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逆袭 >

第56部分

民国逆袭-第56部分

小说: 民国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方自从进入这西昌城,对平头老百姓倒是秋毫无犯,很有军纪,既不杀人,也不强取豪夺,口碑挺好。

    但是对着大户们真是毫不留情,有一种顺我者猖逆我者亡的意思。

    既然如此,又无选择,只能回家之后把地契全部拿出来。

    三人都想明白之后也都回过神儿来,结果回过神一看,嘿,这三位吃的还挺放得开。

    看到三位当家都已经想想好了,军官放下筷子,抿了一口酒,和颜悦色的问这三位当家:“怎么样,三位有答案了吗?有答案了就说起来让大家心里有个底。”

    “长官,您说的我都想好了,那肯定是顺应政府的政策,我明天就把地契送到县政府,您放心。”

    另外的两人也是这套说辞。

第一百六十章 土司() 
看到三位当家都已经想想好了,军官放下筷子,抿了一口酒,和颜悦色的问这三位当家:“怎么样,三位有答案了吗?有答案了就说起来让大家心里有个底。”

    “长官,您说的我都想好了,那肯定是顺应政府的政策,我明天就把地契送到县政府,您放心。”

    另外的两人也是这套说辞。

    军政官早已知道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就算是他们做出的选择跟自己的想的不一样,还真像这三人心里所想,恐怕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活着回到家,整个家族今天晚上都会被灭掉,旁边坐着的军事长官和政委就是为了这一手准备的。

    大帅说的嘛,先礼后兵,你到了不给面儿,只能动兵了。

    这些名门大族,并非无辜,基本上底子都不干净。

    手上不知有多少民脂民膏,平时收租子的时候佃户稍微有所拖欠,便将其妻女直接抢走卖到窑子里,逼的佃户只能跳河,稍有反抗就乱棍打死。

    这数百年下来死在这些大户手里的老百姓不知有多少人,现在在这儿装什么装的,好像自己挺吃亏,其实这帮人没一个什么好东西。

    对杀光底子不干净的名门大户,在这坐着的三名军官,心里没有任何的芥蒂,如果不是因为杀的人太多,引起的慌乱会稍大,哪里会请他们吃饭,直接就发一个通知,让他们第二天把地契送到县政府,如果不送,不用说,第二天上午不送,中午就把你全家给灭了。

    民政,对老百姓当然要怀有回馈之情、仁慈之心,但对这群麻木不仁的地主老财,哼,留他们一条命,让他们留点钱去办工厂,已经算是法外开恩了。

    当然,里名门大户也有挺多好人,但是来到这西昌之后,早就打听过了,这帮名门大户一个好东西都没有,如果不是这样,灭门的时候怎么能做得那么干脆。

    就算知道自己杀的人里肯定有无辜的,但肯定坏人多,现在又不是后来和平时期,有什么都有法可循,有法庭可依,现在凭借的就是手里有枪,不把这群家伙压住,这帮龟儿子为了家财,就可以勾结境外势力,社会再乱,死再多人他们也不在乎。

    当真是一群要随时提防的对象。

    现在就算是这几家留下了,之后也要随时监视他们,如果老老实实还好,慢慢的从他们手里面把钱拿过来,留给他们一点足够的钱,够过一辈子就够了,如果有什么异心,得到消息直接就灭其满门。

    得到这三家的承诺,意味着西昌城周围土地的收回会变得非常的方便快捷。主要的事情说完了,剩下的事都是一些小事。

    大家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就把这些小事儿都给解决了。

    西昌城东北方向的昭觉县,有一古里拉达区日哈乡,那里是凉山彝族四大土司之一的——沙马宣抚司的地盘。

    自元代以来,中央王朝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册封一些当地首领,世代承袭,作为土官管辖地方,形成土司制度。而凉山彝族将自己的首领称作“兹莫”,而得到封印的“兹莫”即被认为是土司。

    现在在这凉山地界,最有名的便是四大土司。

    第一大土司:沙马宣抚司,原住牧昭觉县古里拉达区日哈乡,后绝嗣,由贵州亲族安岗之子上门承袭,彝族称为“阿正涅哈日”,后搬迁至雷波县瓦岗区米谷乡,汉姓安,彝族依然称“沙马兹莫”;

