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再造伟大 >

第232部分

再造伟大-第232部分

小说: 再造伟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占领泰安后,联军在此修整两天后,继续南下,寻找我军主力。南北两线联军形势一片大好,国际形势也出现变化。出了一部分社会主义国家一如既往地严厉谴责联军干涉中国内政外,大部分欧美国家一边倒的赞扬联军的节节胜利,并对未来局势的发展抱有比较乐观的估计,认为用不了多长时间,战争就会以联军的大获全胜而结束。

    同时,长江以南的战斗也在激烈进行,国民党军队在联军节节推进的鼓励下,再次展开了大规模反攻,老江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从云、贵、川以及两广地区调集兵力投入战场。本来这些地方军阀并不看好老江,抱着一副“坐山观虎斗”的心态看着国共争斗,其实就是骑墙心理,最后那一家实力强,那一家占据上风就赶紧附和那边。这是地方实力派惯有的做派和处世之道。

    之前我军大举进攻时,这些地方军阀纷纷派人到北平输诚,然而到了现在,看到联军介入战场并取得胜利,又开始倒向国民党一方。如果以前,对老江的命令根本就是置之不理,天高皇帝远,能耐我何?现在一看势头不对,纷纷表现出积极的势头,兵也派,钱也出,派出一副跟定老江的架势。

    虽然老江从心里瞧不起这些骑墙派,墙头草,但现在用人之际也就顺水推舟,对表现好的大家褒奖,封官许愿极尽能事。所以,短时间内,国民党军力大增,士气高涨,这给我军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三个方面军都已经停止了进攻转为防守,在某些地方被迫撤退。

    除了敌人的疯狂进攻,我军的后勤也出现了巨大的隐患,联军以及国民党空军在局部取得了制空上的优势,借此对我军的交通运输线展开了大规模的破坏,公路、铁路、水路都出现了极大的了困难,港口、码头、桥梁等重要部位更是遭到敌人的重点照顾。前线的物资供应开始出现紧张。

    形势的危机,引起了苏联以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高度关注,在苏方的组织、主导下,全体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捐款、捐物声援中国人民伟大的民族解放大业。更有不少国家的志愿者组成援华医疗队、运输队、飞行队纷纷来到中国,加入战争,与中国同志并肩战斗。

    苏联更是做出大手笔举动,宣布在苏蒙边境地区组建“远东第一方面军”,并公开部队的组成:苏联元帅朱洛夫为总司令员,下辖五十万大军,计有三个步兵集团军,两个机械化步兵军,两个坦克军,另外还有十五个航空兵师。总计装备大炮八千门,坦克装甲车一万余辆,战斗飞机两千余架。

    苏军的这一举动,毫不掩饰的告诉世界,苏联已经准备介入中国战争,这个方面军就是为了中国而准备的,一旦需要,五十万苏军随时可以加入战场。以苏军机械化部队的能力,从苏蒙边境出发,沿着中国西北广阔地带疾驰而下,要不了一个星期就能抵达河北地区。

    世界为之哗然,更有许多的媒体悲观地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打响,这是一场围绕中国事务而引起的大战,就像刚刚结束的二战一样,全世界绝大部分大国都将卷入这场战争,战争的规模和破坏程度将会远远超过前两次。

    世界大战的阴云笼罩整个亚洲。当然也有的国家暗自高兴,局势混乱正好是浑水摸鱼的好时机,二战中的战败国并不都是真心实意反省战争罪行的,比如日本,从骨子里并不承认自己战败,只是摄于美国原子弹的巨大威力,不得不低头认输。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或者有机可乘,这个国家一定不会安于现状。可以设想,如果有一天日本拥有相当的军事力量,一定还会兴风作浪,不甘寂寞。

    随着南北战线不断扩大、升级,战火遍布中国大地,局势越来越复杂难测,更多的中国百姓只能无奈的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家园毁于一旦,无数人又开始了背井离乡,逃离战火。南方大批民众纷纷出走两广或云贵川地区,此时的中国也只有这几个地区还算太平无事。

    就在北线联军大举进攻,不断取得进展时,从泰安南下的联军部队却在一步步迈入陷井。经过休整补充,南下联军以一个团驻防泰安并设置兵站,其余总计四个师又两个团合计八万余人,晃晃荡荡向蒙阴地区开进,他们的目标就是与北线主力会师蒙阴,彻底切断攻军主力北上或西窜的可能。

