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医国王侯 >

第287部分

医国王侯-第287部分

小说: 医国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纠结。”

    张骞随口一说,就给他说出了很多个解决方案,这让大王子对张骞立刻崇拜起来,困扰自己的一道谜题瞬间变成了选择题,这就简单多了,而且他还可让那些大臣们跟自己一起来做这道选择题,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好了,我明天就召集众臣商量这件事情,不过张骞却是提醒这个大王子,在王宫之中可是有着一件比这更大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

    张骞这一提醒,大王子立刻惊醒,可不是,这都一个多月了,自己的父王还在那里放着,由于他们兄弟三个争位,没有人主持葬礼,老大宛王只能躺在棺材里,现在都已经开始烂了,要不是棺材本身密封好,而且又是香木材料制成的,现在恐怕那里都不能站人了。

    对于这一点,大王子明显是很上心的,所以在经过了张骞的提醒之后,他立刻就起身前往王宫,刚巧,焉莫没有从他这里得到想要的答复,就只能回去守灵了,看见大王子前来,心里面还是有些无味杂陈的!

    “在这王城之中寻找一处不大不小的宅子,先将我那两个弟弟分开关押起来,现在,我要专心办我父王的葬礼!”大王子声音有些哽咽,焉莫立刻跪伏在地表示遵命。

    可以看出来,大王子的这个举动,在焉莫这里加分不少,这个老臣,大王子暂时还是动不了的,首先他在军中根基深厚,其次他在众多大臣心中也是领头羊一样的存在。

    如果强行对他不利,那整个国家机器势必要乱上一阵,而大王子不想去花那个时间调理,所以收服此人为己所用,那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礼官,寻一黄道吉日,让我父王安眠!”说完,大王子就去里面换了一身素服,准备自己亲自来主持这场葬礼。

    紧接着,焉莫又请命道说是可以让另外两名王子也来参加,毕竟人子之礼人臣之义都在其中,不能够荒废!

    大王子面露不悦,但是最后还是答应了,毕竟他还想着要收服此人,自然是要在这些无关痛痒的事情上给他一些面子,同时也给了这个焉莫大将军一些命令,比如让他看管好这两个王子,不能让他们跑了。

    得到大王子的允诺,焉莫十分开心当即表示坚决完成任务,在保证两个王子安全的同时,也保障他们绝对不会逃走。

    对于这件事的处理,张骞虽然赞成,但是却表示大王子有点妇人之仁,成王败寇,若是他败了,恐怕连尸首都不知道要被扔在哪里,作为胜利者,实在是没有必要摆这样的姿态。

    当然张骞并没有将这个评价说出来,而是小心的记录好,以供刘岳到时候进行参考,这是一个人的弱点,但这更是一个国家主人的弱点,这些弱点都是可以利用的。

    这大王子的动作很快,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将自己的父王最后一程办得妥妥帖帖,然后就开始准备忙自己的登基之事了。

    两位王子的最终下场也被定了下来,他们被剥去了王爵,然后圈养在王城之中的一个大宅子里,终生不能踏出那里一步,这结局也是相当凄惨了,但是那些大臣们却是无话可说,因为他们知道若是大王子败了,他的两个弟弟恐怕连他的家人都不会饶过。

    登基之事可是一件大事,所以礼官精心的挑选了最近的吉日然后给大王子准备了合适的衣冠,并且邀请了还在王城之中的大汉使者观礼。

    这一天,整个蓝氏城张灯结彩的,很是热闹,旧王丧去的悲伤还未走远,新王等级的喜庆便已经来临,彻底的扫除了这个城中的阴霾之气,众人又变得欢乐起来。

    新王登基,这让张骞在见识了一下这个国家的肃杀之后又见到了这个国家歌舞升平的一幕,实在是让他觉得有点应接不暇。

    百姓们似乎将王子的事情当成了自己的事情,然后尽心极力的去操办,这时候,张骞想到了大汉过年时的场景。

    同时也透过这个小庆典,张骞知道了这个大宛国的富饶,他们每个百姓的家中竟然存了很多的粮食,在大王子登基典礼的这天,城墙上出现了一些特色美食的阵列,他们被安放在长桌上,供所有的人进行品尝。