    第二大土司:邛部宣抚司,住牧甘洛县岩润地区,汉姓岭,彝族称“使子兹莫”,后绝嗣,由旁系承袭官职,彝族称“尼定兹莫”;

    第三大土司:阿都长官司,原住牧布拖县特木里乡,汉姓都,民国初绝嗣,由沙马宣抚司呷朵支上门承袭,彝族称“阿都兹莫”;

    第四大土司:雷波千万贯长官司,原住牧美姑县九口乡,后住牧雷波县海湾乡,汉姓杨,彝族称“阿卓兹莫”。

    《锦绣凉山》曾转发《某国新闻周刊》的一篇长文《某国最后一个土司凉山彝族安学成:从奴隶主到政协委员》。

    文章描述彝名叫沙马呷朵日哈的安学成看似简单的人生,却因“庞大的血亲家族关系、历代中央王朝的边疆政策以及彝族社会历史的变化,都浓缩到具体的个人身上,让这段人生精彩纷呈,变幻莫测”。

    安学成出生在1926年,沙马家在大凉山彝族当中是有名的望族。

    先祖曾是贵州水西地区的土司,彝姓阿旨,汉姓安,明末清初由于躲避战祸,从贵州迁徙至大凉山地区,并继承了当地沙马家的官职,开始改姓沙马(同时也保留原来的汉姓安)。

    而此时此刻,在沙马家中心的议事大厅之中,十数家土司的土司正聚集一堂,在这儿商量如何抵抗西南治安军。

    虽然广阔的各地乡村还并未被西南治安军给掌握,但是也有大量的乡村被解放、土改,要不然哪来的那么多有奴隶组成的部队?

    西南治安军的土改政策也被这群彝族土司所熟知。

    大凉山彝族以往的社会结构是除世袭的首领“兹莫”阶层外,彝族社会还分为“诺伙”“曲诺”“阿加”“呷西”几个阶层。“诺伙”是“兹莫”统领的武士和领主,因为“诺”在彝语中有“黑色”的意思,通常也被周边的汉人称作“黑彝”。而“曲诺”则是平民,有自己的土地和财产,也被称为“白彝”。“阿加”和“呷西”则是通常所说的奴隶阶层。

    现在西南治安军是要将所有土司的土地收拢归来,然后在发放给所有人,无论是曲诺还是阿加和呷西。

    自己的家族代代延续在这片土地上已经数百年。

    自元朝始,土司制度出现,便开始壮大,在这凉山地区,土司制度更是普及的十分的遍及。

    各家土司皆是世袭而来,土地上的人口、土地都归土司所有,过惯了那种好日子,现在突然说要把土地都收走,而且还有解放奴隶,将土司的阶级降为曲诺,那自己的家族不也就跟着完了吗?

    这次聚集在沙马家的议事厅,所有人便是为了这一事,广思众议,怎么将西南治安军从这凉山赶出去?

    结果大家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持己见,皆是有点僵持,你说的我不听,我说你又不听,难免就会有些着急上火,红起脖子开始互相争吵起来。

第一百六十一章 要不聚兵?() 
各家土司皆是世袭而来,土地上的人口、土地都归土司所有,过惯了那种好日子,现在突然说要把土地都收走,而且还有解放奴隶,将土司的阶级降为曲诺,那自己的家族不也就跟着完了吗?

    这次聚集在沙马家的议事厅,所有人便是为了这一事,广思众议,怎么将西南治安军从这凉山赶出去?

    结果大家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持己见,皆是有点僵持,你说的我不听,我说你又不听,难免就会有些着急上火,红起脖子开始互相争吵起来。

    堂中的十数家土司皆是这凉山近百家大小土司之中实力较强的十数家,家中勇士少则数百,多则数千,在这凉山一带是真正的土霸王。

    本来在自己家的地盘上皆是一言九鼎的人物,到了外边,谁愿意看对方的脸色,如果不是因为西南治安军突然打上门儿了,又在这里搞什么土改,大家也不会聚在一起。

    看着堂中众人这么吵吵闹闹的互相争执,坐在堂中主位上的沙马家现任土司沙马约达,也就是沙马呷朵日哈的父亲,看的真的是有点头痛,被吵的耳朵都痛。

    西南治安军战力实在太强,西昌城一天都没守住,便被直接拿下,而对方出动的兵力不过两千余人,当时西昌城内的各家兵力加起来是大约是西南军的近三倍,而且还是依城而守,居然连一天都没撑住,遍全城肃清。

