岁时,就已经是大校军衔了。

    这怎么都让其他部队的军人无法想像。

    很多人都最后归结为,穆天宇和金晨都拿到了博士学位,在国际上发表的可以从SCI查询到的论文,说明他们的确在消防领域有很高的学术水平。特别是穆天宇,他的学术成就已经达到了或者说已经超过了世界最高水平,获得过国际论文大奖。

    据说,他获得的国际研究论文大奖,是每三年才一个奖励全世界最优秀的研究论文奖。每三年才一个奖,可是比每一年都有一个的诺贝尔奖要更难获得。

    所以,穆天宇获得了正教授职称,又在基层一线挂职,救出过无数的被困人员,当然能够套改成大校军衔。

    不过现在,却引起了赵震南的反思。他开始相信,那个军中传说,完全可能是真实存在的!

    穆天宇和金晨尝试着做了一遍钻爬低桩铁丝网,然后爬了起来,随便拍了拍身上的泥土,便向赵震南走了过来。

    “时间怎么样?”穆天宇问着赵震南,直接接过他手里的秒表,看了看,又对金晨说:“基本上没有退步,但也没有太大的进步。”

    “哦,真正比赛时,应该能提高到相当的水平。”

    赵震南听着他们二位的对话,心想,他们竟然把这个成绩,叫做只是保持住了以前的水平。

    而清晰的听到金晨说:“真正比赛时,应该能提高到相当的水平。”

    穆天宇好像很认可金晨的说法。赵震南心里又开始打鼓。难道他们实在太年轻了,竟然这么说着大话,竟然也不脸红。

    谁都知道,达到现在他们这样的成绩,就已经很难得了。在这样的成绩基础上,若再想提高成绩,哪怕只0。01秒,也是相当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赵震南不再掩饰自己的疑惑,直接问道:“这个成绩已经不错了,再想提高哪怕一点儿成绩,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是的,震南兄说的没错,我们还是必须好好研究一下。”

    金晨则不以为然地说道:“好啦。接下来,我想连贯再尝试一下前四个项目,都已经安装好了。”

    赵震南抬头看了看低桩铁丝网前面的三个项目,它们是五米绳梯、高低平衡木和跨网。

    这个时侯,低桩铁丝网后面的几个项目场地障碍物也安装布置好了。

    低桩铁丝网后面的四个项目,分别是徒涉场、高栏、平衡木、绳索高墙。

    “你们还是稍休息一下吧,等后面的几个项目场地清理完毕,再连贯做一次半程跨越障碍跑。”

    “嗯,听震南兄的,我们到阴凉的地方休息一下,也好议一下训练计划。”

    金晨听到穆天宇都这么说了,当然也不勉强,就点着头,和他们二位一起走到阴凉的地方。

    (感谢大家订阅,还求多多推荐,多多收藏,多多投票!)

第620章 天经地义() 
穆天宇看着赵震南不管他和金晨的情况,一上来就准备自己单独进行训练,就觉得赵震南不服气他们消防兵参加军事大赛;不认为他们有这方面的能力;而且对还要听他们的指挥有些委屈。

    虽然通过简单的能力展示,赵震南似乎有所改变态度。但穆天宇还是想听听他的真实想法,希望他能够以诚相待。

    赵震南一开始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在部队,校官就已经算是比较高级的军官了。高级军官还坚持军事训练几乎很少,甚至连每天早上出早操都很少了。

    更别说消防部队,他们本来日常训练就没有玩枪弄炮,也不是以军事打击制胜为目的。而且据赵震南所知,穆天宇他们是以救援生命为目的的,这与现在要进行的军事大赛完全是格格不入的。

    如果硬要说关系,倒是桑赫斯特大赛中有一个叫作“战场伤员护理”的项目,可能最接近穆天宇他们消防部队的军官参与吧!

