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沉浮记 >

第142部分

汉末沉浮记-第142部分

小说: 汉末沉浮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易拨转马头,正欲回营派使,不想大谷关城门大开,一将拍马舞刀的直奔韩易而来,身后有数百铁骑紧紧的跟随着。韩易一惊又是一喜,守将如此的轻率,此关易破也。

    只听守将大喝道:“韩易匹夫休走,看我来擒你。”

    韩易听得那将的声音颇熟,打马而回之际急转头视之,只见那将长马红马,威风凌凌,器宇轩昂,面容方正,不怒而自威。韩易不由浑身一震,竟是数年不见的妻弟朱勉,不,是前妻弟。只看他自领大谷关守将之职,当可知晓其对自已的恨意远远未消。

    韩易稍缓马速,远远的叫道:“义忠贤弟,数年不见,别来无恙否?你姐姐最近身体安否?宁儿、偃儿学业是否有成?”

    朱勉不答,举刀恶狠狠的斩来,韩易没有长兵,不敢与斗,余化急忙挺矛相救,叫道:“主公速走。”

    韩易见朱勉麾下骑兵逼近,只得打马就走,余化与朱勉战不数合,虚刺一矛后,也乘机就走。朱勉不舍,死命的追赶,只在余化的身影之后弄刀。

    余化见朱勉追之甚急,离营却尚有数里之地,连忙取弓搭箭,准备翻身背射。临射之际,又恐伤了朱勉,惹得韩易不喜,于是向朱勉的座马射去。

    朱勉早就瞧见了余化的动作,哪里不防,就在余化放箭之时,大喝一声取剑狠狠的抛去。余化见了,一时着慌,弓箭坠地,急闪时,肩胛中剑,顿时负痛而走。

    朱勉又厉声叫道:“韩易匹夫休走,留下命来。”

    韩易望见余化受伤,心下大急,忙叫道:“义忠,我与你家虽说有怨,可也非生死大仇,为何迫之甚急也?”

    朱勉厉声叫道:“你欺凌我姐,逼害我父,更气得我父早早身故,此仇不亦血恨,我岂能饶你。”

    韩易忙解释道:“我与你姐之事,乃是夫妻之间的感情琐事,最后也算是好合好散,哪里有仇?岳丈他早已年过六旬,体血衰败,亡故也算常事。人言年过四旬不谓夭折,义忠何故将之怪到我头上。”

    朱勉厉叫道:“你害我姐日日哭泣,哪里算是好合好散。我父临死都是死不瞑目,不是因你之故,又是如何?闲话少说,韩易匹夫,拿命来。”

    韩易欲哭无泪,早就知晓朱勉自小就认死理,看着聪明,着实憨实。只要认准与自已有仇,就绝对不改,除非其长姐朱旃相劝方可。

    韩易一方的坐下马耐力稍强,早一步退回了营地,朱勉只能领兵立在寨外指寨大骂不止。韩易自小听骂听多了,倒还无谓。却惹火了余化的副将,骑军司马太史慈来。

    太史慈箭术超凡,满营之中独余化能够稍胜一筹,二者常有惺惺相惜之情,配合默契。今见余化受伤归营,弓矢两失,顿时大怒,拍马舞戟直冲出营,大战朱勉。

    朱勉身在幼时,便有人称其为有万夫不挡之勇,又经过这数年的苦练,武技更高了一筹。望见太史慈来,浑然不惧,拍马舞马直取太史慈,二将就于阵前大杀了起来。

    韩易听闻后,直出营寨观战。只见二人刀来戟往,斗得好不激烈,二人的性子又都如烈火,一碰在一起,那有轻易之事。直杀得天昏地暗,骇人所见。

    二人战至五十余回,丝毫不见有胜负之分。薜兰见之急叫道:“主公,守关之将在此,我军可派骑军全部杀出,我军马优,当可快上一步截住守将,主公只要将守将劝服,此关可下也。”

    韩易默不言声,不说以朱勉的性情不易降服,就是在关中袁军就未必没有其他将领守关。纵然围住了朱勉,也是破不了此关。倒是有朱勉为大谷主将时,自已还可对症下药一点。

    二将又斗了数十回合,依然不见胜负,李封赞道:“主公,令妻弟朱勉勇武非常,我军除文中郎将以外,几乎无人能败。主公可有想过重与朱氏复合,以之来诱召朱勉?”

