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皇孙 >

第25部分

大明皇孙-第25部分

小说: 大明皇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率领百官亲迎,对任何一个将领都是一个莫大的奖励和恩宠,而如今这个将领是当今圣上的第四子,大明朝的燕王殿下,按理说皇帝陛下为了避嫌不应该做此举动,可朱元璋非但没有避嫌的意思,还特意大张旗鼓的早早将百官集聚在一起在皇城下等待朱棣带领立功将领们以及少于亲卫军凯旋归来,足以看得出当今皇帝陛下对于他这个第四子燕王殿下的喜爱和看中。

    朱元璋远远看着向着他走来的朱棣,一向严厉狠绝的眼中一片柔和,心中欣慰的道:很好,当年老子皇觉寺梦醒,一骑战马定天下,现在,终于有人能够继承了我的衣钵,继续挥刀北征,守我大明疆土,保护我大明日益昌盛!将来即便是我驾鹤西去,有太子治国,燕王守疆,大明必定继续繁荣富强,历经千百年屹立不倒。

    可惜朱元璋一世英名,终究是没有看得懂他这个儿子眼中的欲望,他想要的绝对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爷之位,他想要的是那能够说一不二、特立独行的帝王之位,因为王爷的地位承载不了他的野心,也满足不了他的需求,要么功成名就千万人之上,要么身死战场不负一世豪情!

    朱棣右手紧握缰绳,双腿使劲夹击了身下的战马,“驾”了一声加快速度,在离朱元璋还有几十米的位置翻身利落的下马,狂奔几十步,跪拜在朱元璋面前,高呼:“儿臣拜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弟拜见太子殿下,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身后的将领和亲卫默契的配合,亦是快速跪下高呼:“末将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末将拜见太子殿下,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元璋先前一步,亲自将朱棣扶起来,大笑着挥手道:“吾儿平身,诸将平身,今次诸位为扫除北夷,征战二载未归,数万将士战死沙场,终究得偿所愿,除去大明百姓心中的心病,亦是除去朕心中的心病,此番成果,诸位皆是功不可没,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朕早已拟好奏折,择日自当论功行赏,绝不会亏待每一个将士!”

    (本章完)

第103章 父慈子孝() 
朱棣就着朱元璋的手站起来,高声道:“父皇过誉了,驱除夷人保家卫国乃是吾等武将应该做的本分之事,断不敢擅自居功,而此番胜利,亦是父皇赐福百姓庇佑,不过侥幸而已。”

    朱棣沉稳内敛,做事严谨,从不好大喜功,这也是朱元璋对他看好的其中一个原因,见自己喜欢的儿子虽然立下赫赫战功,却仍旧不骄不躁,不争不夺,朱元璋心里更加高兴,脸上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哈哈大笑道:

    “吾儿就莫过谦虚了,张玉的奏疏中可是写的清清楚楚,最后最关键的一战,可是你亲自带领将士们大胜的,乘胜追击直接摧毁北夷的主要战斗力量,可谓是用兵如神,朕此番已经令人着手为吾儿特意准备了奖赏,到时候一并分发下去!”

    朱棣也不在推辞,直接拱手道:“儿臣叩谢父皇龙恩!”

    朱元璋看着他心里越看欢喜,拉着他一边问东问西,一边向皇宫内走去,父慈子孝,温馨和睦,他们身后跟着一大群官员和将士,其余人见朱元璋没有空搭理他们,各自走到其他将领身边恭维庆贺,说些恭喜的话,一片其乐融融。

    朱标走在前面和朱棣朱元璋说些话,时不时的关心问候一下朱棣征战在外的生活,无一不详细关心,朱允炆却并不感冒,只是从刚才的暗中观察到现在的仔细打量,他对于自己这个将来强劲的对手也是越来越了解起来。

    朱标和朱棣二人的兄弟之情很深,至少在朱标心里这个弟弟的位置很重要,可他却不知道他这个弟弟内心深处其实最想要的是他这个大哥的位置,只是碍于情面,未曾出手,却不代表不会出手,想起来历史书上说曾经大将军蓝玉曾劝导过朱标要防范朱棣,朱标非但不听还直接将他说的话说给了朱棣听,导致最后蓝玉被杀,朱允炆皇位被夺,不得不说朱标的没有丝毫防备是造就那一切的原因。

    朱标不防备,可朱允炆却不能不这么做,刚才隔着老远他看到朱棣坐在马背上,姿态怡然,肆意潇洒,风光无限,隐隐之中已经有帝王之气浮现,再加上他望向皇城时的沉思与内敛,朱允炆就已经知道从老早开始,朱棣就已经动了心思。

