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皇孙 >

第62部分

大明皇孙-第62部分

小说: 大明皇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病去世,此事才被揭露出来。

    徐夫人悲痛欲绝,将丈夫死亡的原因推到仅仅几岁的小女儿身上,想要将其送出,贫僧自知徐公对女儿的爱惜之情,就上门劝说徐夫人将她将养在寺庙中,一来带发修行慢慢改写自身命理,二来可以为徐家集福。

    之后我特意隐藏了她的身世,未曾对任何人提起,故寺庙中无人知道她的底细,然后又为其起发号弘静,让她拜到我师傅门下,成为灵谷禅寺第一代主持慧聪法师的关门女弟子。

    这么一过来就十几年过去了,经过她自己的辛苦研习,佛法道义样样精通,原本的命理也就在不经意间被改写,我本来想着再等等就和燕王妃联系,让她恢复身份,做一名普通人,可谁料想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晚上加班,现在工作还没有完成,明天补上……

    (本章完)

第259章 弘智的维护1() 
之后发生的种种事情,蒋献早已经了解的一清二楚,自然不需要弘智过多的赘述,只是单单徐妙锦身份的消息,便足以让他吃惊不已,亏他还是大明皇朝特务机关的头子,竟然不知道大明第一开国功臣徐达还有一个小女儿!

    弘智在当今佛教中可是有着不一般的地位,就连朱元璋对他也是礼让三分,时不时招他进宫探讨经义,对于他的话蒋献自然是深信不疑的,可是真要是这样的话结果就很麻烦了,再怎么说徐家如今在朝中的地位可谓是如日中天。

    徐达虽然已经辞世,但是他的基业和威望丝毫没有削减,几位儿子身居高位不说,几个女儿也全都嫁给了朱元璋的几个儿子做王妃,正如徐家大门上对联所表的徐家乃是“春王正朔颁千载,开国元勋第一家”的大功坊,即便是一个不受重视的女儿,处理的稍有不慎,便会带来无穷的后患。

    虽然早就知道这一次朱元璋交给他的并不是一件好差事,可他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做,因为这就是他的价值所在,如果他一旦失去了价值,便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心狠手辣的当今圣上一定会将他们一干人等斩草除根的,有些事情一旦选择了,就没有了回头的余地。

    心里百转千回,蒋献表面上却是丝毫也没有表露出来,他恭敬地拱手向弘智阐述道:“大师,依我的推断,鲁王今次来到灵谷禅寺,必然是在偶然之中遇到了弘静居士,巧言哄骗不成,然后心里生出的歹念,于是在机缘巧合之中发生了之后事情。

    虽然这件事情暂时没有波及到弘静居士,但是作为第一责任人她也是难逃其责,此番皇上派我前来就是为了查探居士的实际情况,如果可以的话,劳烦主持替我去请一下居士给她解释一番,让她同我一起去皇宫交差。”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到底是福还是祸,还是要看她自身的造化,罢了,”弘智了解朱元璋不会善罢甘休的性格,知道越是强求越是适得其反,还不如从一开始就顺从,或许也不失为另一种解决办法,他长叹一声,继续道:

    “贫僧受徐公嘱托,这些年未曾敢怠慢,对于弘静的引导皆一切从佛法中而生,她的性格与秉性超凡脱俗,没有受到过外界因素影响,我自然相信她与此次事件并无关系。

    反倒是贫僧因为失职,没有能及时察觉并洞察阴谋,导致叶少尹痛失爱妾,让灵谷禅寺在我的领导下发生流血死人事件,待到事情大白于天下之日,弘智也只能辞去主持一职,专心的修研佛法才能洗脱罪孽,永沐佛光。”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大师自然也是一定不希望它发生的,怪只怪歹人太过狡猾,与主持并无太大关系,”一番话下来,蒋献深知弘智对徐妙锦的维护,便以退为进的道:“不过还请大师放心,我们锦衣卫绝对不会冤枉一个好人的!”

