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沉浮记 >

第157部分

汉末沉浮记-第157部分

小说: 汉末沉浮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女返回荆州。

    诸葛玄道:“韩征东,自去年曹操征讨徐州以来,徐州丧生于战乱的百姓几达百万。昔日繁华的徐州,除下邳、广陵所损有十之二、三以外,彭城国死伤最重,几乎十丧七、八。东海、琅邪两郡也是十丧四、五。韩征东若是也率兵来攻,徐州将空矣。”

    张昭劝道:“韩征东,我曾被陶谦老贼所囚,幸被前广陵太守赵昱所救,亦十分痛恨陶谦老贼。然而一人行事一人担,如曹操那般因陶谦老贼一人之故,便屠戮徐州之民,实在是丧德之行。韩征东万万莫要效仿,只罪刘备、张飞二人可否?”

    张纮也欲劝说,韩易止手笑道:“我韩易何时成了曹操那般为报私仇,而大肆屠戮百姓之人了。刘备乃虚伪无耻之辈,他所言说之语你们也能相信?我见彭城之民面如死灰,浮黄饥瘦,必是因曹操去年之征伐,而使百姓困顿。于是令从汝南、陈国等地运来粮食布帛,以为赈济之事。”

    “恰好我手中无有能得彭城之民相信之人,刘备又弃彭城国而去,便请诸葛先生暂代彭城相,张子布为郡丞,张子纲为赈济大使如何?”

    三人惊问道:“韩征东没有怪罪彭城百姓之意?”

    韩易佯怒道:“刘备何许人也?也配彭城百姓为之陪葬?”

    三人大喜,又闻汝南将有超过百万石的粮食与布帛运来彭城,顿时欣然领命,专注于赈济之事了。

    曹操率领大军出泰山,南攻徐州,先拔五城,略地至琅邪。突闻韩易领军已取彭城,顿时大惊,说道:“去年我征伐徐州,一是为报父仇,二是据有徐州之地以抗韩明远。如今徐州大部惧服,无需三月,便会全境告降。然韩明远却领兵屯于彭城,这是为何故?是为徐州乎,还是只为刘备?”

    戏忠说道:“韩明远若是为徐州而来,只怕徐州不得攻取了。主公可速速遣使问询韩明远,是否欲要阻止主公报仇之事?”

    曹操急令满宠出使彭城,满宠问韩易道:“韩征东去年既然应允我家主公攻打徐州陶谦以报父仇,为何今年又引兵来取彭城?是欲阻止我家主公复仇么?”

    韩易摇头笑道:“我与刘备有多年大仇在身,此番是欲来寻刘备报仇的。如今刘备已逃至郯城,我怕孟德疑心,特驻兵于彭城之下,不入东海,就是方便孟德报仇。孟德若得刘备之首予我,我欢喜无限。但若孟德攻郯城不下,我再自引兵去寻刘备。”

    曹操得信稍安,却又不敢深信。但事已至此,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得又挥军略东海东部诸县,所过之处多所残戮。在回军经过郯城时,徐州陶谦部将曹豹与刘备屯兵于郯东,邀击曹操,被其击破,曹操随即又西拔襄贲。

    陶谦眼见日暮途穷,打算逃归老家丹阳去。曹豹忙劝道:“主公,听闻韩征东就近在彭城,曹操曾数败于其手,若邀得他来,曹操必退,徐州亦得安稳矣。”

    陶谦迟疑的说道:“韩明远在攻打袁术时,我曾举兵呼应。虽未遣大军直接交战,却取了沛国的丰、萧、沛三县之地。直到去年时,才弃了此三县。况且刘玄德与韩明远有仇,韩明远若来,必杀刘玄德。刘玄德为我徐州之事,苦战数月,不计生死,我又岂能因此而弃他?”

    曹豹叫道:“主公,区区一个刘备,还能比整个徐州之地还重要么?主公不愿他死,可让他自去便是,就是重返青州也成,只要不在徐州便好。”

    陶谦又迟疑的说道:“我曾说将徐州之地托于玄德,这时又让他走,他心中怎能不恨?”

    曹豹叫道:“恨又如何?主公欲托徐州之地,那也是在驱走曹操之后再说。此时曹操于徐州横行无忌,他刘备也别无他策。所战两次,次次皆败,作战还不如我呢。留他何用?”

    陶谦迟疑难决,于是又请糜竺、陈登前来商议。糜竺说道:“为人当一心一意才好,怎能三心二意呢,只要苦守郯城不动,久后总会有其他的好消息传来。”

    陈登说道:“糜子仲此乃小儿之见,纵然曹操退军了,可若韩征东又来寻刘备报仇,那又如何?我徐州再为刘备之私仇战上一场么?”