    韩易还是默不作声,朱氏不良不说,韩望的嫡子身份早已定下。若与朱氏复合,那宁儿当是嫡子了,这对璎儿与望儿来说,何其无情。此事誓不能为。

    李封、薜壮见韩易不答,心知韩易定有他想,于是住嘴不说了。太史慈与朱勉二人大战良久,终于力尽而分,朱勉率军暂退,太史慈也不去赶他,只是回营叹道:“主公,此人武技之高,极为少见,当可设法招降之。”

    李封与薜兰二将急拉太史慈走,留下韩易一人沉思不语。

    韩易回想了许多,当初朱氏若良,自已左有朱勉,右有邱瑞,前有成齐,右有陆平,可说是最好的创业人选。只可惜自已最终还是选择了弃家远赴千里,自谋前路去了。

    真是世事无常啊,自已数年之后,不但重回了汝南郡中,更要重新去面对当年的家事感情。与人对阵还要顾及家事与感情,直叫自已烦闷难奈。

    第二日第三日,朱勉、太史慈再次双双斗将,依旧不分胜负。韩易不奈,挥兵攻关,一连数日,双方死伤惨重,每日攻城方都有近千人的死伤,三日过后,韩易也只能无奈的暂停。再攻下去,不过十数日,攻城方就将死伤殆尽了。

    一连半月的时间,攻守方只是对坐静战,只有时不时的朱勉、太史慈的斗将,才有一点的意味。就在韩易无法,为大谷关而烦恼之际,屯田之兵突然生乱,在闻讯赶至高览镇压之下,乱事终平。

    却原来是降将赵岑见韩易军被困在荒芜的河南之地,于是又想变乱。意欲挑起屯田降兵与民壮的暴乱,合兵攻破巩县,东降袁绍。所幸被运粮的方积所提前察觉,与高览一起镇压了变乱。

第二百零七章 安居定乱() 
不提韩易大军的军心变动,只说韩易的被困,袁术的大举进攻,使得汝颍二郡的人心惶惶。就在袁术兵进二地之时,颍川一郡十七县,十六县一夜之间皆举叛旗。

    汝南三十七县,除平舆有车腊镇守,召陵、隐强、西华乃是屯粮之所,有王当的一万大军镇守外,大部皆叛。各县官吏全都领着县中的吏民击锣打鼓,担酒纳粮的恭迎袁术大军的入主。

    颍川一郡皆叛,那是因为韩易的名份不正,又没有专门的治理过。但汝南一郡的大部皆叛,除了袁术有袁氏在汝南一地的巨大名望之外;还有韩易的清查田亩、户籍之政,恶了各县的世族土豪。起初有韩易大军的镇慑,他们倒也不敢生乱。如今韩易被困河南,他们立时开始了落井下石,背韩投袁了。

    特别是鲷阳县令丁居,闻知纪灵一军已达郡界之后,立即大起鲷阳之民壮五千,恶狠狠的直扑平舆城而去。欲要提前攻破未降的平舆县,生执韩易一家老幼,为将要入主的袁术立下大功来。

    平舆城此时只有守兵千人,大都是韩易挑剩的杂兵一类,虽有千人,但敢战者不过百数。当听闻是自黄巾之乱以来,向以出精兵而闻名的鲷阳县,民壮义勇兵来犯时,无不大惊。

    特别是知晓鲷阳倾城而出,足有五千大军时。平舆城吏民无不惊失色,纷纷私语,只要鲷阳兵来,也管不了平舆城有车腊、乐彭、艾科等人的压制了,定要投降。

    谢甄、和洽、应醭恕⒊禄⒗钍酢⑻乒狻⒄澎洹⑿慧嫉仁咳艘彩腔袒滩话玻找咕墼诳じ醒袄峙怼颇弥饕猓绻恍校阋嵌チ恕@峙怼朴攵吮槐破任薹ǎ嗍右谎郏沟追侵鞴纳乐迹皇巧杂欣驯惴追灼鹨馔牙肓恕

    和洽说道:“乐从事、艾从事,府君在召陵、隐强、西华三地留有一万大军,如今事急,当早早弃了三县之地,共保平舆才是。平舆作为郡治,只要平舆一城不失,府君尚有反攻的可能,平舆城一失,全郡人心大丧,就算是未降之县,也将全叛也。”

    艾科摇摇头道:“三县之地尚屯有三十余万石粮食,此乃是主公大军的反攻之本也,万不可弃之。”

    应械溃骸澳堑比绾尾攀牵蝗缥业绕接咄墩倭辏俊

    “不可,不可。”瘐乘、陈化、李术、唐光、张熹、谢奂等纷纷摇头大叫,“平舆一城万不可失,不然就代表府君彻底的失势了。”

    众人正议论纷纷之时,谢甄瞧见正闭目养神的车腊不乐,高声叫道:“车中郎将,你可是府君所留在汝南的唯一大将,为何不发一言,叫我等安心?”