    求打赏~

    (本章完)

第260章 弘智的维护2() 
锦衣卫的名声再怎么不好,弘智此时也不能表达出自己的担忧,更何况他也知道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他们,而是那个高高在上的人,朱元璋曾经做过和尚,无论怎么样,总是会对佛教中人留有余地的,或许结果并不会太坏。

    在他做主持的期间发生这样令人心痛的事件,弘智自然头痛不已,但是他知道最重要的是什么,朝中的党派竞争他一个佛门子弟是从来不参与进去的,即便是曾经有很多个举足轻重的角色来拉拢他,他也丝毫不为所动。

    这一次表面上虽然是鲁王好色荒诞,在佛门重地做出这等令天下人不齿的事情来,其实是暗地里各种势力的较量与对比,只是很显然鲁王成了最大的替罪羊,到最后结果不管怎么样,他始终是逃不脱干系的,与此同时,策划一切的人就能够渔翁得利。

    看透不说透才是聪明人应该做的事情,但是这些年下来的相处,弘智俨然已经把徐妙锦当做自己的亲生闺女来看,即便是心里做出了很多的建设,还是不忍心放她离开,不放心她被带走,即便是对方是权利滔天的皇帝派来的。

    “蒋指挥使,既然说到这里了,请允许我和弘静单独沟通一下,再将她交给锦衣卫,”锦衣卫可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弘智怎么放心直接将人交出去,可时局所迫,他也不得不为之,所以只能趁机提前和弘静好好说说,于是他张口提议道:

    “弘静自小就在灵谷禅寺长大,对于外界的事务有好多都不明白,特别是贵司还是一个十分特别的地方,她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以前我觉得没有必要栽培,如今就好好的与她解释一番就好,让她也不必因为环境的变换而惊慌失措,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没必要太过于担心。”

    “弘智主持所言极是,”蒋献也是点点头,颇为赞同道:“弘静居士虽然说常年修行佛法,但也仅仅是一个小姑娘,遇到事情难免会多想,蒋某之所以让主持去请,也是为了让主持与她好好沟通,以便配合我们的工作,这样两下都好看。”

    “那是自然,”弘智露出了然的笑意,并没有其他的办法,也只能点点头道:“那蒋指挥使就稍等片刻,我去小院和弘静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就让她和你一起离开。”

    “那就先行谢过大师了。”蒋献拱手道。

    “贫僧是灵谷禅寺的主持,这些本就是本分之事,”弘智并没有再多的废话,肢解抬步出去,并且回应道:“请蒋指挥使先行自便。”

    离开房间,弘智叹了一口气,这样的事情总少不了女性的牵扯,说到底不过是推脱责任的一种办法,一个女子哪有那么高超的手段计划这一切?显然是十分不可能的,朱元璋也是知道,他要是仅仅只是想要一个替罪羊的话,还真是不太好办啊。

    求打赏!

    (本章完)

第261章 短歌行() 
月色当空,朱允炆坐在凉亭中,一杯又一杯的喝着酒壶中的酒,并不管坐在对面苏穆青担忧的眼神,劲儿上来了反而缓缓的站起身来,摇头晃脑有声有色的朗诵出三国曹操的《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穿越的金手指在朱允炆身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却并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在经商头脑方面,即便是生长在经商世家的沈卿也比不上他,可是这仅仅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况且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投入,一时半会儿并不能够起到很大的效果。

    以前读《三国演义》的时候朱建文对曹操这个小人向来是嗤之以鼻的,因为小时候听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故事听的多,便认为刘备才是真英豪,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允炆发现,三国魏蜀吴几代皇帝中,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还是曹操这个所谓的奸臣佞臣。

    就比如他吟诵的这首诗词,是曹操在表达他求贤若渴想要统一天下的豪情壮志时候有感而发的,词藻并不华丽,却能够直抒胸臆,击中朱允炆心中最想要表达的地方,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也不外如是。

    如今天下虽然比不过三国凶险,却也是需要步步为营,朱允炆作为后起之秀,自然需要大量的人才输入,可是这种事情又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解决的了的,最为急不得,那就导致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他并没有多余的人手去用。

