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医国王侯 >

第35部分

医国王侯-第35部分

小说: 医国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还处在蛮荒蒙昧的时代,刀耕火种,部落为生,还是这个地方的主流生活方式。

    “嗨,你好呀,日本!”刘岳的脸上此时堆着极其残忍的笑容,他是一个民族意识很强的人,他也不想去想那些什么仁义中庸,或者说对待这个长条列岛上生存的人,他不愿意去讲这些。

    “系统,我要日本列岛的详细水文、地形资料!”刘岳的心里已经打定了一个主意,他要将这个长条形列岛今后的历史走向把握在自己的手里,甚至已经动了改变他们人种的心思。

    将资料弄到手里之后,刘岳专门召集了目前在训的几个将才,像是江寒、窦苞、卫信之流,他要对这几人进行特训。

    汉帝国将来的战场不仅仅是在周边,更有可能绵延到世界上,所以必须从现在就培养他们的战略眼光,至于怎样锻炼,那就让他们好好的研究一下怎样攻下这个他前世的仇敌之国了。

    刘岳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将这个倭奴国打造成为一个资源储备基地,完全的成为大汉国的口袋,从根本上让这个恶心的民族从世界史的字行中消失掉,抹杀他们、让他们彻底的灭种。

    这一个假想不可谓不毒辣,但是刘岳的一番慷慨陈词,却是令几个小将都是热血沸腾,只是他们不能明白,这个小侯爷嘴中说的那个军舰,到底是什么东西。

    等到刘岳讲完,他们才纷纷的发问:“侯爷,您刚才说军舰齐发,兵临倭国,可是这军舰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

    听了他们的发问,刘岳才知道自己讲到兴致勃发之时,竟然忘记顾及史实,在现代,大规模的海船尚未完全起步,跟他们讲军舰,确实是有些早了。

    “不急,等我以后将这东西造出来了,你们就知道什么是军舰了!现在你们只需要知道这是一种能够穿洋过海的大型攻击船只就可以了!”简单的解释了一下之后刘岳就让他们开始讨论努力倭国的事情了。

    他知道,这个事情就像是在这里发展科技一样,不能够一蹴而就,但是必须早做打算,他准备为这个倭奴国带去汉朝的文字还有生活方式,彻底将他们的原住民都改造成汉人的附庸,并且将这个作为烙印,打进他们的灵魂深处。

    拉开这个“恶毒计划”的帷幕之后,刘岳就研究了一下从咸阳到胶东半岛的水路航线,他准备建立一支水军,先让他们沿着内河熟悉一下水战规则。

    而将来从大汉到倭奴国的航线,他则是拟定从胶东国为起点,胶东国作为太子刘彻之前的封地,他和刘彻小的时候可是不少讨论。

    现在胶东以刘寄为王,此人很是贤能,和刘彻的关系也极为不错,谋倭奴国的计策肯定是需要他大力协助的,为此,刘岳亲自绘成海港蓝图,一边向老皇帝请命,一边修书刘寄,希望他照图建造一座大型的海港。

    刘岳这种行为,可以算是将征服倭奴的计划正式提上了日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就该在渭河边上大兴土木,建造一个船坞了。

    “天上才刚刚有东西飞起,水里面又要开始有大船行驶了,我刘岳,还真就是个劳累命呀!”

    深深一叹,他再次伏案,准备给自己的船坞制定施工方案,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风调雨顺,还有就是匈奴别找事儿,等自己将这些准备的工作做完,那就可以安心的做一个战争贩子了。

第69章 不如愿() 
风调雨顺是老天爷的事情,刘岳就是有什么想法也只能是想想,但是匈奴那边,他却是笃信那个苏合回到他们的王庭之后,一定会劝说他们的大单于不要轻易犯境。

    满怀着这样的心思度过了两个月的时间,盛夏逐渐到来,船坞也完全的建了起来,并且按照刘岳的要求已经铺设好了龙骨,第一艘大船也开始如火如荼的建了起来。

    “看起来老天爷听到了我的第一个祈祷,今年还算是风调雨顺,这样的话草原上水草丰美,匈奴人暂时酒足饭饱应该不会有理由南下了,看起来我们又有几个月的平静了!”

