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再造伟大 >

第100部分

再造伟大-第100部分

小说: 再造伟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敌人后方打出一片天地,多少同志为此抛头颅、洒热血,多少年轻的战士血洒疆场,这片根据地来之不易啊!虽然华北我长期处于不利的态势,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是一块极有价值战略要地,正好卡在敌人的咽喉之处,阻断了敌人两大集团的联系,使敌人华北、华东不能连成一片,这对于将来我军在整个黄河以北的战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讲,我们决不能放弃华北。聂荣清部不仅不能消弱还要加强,我坚信,将来华北我军一定会发挥出重大的作用。”

    对主席的一番话,大家都不免动容,是啊!华北我军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历经磨难,能够坚持到现在,确实不易,怎能轻言放弃。

    一零四悠悠的说道:“可是,我们如何才能对华北部队进行有效的补充呢?现在他们一定急需补充,兵员、装备、及各种物资都是巨量的,就目前情况来看,只有东北根据地具备这样的能力,可是运输距离遥远且复杂,计划好作,真正执行起来难度极大。”

    一零一坚定地说道:“难度再大也要做,办法总比困难多,何况现在我们的条件已经好多了,海军、空军都有这个能力。其实,现在华北我军最缺的除了物资装备,还有一样就是信心,一种遇挫弥坚、就不放弃的革命意志,我相信像聂荣请、杨志武、罗瑞云等大批久经考验的老同志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肯定会有些同志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思想,所以有必要给华北发一封电报,表明中央的决心,以促使华北的同志们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坚持下去,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封电报由我亲自起草,连夜发出。大家看,还有什么意见?”

    (本章完)

第169章 鏖战华北(十八)() 
第一百七十二章鏖战华北(十八)

    大家暂时默默无语,过了一会儿,一零四说道:“对华北的补给问题,为保证万无一失,我看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多管齐下。首先可以采取海上方式,动用海军运输舰,从葫芦岛或秦皇岛出发,横渡渤海,抵达河北东部沿海地区,再以小船分批分次转运到华北各根据地。再一路就是从空中实施运输,用大型运输机把物资空投到指定区域。第一种方式虽然一次运输量较大,但是耗时较长,并且危险性极高,因为敌人控制着沿海地区,物资抵达后,需要实行偷运,还要跨越几百里敌占区。第二种方式虽然简便,但也有不小的风险,敌人一旦发现我军企图,可能会出动飞机沿途拦截,这样就会造成我空军的巨大损失。”

    一零一听完后,沉思片刻,大手一挥:“没什么,打仗那能没有风险,只要计划得当,事先考虑周全,我看着两种方式都可以尝试一下。实在不行,我们可以请苏联同志帮忙,直接从蒙古到内蒙,再到华北开辟一条秘密运输线,这条陆路通道应该比较保险,并且可以运输重型武器装备。总之,既然我们下定决心的事情,就必须全力以赴,我们的最终目的,不仅要让华北方面军重新恢复战斗力,还要通过大量新式装备的补充,使其完成‘脱胎换骨’的转变,成为一支作风勇猛、装备精良的精锐之师。我一直坚信,广大的华北指战员有着极高的军政素质,他们骨子里有着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传承下来的精髓,即使在最恶劣、最凶险的环境下也能保持本色,如果能够得到精良的装备,相信他们在将来一定能够承担最艰巨的任务,对此我有充足的信心。”

    一零四:“看来,我们需要召集相关人员仔细研究一下可行性方案,一旦实施,这将是我军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远距离物资补给。对于我们来说,这是极有历史意义的。我新建的海空军部队也将得到一次难得锻炼。我建议,有东北方面军总参谋长刘亚飞同志全权负责这次行动,后勤部门、海空军部队的主要负责同志全力协助,三天之内,拿出行动方案,中央军委批准后立即实施,大家看,还有什么意见?”

    在座的人们互相看看,一零二总接过话说:“既然对华北的重新装备问题解决了,下面咱们还是继续研究一下华北战役的后续作战问题吧!”

