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沉浮记 >

第70部分

汉末沉浮记-第70部分

小说: 汉末沉浮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易笑道:“小时表兄住汉中的成固,小弟住汝南的召陵,咱们每三年才得见面一次。如今小弟刚满二十一岁,算来刚好是三年未见了。不想才区区三年的时间,表兄就做下了如此大的事业来,不但威名镇天下,就算是地位也可比一郡太守了。付氏有子如此,也算是得慰先人了。”

    付薪苦苦一笑,说道:“易表弟又来寻我开心,我日日不敢以真面视人,哪里算得上能告慰先人。现在也不过是苦苦维持罢了,这黄巾贼真是扶不起的烂泥。”

    韩易奇怪的问道:“表兄不是在雒阳寻求机遇吗?怎么会前来河北冀州,又与黄巾贼牵扯上了关系?”

    付薪长叹一声,将自已的经历一谈。说道:“本来我在巨鹿时,就准备脱离黄巾贼而去,去往太行山上隐居读书。不想黄巾贼在半年后的形势就大变了,转盛为衰。当时成章也与我同在太行山中隐居,闻知张梁被困,于是苦苦哀求我下山救人。”

    “我推辞不过,只得随他下山一行。到时恰好张梁兵败,只得收拢数千残兵前往下曲阳,不想张宝也已身死,黄巾就此告灭。本来我也欲就此身退的,却见皇甫嵩在下曲阳城外欲屠十数万黄巾降贼,又因一时心善,救了他们一命,不想就此背上了这个包袱,此时想抛也抛不掉了。”

    韩易笑道:“想抛有何抛不掉的,反正黄巾贼中知晓你的真面貌之人极少,你弃了他们而去,又有谁人寻得到你。”

    付薪苦笑摇摇头,说道:“我为黄巾的天道将军,常山国中数十万人的性命,皆操之我手。朝庭本就不愿受降他们,此时更在暗中施计,意欲设法灭亡了他们,我岂能在此危极之际弃他们而去呢。”

    韩易笑道:“可是他们又有几人愿意听从你的建言?你这天道将军根本就名实不符,你把他们当子民了,可他们却未必把你当成君上。”

    付薪不答,只是一味的摇头,最终,付薪说道:“易表弟你现在是犷平县县长,前途不可限量,还是在常山少做停留为妙,莫要被人知晓了你我之间的真正关系。恐朝庭会对你,对舅父、瑞表弟不利。”

    韩易见付薪不听,只能放弃了劝解。本来还想准备向付薪请教大败名将皇甫嵩的那古怪阵形,但付薪此时无心,也只能暂且放下。准备明日一早离开元氏,继续北上。

    第二日一早,付薪本人无空前来相送,却命罗培献上了百金仪金,一路直送韩易到达中山国边境时,这才告辞离去。

    韩易望着南方的元氏方向,心想:听陆平的言语,付薪在常山国中的最大反对者,就是旧时的常山国黄巾贼渠帅张牛角。如若张牛角身死,付薪当可顺利的掌控常山一国了吧。又听说巨鹿太守郭典乃是有能之人,因未能顺利平定常山国黄巾贼军,心下不喜,不愿受封朝庭高官离任,只愿留在巨鹿郡继续防患黄巾贼。此时他手下有颜良、文丑两员猛将在,张牛角应该非他的敌手才是。却为何听闻那张牛角的进展甚大?

    是了,张牛角擅攻巨鹿,付薪还可推说是他一人的行为,与常山国黄巾军无关,尚可与朝庭保持表面的和睦。可若是其他黄巾贼头领也齐齐出动,这常山国其他的黄巾军不叛也成反叛了。郭典这是以退为进,意欲将常山国中的其他人一并诱出,逼反常山国众黄巾军啊。

    只是距离去年的大战才刚刚停歇半年时间,此时的西北羌乱正炽,朝庭又无大军在河北,这郭典如何能有此把握击败威名正隆的付薪呢?

