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医国王侯 >

第291部分

医国王侯-第291部分

小说: 医国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骞这边好不容易开始放假,他立刻就跑到了雍州城附近的一些高出开始放松,登上了雍州储粮山上最高的那个塔。

    没错,储粮之地现在建了一个高塔,高有十三层站在那里可以俯瞰整个雍州城,更厉害的是塔顶上还有三个炮口,上面装备了一种特殊的小口径炮。

    据老伊利所说,睿王那边并不管它叫塔,而是叫炮楼,张骞看它也不能叫塔,因为它跟塔完全不像,浑身上下没有一点檐角,简直就是一个大烟囱,只有那上面有着不少的孔洞,据说是用来射击的。

    “好厉害的防卫手段呀!”李涵站在张骞的身边,不住的赞叹这个炮楼,非常羡慕里面的兄弟。

    对他来说,这个里面的兄弟那绝对是十分安全的,现在的条件之下,能够威胁到他们安全的也就只有掌握在大汉手中的那些巨型炮弹了,所以他们是没有敌人的。

    “据说这样的炮塔睿王准备在雍州城建八座,将整个雍州城都围起来,说这是大汉的獠牙地,不能让那些见识大汉繁华的人们觉得大汉是一个不设防的国家,不能全都给他们看一些机密,那就给他们看一些能看的东西。”

    老伊利在旁边做着解释,张骞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老伊利不允许札克巴过来参观,实在是獠牙之上不站外人,这家伙虽然尊重自己的朋友,但是却非常的有原则。

    在雍州城休整了六天的时间,雍州的机务也给飞艇做了一个全面的清理,看起来饱经沧桑却并不参破了,然后刘岳就准备返程了。

    而这个时候,长安正在准备一个欢迎仪式,欢迎大汉第一位走出国境,直抵极远之地的使者归来,刘启也叫来了刘岳刘彻,商议着给张骞一个合适的封号。

    刘岳自然是知道张骞的侯爵封号的,所以不假思索的就说出了:“博望侯”

    可是刘彻竟然也没有思索,而且跟岳异口同声的喊出了这三个字,这让刘岳觉得,历史还是有自己的性格的。

    当然他们两个的异口同声,让刘启这个老人家又是一阵高兴,这代表着两人有默契,能够混到一块去,而这也是他最想看到的事情,他曾断言,这两兄弟只之间的关系越好,大汉就越是能够繁荣昌盛。

    现在到了交权的时候了,他不想节外生枝,只想着顺利的将手中的印玺传给刘彻,所以他就更需要两兄弟和睦。

第413章 封侯履职() 
从雍州城到咸阳的路并不难走,低空飞行沿着那条已经即将贯通的大路,就不会在风雪天中迷路。

    事实上,张骞也是这样做的,而且飞艇有着西北风的加成,速度不是一般的快,不过张骞思乡心切,并没有规划好时间,所以当他们到达咸阳的时候天已经快要黑了。

    虽然是这样,刘岳依然是出动了高规格的接待团队迎接自己的得意门生归来,这家伙满载而归,不仅宣扬了大汉的威势,更是让大汉收获了海量的资源协议,甚至还有一些临机的处置也给大汉带来了不小的收获,所以今年,他注定是大汉最大的功臣了。

    “睿王,学生归来幸不辱命!”张骞深深一拜,直到归来的时刻,他才知道面前的人对他的帮助到底有多大,不管是为他考虑的十分周全的部署,还是他脑海中的那些计谋和知识,都是他这一次能够成功出访的最重要因素。

    与其说是他自己居功至伟,倒不如说刘岳运筹得当,说起来也真的是这样,首先就是刘岳拿下了雍州城,让大汉的声名远播,威慑了整个西域,然后就是这种新式的飞艇的打造,为张骞省去了车马劳顿之后同时还为他增加了一些傍身的能力。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陛下已经拟旨,准备封你为博望侯,而我们大汉也会成立新的机构,这个机构恐怕以后就要由你来负责了!”