    刘岳站在明珠峰的崖边俯瞰着渭河水面畅想着自己的宏伟计划,然而天不遂人怨,一道紧急诏令在第二天就传进了咸阳城,匈奴人陈兵雁门关外,似是要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李广是干什么吃的,他手上的雁翎是摆设吗,怎么都等人家到了眼皮子底下才汇报这件事情!”刘岳有些气急败坏,一点也不知道边境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只得让精壮的军士催动着新建的第二艘飞艇“大汉二号”赶往长安,连刘璇给他准备的精致早饭也没有来得及享用。

    “睿侯!大事不好了,你拨给李广将军的那些动力伞,除了坏的两架剩余的全部被匈奴给俘虏了,陛下为此大发雷霆,说要斩了李广呢!”

    郅都急急忙忙的赶了过来,将自己知道的情况说给了刘岳,言外之意非常明确,是希望刘岳能够劝住老皇帝,让他收回临阵斩将的念头。

    “这个李广,当初我就千叮咛万嘱咐,这种东西代表了我大汉的最新技术,让他小心的守护,到了他还是给我整出了这样的一个幺蛾子!”刘岳也是非常着急,他倒不是心疼那三架动力伞,而是心疼他的智慧,以那苏合的脑力,只要他花上一点时间,这东西铁定就能被他给琢磨透了。

    试想以匈奴的侵略性,他必然会在短时间内大量的复制这种东西,然后大肆的训练飞行员

    刘岳拼命地制止自己这样的想法,一边走一边发布了一道命令,令咸阳城中将作监立刻停工,全力赶制动力伞和飞艇。

    发布完命令之后,刘岳才飞快的走进皇帝的宣室之中,看着犹如一只困虎一样不停地在那里转悠的刘启,刘岳忽然觉得自己打造的长矛似乎给这位帝王太大的震慑。

    “陛下勿急,纵使长缨在手,也得有会使之人操纵会具有杀伤力,动力伞不是那么容易操纵的,我培养一个合格的飞行员尚且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更何况匈奴那些蛮昧之人。”

    刘岳的话就好像拥有魔力一样,刘启刚刚听完这句话,立刻就将手上的长剑递给了春坨,然后抚胸吐了一口闷气,直接就坐在了他的位子上。

    “小三子来的很及时,现在匈奴夺我利器,并且还陈兵雁门之外,真是欺人太甚,这是国书,你看看!”

    刘启虽然已经平静了下来,但是在递给刘岳那封国书的时候,胸膛又开始剧烈的起伏了起来,显然是国书中的内容再次引动了他的怒气。

    刘岳疑惑的接过那羊皮纸卷,只瞄了两眼之后,立刻就将其扔在了地上,大骂了几声无耻之尤。

    国书上写的实在是太令人气愤,贪婪的匈奴人竟然要汉帝国提供百架动力伞,二十艘飞艇,还有数千天雷,否则就策马南下直击长安!

    “小三子呀,匈奴人的贪婪由来已久,他们之所以陈兵边境还未动手就是觉得我大汉会派遣使臣前去议和,但是我不想再议了,过两年彻儿就到了弱冠之年,我本想退居幕后享几年清福,但是胡狼环饲,让我如何高枕?”

    刘启叹了一口气,抬眼看着墙上的地图,目光锐利似要将上面匈奴两个字洞穿,他在问自己大汉实力几何,也在问刘岳若出战胜负几何!

    “陛下,大汉儿郎虽尚未做过完善的准备,可是也并非就不堪一战,关键是陛下想打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效果!”刘岳已经重新恢复了那种云淡风轻的模样,仿佛边境陈设的兵马都只不过是稻草人罢了。

    刘启见到他这副模样,当即心思也安定了下来,沉吟了一会说道:“昔日白登之围,令我大汉守拙至今,匈奴历代单于欺我汉家不够刚硬,所以,我想若要开战,则必须速战,而且速胜!”

    “陛下圣明,合该如此,既然我们是要应战,就必须要有战法,在草原上和对方正面相拼,这不是上策,而且我们也需要时间调兵,就请陛下先遣使稳住匈奴人,我再暗中调集人马,跟他们来一个先礼后兵!”刘岳没有多想,这样大致的方案根本就不需要思考。

    “好,你就安心的去调配兵马,使节的事情,我来安排,这个东西你拿好!”刘启点了点头,直接将案子上的一个锦盒推给了刘岳。

    “陛下,不用这么鼓励我,我还没有打胜仗!怎么能收你的奖励呢?”刘岳又将那个锦盒推了回去。

    “小三子,这是调兵用的虎符,从此刻开始,长安就拜托给你了!”刘启语重心长,似是放下了一个重担,但又好像是背起了另外的一个包袱。

    “这、这这、这太草率了吧!”刘岳原本只是想自己拟定作战计划,然后交由老皇帝定夺,可是这老家伙竟然彻底当起了甩手掌柜,将虎符都给了他,严格意义上来讲,自己可还是一个童工呢。