    是了,付薪用兵虽强,却一意的稳守常山国境,发展生产之事。时日一久,待丰收两、三年后,百姓思定,常山国就将成为国中之国。到时的付薪有兵有粮,势难讨平。朝庭欲要再次兴兵讨伐,不说打不得打过付薪,就算是为了朝庭的信用与声望考量,也不能先行的出兵攻打常山国。

    然而黄巾军内部的关系,却让朝庭所派出的那几名谋士看出了可乘之机。渠帅张牛角声望本不亚于付薪,可先挑起张牛角的叛心,又让张牛角在巨鹿郡进展甚速,目地就是想要增涨那张牛角的名望。再成功的诱出常山国的众黄巾军,到那时,常山国黄巾军之首还是不是付薪就难说了,说不定反成了这表面上威风大涨的张牛角了。

    付薪的确是难以抵敌,可是这张牛角却并不在话下,只要击破了张牛角,再来对付无重兵在手的付薪,可说是易如反掌了。此时的巨鹿郡四周,虽无朝庭大军在此,却必有数支强军暗伏其中,时刻地盯视着常山国中的动静。只要常山黄巾军大部出动,就是他们起伏出击之时。

    韩易思到此处,心中牟然一惊,自已虽未参与阴谋之事,但想来所料不差。只要付薪不速速诛杀了张牛角,张牛角迟早有一日,会在巨鹿的战场上,慢慢地夺取了属于付薪的首领之位。接下来就是常山黄巾彻底失败之日了。张牛角的性命虽不值什么,但付薪却不可不救。

    可是又要如何的挽救付薪才是?韩易不禁有些发愁了,

第一百零四章 再至曲阳() 
韩易想来想去,欲要挽救付薪,需得在常山国中的黄巾军众头领出常山之前,就速速的击破张牛角部,最好是一战就斩杀了张牛角。如此,无了张牛角挑战付薪的地位,付薪也就能稳住常山国中的地位了。有付薪亲统的常山黄巾大军,朝庭在西北羌乱未止之时,绝不敢挑起与常山黄巾军的战争,唯有一意安抚了事。

    可韩易在经过常山国时,瞧见各支黄巾贼军在不断的向巨鹿交界处聚集,听付薪说,他只能暂时维持住十日左右的时间,十日之后,将是常山国黄巾军大举出动之时。

    韩易在离开元氏城时,已过了两日,也就是说,韩易欲要击破张牛角部,需在七、八日之内才行。韩易不禁暗嘲了一下自已,不说自已现在别无大军在手;就算是有,现在自已身处于中山国无极县境内,距离围攻巨鹿郡婴陶城的张牛角大军也有三百里之遥。光是领军前往婴陶附近,也需五、六日的时间,如何能在二、三日就击破拥兵数万的张牛角部。

    韩易想了又想,终是决定前往婴陶城附近一观。于是说道:“车老,你与田棕、高区、邱功等人继续押运着车队前行,其他人随我前往婴陶一趟。”

    车腊不知韩易去婴陶作甚,但那是黄巾贼军聚集之处,张牛角可不与韩易有旧,不定会拿韩易如何。车腊身为部属,自然要多加劝解一番。见劝解无效,也只能令车靖好生的保护好韩易。

    韩易于是领着车靖、成齐、陆平、王当、余化、周戈、尹离、楚护、邓当等二十余骑,以及一直未曾提出返乡的高览,共三十骑一道向南而去。

    韩易一行行至无极县之邻的下曲阳时,忽见一支约三千人的黄巾贼军正围住城池攻打不止。韩易大奇,黄巾贼军向来是以多取胜,怎的这支黄巾贼军竟敢以少量的兵力,去进攻大的县城,难道这支贼军十分的精锐么?

    韩易登高而望,只见下曲阳城池残破,四面皆有不少的破损之处未曾修葺。与三月前,十数万朝庭大军齐会下曲阳时的模样差不多,还更见残破,在黄巾贼军的攻击之下摇摇欲坠。然而城中的抵抗之力也是有气无力,一副将要城破之相。

    韩易感觉十分奇怪,若说以前有十数万大军在此,无需专门修葺还好说。可大军已退,又是直面常山的一处城池,为何二、三月了还未修葺。嗯,是了,定是故意如此的,不然怎会诱使常山黄巾军来攻。

    陆平指着一处说道:“主人,你看,那面大旗上写着一个‘陶’字。在常山黄巾军中,唯有后来在赵国坚持不下去的陶升姓陶。他手下只有不到千人,这队贼军说不定就是他所统领的。”

    韩易点点头,轻声问道:“听说,付薪在之前的身份无人所知,后来就是此人到了常山才掀破的?”