    当然,要让张骞评价这个典礼之中最有特色的事情,那自然是这异域风情的歌舞了,每一个唱歌的男男女女他们的嗓音都非常的好听,让张骞仿佛感受到了世界的辽远。

    这样的隆重场面不仅仅只是在蓝氏城中举行,大典一开始的时候,就有两艘大船从蓝氏城港口出发开始顺河而下,准备去在沿途的城市颁发新的诏令,毕竟这个时代,改朝换代还是要通知一下自己的属民,免得到时候闹一些笑话。

    当收到消息的时候,这些小城大镇便也开始了载歌载舞,欢庆新帝登基,一场席卷整个大宛国的欢庆风暴开始了,这是真正的普天同庆,以至于这边王城里的欢庆都已经落幕好长时间了,那边的最后一个城池的欢庆才刚刚开始。

    在这样欢乐的气氛当中,张骞决定要离开了,下一个国家是他的最终访问对象,离开家也有半年多了,他需要在大学封住西境之前返回大汉,要不然就只能滞留在这里了,所以他的时间还是很赶的。

    按照刘岳对安息国的垂涎程度,可以说这一次,这个国家的东西才是刘岳最想要的,所以张骞为此可是做了不少的功课,因为刘岳所列出的资源实在是太多了,而他也终于可以将一直压在货仓里的那些兵器送出去了。

    这个时候吗,张骞叫来了札克巴,他希望这个家伙能够做自己的另外一位副使,全力的协助自己完成这一次出使任务。

    听到这个要求,札克巴笑而不语,最终还是拒绝了,但是却并没有回绝帮助张骞的这个要求,他只说自己的身份不合适,弄得张骞一头的雾水,随后也只能在飞行的这一段时间里跟他恶补安息国的一些知识。

第409章 物色() 
虽然被这个家伙拒绝了请求,但是张骞也并不着急,因为去往安息国还要经过最后一个国家的国土,那就是大月氏,这个国家的国王据说非常的苦逼,被人家匈奴人给打败了,最终还割了脑袋做成了酒器,实在是一个十分悲伤的故事,不过人家现在很强大,比张骞离开的这个大宛国还要强大不少。

    所以出使这个地方,张骞也是很谨慎的,这个国家也是有点麻烦的,因为他们更像是一个集成的部落众国,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个国家的国家大事是由月氏王和五部歙侯共同决定的。

    也就是说有了什么事情月氏王并不能自己直接就决定了,要先召集五部歙侯商议,然后再共同作出决定,所以说他们的国家很麻烦,一开始的时候,刘岳甚至建议他如果时间来不及的话可以直接越过这个国家,甚至札克巴也因为嫌烦建议张骞直接去安息国。

    不过临走的时候,刘彻给了张骞一封密信,并且表明,这封密信只有到了大月氏国的边境才能打开,最终的决定权在张骞的手中。

    张骞知道自己的这个小伙伴心中一定是有着计划的,而且这个计划跟大汉未来的战略有关系,刘彻是一个从来不会将自己的威慑力绑在友好联盟上的人,他渴望的是开疆拓土,将那坚实的大地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中的感觉。

    几天过后,张骞飞艇南下,缓缓抵近大月氏国,在边境上的时候,张骞当着一些士兵拿出了密信的封函,打开之后开始看了起来。

    等他看完信,额头上便开始出现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心里回想着那信上的内容,不知为何,竟然还有那么一丝丝的期待。

    信上的要求很简单,那就是让张骞在大月氏的五个歙侯当中选择一个作为大汉的扶植者。

    也就是说张骞要靠自己所带不多的物资给大汉拉拢一个间谍,而这个间谍还是一个族的首领,这任务怎么能只用一个艰巨来形容,但是这命令来自太子,所以他只能听令行事。

    于是他当即开始向札克巴以及一些大宛国送的向导口中了解月氏国的五个歙侯的基本情况。

    这五个部族分别是休密、双靡、贵霜、胖顿、都密,他们平时各为其主,但是共同尊奉月氏王为主,每个人享有独立的封地,独立的军政大权,有点像汉朝的诸侯王,但是他们和诸侯王又不同,因为他们相对独立。