    一零一慢慢的说道:“我看啊!华北的这次作战,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地方。虽然这次傅重义打了一个胜仗,但是从整体作战思想上来看,老江与傅重义明显有不小的差别。老江我们都很熟悉,此公历来注重抢占地盘,占领大城市、交通要地,而傅重义却是强调以保存有生力量为主。

    因此,下一步,我预计老江和傅重义之间在战略问题上的矛盾会越发明显。老江向来喜欢直接插手下面的指挥,如果将来傅重义坚持不按老江的意思打,老江极有可能直接指挥、调动华北国军中的嫡系部队,这就会给我军造成有利的机会。

    所以,下一步,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敌人正面的压力,迫使敌人继续后撤,放弃更多的地方。另一方面加强对敌人内部情况的了解和掌握,及时调整策略,对傅系部队和江系部队区分对待。这样就会造成他们之间越来越多的矛盾,这就是敌人最致命的弱点,同时也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要告诉林虎他们,要潜心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和敌人既要‘斗勇’更要‘斗智’,兵法上讲‘不战而屈人之兵’并非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这是兵家的最高境界,值得我们的战将们好好研究啊!”

    一零三:“我看,最近有必要召开一次军委的扩大会议,东北方面军的主要领导要参加,大家坐下来,集思广益、充分表达意见,共同研究下一步的作战问题。”

    各位领导不约而同的点点头,表示肯定。会议继续深入的研究各方面的问题,夜色越来越深沉,可是大家依然热烈的讨论着、思考着,这注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本章完)

第170章 鏖战华北(十九)() 
第一百七十三章鏖战华北(十九)

    秦皇岛迅速攻克后,第五集团军的十三军作为警卫部队进驻,短短三天内,全城基本恢复秩序。九十二军撤退的非常干净,基本没有留下太多的散兵游勇,所以我军没有费太多的力气,完整接管全城。原来还战战兢兢的老百姓,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人们大胆的走上街头,买卖商铺也重新开门纳客,城市恢复了原有的生机。

    江兆虎和他的队友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撤出城外,而是继续在城内待了三天,主要是协助进城部队接管各处重要军事设施。毕竟他们在城里待得时间较长,各地情况了解较多。临近撤离的最后一晚,江兆虎应邀再次来到陈老汉家。知道江兆虎要走了,陈老汉一家提早做了精心准备,满满一大桌子菜肴,虽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也是鸡鸭鱼肉样样不缺。

    江兆虎带着三个战友赶到,陈家热情招待,好在江兆虎他们已不是第一次,已经算是熟门熟路了,倒也没有带多的拘束,不过看到陈家精心准备的饭菜,不免有些过意不去。

    陈老汉两口子招呼江兆虎他们赶紧坐下,陈梅大大方方的上来满酒,虽然不是一个姓却亲似一家人。陈老汉一再的招呼江兆虎他们喝酒吃菜,气氛非常融洽。

    陈老汉喝一口酒,不无伤感的说道:“江同志啊!听说你们要走了,我还真有点舍不得,要是没有你,我这一家子还不知道被国民党兵折磨成什么样子呢?当然我也知道,作为军人身不由己,必须服从命令,孩子啊!你是干大事的人,今后出生入死的,可一定要当心啊!”

    ”嗨!老头子,说什么哪!这江同志本事那么大、人有这样好,怎么会有事哪。“

    “老婆子,不要挑理,我这是实话,打仗子弹又不不长眼,不小心点怎么行呢?不过话又说回来,像你这样的年纪,谁不想奔赴沙场、建功立业,不瞒你说,我要是年轻二十岁,一定也想你那样,扛起大枪,参加队伍,就像你说的那样,‘为了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够过上好日子’拼上这条性命也是值得的,你们这是赶上好时候喽!“

    一大桌子人互相看看,忍不住哈哈大笑……

    姑娘陈梅一边小口吃着饭菜,一边低着头想着什么,自从城市解放以来,她切身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大街上的那些穿着和江兆虎一样军装的人,都是那样英武,并且对老百姓格外客气,不打不骂,公平买卖。这样的军队还真是头一次见到,一个想法不可遏制的在心中疯长,并且越来越强烈,今天看到江兆虎他们到来,就更加坚定了这种信念。

    大家说说笑笑,边吃边聊,陈梅鼓足勇气问道:“江大哥,你们不在秦皇岛,要到哪里去啊?”