    出泰安到蒙阴还有一段艰苦路程,这一段直线只有百十多公里,但是道路崎岖,山峦叠障,非常难走。所以,联军放弃了大部分的重型武器装备,像大口径火炮,主战坦克,只有少部分随同作战,可能在联军指挥官看来,敌人装备落后,单凭步兵火力也能解决战斗,再说天空是联军的,军机随时可以提供火力支援。

    让联军官兵最头疼的就是道路,一条路本就狭窄七拐八绕的搞得晕头转向,好在有联络军官团的协助,才不至于经常迷路。一天下来竟没有走上五十里,官兵却非常疲惫,临近天黑,联军集中于满庄附近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宿营休息。这时,天气竟然再一次变差,阴云密布,北风呼啸,还飘起了雪花,气温骤降,虽说常有“倒春寒”之说,但是三月份还下雪也是不太多见的现象。

    以满庄为中心,联军占领了周围几十个大小不一的村落,就地扎营。这些村子里大部分老百姓已经闻风而逃,这倒是方便了联军,虽说老百姓家里条件一般,但也总比外面强,联军士兵一群群、一坨坨,分散开来,各自寻找驻地,十几个人挤在一间小屋子里,各种语言叽里呱啦,不管听的懂听不懂,无一例外咒骂这鬼天气。

    (本章完)

第386章 两线作战(二十五)() 
    第三百九十四章两线作战(二十五)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特别是山区的深夜,更加显得静谧,除了风声几乎没有任何动静。凌晨刚过,正是人最为疲乏,睡意最浓的时刻,战斗突然打响。我军早已预伏的部队,对包围圈内的敌人发动了突然袭击。

    袭击毫无征兆,联军根本没有想到刚出泰安才一天的路程,竟然遇到了袭击。其实这也难怪,联军指挥官非常小心,行军途中,派出大量侦察部队搜集情报,无奈这一带本就人烟稀少,又加上大部分逃往,即使偶然遇到几个人,也是我军有意安排的,总之,联军得到的消息就是周围一片太平,根本没有任何敌人踪迹。

    正是这种乐观的估计,联军上下根本没有任何战斗准备。所以一上来,联军就陷入极大的被动,再加上各部沟通困难,信息传达不畅,联军几十处营地几乎同时告破,我军的战术就是和敌人打成一片,只有这样才能极大限制敌人火力的发扬,敌中有我,我中有敌,各自为战。

    为了全歼敌人,我军以优势兵力布置了三道包围圈,同时以猛烈火力打击敌人驻守的村落,黑夜间,联军一片蒙头转向,根本来不及组织起有效防御,而我军早就部署好了众多火力,两下相比胜负立判。

    战地周围一片喊杀,炮火隆隆,惊天动地,烟火下,无数人影晃动,奔跑者、冲锋者、逃跑者,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乱战。麦克拉斯得到这个惊人的消息,第一个反应是不相信,共军几十万主力全部集中在这边,怎么可能突然出现在远在几百公里之外的地方?

    黑灯瞎火,情况不明,麦克拉斯不敢贸然行事,再说也无法派兵援助,道路难行是个问题,空军也无法出动。最重要的是,麦克拉斯估计,南线部队即使遭到敌人围攻也应该能够坚持一段时间,虽然南线部队兵力不多,军力也不太强,又是各国拼凑起来的,但是不管怎么说,都是久经战阵的精锐之师并不是菜鸟,火力也算不错,至少支撑个十天半个月没有问题,一待天明,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空袭或者物资补给,这样一来,应该暂时没有什么问题。

    联军高级军官也大都持这样的意见。方天朔自然明白其中奥妙,南线联军的覆灭就在旦夕之间,自己应该在给敌人制造点混乱,同时更能得到敌人的信任,便于今后行动。于是,提出了意见:他认为,共军惯于采取先打弱敌的策略,所以这一次,对南线联军来说非常危险,因此应该派出部队进行必要的增援,当然也可以先派出侦察机,进行战场地位,一旦确实消息,就应该立刻行动。

