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沉浮记 >

第46部分

汉末沉浮记-第46部分

小说: 汉末沉浮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甘临又要发怒,韩易忙将手一止,说道:“你听我慢慢道来,看看我有理无理再行发怒不迟。”

    甘临怒目圆瞪的说道:“好,本官今日就看看你能说出个什么花样来?”

    韩易想了想后说道:“一人一日的口粮按两斤来算,一月就是六十斤,一年就是六石粮食。一万三千余口,不,按一万四千口算,一年就是八万四千石粮食……”

    甘临插口道:“不错,就是八万石的粮食。原来鲷阳城中有粮四十万,加上新阳有粮十万,这就是五十万。平均分给七县之民,再从他县调拨一些粮食过来,七县归民已然大部安定了下来。唯独我鲷阳之民却困在县境之外,坐吃山空无处可去。可鲷阳境内却有三万从贼不服管教,持强凌弱,意图雄据一方,唯尊你韩易之命是从。你说,你是不是该死之及。”

    韩易无奈的说道:“甘县君总是这般的急切,不容我将话语说完。这样,又如何可以解决事情?还是稍安勿躁。”

    甘临闷气挥手道:“好,你说,你说。”

    韩易说道:“鲷阳县不久后将有粮八万石以上,有这此粮食……”

    甘临把眼一瞪喝道:“鲷阳县那里还有八万石粮食?你是说那三万从贼愿意拿出八万石粮食来?这怎么可能?他们一个个凶神恶煞的,就连人头税都不愿交,会愿意拿出八万石粮食来?”

    韩易说道:“我曾与他们约,每年收成后,上交所得的二成以为赋税……”

    甘临双眼又是一瞪,惊问道:“朝庭的正税不过是十五税一,你问他们要二成的赋税他们都肯?”

    韩易答道:“朝庭的正税是十五税一,可是人头税呢?杂税呢?劳役税?役兵税等等税赋,这些赋税相加,都超过了每年收成的六成了。我只收他们二成的赋税,其他一概减除,他们又如何不肯?”

    甘临口中喃喃自语道:“鲷阳有田地二十七万亩,上田三万亩,每亩可产四石粟;中田十六万亩,可产二石五斗粟;下田八万亩,可产一石二斗粟。那么二十七万亩……乖乖,竟有十二万石的正税?”

    韩易笑道:“不错,比之从前的四万石正税,要多出三倍来。不过今年无畜力耕种,播种又迟,收成恐怕没有那么多,最多按七成的收成,只有八万石左右的粮食。”

    甘临拍腿大叫道:“那也足够了,八万石,八万石,这可以做多少的事了。”

    韩易说道:“不错,办事之要无非钱粮二字。甘县君刚刚到任,便有八万石的正税,有此八万石的粮食支用,又有何事不可解决呢?”

    甘临大喜的连连点头,不久,又愁眉苦脸的说道:“只是那三万从贼不听命令,乃是县中不安的因素。还有一万四千百姓无地可种,终是坐吃山空。还有……”

    韩易说道:“甘县君总是从贼从贼的,你不把他们视作良民,他们又如何把你视作百里之君长呢?只要甘县君能把他们视作子民,他们必可安心下来,将甘县君视为父母。要知这三万人中,可是有五千人的明战之卒。远近贼人又有谁敢窥视鲷阳城,天下之大再乱,鲷阳城当可安居无忧也。至于那一万四千无地百姓,甘县君有粮在手,又何需慌乱。大可在县中开垦荒地,或转为他职,总有解决办法的方法罢。”

    甘临连连称是,说道:“只是还有十几家鲷阳当地的士豪,他们原来有地不下六万亩,这却是件难办之事。”

    此时在旁闭目养神不发一言的赵谦出言道:“甘子申,你真好不晓事,四万四千人,这就是八千余户。自贼乱之后,诸县谁不是只有三、四千户人口。你若潜心发展数年,还不从四百石县长升为六百石的县令一职。这是何等的好事,你却还一直为难不已。真是岂有此理。”

    “那十几家士豪,也没什么有名的人物。既然鲷阳城容不下他们,我可做主,将他们安置于鲷阳附近的几县中。有多少土地,拨给他们便是。反正其他县人少地多,也不差这点。鲷阳县无了他们做梗,你这一县之君,做得还不逍遥自在的紧。就连我也都羡慕你呢。”