    陆平也低声应道:“正是,此人曾在表公子横行赵国时,借张梁之手夺过表公子一次军权,对表公子的性情十分了解,好像也是他最先挑起了张牛角的夺权之心。”

    韩易望见三千黄巾贼兵分成四面攻打城池,而陶升独独领着百骑人马在一里外的小丘上指挥观战。韩易手指陶升处说道:“身为一军之将,在攻打城池之时,不能临近城下指挥,反而离得远远的,可见此人乃无胆之辈,我等可速速击之。”

    二十九轰然应命,若是三千排得密密的军阵,或会叫人畏惧,可是区区百骑的贼人,不过是一扫而过之事。韩易领兵悄然的靠近了那处小丘,然而贼人正为将要攻破的城池欢欣不已,如何有空关心身后的情况。在韩易等三十骑在五十步外发起冲锋时,贼人们这才惊觉的发现,身后有敌骑来袭。

    贼人们大惊,可望见敌骑只有三十骑时,顿时胆气回复,大呼小叫的准备回身应敌。可是贼首陶升见了,却知五十步的距离,在快马的冲锋之下,不过数息就至。已方虽有百骑,可是未能掉头冲锋起来,面对已经然冲锋起来的敌骑,不亚于肉牌,一触即溃。

    于是陶升口中虽厉声的喝骂着,让贼骑们返身应敌,自已却疯狂的打马,朝着下曲阳城逃去。只要逃进了攻城大军之中,就算是战败,在乱军之中也有逃命之机。陶升在去年的大乱中,莫不是如此的躲过数次大危机。

    果然,韩易的三十骑虽少,但人人精悍不已,武戏高强。当头的更有高览这员猛将在,犹如尖刀划过黄油,百骑贼兵被一冲即破。在枪刺刀劈之下,贼骑落马者超过半数之多,光高览一人,就斩杀了七、八人之多。贼骑余者四散溃逃,已方无一坠马之人。

    韩易在众护卫的护持下上得小丘,望见前方四十步外,有一骑独身而逃,在刚刚逃出二十步的贼人中十分的显眼。韩易料定那人定是陶升无疑,因自已的右臂伤势未好,不能开弓,急令众将放箭射杀。

    众将开弓急射,一阵大风吹至,射出的二十余箭全都落空。此时的陶升已经奔出了六十步开外,韩易拍腿大叫,射之不及了,追也追之不及了。不想一只利箭再次从众将中尖啸着射出,两个呼吸后,正中跑出了足有八十步开外的陶升。陶升一声惨叫,应声落马,再翻了几翻后,立时一动不动了。

    韩易吃了一惊,转头而视,放箭者正是十六岁的余化。韩易大喜,自已步射在百步之内虽能十发十中,但在马上却只在六十步内有把握。若是射杀精于骑术的骑卒,更是在四十步内方有把握。

    不想余化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竟能迎风射中急速狂逃至八十步外的亡命贼骑。这不单单是苦练就能够练成的,余化本身也有成为神箭手的潜质。再过上数年,只怕是飞将也不过如此吧。

    韩易喜道:“小化好样的,小小年纪,你的箭术就已然超过我了,不愧是我的好弟子。日后有空,你可教教其他人射箭,让大伙都有一手的好射术,不让贼人有再次遁逃的可能。”

    余化得意一笑,说道:“多谢主公夸奖,小化遵命。”

    韩易再命余化上前将那人的首级斩下,又让车靖、楚护领八骑举着贼人的大旗,王当、余化领八骑举着那似陶升的首级,分左右两路招降、逼退贼人。自领九骑只奔下曲阳的北门而去。

    一里之外的短暂大战没有引起攻守双方的注意,直到车靖、楚护,王当、余化两队快马奔至,一路叫唤“陶升已死,降者不杀”的口号时,贼人们方懵懵懂懂的暂停攻打,转头而视。

    当见到一张烈烈飞扬的陶字大旗在不知名的敌骑手中飞舞时,一首血淋淋的好似陶升的头颅,在一柄长矛上不断的滴着鲜血,再见外围的远处早没了陶升的踪影,顿时相信了敌骑之言。因不知来敌有多少,在两队快马所到之处,贼人们全都大恐,争先恐后的朝外逃遁。

    下曲阳城城中之兵也适时的发起了反攻,贼人大败,溃逃的到处都是,被城兵在城下生俘者不下五百人,余者四散逃入了山野之中,不知所踪。

    韩易来到下曲阳城中,向守兵自报姓名,问道:“你家的县令何在?本官乃新任的渔阳犷平县县长韩易,欲要见他一见。”

    那名守卒黯然的应道:“原来是韩县长救了我下曲阳城,我家县令,他……他一早就被贼人所派的刺客刺死了。”

    原来陶升早一步就刺死了此县县令,想要在此城全龙无首的情况下攻破此城啊,没想到这陶升还真够阴险的。韩易又问道:“那县尉何在?本官见他也行。”

    那名守卒依旧阴郁的答道:“县尉大人在开战之时,就被贼人的流矢所中,不幸阵亡了。”

    韩易一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