    赤焰军的训练一直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而且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朱允炆断然不会为了别的事情将之前的种种部署打乱,那样他就得不偿失了,况且现在还没有到那一步。

    今日之所以饮酒直抒胸臆,不外乎最近在宫中憋的太久了,想要释放释放,即便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他也不在乎,只想好好的大醉一场,享受一下恣意人生,心中如果一直绷着一根弦,对自己并没有好处。

    “什么时候我也能强大到如曹孟德般手下英才辈出,精兵数十万,”朱允炆盯着空中的一轮圆月,低声喃喃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他这番自然自语并没有刻意的对苏穆青有所隐瞒,也知道她根本不知道他心中所要表达的含义,只是他没料到的是苏穆青一言不发的走到他的身边,接走他手中的酒杯,径直道:“喝酒伤身,殿下还是少饮为好!”

    生活有时候很无力,现实往往是苟且的,所以原谅我文中放荡不羁爱自由,爱众生,爱我佛~求打赏~

    (本章完)

第262章 引诱1() 
“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丝毫没有在意苏穆青的行为,朱允炆虽然醉眼朦胧,但是微笑着道:“虽然说是这么说,但是人之所以是人,必然都要有七情六欲,圣人尚且不能如此,本皇孙不过区区一介凡人,又怎么能够做到呢?”

    朱允炆一边说着,一边慢慢的伸手握住苏穆青的柔荑,借着醉意上下打量面若桃花的美人儿,只看得她羞涩的低头呢喃道:“话虽然是如此说,可是古往今来那些成大事的帝王,又有哪一个不是时刻约束着自己的行为呢?”

    “是吗?本皇孙倒是不这么认为呢?伟大的唐朝诗人李白先生用他恣意潇洒的人生告诉我们,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朱允炆眯着眼睛,手中惬意的触感使他的嘴角微微上翘,私欲和酒精联合做崇之下,他继续引诱道:

    “青儿难道不是这么认为的吗?莫不是这段时间本皇孙做的还不够好?达不到你心中的要求?还是这两天给你的消息不足够表达出我的诚意,让你不放心我的能力?不足以将你自己交给我?”

    这样的问话听起来就有些孟浪了,虽然此时朱允炆不过是借着这一点点酒意装醉,但是毫不知情的苏穆青还是被闹了个大红脸,鲁王被拘,朱允炆趁机让人将关押在鲁王府的苏穆山等人解救了出来,家中的危机暂时解除。

    除此之外,她亲笔书写的书信已经快马加鞭送到了父母的手中,解除了父母对她的过度关心担忧之情,好像她担心的事情一切都迎刃而解了,不仅是达到了她的要求,还远远超过了她的预期,苏穆青自然是十分高兴和感动的。

    早就想找个机会表达谢意,但是就这样被朱允炆堂而皇之的摆上台面来,苏穆青还是十分羞涩的,毕竟当初两个人约定的时候,她是用自己做赌注才换得当今皇孙的插手,如今事情已经得到解决,当然也就是她兑现承诺的时候了。

    身为一个自幼熟读圣贤书的大家闺秀,苏穆青本身是十分保守的,她最为期望的就是想要将自己清清白白的在洞房花烛夜之时交给自己的丈夫,自此夫妻恩爱,相守百年,但是如今她要面对的对象不同了。

    朱允炆是当今圣上的嫡长孙,当今太子殿下的嫡长子,他想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之前因为想要遵守承诺,对她不从有过任何的要求,但是现在目标已经达成,想要收取自己应有的权益,苏穆青没有理由说不。

    更何况,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相处,苏穆青发现朱允炆本来就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男人,他的所作所为以及脾气秉性无一不在时刻吸引她的注意力,让苏穆青觉得即便是此时此刻将自己交出去也并不用担心被抛弃,因为朱允炆从来都是一个十分长情的人,只要不主动离开他对他忠心耿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