    刘岳给张骞透了一个底儿,这本身就不是什么秘密,所以说出来也无妨,当时在张骞出使安息的行程定下来的时候,刘岳就觉得大汉应该成立一个专门的外事衙门,来处理这些外邦事物。

    像是上一次,札克巴来访的时候,皇帝直接指派刘岳作为大使接待他,这实际上是降了刘岳的身份的。

    即便是札克巴也是王子,但是,他的这个王子明显没有刘岳的这个睿王封号有价值,更何况,刘岳是一个实权人物,而札克巴只是一个闲散王子,连封地都没有,让刘岳跟他打交道不是不对等是什么。

    但是成立一个外事衙门官署,用它们的长官来接待这些外宾,不仅规格上很对等,更是代表了大汉的诚意,让他们觉得大汉竟然不是临时弄一个什么大使来接待他们,而是用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处理相关事务,受关注和受重视的感觉都提升了,这样一来,他们自然会对大汉好感度倍增。

    这个提议已经获得了刘启的同意,只怕明天他接待了张骞之后就要宣布成立这个官署,很明显,这个事情当然是要交给张骞来做更合适了。

    “对了,睿王,那些从莎车过来的行医你考校过了吗,他们的能力怎么样,滥竽充数的人多不多?”张骞很想知道自己随手这一动作会给大汉带来多少的人才。

    “嗯,你不说,我今天还忘了说这件事情了,你忽悠过来的那些行医,居然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只是水平参差不齐,现在已经分配到了各个医院当中的不同部门,陛下下令给这些人一个特殊的待遇,承认他们是大汉的人。”

    “不得不说,这个待遇还是蛮诱人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待遇今后不会有了,随着大汉的影响力一天高过一天,他们的身份也会水涨船高,逐渐变成非常厉害的角色,毕竟刘岳对于医院的关注度和投入的心血都是最多的。”

    当夜,张骞留宿在睿王府,等到第二天一早的时候,就有侍卫来叫他起床前去觐见皇帝。

    等到他洗漱完毕整理好衣冠出来之后却发现刘岳早就在那里等着了,于是就有点小尴尬。

    “不需如此,你一路上餐风饮露爬冰卧雪的,现在回来了,本就不应该这么快安排你觐见的,但是皇命难违,等到你见过皇帝之后,就再回家去补觉吧。”

    刘岳一路上都在给张骞提气儿,可是每过一道门,就会感觉到更急紧迫的压力袭击胸膛,这不是哪里生病了,而是被皇城气场给震慑到了。

    “睿王,我这是第一次上朝,一会儿要注意什么?”张骞抓紧时间开始请教,毕竟功劳虽大,却打不过皇家威仪。

    “一会儿皇帝问你什么你就说什么,尽量在真实的基础上注意用一点夸张的修辞,让那些大臣们都看看我大汉学院出来的学生都是可以独挡一面的人才,让他们不敢再轻视你们这些年纪轻轻就能入朝做官的书生!”

    是的刘岳在朝中已经有不少学生担任要职了可是近来他们都是在抱怨,说大汉朝中不太平,不能安心的做官,各种勾心斗角,似乎很是仇视他们学院派的。

    尤其是那些有了一定资历的老臣,拼了老命的压制他们的工作总效率,似乎他们更优秀一点都是对那些老人的亵渎。

    这样的情况,一开始的时候,刘岳并不在乎,因为官场历来如此,按资排辈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后来,那些老臣变本加厉,竟然构陷自己的学生们,按照正常的情况,刘岳不奉召不能入朝,那些学生的诉苦,他也是没有办法,直到一个学生因为一点点的失误,被一个中尉府属下屈打成冤狱,他才终于怒了。

    对他而言,这些学生千里来咸阳学习最后留在长安为大汉做事,这是一种赤子之心,皇帝尚且尊重,一个中尉府的下属就将这份赤子心打落,这是他不能容忍的。

    于是他找到了刘彻,让他出面解决此事,别的也没有问,只是问了那么一句话:“刘彻,你是觉得自己可以坐享父辈江山,还是像要天下四夷之内皆臣服于我大汉?”