    甘临一想,还真是。一县的士豪常常把持县中的要职,一县之长事事都要依靠他们才能够办成,很难顺心。加上县中士豪常有吞并、隐瞒土地与人口之事发生,让朝庭收不了该收取的正税。反而其所收的租税又往往数倍于正税,加上各项苛捐杂税的摊派,将一县的百姓害得苦不堪言。黄巾之乱,也可说大部皆是因他们而起的。

    无了他们的掣肘,甘临也用不着动不动的搞摊派,名声既好,人望也高,日后岂不乐得逍遥自在的很。就是鲷阳城战后的恢复与发展,只怕也要快过汝南其他诸县吧。甘临冲赵谦与韩易连连拜谢,嘴角笑得合不拢来。

    赵谦挥挥手说道:“此事已毕,我这却有另外的要事需要你们二人去做。”

    甘临肃然的拱手应道:“还请郡守大人吩咐。”

    韩易愕然的望着赵谦,自已只是区区白身,如何会有要事牵扯上已身。不过赵谦既然已经说了,只能拱手听着罢。

    赵谦揉了揉眉头说道:“南阳黄巾贼首张曼成起兵后,自称‘神上使’,拥众数万,杀郡守褚贡,又屯驻宛城百余日。后任太守秦颉击斩张曼成。黄巾余兵又举赵弘为帅,人众越来越多,已达十余万人。西乡侯,镇贼中郎将朱儁、荆州刺史徐璆与秦颉合兵,共一万八千余人,进击赵弘,从六月直到八月,始终不能取胜。”

    “后朱公伟闻知汝南曾单独讨平二十万黄巾,认为汝南郡兵乃天下之骁锐,特地奏请朝庭,要调汝南郡兵万人前往南阳助战。韩明远,汝南之破贼兵事你当尽知,朱公伟之奏你认为如何啊?”

    韩易迟疑道:“这,易不过是区区白身,不敢胡乱评议朝中之军议大事。”

    赵谦冷哼一声,说道:“我欲表你为暂佐军司马,召役鲷阳兵三千,会合郡兵七千,共计万人前往南阳助战,你意如何?”

    韩易哀叹道:“以前是暂军司马,现在还要次上一级,暂佐军司马。郡守大人也太小气了些,何不直接任命为真佐军司马?”

    赵谦冷哼道:“三百石以上官员,皆由朝庭任命方才作数。文昭吾兄自已不过才区区五百石县长,如何能任千石的军司马一职?你此次虽是六百石的暂佐军司马,却是我这二千石的汝南太守所任,孰轻孰重你应该分得清楚。若非邱吉玉与朱义忠不在,我又何需寻你来?”

    韩易摇头叹道:“若无实职官职,无论是谁任命的,自身不强,行事难免战战兢兢,束手束脚,又如何能统大军征伐呢。就是说出去都不好听啊,郡守大人好歹也要任命我一个实职的官职才行吧?”

    赵谦被韩易满脸无赖的模样气笑,可是欲要用人,却无明显之赏,却是有些小气了。只能出言应道:“也罢,便依了你,百石的左贼曹史如何?”

    郡守之下有号为“门下五吏“的,贼曹便是其中之一,主盗贼事。正职为贼曹掾,掾下有史,史有分为中、左、右贼曹史。乃是一郡之守的私任属臣,以郡守为君,同样不属朝庭的正式官员。不过可以依仗太守之威,位卑而权重,在汝南郡境内说话还是十分管用的。

    做了这个职位之后,无论日后是为官还是为将,都将是一大履历,可作为日后升职的考察凭据。韩易面上虽喜,却诈作愁眉苦脸状应道:“是,府君大人。”

第六十六章 召兵从征() 
赵谦满意的点点头,对甘临说道:“子申,你配合韩明远征召鲷阳之卒,就对他们说,此乃平息鲷阳新旧之民纠纷的代价。官府将不再追纠之前死伤之事,但他们也不得拒征此役。”

    甘临拱手应命,韩易却从中想到了,赵谦此举未必不是调虎离山之策,好让甘临能顺利的持掌县事。特地留下两千鲷阳兵,也是为了稳定鲷阳从贼之民的心,表示官府决无对付他们之心。韩易一凛,赵谦虽在兵事上不通,于政事上不精,可做为一郡之守,亦有他的一些能耐,并非真的庸人。

    韩易忽然思及一事,问道:“府君,不知这万人大军是以谁人为主将的?”