    车腊这才惊觉似的睁开眼来,四处望了望众人,不由打了一个呵欠,笑道:“唉,早年间老夫曾受过重伤,这几年一直跟随主公东征西讨的,身子骨愈发不利落了。本想留在汝南享享清福,教授一下后辈的小子。不意有袁术贼子举大兵来犯,直叫老夫的清闲日子不在,又要重披甲胄了。”

    乐彭陪笑道:“车老,您有什么法子,不妨说说,好让大伙安心安心才是。不然整日人心惶惶的,这对守城也是不利啊。”

    车腊伸指点点众人道:“自主公二十岁披甲以来,可说极少有败战之时,纵然一时有困,也可脱难而出。你们只见汝南大部城池皆叛,却不想想这未尝不是好事。朝庭大义之名方失,天下诸侯各怀私意,纷纷割据自守,私任属官,表奏官吏,直拿州郡之地如同私产一般。”

    “就如豫州刺史孔伷病故,袁术表奏孙坚为刺史。青州刺史焦和病故,袁绍便表臧洪为刺史。其他的私任太守县令更不知凡几,擅杀之事更是数不甚数。然主公忠心汉室,不敢擅拿郡中的县令长们开刀,但他们此时背弃主公这朝庭所任的汝南太守,去迎奉向来贪婪无度的逆贼袁术为主,这不是自寻死路么。”

    “等主公回返之后,这些叛逆者必将被全部清扫一空也。你们不是向来对主公不能任命你们为贵官之事而心怀不满,早有去意么?如今一下将空出三十县的主君来,你们不为自已将得的官位而窃喜,为谋划去哪城哪县为君暗乐,却在此处惊慌不安,又是何故?”

    众人好一阵尴尬,李术却愤愤然道:“我等为府君之守土安危而担忧,车中郎将却如此的嘲讽我等,我等岂是见利忘义之辈。车中郎将如此言语,实非正人。”

    乐彭、艾科连忙安抚各人,怨怪道:“车老,如今事情危急,平舆一城皆慌乱不已,你却还有闲心在此怨怪他人不义?倒底有何良谋,请速速说来,”

    车腊摇头笑道:“非是老夫有闲心怨怪,而是汝南一郡看似危若累卵,实际安如泰山也。老夫不动,也只是想帮主公看看,郡中何人可信能用,何人是见利忘义之辈尔。”

    车腊扫了众人一眼,众人心中皆是发虚,车腊忽然笑道:“诸位虽然不尽如人意,但却还算不差,是可信可用之人也。”

    乐彭、艾科忙怒叫道:“车老……”

    车腊这才打着哈哈笑道:“袁军从颍川而来,召陵、隐强、西华三县有王当的一万大军在,袁军不攻破此三县,必将不能安心东进也。而西平令欲反,已被铁官令韩福斩杀,韩福此时已武装起三千铁矿工人为军坐镇西平,足可威胁袁军之后。”

    “另平舆城外有主公所设的孤儿军万余人,其中十四、五岁以上的少年郎足有三千余众。经过年余时间的操练,征战或有不足,守城却是有余。老夫已令主公府中的门大夫高区,领少年郎千人驰援定颍,威胁袁军之侧翼。又令孤儿军统领高达领两千少年郎北上直攻汝阳,取汝阳袁氏一族为质,过后再援定颍城,袁氏必不敢轻举妄动也。”

    “袁军既不能侵入郡界,如此就只有郡中各县之叛需要我等稍稍费心了。老夫本惧各县士豪联合起来,纠集大军来犯,已便迎接袁军入郡,正愁无兵可镇叛乱时,然而丁居贼子却予老夫送来五千精兵也。老夫大喜之下,方才小恬了片刻……”

    乐彭大喜问道:“丁居不是有意攻打平舆城么?怎会是送兵前来?”

    车腊哈哈大笑,说道:“汝难道不知鲷阳县大异他县之政,乃是主公早年间平定汝南黄巾时所设的么?鲷阳县民皆视主公为恩主,岂会真的前来攻打平舆。若非楚护不在,老夫一时也没有想起此事,岂有丁居的得意之时。”

    就在此时,有城兵冲冲前来禀告道:“报车中郎将,鲷阳县叛军以至城下安营,不过……有一名自称是鲷阳义勇军司马,名陈到陈叔至者,持鲷阳县令丁居之首级前来告降。”

    袁术亲自领兵两万,猛攻颍川郡郡治阳翟城数日不下,又听张勋、纪灵一军于汝南郡界受阻不前,召陵、隐强、定颍、西平数县之城头上,各有上百汝阳的袁氏族人在城头哭号不止。

    袁术不由大怒,暗怪韩易竟敢纵容部将罪及身在汝阳的袁氏族人。立即发令火速征发南阳、颍川之民十万之众,欲要强攻阳翟与汝南一郡,誓将韩易一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