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再造伟大 >

第96部分

再造伟大-第96部分

小说: 再造伟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战友,为了保护自己而牺牲的李钊。两个人都受了轻伤,张振洲是这个班的班长,身边还有八名战士,现在还轮不到他们上,大家都默默的做着战前的一切准备。

    (本章完)

第163章 鏖战华北(十二)() 
第一百六十六章鏖战华北(十二)

    每个人都清楚,一旦上去就是九死一生。但是每个人都抱定必死的决心,反而没有了任何的牵挂。只是一心一的擦拭着手里的各种武器弹药,能够多消灭一个敌人就等于多一份希望,即使死了也要多拉几个垫背的。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仅仅半个小时,三个排已经先后上去了,没有人能够活着回来。但是阵地还牢牢的控制在我军手里,敌人在无畏的战士面前,一次次无功而返,这样的结局让孙立人实在无法相信。按说炮火够猛的了,大批炮弹无情的一遍遍蹂躏着狭小的阵地,就是铁人也该炸得粉碎了,但是冲上去的人还是被一次次打下来,共军到底是些什么人呐!孙树人真想亲自冲上去看个究竟。

    仗打到这个份上,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只能继续打下去。孙树人发狠似得再次投入新的部队,加大攻击力度,离天黑还有不多的时间,必须尽快拿下土山才能彻底打开局面。战斗一刻不停地进行着。

    新一军势在必得,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炮火震天动地,天色虽暗但冲天的火光把整个战地映照的如同白昼。又过去了二十分钟,营长猫着腰跑过来,瞪着血红的眼睛,嘶哑着喊道:“六排跟我上!”大家明白最后的战斗开始了。因为他们这个排是最后的预备队,张振洲和刘金飞互相看了一眼,没有说什么,这个时候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早就等着这一刻。几十名战士义无返顾的跟着营长冲上阵地。

    此时整个战斗已经完全集中在这个小小山头上。新一军攻击部队已经突破了其他阵地,整个山头阵地已经处于敌人四面围攻之下,阵地上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到处都是阵亡者的遗体,由于战斗激烈,根本没有时间清理,所有尸体都还保持着原本的样子。新上来的战士甚至无处下脚,一不留神就会踩到战友的躯体。

    营长大喊着,让大家分散隐蔽,整理弹药准备战斗。战士们显然早就习惯了这样血腥的场面,久经杀场的人,谁不是多次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不用指挥员安排,大家自觉地做着一切准备。利用战友遗留下的武器弹药,简单的修筑工事,然后一声不吭趴在地上,紧紧抱着枪支,黑洞洞的枪口对准蜂拥而上的敌人,开火!开火,用最后的力量猛烈阻击敌人。他们只有一个信念,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战友、首长的安全撤离,这是大家最大的心愿。

    这时的战斗对于双方来说,已经没有了任何战术可讲,只有冲上去消灭对手,根本不管伤亡如何、结局如何。守军单薄的火力只能支撑几分钟。张振洲不断变换着射击位置,手里的枪始终喷着火舌,旁边不远是刘金飞,两人相互配合、掩护,拼命阻击着敌人。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营长已经牺牲了,一颗炸弹几乎把营长拦腰截断,没有一句话。阵地上只剩下五六个人,但是大家没有一个退缩、胆怯,面对近在咫尺的敌群,依然紧张的射、投弹,枪打坏了随手捡起一支,弹药打光了,就把迫击炮弹、炸药包直接扔过去……

    新一军官兵非常不理解的是,这样实力悬殊的战斗竟然打成这个样子。小小的山头整整用了两个小时才攻下来,上面到底都是些什么人,难道真是铁打的不成?彼时土山山头完全变成了一个火药巢。弹片横飞、浓烟四起,双方的手榴弹、炸药包不要命的相互投掷,距离如此之近,许多炸弹已经伤到了自己人,但是已经没有人在乎这些了,彻底消灭对手是双方唯一的信念。

    终于在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枪炮声骤然停歇。天色已经昏暗,攻上山头的国军官兵一个个伤痕累累,看这已经变成人间地狱的山头阵地,目瞪口呆。实在太残酷了,狭小的阵地上,尸体成堆,血流如河,浓重的血腥气让许多即使见惯了大场面的人也不忍侧目,有的更是大口大口的呕吐着……