    对方天朔的建议,大部分联军军官不以为然,笑话,就算实力再不济,就算突然遭到敌人的袭击,联军也不是吃素的,一个晚上还坚持不住。根本不可能。共军胆子再大也不敢下此决心,一旦天亮就是联军空军的天下,共军充其量就是骚扰、牵制联军,一口吃掉八万联军,可能吗?谁会相信?不要说赢弱的共军,就算是德、苏军队也不敢有这样的大胆的想法。

    方天朔见好就收,自己已经有言在先,听不听就看敌人的了,听了也起不到任何作用,不听更好,等到结果出来,相信敌人会对自己的信任会高上一个层次。麦克拉斯虽然没有派兵,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派出数架飞机,冒着大雪强行起飞,执行侦察任务。

    此时的满庄附近,战斗已经境如高潮。解放军各部坚决执行了战前就制定的战术,组织大量的精干强悍的“兆龙战队”如同一把把锋利无比的尖刀迅速打开敌人本就松散的防线,直接插向敌人阵营的内部,专门对敌人的指挥系统下手,让敌人乱上加乱,无法组织起有效地防御也无法集结部队。联军部队有个明显特点,越是高级指挥部,天线、吉普车就越密集、越多,几番较量下来,联军的防御体系彻底陷入瘫痪状态,官兵找不到兵,兵无法接受到上级的任何指令,只能各自为战,本能的展开抵抗。

    路胜带着他的装甲团,紧随江兆龙、张远东开辟的通道,不顾一切地向前穿插,黑夜,对联军来说就是噩梦,对我军来说则是大显身手的好机会,我军历来非常重视夜战训练,在夜色掩护下,战士们如鱼得水,配合默切,相互支援,进展神速。联军一个个基层单位试图组织起来的努力无不化为泡影,那里有敌人集中,那里的炮火就打得格外猛烈。

    激战之下,我军各部根本来不及收容俘虏,一味猛打猛冲,彻底搅乱敌人的阵型是突击队最主要的任务也是唯一的任务。当然,联军士兵也并非一触即溃,没有任何战斗力。尽管突遭袭击,但是小范围内的组织协同还是非常不错的,清醒过来后,敌人的防抗也非常猛烈,各种步兵轻武器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密集的弹雨横扫而过,也逐渐适应了夜战的环境,村落战、街巷战、包围战比比皆是,即是缺乏组织,联军士兵也迸发出强悍的战斗力,百战老兵,并非虚言。

    凭心而论,联军单兵作战素质并不差,再加上装备突出,火力配备合理,拉开架势,正面对抗,可以说联军的整体战斗力不惧任何人。但是面对对手突然发起的袭击战、穿插战,确实并不是联军的强项。

    一支军队要打胜仗靠的是团体的力量和铁的纪律,个人再强也很难左右整体的形势。随着天色逐渐转亮,拼杀了大半夜的敌我双方终于看清了对方的模样,此时,战斗已经接近尾声,联军的各级指挥系统被摧毁大半,直接导致了联军的迅速崩溃。

    解放军战士操着半生不熟的英语大喊着“缴枪不杀”,一群群联军士兵无可奈何的放下武器,高举双手,心有不甘的走下战场,走进战俘营。以满庄为中心方圆几十平方公里之内,都变成了临时的俘虏收容所。八万联军一夜之间,灰飞烟灭。此时,联军空军才赶到战场,但是下面却是人山人海,根本分不清谁是敌人谁是己方,当然不敢轰炸,只能盘旋几圈,调头回去。

    我军大胜之后,除了留下足够人手打扫战场,看押俘虏以外,其余部队马不停蹄,一分为二,两个师直接扑向泰安,那里还有联军一个团,主力则立即出发,向东急进,准备抄袭北线联军后路。

    (本章完)

第387章 两线作战(二十六)() 
    第三百九十五章两线作战(二十六)

    满庄战役的迅速结束让林虎非常兴奋,本来按照预计,他认为至少需要三天才能解决这一部分敌人,毕竟是八万人,虽说敌人各部来自不同国家,协同作战效能低下,但是不能忽视两个因素,一是联军装备精良,基层官兵战术素养并不弱。二是联军空中实力明显,一旦战事形成僵局,即使我军四面合围,也很难迅速解决敌人。联军完全可以通过空中进行火力掩护或者物资补给,这样我军就只能被迫分兵作战,两个战场不能互相配合,兵力也很难集中使用。

    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