    从这个角度来说,五选一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且张骞也知道这种扶植不是一天两天,一次两次的接触就能成功的,这是需要培养的,所以他的心并不是十分的紧张,他觉得将这次初次的接触定位选人的序曲更加的合适。

    所以,张骞就这样进入了大月氏的国度,和之前不同,因为每个部族都有领地,所以他需要采用就近原则,去拜访这些部族歙侯。

    他首先到达的就是双靡部族,这个部族的歙侯是一个很强壮的中年人,他迎接张骞的时候兵器也没有离手,使得是一双重锤,看起来分量不轻。

    刘岳说过,这种人用近战兵器还挑选这样中看不中用的兵器的人一般都比较迷恋自己的力量,要想控制他并不是很容易。

    所以,张骞并不决定跟他深谈,在见上一面之后,张骞送上了一些小礼品给了这个家伙然后就告别了他,并且告诉他自己不日将要去拜访月氏王的消息。

    第一次选人,这个大汉被舍弃了,张骞倒是松了一口气,因为这样的反而不会让他觉得紧张,这就是传说中的不在一个水平面上。

    第二个部族张骞拜访的是都密,这个部族的首领已经老了,但是精神却非常的不错,他不仅是都密首领,还是大月氏帝国的国师。

    其实这个月氏的国师就是凑出来的,并不像其他的国家那样国的权利贼强,见这个人的时候,张骞还遇到了他的三个儿子。

    对于张骞来说只是看了一下就知道这个家伙也不能作为扶植对象,问题出在他那三个儿子身上。

    这倒不是说和三个儿子本身有什么毛病,而是这三个家伙身上的气势实在是非常的强大,这种强大不是武学造诣上的强大,而是他们争强斗狠的那种强大气息。

    甚至他们中间有人身上的杀意若隐若现,弄不好就又跟大宛国一样,变成了一场灾难即将来临。

    “都密侯,你的三个儿子英气不凡,想来都是你的骄傲,晚生有几个小礼物要送给他们。”

    说着话张骞从自己的包里取出了三把左轮和一些子弹,然后就到空场上给三个兄弟示范火器的操作。

    很快,那三个家伙就喜欢上了这种利器,一个个捧在手心不断的擦拭着,也不怕走火。

    第二个人也不行,不管是谁都想去扶植一个即将陷入乱局的部落,所以张骞放弃了,接下来他准备去胖顿,他不知道这个部族为什么起这样的一个名字,但是听起来似乎觉得这个家不缺粮食。

    可是等到张骞见到这个部族的全貌的时候,她几乎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地方了,因为这里的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胖,似乎还有一点营养不良的状态。

    仍然是走马观花一样的在这个部族之中转了一圈,见到了黑脸盘的族长,也就是胖顿侯,看到汉使他也十分的高兴,不过很快张骞就离开了,这个部族的潜力很差,并且他们并不勤劳,所以张骞觉得和这样的部族合作最终能够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也因此直接忽略胖顿首领的招呼,落落荒而逃。

    还剩最后两个部族,这两个部族距离月氏王城还很近,张骞这个时候在想是先去拜会国王还是先去见那两个歙侯看看他么值得不值得培养。

    很快张骞就有了结论,那个贵霜部族似乎很有诚意,而且它的各方各面,从百姓到首领,一个个都十分的勤劳,这样的部族不兴盛都对不起别人,因此张骞决定帮他们一把。

    贵霜族长是一个中年人,看起来虽然不是五个歙侯之中最健壮的,但是却是最有精神的,是那种骨子里透露出来的精神,而不是装束上的精神,这种精神的状态让人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有活力,并且非常有抱负的人,这也是张骞选定他的最终原因。

    经过了一番交流之后,张骞忽然发现,这个马一样健康精神的家伙竟然有着狐狸一样的狡猾,庆幸的是他并没有在这个家伙身上发现太多的野心,要不然张骞或许都不会再跟他合作了。

    不过张骞也不会傻傻到让自己和大汉跟他秘密的交易,所以他决定将这件事摆到明面上来,让外人开起来自己是和这个家伙投缘,所以才将大汉的礼物侧重送给他。

    拜访完了这五个歙侯,张骞终于要去拜访那个月氏王了,也就是现任月氏王的父亲的头颅被人亵渎,所以说现在的月氏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