    新一军费尽力气终于拿下山头,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在新一军部队后方,突然想起密集的枪炮声。孙立人不觉大惊,因为之前一直关注着前沿的战斗情况,后方突然出现的状况,让他感到有些危险。这时,作战参谋跑来报告,一支共军部队突然在后面发动了袭击,火力非常猛烈,因为天黑,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

    孙树人此时倒是冷静下来,并不慌张。因为在这个区域,绝不可能出现敌人的大部队,充其量也是小股部队的骚扰,眼见煮熟的鸭子就这样飞走了,实在是令人气愤不已。这股敌人正好送上门来,一定不能再放过。

    新一军迅速出动两个营的兵力,左右包抄,同时占领山头的部队简单打扫战场,立即撤下来,已经没有再继续追击的必要了。孙树人判断的非常准确,华北突围部队经过一夜激战,部队极度分散,许多人掉队或迷失了方向。

    天色大亮,分散的人群开始主动聚合,形成一小股一小股的作战单位。一名副团长聚合了几百名战士,一路躲避着敌人的追击,撤到高于铺附近,听到这边枪炮激烈,迅速判断出可能我军总部遇到了危险,所以拼命赶来,义无返顾的在敌人后方发动决死逆袭。尽管兵力单薄、敌众我寡,尽管只是残兵游勇、不成建制,但是长期养成的高度自觉性,还是让这群人毫不犹豫的投入这场注定失败的进攻。

    这又是一场惨烈的战斗,尽管规模较小,时间短暂,但是结果确实让新一军感到震惊,三百多共军士兵没有一个投降,无一不是死战到底。这样的情况,让孙立人也感到有些不解,更为可怕的是这样的小规模袭击接二连三,虽然不会给部队造成多大的伤亡,但也是搞得新一军上下疲以应付,略显狼狈。

    对这样的局面,还是非常出乎孙树人的意料。战场上,友军之间相互支援是常有的事,但往往是在上级统一指挥之下,奉命行事。像这样在部队被打散的情况,还能牺牲自我、主动救援,确实非常罕见的。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是战士最高的荣誉,这样的勇士值得尊敬,这样的部队值得敬畏。

    孙树人仰天长叹:“功败垂成,天意如此”啊!

    新一军趁着夜色匆匆撤离,整个战区一片死寂。硝烟逐渐散尽,不知过了多久,土山山头慢慢有了动静。两个黑影晃晃悠悠的站起来,张振洲和刘金飞被最后的巨大爆炸震晕,直接埋在土堆里,现在悠悠醒来。推开压在身体上的尸体、尘土,摇摇晃晃的站起来,轻轻呼唤战友。良久良久,四下竟无人回应,两个人简单收拾一下随身物品,相互搀扶着消失在无边的夜色中……

    就在保定战役打得热火朝天之际,东北方面的战事却有了巨大的变化。秦皇岛、承德守军的在傅重义命令下,放弃城池突然撤退,在北平、天津援军的接应下,顺利撤到预定地域。

    九十二军、八十九军占领盘龙岭,十六军、一零六军占领卧虎山,四个军摆开密集阵型,依托有利地形,做出决死防守的架势。这样的情况大大出乎东北野战军的预料,预定的“围点打援”计划,是以首先吸引、歼灭敌人援军为主。因而对敌人的突围行动严重准备不足,再加上守军行动果断、隐秘,知道情况后,为时已晚,只能眼睁睁看着敌人扬长而去。

    林虎连续下达命令,分别以两个军进占秦皇岛和承德,暂时担任两地的守备、警戒任务。其他部队果断放弃原来的计划,立即追上去,坚决揪住敌人。两个集团军,近二十万人马,闻风而动,车轮滚滚、杀气腾腾,向敌人阵地猛扑过来。

    盘龙岭、卧虎山分别位于河北北部燕山山脉中段,两地相距不到二十里,连绵横亘于燕赵大地,海拔都有五六百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就是出入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道。就像两道铁闸牢牢控制这片重要的战略要地。早在抗战时期,日本人就认识到这两个地方的战略价值,不惜代价,在此修建了大量的永久性防御工事。有的地方甚至挖空山体,设置了极为秘密的坚固堡垒。傅重义也非常重视这个地方,一直派出工兵对留下的工事进行不断维修和完善,战前,所有工事已经基本完工。