    刘彻又不傻,自然是很清楚的选择了后面一个,所以刘岳就给他讲了一遍人才兴国的事情。

    同时,刘岳还大肆鼓吹同学情谊,对于刘彻而言,那些现在正在朝中为官的,正是当初和他一起在咸阳学习的同学。

    同窗之谊,是他将来驾驭这些学子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如果此时他出手,毫无疑问会增加那些学生对他的好感,将来等他临朝,那些家伙将会是他的铁臂。

    将军手中剑,帝王心中谋,这一刻正是他施展帝王之谋的时刻,所以他很快就明白了刘岳的用意,立刻通过自己的途径将此事扭转,并且亲自去了中尉大狱接出了那个学生。

    如此轻易的就收获了一个死心塌地的忠臣,这件事让刘启知道后连说了三声好,同时也赦免了那个屈打成招的狱吏,倒是重罚了郅都。

    “我说什么来着,只要那两个家伙心齐,我大汉威服天下,何用数十年之期!”这件小事,加深了刘启想要遁走的想法,他觉得现在是时候将这个江山递到自己儿子的手中了。

    所谓年轻有为,那就是自己必须要给他提供这个渠道,否则像自己那样虚候而是多年,等到登上皇位,一切的斗志和热情都放在了与大臣勾心斗角上面了,哪里去开疆拓土。

    做出了决定之后,刘启就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这江山担子太重,怕交到他的手上对不起列祖列宗,但是现在,不用有这样的担心了,由刘岳,大汉万事兴矣。

    第二天很快来临,这一天,就好像是要过节一样,对于刚刚过完中秋的百姓们都是觉得大汉今年喜事特别多,居然接二连三的庆祝。

    不过大汉有的是实力来庆祝,虽然只有数年时间,但是大汉的储粮已经越来越多,合理的分配之下,哪怕连续两年是灾年,他们也不会愁吃喝,照这样下去,大汉的粮食就会越来越多,最终达到雍州城那样的规模。

    刘岳兴建的粮仓已经完全竣工,大汉的新式种子也在向全境之内推广成功,现在,刘岳放开了功勋值对百相的提供,当起了甩手掌柜,军工和农业,这两样,在百相的运筹下每一天都有新花样,新式农具,新式的武器,当然还有新式的载具,

    现在,张骞去往长安的载具就是这种新式载具,这种载具的名字叫做汽车,没错,经过了张骞这么长时间的出使,刘岳这边也没有闲着,他自己在忙着计划改建倭岛,而百相则是按照他的要求制作出了一辆敞篷的汽车。

    这东西也是烧油的,所以刘岳并没有批量的制作,再说了现在就算是造了很多辆,没有人来驾驶也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所以当前,百相造了三辆出来,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示还有训练驾驶员,如果有人做统计的话,就会发现大汉这两年之内各种技术性人才数量爆发式的增长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惊人的数量。

    刘岳从宫中要了十数名御手,让他们来学习这种新式车辆的驾驶,并且让百相对他们进行了特训,极其严格的将一些思想灌输到他们的脑中。

    对他们而言,这种东西是新奇的,但是对刘岳而言,这种东西代表着一些不好的事情,如果不能小心驾驭,他情愿不将这件东西送给皇帝使用。

    今天驾驶这辆载具的人有些特殊,正是那个对什么东西都很感兴趣的太子刘彻,这家户亲自驾车来送张骞,是一种礼遇,更是一种与天下对话的态度,你想与天子同车,你就得有替天子征伐天下的能力哥功劳。

    对于这种新奇的玩意儿,张骞一开始很好奇,但是走完了这段路,他就觉得既然出自睿王之手,那就不奇怪了。

    到了长安,张骞登上大殿,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大殿上面的队形站得有点奇怪,年轻的一队,年长的又是一队,不知道皇帝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陛下,臣奉命出使安息国现在带回两国交好文书以及全部国书,请陛下御览!”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就将自己整理的东西送到了前面,让春坨呈了上去。

    这些东西是他一路的心血,所以他对待它们分外慎重,如今已经奉入帝手,也算是功德圆满。

    “卿去往西域诸国,想必见识不少,今日可当殿宣讲,让百官还有学子们都长一长见识!”这本身就是和刘岳约好的,要不然哪里需要那些出自学院系的站一排那些固守己见的老臣们站一排。

    上行下效,这就是刘启今天想说的事情,他想要那些老臣闭嘴,让他们知道自己用人不错,要让那些年轻小子奋力效仿,让他们知道自己若是能够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封侯不是梦想。

    张骞按照刘岳的要求尽可能的还原事实,并且稍带夸张,他的描述十分的精彩,众人听得时候完全将自己带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