    不过刘岳也确实感到了皇帝对自己的信任,还有就是这个九五之尊的气魄,虎符,那可是天下兵马的召集令,皇帝就这样交给了自己这个不满十六岁的少年手中古往今来,哪个帝王做过这样的事情。

    “小三子,匈奴一旦挥兵入关,长驱直下,我这汉宫高阙就危在旦夕了,你少年奇志,我相信你的能力,我就和你的皇祖母在未央宫中等你凯旋!”刘启打开盒子,将那个黑金虎符放在了刘岳手中,还意味深长的拍了两下,然后转身离开了。

第70章 紧锣密鼓() 
“虽然知道这是古代帝王常用的驭人权术,但是不知怎的,我就是很开心!”刘岳将那虎符提溜在手里,找了一根金灿灿的绶带吊了直接就拴在了自己的裤腰带上,骚包的模样哪里还有之前的谦虚和惶恐。

    刘岳快马回到了学院,从军事班的学员中抽调了十几名年轻人,这里面自然有他引以为自豪的学生窦苞、卫信、江寒等人,之后他又调集雁翎军一部,驾驶着现有的三十多架新动力伞,装备着大量新式炸药,前往北军大营。

    事实上,刘岳感到十分的庆幸,自从上一次见到苏合拿着那种强弩之后,他就责令将作坊生产一种鱼鳞纸甲,以期用来抵抗对手兵器上的优势。

    这种纸甲,是由睿侯纸加上一种麻树的纤维反复叠压而成的,为了防雨防火,刘岳还在纸甲的内外粘上了石棉布覆层。

    原本刘岳以为,石棉布在这个时代应该是新奇的玩意儿,但是没想到他将之弄出来之后,一个老工匠就告诉他了一个很神奇的名字——火浣布!

    经过这个老工匠的解释他才知道,原来石棉的应用早在古代周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说是这东西沾脏污之后投入火中,立刻就会变得干净如初,因此得了一个火浣布的美称。

    只是,这种东西很稀有,因此那老工匠对于郎锋能够将这样神奇的东西大批量的制造出来也是非常的震撼和敬佩。

    鱼鳞纸甲可以说是一种非常轻便的防护铠甲,这种纸甲对于弓箭的防护功效那绝对是上上乘的,甚至刘岳都认为这纸甲再稍经改造,防御他之后会开发出来的简单火药枪也不是什么问题。

    说到这个火药枪,那也算是他现在的一种遗憾吧,落下闳现在虽然掌握了很多冶金的技术,但是这家伙却说要开始著书立说,将这种东西传给几个精明的弟子,他自己在实践上却荒废了一些,搞得郎锋想要的一些金属材料也只好陷入等待。

    要是他知道这个匈奴人会这么早露出他们的爪牙,说什么也得将那火药枪先研究出来,这东西搁现在,那就好比穿越前的战略武器,就算不使用,也是一种威慑。

    对此,刘岳下定决心,这一次平定了匈奴的战火,就要马上将这东西列入首要研制计划,不仅要把这东西列入研制计划,就连那种能够搬到船上、城墙上的大炮也要赶紧列入计划中来,到时候,就请周边的诸王来观看枪炮表演,让他们还敢动不动就拿手上的那点兵马说事儿!

    鱼鳞纸甲现在已经生产了两千多套,用来装备此次大汉前出的先锋部队那是绰绰有余了,而且像这种铠甲刘岳也不准备多制,兵在多而不在广,战后他会建议将这种铠甲也列入军队战功的奖品中间,只有有军功的人才能有穿这种铠甲的资格。

    两天的时间,刘岳已经借着虎符,对北军还有细柳营进行了一番整顿,两支军队合在一起足有七万之众,其中八千是精骑,剩余的是步卒和和数百战车。

    为了尽快的掌握战场形势,郎锋先率两千经过重新武装的新甲兵赶往雁门,剩余的大部队则是昼夜不停地快速行军,紧随其后。

    对此,刘岳也是深感时代的好处,这样大规模的兵团集结和行动,要是放在穿越前,肯定很快会被地方掌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