    (本章完)

第164章 鏖战华北(十三)() 
第一百六十七章鏖战华北(十三)

    从外表看,这里依然是林木茂密、山峦叠嶂,与其它山地并无二致,实际上在其内部,非常巧妙的隐藏着大量的明暗碉堡,射击孔密布各处,俨然成为一座阴森森的军事禁区,随时都可以张开血盆大口,吞噬无数鲜活的生命。

    放弃城市防御,专守战略要地,这是傅重义经过深思熟虑的重大战术转变。城市防御战虽然对守方有诸多的好处,但是也有更多不利的因素。

    比如:随着攻击性武器装备的威力不断增强,传统的城墙、钢筋水泥碉堡已经变得不堪一击,动辄上百公斤、几百公斤的集束炸弹、大口径重型炮弹,可以轻而易举的粉碎这些看似坚固的工事。

    城市里纵横交错的街巷、楼房,即为守军提供了帮助,也可以被进攻方所利用。城市中人员复杂、军民混居,这更有利于敌人的谍报人员展开活动,使得许多绝密的军事要地轻易暴露在敌人面前。所谓固若金汤,其实都是形同虚设。

    锦州一战,共军轻而易举的攻破城防并在城市巷战中占据明显优势,都说明了这一点。而山地防御则可以避免这一切不利因素,既能起到阻击敌人进攻的作用,又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更为重要的是,对防守方来说既可以坚持固守,也可以随时撤退,还可以在适当时机发动反攻。以“居高临下”之势,“反守为攻”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可以说,无论是守、是撤、是攻都能把战争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这是傅重义最为看重的一点。

    虽然从历史上来看,傅重义是以“涿州保卫战”一战成名,世人皆称其为“守城名将”。其实骨子里傅重义更喜欢在广阔的战场上,纵横捭阖、大开大合、来去自如。“困于一地,处处受制”那不是真正将军所喜欢的局面。

    在华北部队开始从敌人巨大包围圈中拼死突击时,东北野战军第三、第四集团军,分别发动了对盘龙岭、卧虎山的攻击,期望能够减轻华北部队方面的压力。由于战前准备不够充分,对敌人的防御阵地了解太少,虽攻势凶猛,但收效甚微。

    大量的弹药倾泻在许多无人地带,没有起到摧毁敌人火力点的作用,所以出击部队一路仰攻,遭到守军猛烈的火力打击,各种隐蔽的火力点层出不穷、防不胜防,一天下来,东北方面军各攻击部队伤亡都较大,攻击被迫停顿下来……

    随着这个方向战事的停止,国共华北大战的第一阶段宣告结束……

    国民党统治区内所有的报刊,开始铺天盖地进行大肆报道,各报刊均用大号字体,头版头条发布消息:保定一役,大获全胜,击破共匪华北主力,毙敌一万二千余人,伤敌三万五千余,俘敌六千,合计歼敌近六万。聂荣清一干少数匪首落荒而逃……

    欧美等国也对战事做了大量的报道。一时间“保定大捷”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在众多的评论中,无一例外的对傅重义进行了大力的褒奖。什么“战神”,“旷世帅才”,“兵家名将”,“孙武再世”等等各色各样的名头,甚是高调。国外的某些军事专家也喊出了“东方蒙哥马利”,“中国巴顿”等。

    各国记者纷纷涌向北平,寻找一切机会,动用各种关系,希望能够采访到这位传奇将军。试图掌握了解战役中的具体细节,获取第一手资料。傅重义在北平的官邸,每天都是车水马龙,各色各样的人物络绎不绝,弄得傅重义应接不暇,不胜其扰。最后干脆躲到天津,所有来访者一概拒绝。

    记者们无法接触到傅重义,转而把目标盯住战役的其他参与者。郭震云、孙树人首当其冲。孙树人对于这样的场面早已司空见惯,能够从容不迫,有板有眼,应对自如。而郭震云就是大老粗一个,没有多少文化,哪见过这样的阵势,更不懂媒体的到底怎么回事。面对号称“无冕之王”的记者,特别是些外国记者,该说的、不该说的,信口开河、随心所欲,闹出了不少笑话,傅重义气愤不过,直接命令郭震云“今后不准再接受任何采访”。

    当然最高兴的莫过于江总统。锦州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