    糜竺一时语塞,只是此事与他素来的为人任事有所不和,但为徐州之地的安稳,终究还是住口不言了。

    陈登说道:“近日听闻韩征东于彭城国以诸葛玄为国相,以张子布为郡丞,以张子纲为赈济大使。运汝南百万粮食布帛用于赈济,东海、琅邪二郡亡民投奔者颇多。可见韩征东兵势既强,又非曹操那般的屠夫,是可以相托之人。使君切莫再迟疑了。”

    陶谦终于下定了决心,令陈登在曹军合围之前,出使彭城国,邀请韩易率军来援。又令曹豹领军戒备,请刘备前来述说原因。刘备心有不甘,目视糜竺以求援,然而糜竺却闭目不动。刘备无奈,只得表示理解陶谦的选择,当日就领兵离开郯城,向青州奔去。

    来时五千兵马,回时照旧是五千兵马,刘备望着身后的数千兵马,心中倍觉凄凉。韩易要比自已的年岁更青,却已据有了豫州全部,并州大部,司隶小部,兖、扬、荆各一郡。此时若再得徐州之地,其势已成,拥兵三十余万,世上将再也无人能够威胁到他了。

    按说韩易也算是汉室的忠义之臣了,由他来重新一统汉室,也算是众所乐见之事。况且韩易出身卑微,必然无有胆量如王莽那般篡夺帝位。只是自已为何却这般的难受?是羡慕,还是妒忌?

    思虑许久,刘备方才长叹一声,却原来,在自已的内心深底处,光武皇帝中兴大汉之旧例,时时的在心中隐现。自已小时的梦想,曾指着桑树说:“将来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也。”

    自已的皇帝迷梦将碎,心中怎能不痛?刘备狠厉的回望了一眼南方,又望了望青州方向,暗自说道:“韩易,你意一统天下,我刘备必不轻易让你得逞的。”

第二百二十八章 沂水击曹() 
韩易刚刚接待完陈登,又闻满宠出使前来,韩易请陈登暂避,自已召见满宠。满宠拜道:“韩征东,陶谦老贼于东海只余郯城一城未下,我家主公有意请韩征东同时会猎于郯城。韩征东自取刘备,我家主公取陶谦老贼尔。”

    韩易闻言一惊,曹操这是何意?刘备出郯城北上青州,曹操应该有所得闻才是,为何为派使前来相邀?是了,自已留军彭城的时间太久,而曹操将要与陶谦作最后的决战,不能彻底理清自已的目的,曹操绝对不能安心。

    韩易笑道:“这是曹孟德攻徐州的最后一战,不知他的真实想法若何?我这人性直,想问个明白。曹孟德是真想要我领兵前往,还是想请我领兵暂退?还请满伯宁给我一句实言,我听你的。”

    “这个……这个……”满宠吱唔一阵,才肯定的应道:“我家主公自然是想请韩征东前往郯城助战了。”

    韩易大笑,干脆的说道:“好,我这就领兵前往便是。”

    满宠眼见韩易如此的干脆,却是有些不敢至信,忙问道:“若是宠想请韩征东暂时引军回汝南,韩征东也会答应。”

    韩易笑道:“我在彭城待了已有月余时间,眼见彭城将安,还待着作甚。不过满伯宁起先是想要请我前往郯城的,可不是请我退回汝南。所以我将照前言而行。”

    满宠张口无措,欲劝难言,却听韩易笑道:“曹孟德既然疑我,我便让他疑个够好了。看看他所怀疑之事,到底会不会成真。”

    张口结舌的满宠在韩易的大笑声中,拜辞返回复命去了。韩易则领大军转傅阳、武原,从西面直奔郯城而去。曹操引兵七万,分四面攻打郯城。今闻韩易领兵前来,不由喜忧参半。

    照原定计划,是与其留韩易在彭城,敌我不分,恐其突袭。还不如邀韩易一起前来郯城,明辨敌我才好。只是如此一来,徐州之地恐怕要与韩易平半而分了。

    东海、琅邪、彭城三郡已然残破,唯有下邳、广陵尚算完好。如若平分,只怕下邳、广陵将尽落韩易之手了。曹操不由为前段时日,在彭城、东海、琅邪等地大肆屠戮而懊悔。

    不过乱世之中,无论是王道还是霸道,都有其优劣之处。王道者百姓多敬服,将士多乐于效命,不过见效太慢。若非韩易起家较早,又有钱粮可比一州的汝南郡为基业,如何能据有广大之地。