    朱棣从下马到走到皇宫内,都没有注意到他这个未来的皇太孙,朱允炆很是郁闷,早就知道对手很强大,而且今天又是朱棣的大日子,可心里还是不是很舒服,一路上和同样被忽略的朱权倒是相谈甚欢。

    “大丈夫理应如此,”朱允炆特意强调,虽然是对朱权说的,面却朝向朱棣继续道:“汉高祖刘邦果真是英雄豪杰,小小年纪都有此觉悟。”

    朱权闻言面色一变,随即又恢复原状,低声道:“古亦有楚霸王项羽‘吾当取而代之’之说。”

    “哦,”朱允炆拉低声音,意味深长的道:“十七叔愿意如此吗?”

    朱权神色挣扎了半天,终是开口道:“愿意!”

    (本章完)

第104章 首次交锋() 
皇宫内一片灯火通明,朱元璋以‘燕王凯旋归来’为由大宴群臣,宫女太监往来络绎不绝,各大臣推杯换盏,庆贺之声不绝于耳,朱棣虽然已经饮下数杯烈酒,却依旧精神抖擞,面带笑意的与众人周旋。

    “四叔,”朱允炆面颊微红,眼神里带着些许敬佩之意,待众人一一退下,才慢慢挪到朱棣身旁,举杯庆贺道:“恭喜四叔大破北夷,凯旋归来,今日四叔骑马归来,身着战袍,身后百万将士跟随,真是威风凛凛,叫人好不羡慕啊,真真大丈夫也!”

    恭维的话朱棣听的习惯了,早已经学会左耳进右耳出,面对一个黄口小儿,他也不想隐瞒自己的情绪,径自先行一饮而尽,嗤道:“尔等书生只知道埋头苦读,焉知外出征战之苦?先前与索林帖木儿一战,我军战士死伤万余人,之后兀良哈秃城之战,又是损失战士数千人,我们的胜利是数万燕军士兵用鲜血堆筑而成的,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的是家国安宁,而不是为了让尔等在此胡吃海喝之后妄下结论!”

    朱允炆面色一白,知道朱棣的意思是在说他们辛辛苦苦守卫家园,再大的功劳成果受益人却只是他的父亲朱标和他这个一无是处的书生朱允炆,即便是早就清楚朱棣在他面前从来是不掩饰自己的好恶,可也没想到刚才还和众人说说笑笑的阎王殿下到了他这里翻脸比翻书还快,自己之前是有多么的懦弱无能软弱可欺啊。

    朱棣一看朱允炆原本红润的小脸此时被他‘吓’的惨白惨白的,也觉得自己不应该与一个小辈计较,他一个从小出生在金汤勺里皇族少爷知道什么是与死神搏斗?什么是与天争命?可他朱棣却是清清楚楚的明白那样的道理,那是他数次征战在外用自己的性命悟出来的道理,岂是一个黄口小儿能够了解的了的。

    脸色缓和了一些,朱棣伸手拍了拍朱允炆的肩膀,意味深长的道:“罢了,这些事你不应该知道,父皇也不想让你们知道,你们也不用去知道,反正有四叔在呢,你父亲和你做不了的事情还是让四叔去做好了,这些事情四叔会做,也想去做,更能做的很好,你们就安安心心的住在这皇宫内,好好的为父皇处理那些重要的军国大事吧!”

    朱允炆心里暗道:你的意思不就是说我们什么都不做最好了,什么事情你都可以代劳,到最后那个位置干脆也让你代劳算了,这要是以前的朱允炆,肯定天真的以为他的好四叔真的是愿意为了他们父子甘愿戍守边疆,为他们捍卫朝堂家国的安宁。

    即便心里明白,朱允炆还是故意装作高兴的样子,脸上立即有喜悦之情显露出来,他激动的看着朱棣,喃喃道:“侄儿在这里先谢谢四叔了,他日父亲荣耀加身,四叔必定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受千万人敬仰!”

    (本章完)

第105章 封赏() 
夜已过半,朱元璋早已醉意朦胧,亲口御封燕王朱棣为护国大将军,掌管三十万大明兵权,有自主调动军队的权利,亲赐虎符一枚,赏黄金千两,白银万两,车马一万,布匹千匹,并将大明两炳护国宝剑之一倚天剑赐予朱棣,以期望燕王朱棣以及其后嗣能够手持倚天护卫大明江山长盛永昌!