    现在这么强的军队要执行土改的命令,如果各家还是各打各的,那这凉山一带的各家土司就是一盘散沙,西南军可以非常轻松的一家一家的打过去,只要一开始先将最大的几家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全部拔掉,剩下的数十家势力不一的小土司变就不成气候了,就那点儿兵力对上又重新集结起来的兵力雄厚的西南治安军,根本就无一丝胜算。

    这么强的外部压力,稍有一丝应对不善,整个家族便会被除名,各家的地盘就会被夺走,土地、财产、女人都会被人拿走,分给那群苦哈哈们。

    自己家族数百年积累的家业便会烟消云散。

    所以这十数家势力最强的土司,才会亲自快马来到这沙马土司的地盘儿,共聚一堂,共商大计。

    平时哪敢亲自出来,派个信使,派一名勇士出来送个信,或者派一名长老出来参加就可以了,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实在太过严峻。

    现在已经不是冷兵器的时代了,手底下的士兵仅凭着那彝刀和手里的土枪已经很难应对对方的洋枪了。

    以血肉之躯和着冷兵器硬扛别人的洋枪,只有死路一条,各家唯一占的优势便就是勇士的数量加在一起便就是一个庞然大物,才有胜算。

    而聚兵就需要商议,所以只能各家土司亲自出马来商量这件大事。

    等聚在一起,大家又都谁都不服,那还不得吵过来吵过去,谁知道这能吵多久。

    而沙马约达看的真是心累,现在西昌城被拿下已经近十天。

    对方一旦稳定下来,必定会找自己的麻烦。

    对方之所以现在没动手,是因为士兵人数不够,他们的兵力在征战全省,这凉山地域有一大部分兵力正在西昌城往南的樊枝花。

    那里是铁矿的重要产地,又离着云南的边境线很近,为防滇军,西南治安军在那里留有老兵一千,新兵4000人。

    那才是这凉山一带真正的重兵。

    为了防滇军,那些士兵并未回调,西昌城内的兵力并不充足,所以土改才十分的缓慢,这也是凉山彝族各家土司最后的时间、最后的可趁之机。

    如果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对方一旦缓过来,南方调兵而回,再从雅安调兵而下,双方之兵在西昌城会和,便可全境平定各家吐司。

    这数百年的家业只能拱手让出,自己一家老小的性命,也不知道能不能留得下来。

    “你们都在吵什么,不如各家都出兵,直接攻打西昌城,西昌城里撑死也就两千多人,就算他招募民兵,有那么多枪吗?

    咱们哪一家手下的勇士不是成百过千,聚集起来那就是上万人,打这一个小小的西昌城,还要在这里商量半天,你们不感到丢人吗?”

    就在大家吵的不可开交的时候,邛部宣抚司的土司邛部阿哈利站起来大声的说道,他的声音非常的宏亮,将所有人的声音都压了下去。

    邛部宣抚司是这凉山的各家土司中势力第二大的一家势力,家支中勇士数千,所以他并未把西南治安军放在眼里,在他看来西南治安军能够拿下西昌城,只是占了偷袭的好处,并没有什么真实的本领,这样的军队不值一提,这样的军队也不值得恐惧。

    “在这厅中坐着十数家土司,每家就算是只出一千人,也兵力过万,我彝族勇士骁勇善战,彪悍如斯,对阵那些汉人有什么可恐惧的,直接攻打西昌城,西昌城内的那些大户也肯定被土改政策所坑害,派人给他们发去信件,让他们充当内应,打开西昌城的城门,我们在飞速进城,这不非常的很简单吗?”

    他将自己的这个想法大声的说了出来。

    邛部阿哈利长得非常的高壮,这在身高矮瘦的西南人中显得非常的鹤立鸡群,当然这可能也是因为他从小经常吃肉,伙食比较好的原因。

    他很是高壮,脸也很胖,脸上满是黑色的胡须,一双大眼睛,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大鼻子,翻鼻孔。

    一张大嘴大声说着话,吐着唾沫星子,把自己都打算跟大家说了一通。

    因为他这么壮的身材,说话的中气就很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