    赵谦奇怪的看了韩易一眼,说道:“你既为先锋,自然是以徐都尉为主将了。”

    韩易于暗中直撇嘴,又来一个混功劳之人。韩易说道:“府君,易不通正规的朝庭兵事,做战十分随意。还请府君提醒徐都尉一下,莫要对我干涉的太多。若不然,我将与平常庸将也无甚区别了。到时战事不胜,可不要怪我。”

    赵谦抚须的手一停,好一会儿才点头应道:“好,我省得了……”

    于鲷阳境内屯田的三万新鲷阳人,其实应是鲷阳附近的六县之民。老弱病残大部在贼乱之中丧生,所余尽是精壮的男女劳力。单单可以征召为兵的,就有半数之多。虽然没有畜力耕田,可在众多壮劳力的齐心合力之下,鲷阳境内处处可见遍地的粟黄。

    眼见秋收在及,数月来也没有恶吏、劣豪的为难,新鲷阳人在这段时日过得十分的安定舒心。可闻知又要征战,还是跨越郡界前往南阳郡做战,自然极为不愿。可在鲷阳长甘临多方的劝说与威胁之下,加之又是以韩易为主将,这才勉强的同意了下来。

    鲷阳三十村六亭,每村出百人,六亭正好就是三千人。这三千人基本都曾在韩易麾下接受过训练,所训虽有不同,但都属懂战之士。只需再度会合操练数日,便可成军了。

    只是韩易手中此时只有陆平、成齐、杜雷、周戈、尹离五人可用,分别当任五百人的军候之职。因无使顺的原召陵老卒出任屯、队、什、伍之长,在指挥上未免十分不便。韩易只能写信送回召陵,再度召集原来的部众前来鲷阳会聚。为了平衡十分信任自已的鲷阳人心态,又在三千鲷阳人中通过推举,提拨了半数的新近下属武官。

    不几日,召陵终于来人了,却只有车靖、邱功、王当、余化为首的区区百来人。成齐见了十分的不满,说道:“主人欲要召集二百人前来,却只来了半数的人马,这些人忒也薄情了。还有高区,亏主人当初那样厚待他,他也不来?真是岂有此理。”

    邱功在旁解释道:“车老爷子与田棕身体有所不适,所以不能前来。高区么,他害怕从军可能阵亡,膝下幼子无所依靠,所以也不来了。其他人么,个个手有余钱后,胆气已失,来与不来都无甚关系吧。”

    成齐这吐出口长气,说道:“他们不来各有原因,虽然不喜,却也能理解。只是那富波的邓当,却直叫人气愤,说什么贤妻有恙,无法前来,这……这算什么借口嘛。”

    韩易眉头一皱,却又舒展开来,笑道:“好了,这样也好,至少可以知晓谁人义气深重,可托重任。谁人心中少义,不可深交。对了,苏顾不知因何不来?”

    车靖等人面面相觑,半晌才说道:“我等没有通知于他……”

    成齐也撇嘴说道:“主人,苏顾那家伙,乃无义之辈,找他过来作甚。”

    韩易摇摇头道:“你们啊,苏顾并非无义之人,而是心怀大仁义。其极有主见,知晓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不像你等,只懂一点小小的忠义罢了。日后他的成就,必定会远远的高过你们。”

    不想平日里憨厚老实的杜雷出言说道:“主公,苏顾为了自已的大仁义,不讲情义害了叶氏,此后只怕无人敢于用他了。他就算有再大的能耐,只怕也无发挥的机会。在我看来,作人还不如只懂得一点小忠义心好。至少可靠。”

    韩易闻言一愣,的确,苏顾不为名利,只为大义背叛了叶氏,虽保住了自已的良心,却也失去了他人的信任。日后只怕难过的紧,再也无人敢于用他了。即使是用了,只怕心中也一直在嘀咕着,万一自已有一日违背了大义,是否也会被苏顾所卖?如此一来,敢于用他的,就只有圣人了。

    韩易摇摇头,感觉这样不对。苏顾虽因大义背弃了叶氏,却也直接拯救了自已一命。自已得其活命之恩,岂能因为此理而疏远了他。这样自已不成无义之人了么?与苏顾相交,虽有种种不好之处,可是每见到他就能时时提醒自已,万不可违被了世间大义,这不也算是一件益事么?韩易于是亲书一封,命人专门去寻苏顾前来。

    韩易又重新将各级军官安排了一遍,成齐暴烈勇悍,可为前部督军候,杜雷为副。周戈机敏果敢,可为左部督军候,尹离为副。车靖沉稳果断,可为右部督军候,新提拨的鲷阳人楚护为副。王当老成可靠,可为后部督军候,余化灵巧勇武有主见,虽然年少,可为副督。邱功擅长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