    另调燕山护卫张玉为燕山卫右卫指挥使,赏黄金五百两,白银两千两,布匹三百匹;燕山护卫张武为燕山卫指挥佥事,赏黄金三百两,白银两千两,布匹二百匹;大兴左卫副千户郑亨为密云卫指挥佥事,赏黄金三百两,白银千两,布匹二百匹;济宁左卫指挥使房宽为北平都指挥同知,赏黄金二百两,白银千两,布匹二百匹;其余功臣如张信、薛禄等人,皆就地官升一级,赏赐黄金白银各百两,布匹等物品数量不等。

    旨意一出,百官皆是一片哗然,此次跟随燕王出征的将领全都被封赏了不说,单单就是当今圣上对于燕王本人的赏赐就是大明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事,皇帝非但没有通过礼部定裁,还将原本准备的封赏圣旨弃之不顾,但是君无戏言,皇帝说出来的话就像泼出来的水一样,收都收不回来,无人能够再去改变事实,言官们即使急得跳脚,也只能打碎了牙往嘴里咽。

    朱棣也没想到朱元璋会给他这样大的权利,就好像那个位置触手可及,他多年的努力就要结出果实,欣喜之余不由得又多喝了几杯,就有了些许醉意,朱元璋和朱标相继退场之后,他便有些飘飘然,说话什么也不顾忌起来,身旁的张玉、丘福、郑亨之辈早就被百官灌醉,自然无暇顾及自家主子,就连最后朱棣让何人搀走都不知道。

    而一直在暗中观察的朱允炆却是心满意得,那个令群臣震惊的封赏的确是出自他之前的建议,朱元璋一直未曾在过问这件事情,但却是在朱棣回京的头一天晚上又召见了他,于是他便把将倚天剑赠与的主意说出,可是当时并没有得到朱元璋的认可,但此时被提出来他也并不觉得奇怪,毕竟朱元璋对于朱棣的确是寄予很厚的期望,所以给他丰厚的回赠也是在所难免。

    朱棣现在得到的越多,将来就会想要的越多,欲望就会越来越膨胀,以至于总有一天控制不住自己主动跳出来,到时候自己根本不用动手就有人收拾他,当然,轻视敌人是最不可取的做法,朱允炆绝对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况且朱棣这个对手从来不是好对付的。

    目光扫过人群,朱棣已经被人搀扶回去,大多数人也都三三两两的散去,一旁的朱权也早已烂醉如泥,朱允炆谢绝了其他人的关心,亲自将他送回寝宫歇息。

    “走了,十七叔,”朱允炆拍了拍朱权的脸,调笑道:“赶紧起来,回去再睡,我还不知道你的酒量那么大呢?!”

    (本章完)

第106章 中招() 
从朱权的寝宫里出来,朱允炆只觉得燥热难耐,口干舌渴,一股从未有过的欲望袭击到他的全身,明明时节已经到了入秋的时候,他却难受的想把身上的衣服除去,一直跟着他身后的丁宁此时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朱允炆隐约察觉到哪里不对劲,急忙收敛心神稳定情绪,加快步伐向皇宫外走去。

    朱棣离席之后朱允炆便放松了心情,想着他一向低调不会有人去关注他,却没想到他不仅被人默默关注了还着了别人的道,朱允炆心里叫苦不迭,仔仔细细的回想了一遍之前的情景,并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亦没有发现什么奇怪的人和事。

    不对,等等,他好像在送朱权回去之前替他喝了一杯酒,而这杯酒是他随手从朱权右手边的酒桌上拿起来的,本来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可偏偏就出了问题,那么,那就是有人特意针对朱权的了,晚上在宴会上宫女太监数不胜数,其中不乏朱元璋身边的红人,他就是去查也不会查出什么来,到最后还是要打碎了牙往嘴里咽。

    朱允炆使劲咬了下舌头令自己清醒一点,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只是喝醉了,加快速度向皇城口走去,皇宫门口有卫一接应,只要挨过这段时间这段路程,赶紧出宫让卫一为他找个大夫,他也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宫门外的卫一早就等的十分不耐烦,若不是朱允炆早前交待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能擅自入宫,即便皇宫是龙潭虎穴他也是要去闯一闯的,奈何主子有令,他却不能不从,可他从下午一直等到晚上,晚上一直等到深夜,不仅没有等到朱允炆出来,也未曾听到朱允炆留宿宫里的消息,可是把他急坏了,这不,刚一看到朱允炆的身影,便连忙迎了上去。

    徐妙芸等了朱棣一天,没有等到朱棣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