    不等江兆虎回答,陈老汉说道:“丫头,你这就不懂了,不能这样问,这是部队的军事机密,怎么能随便说呢?”

    陈梅听完,不觉脸色一红,低头不语。

    江兆虎笑呵呵的说道:“老伯,不要紧。陈姑娘,现在秦皇岛虽然解放了,但是还有许多地方仍然处在国民党黑暗统治之下,需要我们去解放,所以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这样说,你能明白吗?”

    陈梅点点头,想了一会儿,突然抬起头,勇敢的迎着江兆虎的目光,坚定的问道:“江大哥,既然你们还有许多的任务,我能帮助你们吗?”

    听这么一说,陈老汉笑着说:“丫头,别说疯话了,这你死我活的战场,自古以来都是汉子的事情,你一个姑娘家能干什么?”

    陈梅继续说:“爹,这两天我出门,看到街上过的部队里,有女的,还不少呢!她们行,我为什么不行?”

    陈老汉有点茫然的看着江兆虎,不知如何作答。

    江兆虎笑笑说:“陈姑娘,我们队伍里确实有女兵,她们一样参加革命,我原来的部队里就有许多。”

    “啊!什么?女娃子也能扛枪打仗?这不可能吧?”陈老汉和老太婆几乎同声问道。

    江兆虎身边的王家岭接过话说:“陈大伯,我们队长说的没错,不过,我们这里女兵大都是在医院里看护病人或者在通讯科做报务员、接线员什么的,不用上战场。”

    陈老汉听完,松口气,自言自语道:“我说呢,女的怎么能打仗呢?自古以来就没有这样的规矩吗?”

    陈梅有些失望,继续问道:“江大哥,在医院里到底干些什么?我能行吗?”

    江兆虎:“在医院主要做护士工作,就是照顾战场上受伤的战友,有时也需要到战场上抢救伤员。做报务员、接线员就是专门接听电话或者收发电报的,这需要有一定的文化,还需要专门学习才行。”

    陈梅转头看着父母,坚定的说:“爹娘,你们把我养这么大,我还没有独自出去过,我想好了,我要参军,参加革命,像江大哥那样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千千万万像我们这样受苦受难的人。”

    望着女儿坚定的目光,老两口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二十多年了,女儿一直都是乖巧听话,从没有自作主张过。也没有这样大胆过。陈老婆慌张的说道:“闺女,这怎么行呢?你毕竟是个姑娘家,这样抛头露面的,那还了得。我觉得不行啊!再说,你从没有独自出过远门,这天南海北的,让当娘的怎么能够放心啊!娘不舍得,不行啊!闺女,咱还是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吧,这国民党也打跑了,我们可以安安稳稳的过几天好日子了,听娘的话,不要瞎想啊!”

    说着,禁不住流下眼泪。看到母亲流泪,陈梅一下子慌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好,这能陪着母亲流泪。屋子里热闹的气氛一下子变了。江兆虎也是一个不过二十三岁的年轻人,头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也不知道该怎么规劝是好,一时呆在那里。

    陈老汉想了一会儿,幽幽说道:“孩他娘啊!咱们得这样想啊,闺女都这样大了,总不能老是留在家里吧,出去见见世面也是好的。再说,队伍上都是像江同志这样的好人,咱们怕啥!闺女有这个心,说明她真的长大了,如果她确实想好了,我看可以考虑考虑。”

    “不行啊!老头子,这一出去,随着大军不知道要走到哪里,我怕再也见不到咱闺女了。再说啦,那么多人,也不缺咱闺女下一个啊!”

    陈老汉脸色一沉,缓缓道:“老太婆,你真是见识短啊!今天我们这里是过上好日子了,可是全中国还有多少地方的人等着解救啊!再说如果不彻底打垮国民党,说不定有一天,他就会卷土重来,到手的好日子也没得过。假如都像你这样的想法,你不干革命,他不干革命,那谁来干革命?谁来打倒那些欺压在我们老百姓头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