    等金晨和赵震南二人都在阴凉棚里坐下,穆天宇才说道:“这是我们组队以来,第一次正式地坐下来议一下训练计划。”

    赵震南一听,知道这是要开会,也没话好说,只能坐着听着。心里还想着,也没什么来说的,最好等看了他们二人每个项目的成绩了再说。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穆天宇接着说:“虽然我们三人都是经过全省武警选拔赛选出来的,但毕竟平时不是一个兵种,不是一个训练方法,程度不齐。希望我们马上对每个项目都进行一个测试,记录下成绩。然后互相取长补短,争取共同达标。”

    “唉……!”赵震南突然觉得有些新鲜,怎么不提一见面就要求的:要默契,要配合?

    他没有异议,他巴不得真枪真刀地干起来,少搞这些开会、作方案、订计划之类的。但金晨还是不放心,他并不想像穆天宇那样,去认真分析了解赵震南的想法,他就是认为,军人嘛,下级服从上级,听从指挥,紧密配合,这才是天经地义。

    金晨马上说道:“我觉得还是要好好端正一下态度,不能各搞各的,缺乏配合与默契,是打不赢胜仗的。”

    “还是穆支队说的对,先测试一下各科成绩,再说怎么配合吧!”

    “好,如果都没意见,我们下午进行障碍赛全科20个项目个人测试。明天上午射击和枪械拆装,下午绳桥和索降。后天开始,每半天更换一个项目,全面展开强化训练。”

    “是,”“是。”

    “好,现在你们两位各自回去,准备开饭吧。”

    说完,穆天宇自己起身朝障碍跑场地中走去。

    金晨看着赵震南,想说什么,又觉得穆天宇还要忙着检查场地安装布置情况,自己也想进去看看。

    他只向赵震南点了点头,就也冲到大太阳下,去查看场地。

    赵震南也觉得穆天宇还是很有态度的,但这个金晨怎么总是让他不太放心。不过现在,他们二人并不骄气,但为何他们都是那么白净帅气,细皮嫩肉的,完全没有训练过的痕迹!

    他其实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穆天宇和金晨并不是靠一时的强化训练,而变成很强大的。他们是从小就当作锻炼身体和素质的必修课,一直在训练。训练成果已经融入他们的气质,并不是靠入伍当兵之后,所谓的“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流几身汗、脱一层皮,强化训练一年所达成的。

    而且很多人并不了解另一个事实,就是消防部队的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他们不是像其他兵种或部队,主要是靠阶段性的强化训练,提高或保持战斗力。他们则是从一入伍当兵,就开始时刻都在边战斗边训练,训练与实战紧密结合。

    消防兵的训练强度绝不比野战部队或武警特种部队要弱,而且消防部队跨越障碍、实施救援的能力,更堪称一流。

    可能很少有人明白,在很多火场中,定位搜寻被困人员的能力,那可比野外定向要复杂困难多了,火场定位搜索,那是真正的血与火的考验。而消防兵,不要说校官了,就是普通的任何一名消防三等兵,都能熟练完成火场定位搜索任务。

    赵震南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不说穆天宇和金晨从小就训练还好,一提到这些,他反而觉得没准他们是靠当将军的父亲关系,才能快速升职升级!

    可是事实上,穆天宇和金晨,他们每一次升职升级,都是有特别重大的贡献,都是用鲜血甚至生命换来的。

    甚至仅依据穆天宇拚着性命救援、解救出的人员数量,那就已经够战斗英雄的称号了。但是,中国目前还没有恢复比一等功更高的英雄称号授予。据说中央军委正在研究这个问题,很快就会恢复授予特等功臣以英雄称号。

    赵震南心里一直在波动,他是那种不想过多想这些问题的人。但现在,他要参加校官大赛,个人项目他无所谓,那要看个人的能力功夫水平。而团队项目,他不能不管,那是要代表省武警部队!

    他到目前为止,还不知道眼前两位高级军官,两位年轻人,他们到底怎样!

    也许因为,他从来都不曾这么纠结思考问题,所以,他左思一个想法,右思又一个想法。就连亲眼见到的事实,都让他无所适从。

    军人最怕的就是,有劲使不上,眼睁睁地看着战斗任务的失败。

    看着金晨跟随着穆天宇,也去检查训练场地安装布置情况了,赵震南也不知道是不是要跟过去。他看着金晨走远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