    霸道者杀伐果断,百姓多畏惧,将士悍勇肃杀,见效极快。比如徐州一地,经过去年数月时间的屠戮,徐州之民大多恐惧曹操。只要击破陶谦,徐州将唾手可得矣。

    然而若是换作韩易来征讨徐州,以陶谦在徐州之根深蒂固,粮钱广丰,兵马众多。没有三、五年的时间,绝对打不下徐州之地。所以曹操绝不以选择霸道之行而后悔。

    曹操引兵三万至沂水迎接韩易一军,戏志才望见正陆续渡河的韩易一军,不由说道:“我军此时挥兵半渡而击,必可大破韩军。”

    曹操沉吟片刻,方说道:“明远还尚未渡河,若不能一战而灭杀明远,使其势力群龙无首,我军还是莫要轻举妄动才是。”

    只见刚刚过河的太史慈、何仪、祝臂三部兵马,立即擦拭完身上的水迹,快速的就地列阵警戒起来。曹操望着一万五千大军,竟然在一刻时内便集聚完毕,虎视眈眈警惕的望着已军,顿时吃了一惊。

    曹操与戏志才默默的相视一眼,曹操不由轻声叹道:“我曾见过度辽将军然明公的麾下精兵,上万人的话,至少也要两刻时才能集聚完毕。韩明远麾下之军的精锐程度,难道更胜然明公么?”

    戏志才观望了一阵,才说道:“不,主公麾下之军在经过徐州之役后,精锐已然不下韩军了。只是这韩军似乎懂得一种快速成阵之法……”

    曹操叹道:“大军上万,本就需要列阵而战。无论是遭遇到突袭,还是两军骤然相遇,能快速成阵者,在战场之中便就占据了先手。而且被敌军突破阵势之后,只要其部主将不亡,能定马上重新成阵,再度与敌缠斗不止。韩军士卒如若全都这般,我军想要击败他们,只怕十分坚难啊。”

    戏志才点点头道:“与韩军作战,不能力拼,最忌缠斗。首先需得打击到他们的士气与战心,让他们溃散之后便无心成阵。再是择能够久战之精锐,抱有能连破韩军之阵十数次,犹能战者。最后便是以乱敌乱,在突破其军之后,缠上去,不叫他们退后重新成阵。”

    曹操赞许戏志才的毒辣眼光,一眼便思到了破解韩军之法。韩军纵然精锐,但士卒的个人技艺与杀心定然远不如曹军。目前以乱敌乱之法,当是最有用之方法。

    只是当曹操望见韩易的十部五万大军齐齐的都能快速成阵,还是不免的深吸了口气。一拍战马上前叫道:“明远何在?吾在此等候多时了。”

    韩易纵马而出,问道:“韩易在此。孟德,别来无恙啊。”

    曹操笑道:“多劳明远的惦记,吾尚算安好。此时眼见大仇得报,吾不甚欢喜。”

    韩易大叫道:“孟德是欢喜了,然而徐州之民却就难过了。父母妻儿全部死在了孟德之手,日后却还要在孟德的治下求活,真乃人生中最大的悲哀啊。”

    曹操一怔,问道:“明远这是……”

    韩易叫道:“易曾与孟德相邀约,发誓共讨董卓,匡扶汉室。然而孟德与袁绍袁术攻我,也就罢了。乱世之中,人各有志,我不能强求孟德志如初念。但是孟德为夺徐州,却是连基本作人的道义都不顾忌了。打的旗号是为父报仇,实际干得却是杀戮手无寸铁之百姓黎首。”

    “汝父一老朽尔,因故尔死于徐州之地,却与徐州这二百万百姓何干?仅仅只是陶恭祖乃徐州之牧守乎?若是你与汉帝有仇,那你不是要屠尽天下汉民了?我自引军前来,但见徐州遍地白骨,暴露荒野;千里之地,几无人烟。生民十不遗一,让人望之哭断肝肠。”

    “然而孟德却坐在近百万尸骸之上,举刀狂笑父仇将报矣。就算是禽兽猎食活人,也只是为了裹腹罢了。你曹操杀戮百姓却是为何?岂不是连比禽兽都不如也?我韩易当初双目尽瞎,竟与汝相约发誓,真乃平生最大的一件大错事。今日我韩易在此与汝割袍断义,不再记论交情。”

    曹操闻言大骇,转身就逃。不想韩易竟然在阵前突发臆病,竟会为了将要败亡的陶谦与自已反目。徐州百姓虽然可怜,但江山倾覆,群雄争霸,天下四处饿莩遍野,他们不同样可怜?

    若能快速的一统天下,让国家大治;短时的杀戮,怎么也比长时的战乱要好吧。曹操一思及此,就绝不懊悔。

    却见韩易取剑割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